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经济时代下的工艺美术转型创新之思考

2021-12-02 02:04崔研因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转型产品文化

崔研因

“文化创意”是进入新世纪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产业。一般认为,其概念起源于20 世纪90 年代的英国,以1998 年颁布的《创意产业纲领文件》为标志。[1]不久也在中国强势登场,成为各界热议与追捧的话题。从“中国知网”统计的发文趋势来看,可以分为3 个阶段:第一阶段是2005 年之前,每年以“文化创意”为主题的论文皆不足百篇,且增长速度缓慢。第二阶段是2006 年到2011 年。2006 年开始爆发,一跃达到360 多篇,此后发文数量逐年以数百篇的速度攀升。第三阶段是2012 年到本文写作之前的2020 年,发文数量基本年年稳定在3000 篇以上,最少的2018 年为2930 多篇,最多的2019 年为3580 多篇。阶段划分中牵涉的两个节点,恰好可以对应两份重量级文件的颁布时间。2006 年,国务院制订《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在国家级文件中出现“文化创意”一词。2012 年,国家统计局修订《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在第一部分“文化产品的生产”中正式列入“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类别。这些文件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起到了强大的催生和推动作用。

工艺美术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其理论也是源远流长。当文化创意时代来临之时,工艺美术因自身属性的缘故也与其发生了密切的关系。英国《创意产业纲领文件》中工艺美术(Crafts)业包含在文化创意产业的13 个行业之内。《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将工艺美术企业归入文化创意企业范畴。《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中虽然把“工艺美术品的生产”跟“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并列,但是鉴于工艺美术与设计之间长期的历史渊源,就算在最严格的区分标准之下,也必然会与文化创意产生大量交集。国内各地方制订的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文件中,亦是无一例外都把工艺美术业纳入其中。

文化创意产业兴起会带给工艺美术什么样的影响?学术界有各种不同观点。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工艺美术的复兴是难得的机遇,应该尽可能地顺应和配合。[2]也有学者提出了自己的担忧,认为资本的介入可能会使包括工艺美术在内的很多文化相关行业产生异化,带来不希望看到的结果。[3]还有学者认为,文化创意产业能为工艺美术提供另类的思路和阐释方法。[4]

其实,无论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也好,“经济搭台,文化唱戏”也罢,工艺美术产品的文创化已经是大势所趋,而且这种趋势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只会更加深化。既然文化创意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如何在大潮中顺势而为,实现工艺美术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下最现实的问题。对此,很多研究者给出的答案是转型和创新。

先说转型,主要是功能转型和市场转型。所谓功能转型是指工艺美术产品要从过去的“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转变为以精神功能为主导。而市场转型则是指要有计划地主动放弃低端产品市场,将主要渠道放到中高端产品市场中,同时要加强工艺美术产品的品牌建设。这两种转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希望工艺美术逐步摆脱长久以来的民生日用属性,突出自身的文化内涵,成为像书画一样服务于人的精神需求的商品。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样的选择无可厚非。手工产品在生产效率方面是无法与机器产品相比的,想要维持一定的利润,只能从提高单件商品的附加值入手,使其精细化、高档化是最直接的办法。不过,在这当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一些本来根植于民间的工艺美术品类,为了搭上文化创意产业的便车,开始想尽办法自我包装,甚至不惜改头换面以迎合。有的为提升产品的文化品位去模仿宫廷工艺和文人工艺的风格造型,还有的从业者直接进入到美院去学习学院派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方式。经过这样改造的工艺美术产品,很容易就会变成不伦不类的四不像,反倒是被抽去了自身最有文化特质的内涵部分,徒留技艺的外壳。

再说创新,主要是新概念、新材料、新技术带来的改变。我们可以观察到,在工艺美术产品文创化过程中最常用的手法之一就是要素置换。材料、工艺、题材、造型、色彩、用途等,无一不可置换。例如,用尼龙布制作的风筝是材料置换,用机器印刷出来的年画是工艺置换,用剪刀剪出来的动画形象是题材置换,如此种种。还有一些文化创意产品是直接将传统工艺美术的某些局部形象和符号化特征移植到现代工业品上,近来流行的部分国潮商品便是典型代表。上述产品形式的出现,可以说是为理论研究留下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即它们是否属于工艺美术的研究对象。众所周知,工艺美术的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者包含现代设计与传统手工艺,狭义者只包含手工艺。自1997 年学科目录调整之后,广义的工艺美术概念基本已不再使用,目前所讨论的大多是狭义概念下的工艺美术。那些将工艺美术符号当做装饰元素的国潮商品,我们可以很轻易分辨出它们并不是工艺美术研究对象。但是,对于与传统手工产品相比仅置换了其中少数要素的文化创意产品该如何定性,是要剔除它们以保持工艺美术原汁原味的纯粹性,还是要收入它们以昭示工艺美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这看起来也是两难的选择。

