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021-12-01 23:23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数学大世界 2021年8期
关键词:周长数形小花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 朱 明

教育是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应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其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给学生逻辑思维方法

许多小学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如果学生没有有效的思维结构,会感觉到数学知识很难理解,也很难有效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的教学思路是利用图形体现抽象的数学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消化所学知识,并结合动手操作来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周长”这部分内容时,仅告诉学生“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学生很难使用公式来处理一些需要灵活解决的复杂问题。我们可以在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画出相应的正方形或使用长方形教具,并结合周长的意义,通过测量图形所有边的长度之和,使学生轻松地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的总和。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内化长方形周长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有效掌握。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有效的语言表达有助于学生学习和理解书中的知识,特别是在概念教学中,教师应把抽象概念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以便学生正确理解概念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通过学生更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在学生找出图中所有三角形后,老师拿出准备好的火柴,让学生结合三角形的边长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操作情况分析三角形三条边的特征。学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有利于发展逻辑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专注于这部分内容,使用有效语言来表达知识之间的某些联系,揭示一些隐藏的知识,这样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教师应该认识到实践教学的意义,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老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机会,通过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

例如,在教学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时,老师为学生准备三个大头针,这三个大头针共重一克,此外还为学生准备了1 公斤物品。当学生拿起这些物体时,他们可以感觉到1 克和1 千克的实际重量。结合实际经验,学生对重量单位有了更深的认知。又如,老师在教学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时,要求学生拿出一把尺子,实际测量铅笔、黑板和教室的长度。通过测量,学生可以对长度单位有深刻的理解,并深刻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四、培养学生有条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科中,表面上看,有些数学概念相似,但实际上它们是不同的。教师要求学生比较和分析相似的概念和公式,不要混淆数学概念。为了避免在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思维的影响,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采用分析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由浅入深、从表及里,然后逐步综合分析结果。

五、结合生活实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

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学生可以有效地将知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将有助于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的时候,我在课前让学生将自己存钱罐里的硬币带到教室,在课上创设情境:父亲节马上就要到了,小花想要给爸爸买一个礼物。小花拿出自己所存的钱,认真数了数,5 角的硬币有10 个,1 角的硬币有20 个,但是她拿不了30 个硬币出门买东西。这时哥哥拿走了小花的30 个硬币,然后给了小花一张5 元的纸币和一张2 元的纸币,请问现在小花有多少钱?与原来相比是多了还是少了?学生在这个情境中探究,在寻找正确答案的同时学会了计算,而且会对这种案例印象深刻。

数学学习中,借助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可以明白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他们会应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在数学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形成优良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且艰巨的任务,鼓励课堂改革,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积极沟通,合理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这样可以让学生形成更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打下很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周长数形小花
认识周长(部级优课)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圆的周长
每一朵小花都应该尽情绽放
小花
无名的小花
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吗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