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2021-12-02 15:17何丽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嗜血菌落患病

何丽丽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458000)

对生猪养殖户进行认知调查发现,养殖户对生猪常见病症状区分不清,由此发生大病小治、小病错治等情况,不利于养殖收益获得。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相关疾病又被称作革拉泽氏病,该病主要由于副猪嗜血杆菌病原引发感染行为,致死率较高,在生猪养殖中应严格注意该病防治。本文以某卫生条件过关的生猪养殖场发生的一例副猪嗜血杆菌病作为真实案例,探究该病防治措施,为养殖户带来养殖防病经验。

1 仔猪副猪嗜血杆菌发病案例情况

在某市郊区养殖户开办了较为大型的生猪养殖场,共饲养仔猪300 头,在2019 年年末一周时间内仔猪共死亡25 头,并且整个养殖场还存在有持续发病情况,随后经紧急就诊发现,该养殖场发生大规模的副猪嗜血杆菌疫情。在当地动物诊疗医院中,经由染病仔猪的临床观察结果和送检剖检结果,并结合动物疾病学、病原学理论得出综合性评定结果,该大规模仔猪病亡事件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应及时诊断染病程度、做出治疗措施方案。

2 仔猪发病症状

该养殖场内的卫生条件保持较好,在仔猪发病时养殖户并未认识到事件的严重性,结果仅数日,仔猪病亡比例便急速上升,并危及更多健康仔猪,给养殖场实际经营带来较大隐患。在发病前期,病猪表现为发热症状,患病仔猪体表温度可达到40.4~42.1℃,影响仔猪进食量,并且产生厌食、咳嗽等临床表征,严重时有呼吸困难现象,由此可知,该病发展较快,且势头较猛。

在发病中期,由于关节肿胀,导致仔猪反应迟缓、迟钝,尤其在仔猪腕关节部位,养殖人员轻触便有较大反应,由仔猪尖叫可判断出关节疼痛,且疼痛程度较高,个别病例会出现跛行、颤抖情况,关节部位不能支撑起庞大身躯,以致仔猪被毛粗乱,严重时可引发共济失调现象,造成养殖户饲养、管理工作量加大。

在发病后期,仔猪生命体征逐渐丧失,可视黏膜发绀,关节肿胀严重,病猪只可侧卧,不愿站立行走,且身体多部位出现严重病变,如耳朵、腹部皮肤和躯干肢体末端等位置有发绀现象。部分患病仔猪耳尖发紫,指压检测后并不变色,在身体内部由于副猪嗜血杆菌肆虐,多处发生炎症,如脑膜炎、胸膜炎、腹膜炎等。

3 仔猪剖检变化

仔猪病亡后送至动物疫病检测机构进行专业、科学的剖检,结果发现仔猪身体内部构造发生病变,如肺部、心脏等整个腹腔肉眼可见功能性结构破损,患病时间越长,器官表面渗出的纤维素性物质越多,由此可知,副猪嗜血杆菌造成的损伤不仅包括仔猪外表病理性改变,还有内部浆膜损坏,对染病后的仔猪身体危害较大。

采集心包膜表面渗出的纤维蛋白物质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高倍显示下可明显发现该渗出物液体中包含大量纤维蛋白及嗜中性粒细胞,并伴有较少含量的巨噬细胞结构,巨噬细胞的存在意味着仔猪在患病时自身免疫系统曾作出免疫、抗菌行为,但并未取得较好效果。部分病亡仔猪在腹腔内还会存有积液,位置处于部分胸腔及心包膜部位。

对仔猪进行分部位剖检变化探讨,肺部呈现水肿现象,并伴有炎症;部分关节处如跗关节,产生呈黏稠状的黏液物质,表面会有纤维蛋白渗出。由此可知,当仔猪患病,由于副猪嗜血杆菌作用于腹部、胸部各器官,使得器官发生病变,由此造成仔猪食量降低、反应迟缓;当作用于关节部位,关节结构肿大、发炎,患病仔猪由此不爱运动,但随食量下降,仔猪体重将逐渐降低;皮肤下层结构及肺部产生发炎、水肿,进一步损伤仔猪整体免疫系统。

4 仔猪病例实验室检查

剖检取得的相关数据证明了在仔猪患病过程中,内部器官、部位产生形变、质变,而需要进一步探究仔猪感染副猪嗜血杆菌后的身体内部分子变化,则应使用实验室设备,对副猪嗜血杆菌做出仔细分析。

首先使用显微镜检查,在高倍显微镜显示下,将剖检中采集到的物质做出理化性质分析,由此为更快得出该病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采集物质为仔猪浆膜结构上的炎性物质,包括腹部积液、脑脊髓液等,该种积液物质接种在V 因子、NAD上,然后将其培养阶段置于培养基中。在以仔猪体温37℃作为恒温条件下,培养该炎性物质1~2d,可以肉眼见到培养基上产生了菌落,其物理形态为小型且透明[1]。另外培养于鲜血琼脂中并未发现溶血环结构。使用显微镜对菌落进行观察,该菌落组织为革兰氏阴性,呈现状态多元化,包含细长状和球杆状,另有部分呈现丝状,多元化的菌体组成中大多可发现荚膜组织存在。

实验室中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生化实验,对培养菌落做脲酶实验,结果为阴性;氧化酶实验结果也为阴性。且菌落的化学性质较不稳定,可对多数糖类分子结构进行发酵,如果糖、葡萄糖、D-核糖等。根据发病情况、剖检结果及实验室检查数据排除仔猪患链球菌、支原体感染等疾病,也通过凝血实验分析,排除败血性感染类疾病,最终确定副猪嗜血杆菌为感染病原。

5 副猪嗜血杆菌的防治

在确定了仔猪患病种类后,对该养殖场的所有仔猪应进行隔离处置,并采取一定的治疗方法。为防止日后再次发生副猪嗜血杆菌病,需对该病进行科学防治,采用的主要方式是增强免疫与药物干预治疗。

在生猪饲养管理中,养殖户应注意加强仔猪免疫力,确保生猪在出栏前能完成较为安全、健康的生长过程。首先应做好饲养管理,如对仔猪提前断奶,增强自主生活能力,并可有效减少猪群大规模流动情况,以此避免疾病的广泛传播。其次接种疫苗,使用多价油乳剂制成的灭活疫苗接种周龄仔猪,半月后二次接种,由此可减少副猪嗜血杆菌造成的病情隐患。有数据显示,接种疫苗后的猪群能达到95%以上的育成率。

药物预防是控制该病最为有效的途径。一旦出现临床症,应用大剂量敏感抗生素,如头孢菌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及增效磺胺,对发病猪进行注射治疗[2]。每隔6~8h 用药1 次,同时对全群其他健康猪进行预防,药物干预下的治疗方式可有效增加仔猪健康指数。

6 结语

综上所述,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生猪养殖产业带来较大危机,因此,调查病情情况有较大意义,通过对仔猪临床症状分析可知该病的诊断要点,并经由剖检变化发现该病主要作用部位较广,证明其危害程度极大,一旦仔猪患病将会使生猪养殖产业遭受巨大损失;对仔猪病例做出实验室分析,最终得出有效防治方式,应做好生猪养殖场卫生管理、前期免疫措施、药物干预治疗等工作,保障生猪养殖健康、安全。

猜你喜欢
嗜血菌落患病
柳州地区儿童呼吸道感染流感嗜血杆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及耐药性*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基于图像识别的菌落总数智能判定系统研制
TTC应用于固体食品菌落总数测定研究
不同emm基因型化脓性链球菌的菌落形态
住口
花脚蚊
“菌落总数”详解
嗜血猎手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