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2021-12-02 07:42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校李顺圆
青年心理 2021年3期
关键词:美育美的素养

江苏省苏州市第六中学校 李顺圆

时代变迁,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的美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美育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强大源泉。”美育的核心不仅仅是使学生们学会对事物进行单纯的审美评判,更能提高一个人的修为和素养,从而对其他各育起着协调和推动的作用,更好地发现和认识自己,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因此,我认为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方式,创设美育的教学情境,将高中英语学习变为感知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活动,从而使学生涤荡心灵,学好英语,热爱生活。

一、关注新课程改革中的美育要求,实现美育的跨文化、多元化、全球化、网络化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基于课程的总目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的具体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在接受高中英语教育后应具备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目前高中英语面临教材的改革,《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 年版)中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内容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包含六个要素: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其中文化知识是指中外优秀人文和科学知识,既包含物质文明知识,也包含精神文明知识,是学生形成跨文化意识、涵养人文和科学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知识源泉。新教材单元版块设置中增添了Appreciating language 版块:呈现一至两篇文学性较强的语篇,供学生欣赏、诵读,感悟英语语言美和意蕴美,提升审美情趣和赏析能力,培养语言意识和语感。同时在教师用书中提供导读,对语篇文体、文章结构、语言特色、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指导,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旨在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当代社会,网络发达,文明传播,使得不同的文化交流和审美观念交织在一起,优势互补。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美育实践与世界教育文化密不可分。多元化,全球化,网络化时代生成了美育的新环境,要求老师不能单纯地讲解课文知识点和语法规则,而要进一步介绍英语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跨文化知识,帮助学生深入认识课文,从而探寻人们审美观念的共识和进步。紧跟时代步伐,吸收海外文化精华的的语言内涵和美学价值。

二、用心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老师应该积极挖掘牛津英语教材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当中的美育因素,以教材为中心,课文为依据,词汇为基础,阅读能力为重点,课外读物为补充,揭示审美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当中不断发现美、感悟美、体验美、欣赏美,还可以鼓励他们表现美、创造美,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全面和谐地发展。所谓美育,就是培养和提高对美的认知力、欣赏力及创造力。美育的首要任务是引导我们在培养审美观念的过程当中,感悟和提升对语言美、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兴趣和欣赏,培养和加强对美的事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比如牛津高中英语第二模块中第二单元的两篇阅读,一篇是“An adventure in Africa”, 另 一 篇 是“Shangrila”,分别体现了非洲和香格里拉中外风景的自然美。又如第三模块第二单元的两篇阅读,“English and its history”“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haracters”和“The story of Braille”,分别体现了英语、中文汉字和盲文的发展史和语言美。第五模块第二单元主题“The environment”和第三单元的主题“Science and nature”,涉及“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等内容,体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和谐美。基本上每册教材的编写主题都围绕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这四大核心素养展开,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整合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化意识不断增强、思维品质不断提升、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

鲁迅先生说:“美育是道德的补翼。”而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最易于通过审美培养体验和感知真善美,并在这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提升人文素养。作为传授语言知识的英语老师,更应该利用我们的优势,带领学生发掘中外文化差异,向学生传播美的语言,灌输美的思想,在潜移默化当中挖掘美育因素,渗透美育教育,美化教学过程,寓教于乐,寓教于美。

三、积极创设教学中的美育情境,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感知美、发现美、欣赏美

古人云:“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兴趣是教育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反观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长期的让学生去背诵单词,背诵课文,识记里面的重要短语和相关句型,再通过课后练习和各种考试来测试学生们的掌握情况。在学生的潜意识当中,他们觉得有这么多的单词,这么多的句子需要记忆背诵,枯燥繁琐,心生畏惧,因而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自信心的增强是比较缓慢的。英语作为一种语言,需要通过交流、表达、文化这三个维度的使用,才能使得学生真正掌握地道的英语。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使用和接触到的语言的真实情境还是比较少的。我们的牛津教材强调英语教育应该关注学生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凸显了情感和审美因素在我们教学当中的作用。英语美育既不是单纯的英语教学,也不是纯粹的美育,它与艺术学科和教学情境是紧密相关的。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能够给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氛围,创设有效的语言情境,来丰富他们英语的信息量,激发他们的兴趣。

四、精心设计教学中的美育环节,让学生展示美、表达美

教师应该积极组织教学的材料,精心设计各种教学展示环节,带领学生在教材里发现美、欣赏美之后,给学生机会来展示和表达他们眼中的美育领悟,从而达到由“输入美”到“输出美”的转化,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美学创造力。比如课本剧的表演、英文歌曲比赛、诗歌鉴赏、演讲比赛等,并且在组织教学活动展示的过程中,锻炼学生语言的输出能力和美学的创造能力。

我曾经在课堂里给学生排过两出戏本,一出是模块一第二单元阅读课文growing pains,一出是模块六第一单元project 的第二篇阅读课文the important papers,这两篇阅读都适合用舞台呈现戏剧冲突,前者体现家庭矛盾和成长困惑,后者则是演绎宫廷搞笑一幕。通过前期演员选定、背诵台词、服装设计、道具准备,到最终的课堂演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平时乏味枯燥的阅读顿时充满了趣味性,令人印象深刻。

在我看来,新时期的课程标准对于老师的审美能力和美育渗透的功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面对有美学基础的学生,美育的渗透不能仅仅流于表面。比如模块八第三单元的reading课文“Visiting the masters”,课文里提到的那些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有些学生甚至比老师更为熟悉,简单的课件图片展示并不能给他们带来更深层次的新知识和更好的艺术鉴赏力。对此我反思的结论是,老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学水平,不仅是指英语教学的专业知识,也包括艺术教学和其他方面学识的提升。“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界定已不符合当今学生的需求。比如美术欣赏课中,可以加入著名画家们的背景知识介绍,如他们的生平简介、逸闻趣事、所属流派、作品中采用的绘画手法,乃至代表作的当今市值,等等。老师通过挖掘美的言辞、美的情感、美的价值、美的气韵,来进行审美教育,这比浅尝辄止的介绍,空洞乏味的说教,或者粗暴的明令禁止效果来得更好。

总之,美育的实施需要我们老师首先要有良好的创新意识,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浓厚的美育理念。在教学过程当中,创设形式多样的美育情境,把语言美、生活美、艺术美、自然美结合起来,设计教学展示环节,给学生机会来展示和表达他们眼中的美学,让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理解跨文化差异,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实现美育渗透,争取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猜你喜欢
美育美的素养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论公民美育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