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的文本阅读中训练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2021-12-02 14:41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盖新叶
青年心理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语交际想象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弘文小学 盖新叶

在文本阅读中,教师借助文本内容展开口语交际训练设计,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具有极为广泛的培养价值。在具体设计时,教师要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锻炼的契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展开。

一、围绕课题发起话题,调动口语交际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选入内容大多属于经典之作,具有丰富的文学鉴赏价值,教师针对文本内容设计讨论话题,引导学生互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文本题目往往集中呈现内容信息,如集中体现主旨、文本线索、主要观点,无论哪一种都可以生发讨论话题,教师有意识地围绕题目展开口语交际活动,将学生带入交流互动之中,并在自然讨论解析中交流、碰撞、创新,建立共识等,这一过程也是提升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过程。

如教三年级语文上册《花的学校》一课时,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投放了话题:“花的学校”是说学校到处有鲜花吗?还是说“花”成立了自己的学校呢?这所学校有什么特色呢?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寻找答案,得出“这应该是一所花的学校,孩童讲述出来的学校,由鲜花组成的学校,最有个性的学校”的结论。这些“鲜花”是指学生。学生展开个性讨论:“花的学校是最美的,在这样的学校上学应该是最幸福的,可以在天地广阔空间自由活动。”“花的世界充满活力,到处都有生命的成长,人们常说孩子像鲜花,我要说,这些花像孩子,其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交流,课堂学习气氛比较轻松,口语交流活动顺利打开。

教师围绕“花的学校”这个题目展开话题设计,为学生带来了心灵触动。学生从个性角度展开思考,发表了个性意见,将口语交际活动推向高潮。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个性阅读感知,教师鼓励学生做创新发言,能够成就更多口语交际能力,对学生学科认知成长有更多助力支持。

二、借助鉴赏启动对话,提升口语交际频度

语言鉴赏是阅读的核心任务,在阅读鉴赏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与学生展开多重互动,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如典词佳句的分析,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讨论中让学生在多重交流中培养语感。语言鉴赏不需要有太多专业知识的支持,教师在互动和引导时要注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维特点,以成功激发学生的表达思维,生成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借助语言鉴赏进行口语训练是比较常见的。师生可以随时互动交流,教师也可以发动学生展开生生互动。鉴赏本身就是个性化的,语言鉴赏活动就是让学生尽情展示自我,进而形成丰富的口语训练契机。《秋天的雨》是一篇写景的小品文,作者从几个角度对秋天的雨进行了形象的描绘,给读者带来多种感官触动。文本中有很多经典的描写片段,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找出自己比较喜欢的句子,同桌两个人互动交流,说说喜欢的理由。学生进入交流互动环节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作者开头第一句就写得特别有味道:‘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这是多么形象的比喻,为整篇课文奠定了基础。秋雨带来了清凉,也带来了丰收景象,秋天的水果、花朵、动物都有特别的表现,这都是秋雨这把金钥匙带来的……”“我喜欢这样一句:‘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菊花是秋天特有的鲜花,秋雨来了,打在菊花上,这些花朵自然会频频点头。这是多么形象的拟人用法,给读者带来灵动感……”教师深入学生中,与学生进行互动,给学生提供更多提醒,引导学生展开深度交流,口语交流活动走向深入。

阅读本身就是学生的个性学习行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学习观点,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由表达的机会,学生通过对话交流逐渐进入深入学习的状态。口语训练渗透到课堂互动环节,虽然教师没有明示训练目标要求,却可以收获更多训练成果。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教师尽量为学生提供交互机会,对提升学生口语交际水平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根据想象展开交流,强化口语交际体验

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学生要对相关人物和情节进行思考和探究,就需要进行想象和联想,特别是一些带有童话、寓言属性的文本内容,更容易激活学生想象思维,教师针对学生学习心理展开话题设计,势必能够调动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让学生讲述想象的内容、鼓励学生进行想象联想讨论、要求学生做想象主题演讲、让学生即兴口语作文等,都能够带来口语交际训练的动机,教师要做好匹配性设计,以提升学生口语训练品质。

如教《去年的树》这篇课文时,教师先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梳理童话基本情节,然后为学生投放了一些关联性思考问题:小鸟非常信守承诺,通过一番努力,终于找到了变成灯火的去年的树,并对其唱了一首歌,然后就飞走了。发挥你的想象,这只小鸟会唱什么样的歌曲呢?其歌词大意是什么呢?学生接受问题后,快速给予回应,纷纷展开了联想,各种各样的想象意见不断涌现:“这只小鸟费尽周折找到了去年的树,自然要表达一些相思之苦,并对已经变成灯火的树表达更多惋惜之情。……”“我认为小鸟会表达一些抱怨,抱怨那些砍树的人,本来树生长得好好的,却被这些人砍伐了。这是多么残酷的做法,让树失去了生机。……”教师也加入学生的想象展示活动之中:“小鸟是信守承诺的,它对灯火唱歌,要表达的内容肯定会更多,但我认为,小鸟对保护环境有更多期待。……”课堂交流频繁,学生在交流互动中获得的学习认知会更为丰富。

童话本身就带有想象的意味,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思想现实展开对应设计,学生能够快速行动起来,足以说明教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到位的,抓住了学生的普遍关注,自然引发学生的讨论话题。学生的想象内容带有个性特征,这样才有训练价值。学生讲述想象内容,其口语表达完全是无意识的,其训练效果却是显性的,这便是口语训练教学的特点。

四、仿照句式练习表达,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阅读文本经典片段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仿写训练,如果将仿写变成仿说,其训练效率会大大提升,对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也有重要帮助。文本阅读中还有复述课文的训练,这也是比较典型的口语训练形式。教师要为学生传授更多复述课文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顺利进入口语表达环节,并在不断的实践操作中建立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无处不在,教师需要做好整合和优化处理,及时为学生传授一些操作方法,能够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

教师让学生仿照课文句子展开仿说活动,这是比较新颖的设计。学生习惯进行仿写训练,一旦变成仿说展示,对学生会形成更多心灵触动,对历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重要的现实帮助。在教《金色的草地》这篇课文时,教师先要求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找出一些经典的句子。学生开始阅读文本内容,一些经典的句子不断被找出。如:“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教师要求学生展开深入思考,并展开仿说活动:这些句子都是比较精彩的,如果让你模仿说一句话,你会如何设计呢?学生听说要进行仿说训练,顿时兴奋起来,纷纷展开对应尝试。教师深入课堂之中,倾听学生的仿说,并随时给予纠偏指导。经过一番仿说准备,学生都能够顺利找到设计起点。课堂展示开始,学生进入仿说环节。“清晨,池塘里的荷花绽开了,水面上是粉红色的;中午时分,在太阳直射下,荷花开始收拢,水面则变成绿色的……”“多么可爱的蝴蝶,多么有趣的花朵!”教师对学生仿说展示情况进行评价,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注意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以鼓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亮点,切忌“一刀切”,不能以一个标准来评价所有学生。

仿说是标准的学说话,其训练价值很高。文本中的句子一般都比较经典,无疑是语言的精华,教师结合文本内容进行设计,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训练的契机,如制造一些语境背景等,对学生形成更多思维冲击,对全面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总之,教师将口语交际训练融入文本阅读的教学中,通过围绕课题收起话题、借助鉴赏启动对话,根据想象展开交流、仿照句式练习表达等多角度、多途径地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训练机会,为学生提供更多口语交际的契机,让学生有更丰富的口语交际训练体验,进而在丰富多彩的阅读过程中,最终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口语交际想象
情景交际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洗”
快乐的想象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酒中的口语诗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