面对工艺美术转型与创新中出现的各种令人困惑的现象与难题,还是需要假以时日慢慢解决。其途径无非还是二条:一是加强理论建设,在学理层面上达成共识,然后以此进行引导;二是重视实践探索,在行业发展中不断自我调整,最终求得真知。理论方面已经有学者在从事相关的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对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发掘与建构,从文脉特质、美学价值、再造与活化、工匠精神与产业生态、材料与技术等五个向度入手,提出了较为合理的理论评估和实证考察路径。[5]在实践方面,国家连续发布了《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制造2025》《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等一系列政策和规划,着手推动工艺美术行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积极融合。

展望未来,我们或许还需要对以下几个问题做出更加深入的思考,才有可能为工艺美术行业在文化创意经济时代中找到比较恰当和有利的定位。

首先是低端工艺美术产品的去留问题。20 世纪中后期以来,工业产品大量普及,占据了生活的各个角落,对工艺美术行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受影响的主要是低端日用产品。当前的状况是,只有少数以日用品为主的工艺美术项目还能维持生产,一些项目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名义下靠输血勉强存活,更多的项目已经濒临消亡或者名存实亡。那么问题来了,将来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到底还有无必要保留一部分手工制品?如果需要的话,它们应以怎样的形式和价格存在,生产者又应当如何获取必要的利润?品牌建设对工艺美术类文化创意产品的价格会产生何种影响?产品的价格区间会不会因此而上移?

其次是工艺美术内容与形式的取向问题。工艺美术起源于农耕时代,与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是有机相连的。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其所处的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很多原有的习惯被打破甚至不复存在。这就要求工艺美术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要与时俱进,去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常说工艺美术要体现当代风貌,但这个风貌究竟应该如何具体着手表现,好像并不十分明确。很多从业者在时代的大潮面前摸不着头脑,茫然失措。一味复古者有之,以复刻博物馆里的文物为功绩;盲目崇洋者亦有之,以模仿西方的套路为追求。这些都很显然不能代表当代精神,更无法满足文化复兴的要求。因此,从本土文化和现实国情出发,结合文化创意产业方兴未艾的良好契机,寻找并确立适合当代特色的工艺美术内容与形式发展方向是眼下重要的任务之一。

最后是工艺美术行业与学院之间的关系问题。近几年不少高校非常关注新兴产业,纷纷设立以“文化创意”为名称的院系,并将工艺美术等专业划归其中。正常来说,学院应当是为行业输送人才的摇篮,并且要根据行业需求不断调整培养方向。但是,工艺美术行业与学院的关系却似乎并非如此通畅。长期以来,工艺美术行业中涌现出的能工巧匠大部分都不是毕业于高校的相关专业,而学院里培养出来的工艺美术毕业生也很多早早改行做了其他职业。这就表明,工艺美术的行业与学院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现象。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此处不再展开。需要着重考虑的是,二者未来应该采取何种方式改变目前不甚合理的现状,怎样才能真正做到产学一体、优势互补,最终达到合作共赢的结果,形成良性循环。

本文系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工艺美术学科理论沿革及当代价值取向研究”(编号:ZD202008250);潍坊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潍坊市文化创意与智能制造产业的设计赋能策略研究”(编号:2020RKX170)阶段性成果。

注释:

[1]胡鹏林、刘德道:《文化创意产业的起源、内涵与外延》,《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年第2 期。

[2]许平:《文化创意产业格局下的工艺美术再思考》,《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学报》2006 年第3 期。

[3]杭间:《文化创意产业是一把双刃剑》,《美术观察》2007 年第8 期。

[4]李立新:《中国工艺美术研究的价值取向与理论视阈——近年来工艺美术研究热点问题透视》,《艺术百家》2008 年第4 期。

[5]此系杭间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研究”之主要内容。参见唐家路:《中国传统工艺当代价值的理论发现与体系建构》,《新美术》2018 年第11 期。

猜你喜欢
转型产品文化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谁远谁近?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新产品
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