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临床应注重寄生虫病防控

2021-12-02 15:17哈丽布努尔阿布都哈力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虫体寄生虫病驱虫

哈丽布努尔·阿布都哈力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畜牧兽医站 832100)

寄生虫病是兽医临床常见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感染后可夺取机体营养,引发组织机械性损伤,并能产生毒素,对机体产生全身性和局灶性的伤害[1]。常见的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三大类,为了能帮助大家更好地防控寄生虫感染,下面就此为话题和大家做一交流。

1 环境驱虫

环境驱虫是以杀灭环境中的虫卵、幼虫或成虫为目的的措施,寄生虫除了在动物体寄生外,很多时候其卵囊、幼虫等会依赖环境进行繁殖和成熟,如果加强环境驱虫,则能切断其发育史,对控制寄生虫病有利。环境驱虫主要包括粪便堆集发酵杀虫、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同时还应做好饲料、饮水管理,防止虫卵经污染的料和水而感染。地养模式、游牧模式的寄生虫病发生率显著高于笼养和圈养模式,建议从防控寄生虫病的角度出发进行改进。驱虫分为治疗性驱虫和预防性驱虫,前者在发生寄生虫病时最适合,也是及时控制疾病传播的最佳选择,而后者更倾向于在流行季节到来前或动物群中已发现有感染,但还未表现出症状时,对大群进行预防性的驱虫。根据不同畜禽舍制定合理的驱虫计划,驱虫期间要妥善收集粪便等病料,并加以处理,防止病原散播。

2 动物体驱虫

环境驱虫是为了降低寄生虫的传播性,动物体驱虫则是直接对体内外感染的虫体进行驱杀。动物寄生虫有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之分,对于体内寄生虫,临床可通过口服、注射药物的方法进行杀灭。假如虫体感染的是消化道,则药物口服后能直达病灶,治疗效果更佳。如果虫体感染的是机体组织内部,则注射给药效果更理想,药物注射后可随血液循环到达全身部位,虫体食入后就能起到杀灭作用。

对于体外寄生虫,一般以节肢动物类为主,如蜱虫、螨虫、虱子、跳蚤等,这类寄生虫驱虫时临床有3 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口服或注射药物,如家兔治疗耳螨时,皮下注射伊维菌素,一般3d 左右即可见效,一周即可痊愈。药物注射后经血液循环到达病灶部位,被螨虫食入后中毒而死。第二种方法是药浴,我国西北地区经常对羊群在剪毛后的10d 左右进行一次药浴,具体为将药物洒在药浴池中让羊洗浴,也可淋浴[2]。药浴方法可直接使药物接触虫体,从而将其杀灭。第3 种方法就是人工捕捉,该法费时费力,在动物饲养量少时可采用。

3 驱虫注意事项

3.1 驱虫要有针对性

不同的寄生虫需选用不同的药物,动物体的寄生虫包括原虫、蠕虫和节肢动物三大类,不同的药物都有各自的作用机理,需根据临床感染情况针对性选择药物。另外,养殖场还应同时综合考虑防控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药效。对于混合感染的,可以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联合应用,如羊同时感染线虫、绦虫和吸虫时,可使用伊维菌素和阿苯达唑共同使用驱除。

3.2 掌握用药剂量

驱虫药和别的药物不同,很多毒副作用较大,用量过大或疗程使用过长会对机体产生毒副作用。有些药物配伍时虽然目的是为了增强疗效,但如果配伍不当最终会导致毒性增加,致使大群动物出现中毒情况。为了治疗更加彻底,在遵守用药剂量的前提下,建议在第一次用药后根据虫体的发育阶段选用药物,注意对虫卵和幼虫无效的药物,一定要间隔一段时间,待虫卵孵化,幼虫长成后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3.3 注重轮换用药

某种驱虫药使用过多时,寄生虫也会对该药物产生耐药性,特别是球虫,往往刚开始使用时效果理想,之后随着子代虫体耐药性增强,药物逐渐变得不敏感。为了降低耐药性,建议临床通过多种药物轮换使用的方法解决。如同样是治疗球虫病,磺胺丙氯拉嗪钠、癸氧喹酯、地克珠利、妥曲珠利、常山酮、氨丙啉等药物,可在家禽不同日龄段分别使用,从而保持药物的高效性。

