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态保护政策下畜牧业发展方向

2021-12-02 15:17闫庆忠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草原

闫庆忠

(辽宁省北票市草原工作站 122100)

1 认识草原生态的地位与重要性

我国天然草原的面积超过国土总面积的4%,接近4 亿公顷,是耕地面积的3 倍,草原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与北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草原面积尤为广阔,在所有绿色植被面积中草原面积接近80%,西藏及青海等部分省市达到90%。

1.1 草原是生态系统中的安全屏障

天然草原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衡,有效减少江河内的尘沙淤积,降低水患灾害的危害,甚至可以净化空气。近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人类生产、生活的发展不断造成大量天然草原被破坏,甚至部分地区出现草原沙化问题,导致水患灾害不断涌现,严重影响了生态平衡,造成很多不可挽回的损失。实验检测发现,在相同的气候、温度等生长条件下,草地土壤含水量高于裸露地表的90%以上,同时高于森林,甚至可以达到3 倍以上。同时我国的主要河流如长江、黄河及珠江等,其源头皆来源于西部草原地区,若西部天然草原地区遭受到严重破坏,会导致主要河流尘沙淤积加剧,严重影响生态平衡,甚至会造成水患危害频繁,使沿河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1.2 草原生态破坏的危害

现阶段我国已有90%的天然草原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中度及以上退化的草原面积超过草原总面积的一半。我国草原退化面积仍以每年200 万公顷的速度在扩张,天然草原每年要减少约70 万公顷。根据农业农村部草原监管部门的测算,我国牧区草原严重超载,长期过度放牧造成牧草覆盖率与生产力大幅度下降,土壤结构也遭到严重破坏。随着人类生产、生活的不断发展、经济利益的驱动,过度放牧、肆意挖掘矿藏、滥采草药,造成天然草原被进一步破坏,随着破坏程度的扩大,最终天然草原遭到不可挽回的破坏,最终超出草原的自我调节恢复能力范围,致使自然草原生态环境持续恶化。随着草原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植被覆盖率下降、水土流失严重,致使河流发源地中携带大量泥沙,最终河流内的尘沙淤积加剧,水患灾害频发。同时因为天然草原大面积被破坏,土壤大面积裸露在外,引发沙尘暴发生频率增加,严重危害了生态系统,导致农牧民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据不完全统计,西部草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1400 万公顷,草原储水功能大幅度减弱,致使水土流失加剧,形成干旱荒原区或半干旱原区,最终随着水土流失的进一步扩大[1]。

2 坚持做到草原生态保护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对草原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可以有效维持草原生态平衡,对现代化畜牧业具有有效的推动作用,从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1 草原是畜牧产业良性发展保证

草原不仅为畜牧行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料,同时草原畜牧业也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牧区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我国牧区地域广阔,西部与北部的新疆、内蒙古、青海、甘肃、四川、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及宁夏等多个省市都有部分县属于牧区,其中有120 个牧业县,146 个半牧业县,共计266 个。草原畜牧业主要由大量少数民族组成,不仅保障了少数民族的经济效益与生活水平,更加保证了民族的团结与国家的稳定[2]。

2.2 草原生态的保护与建设

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西部与北部地区,主要为高寒地带、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并不适宜树木与灌木的生长,草原具有一定的再生能力,一旦破坏程度超过自生能力,草原很难恢复。由于近年来的过度开采与破坏,导致草原被大面积破坏,因此,草原的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但因为草原生态问题长期被忽视,造成草原的保护与治理工作相对落后,在长久发展中仅注重经济效益,忽略了畜牧业与草原生态平衡的问题,最终导致草原大面积退化。草原大面积退化,但放牧饲养的需求提高,造成草原超负荷消耗,形成恶性循环,进一步加剧草原退化。近年来生态保护受到重视,草原生态问题得到更多人的关注,更通过财政拨款及政府引导的方式对草原进行保护与建设,但由于草原面积广阔,草原退化问题较为普遍且情况严重,造成草原生态的建设难度较大,通过数十年的努力,人工种草与改良草地的面积不足草原总面积的3%[3]。因此,对草原生态问题应保护与建设并行,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经营方式的改变,争取早日恢复草原生态平衡,保证畜牧行业的良性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2.3 人、畜、草平衡发展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草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目标。草原是农牧民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与畜牧业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单独发展任何一个方面都是不可取的,只有在保证人、草、畜处于平衡的状态下才能同时收获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人类的活动及畜牧生产活动都要在草原承受能力范围内,对经济增长的追求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也不能在对草原保护过程中损害牧区的经济利益。

2.4 转变畜牧生产方式

改变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提高农牧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超载放牧的危害。积极推广生态畜牧业,促进传统养殖模式朝着现代集约化的方向转变,以实现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养殖模式。其一,畜牧养殖要采取划区轮牧及舍饲圈养的方式,逐渐将传统自然放牧养殖模式向半舍饲方向转变。根据草场的实际情况实施禁牧及休牧制度。加强草原围栏、人工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草原退化、沙化及盐碱化程度较重的地区应采取禁牧休牧制度,减缓天然草场的压力。其二,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科技作为发展基础,推广科学合理的饲草种植技术及饲养管理技术。同时加强牲畜疫病防治相关技术的普及,选择优良的草种及畜禽品种,以提高草原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其三,完善草原家庭承包制,维持承包关系的稳定,进而调动广大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2.5 加强草原监督管理

最近几年,人们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草原法》重新修订颁布,国家也加大了对草原建设的经济投入,为草原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草原的可持续发展要依靠行政部门的监管,因此要想发展草原畜牧业,需要认真贯彻落实还草工程,以《草原法》 为基础,加强退牧还草及退耕还草工程建设,切实执行草畜平衡及禁牧休牧制度。采取关键性举措,推行草原承包制,同时加强草原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变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科学确定草原载畜量,对草原资源进行监测,同时要对草原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防止火灾及鼠、虫灾,建立自然灾害预警系统,同时要加强政府部门对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3 小结

草原作为主要土地资源,具有特殊的生态意义及经济价值,草原畜牧业是农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保护草原生态环境,同时发展生态畜牧业是草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草原生态保护及畜牧业的发展做了论述与分析。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草原
5G助力“智慧畜牧” 湖羊有了“健康码”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黑科技”打造畜牧健康管理专家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