3.4 大批驱虫时要谨慎

在进行大批驱虫治疗或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时,往往很多药物制剂技术不同,制备工艺有别,使用的辅料也有差异,最终导致药物的实际生物利用度和在体内的代谢分布规律差异较大,一旦使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全群动物出现中毒。建议将驱虫方案做好后,先选取少部分动物进行试验,如果安全性良好,药效也令人满意,则再进行大范围临床应用。

3.5 拌料使用要均匀

抗寄生虫药很多是通过拌料使用的,拌料时有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一定要确保均匀,否则容易出现一部分畜禽食入过少,防治效果不明显,而另外一部分食入过多而出现中毒。为了确保拌料均匀,临床可使用逐级拌入法,即先用少部分料将药物进行预混,再加入少部分料再预混,逐级放大后,最后再统一拌入大料里。对于使用颗粒料的养殖场,药物很容易通过料颗粒间隙落入底部,建议将药物先拌在少量食用油里,再将食用油和饲料混合,混合时间不低于30min,通过油的粘料作用确保用药均匀。

3.6 饮水使用要防堵水线

有些药物是溶液剂和可溶性粉剂,这类剂型是需要饮水使用的,而寄生虫药很多溶水性较差,尽管兽药厂家通过一定的技术提高了其溶解度,但临床使用时,由于全国各地水质不同,酸碱度不同,养殖场用药习惯也有差异,最终导致药物使用过程中容易析出。析出的药物虽然药效不会下降,但会对水线造成一定的堵塞,特别是对饮水乳头较小的家禽,一旦堵塞会出现饮水困难,严重的还会渴死,而冲洗一次水线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建议先在体外做溶解性预实验,确定药物能完全溶解,且溶解后的4h 之内不析出则可放心使用。

3.7 确保食品安全

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物以化学药物为主,使用后会在动物体内形成残留,如果使用不当还会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建议临出栏的畜禽或处于产蛋期的家禽使用中药类无药残的驱虫药进行防治,如治疗胃肠道类寄生虫时,可使用鹤虱30g、使君子30g、槟榔30g、芜荑30g、雷丸30g、贯众60g、炒干姜15g、制附子15g、乌梅30g、诃子肉30g、大黄30g、百部30g、木香25g、榧子30g,粉碎研磨后温水煎汁,供大群畜禽饮水使用,药渣也可拌入饲料中饲喂。如果有蛔虫、姜片吸虫、绦虫等感染时,可使用槟榔30g、大黄60g、皂角30g、苦楝根皮30g、黑丑30g、雷丸20g、沉香10g、木香15g,研磨成粉末状后拌入饲料中口服即可。

4 讨论

动物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卫生条件差和管理水平低的中小型养殖场,虽然该类疾病不会像某些病毒、细菌等病原感染可导致动物直接死亡,但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长期存在。寄生虫感染机体后,一方面其自身繁殖和活动需要消耗营养,这些营养完全是来源于机体,导致动物生长发育不良,料肉(蛋)比升高,经济报酬下降。另一方面,寄生虫的活动会造成组织机械性损伤,如吸虫活动可引发肠道溃疡性炎症,螨虫在皮肤表面活动可造成皮肤局灶性坏死等,机械性的损伤又很容易造成其他病原的继发感染,加重病情。最后,寄生虫自身也可分泌毒素,这些毒素可导致组织细胞坏死,对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生殖系统等都有潜在危害。另外,寄生虫病目前很少有商品化的疫苗能预防,已知的鸡球虫疫苗目前在临床得到应用[3]。其他寄生虫疫苗还处于研发阶段,临床需要通过加强养殖场的管理来减少本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虫体寄生虫病驱虫
生猪驱虫正当时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阻断剂硝苯地平体外杀伤日本血吸虫成虫作用研究
食源性寄生虫病流行趋势与控制策略
肉牛常见三种寄生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防治
牛羊寄生虫病的防控策略探析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驱虫产品怎么选
家里主子这么多驱虫怎么办
夏季猪群驱虫抓好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