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脱肛病理机制解析及辨证施治

2021-12-02 15:17梁家富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垂体种猪猪群

梁家富

(广西合浦县畜牧良种场 536100)

1 临床症状

1.1 轻症

一般育成仔猪及育肥猪发病症状相对较轻,其食欲和精神状态基本正常,仅在腹压增大时可见直肠末端部分少量脱出肛门外,脱出部分直肠体多呈粉红色-红色球状,站立时腹压减轻可自行复位,静卧、努责排便时腹压增大则会反复脱出。轻症病例需要及时隔离治疗、专舍单独饲养。

1.2 重症

重症病例多见于经产母猪,尤其是高产母猪、老弱母猪及罹患“三炎症(子宫内膜炎、乳房炎、阴道炎)” 的母猪最为高发,究其原因在于妊娠期随胎儿发育腹腔压力增大、内脏器官移位,以及母猪体内储备营养被胎儿发育及泌乳机制过度消耗等原因,久之导致脏腑气虚、中气不足、固摄失权,进而引起直肠、阴道或子宫脱出体外,中兽医称之为“脱垂”。“脱垂” 的症状较为严重,属于大部或全部直肠体(子宫、阴道)脱出体外的严重症状,病畜食欲基本废绝,常伴便秘或腹泻症状,脱垂部分极易发生擦剐创伤并继发严重的炎性感染,一般脱垂体在空气中暴露时间超过30min 以上,将其手术修复、还纳的难度会无限增大,可见脱垂体极度充血水肿、质脆易裂、破损出血等,一般的医疗手段很难将其治愈,此类重症病例多为预后不良。

2 辨证论治

本病的致病因包括内脏器官发生器质性、炎性病变,腹压增大压迫猪的直肠体脱出;母猪妊娠变化及某些产科疾病引起直肠病理性反应,相邻内脏器官压迫及炎性水肿导致直肠体脱出;饲养管理缺陷、养殖环境恶化、老弱多病(体质下降)、腹泻经久不愈、投喂过期霉变饲料(曲霉菌素中毒)、饲料配方随意变化、滥用某些饲料添加剂及抗生素、猪群养殖密度过大相互间打斗挤压等均会诱发本病。因此,防治本病首先要消除各种潜在的致病因素。“脱垂” 是动物脏腑气虚、中气不足、胃肠运化机能障碍、固摄失权的具体表现,对症治疗的关键步骤是采取手术还纳脱垂体(复位)及控制继发感染,预防控制需补中益气、利水消肿(排毒)、升提举陷。

3 预防措施

3.1 环境控制

规模化猪场应严格遵循养殖小环境“六位一体化(清扫保洁,消毒灭源,通风,光照,恒温控湿,病畜隔离处置)” 管理,长期保持猪群生活环境清洁、干燥、通风、采光充足、温湿度适中的良性宜居条件,最大化降低猪群感染发病概率;随仔猪生长发育,育成期以后的仔猪要按照品种、来源、日龄、性别、功能(种用/肉用)等基本一致的原则合理组群,以不发生争抢食打斗、拥挤及踩踏为宜;妊娠期母猪要专舍饲养,避免多头母猪共舍或与其他猪混养;群内一旦发现个别发病猪应立即采取隔离治疗、专舍饲养,并对原发病舍进行清扫、冲洗、消毒(必要时带畜消毒),污染物宜作无害化处置。

3.2 营养控制

科学配制及饲喂饲料日粮,应参考国标饲料配方均衡配比添加蛋白(粗蛋白质、动物蛋白)、能量饲料、纤维素饲料、赖氨酸、微量元素(矿物质、维生素)等,确保配料符合当前猪群的基础需求;养殖全程保证24h 不间断供应清洁饮水;严禁给猪群投喂过期、霉变的饲料,尤其是种猪(♀♂)要严防曲霉菌素中毒;禁止滥用含有重金属的饲料添加剂及某些抗生素;喂料宜精准控制喂量,尽量坚持“四定(定人、定时、定点、定量)” 喂料原则,避免暴饮暴食、饥饱不均等不当的喂料方式;适量投喂瓜果蔬菜等易于消化的青绿饲料,以补充天然微量元素不足部分。

3.3 改善日常管理

本病发病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 的防控方针。在抓好环境控制和营养控制的基础上,还要注意不断改善日常管理:尽量满足妊娠母猪、育肥猪等高发病猪群的动物福利,每天保证猪群“适量运动+日光浴+补喂青绿饲料”,能有效降低本病发病风险;一旦发现群内出现个别脱肛病例,立即采取隔离治疗、专舍饲养处置,并及时查明致病因素予以消除;妊娠母猪、临产母猪特别要注意预防便秘,饲料中粗纤维性饲料与矿物盐的添加量应参照母猪饲料国标配方精准控制用量,精粗饲料合理搭配并适量补喂瓜果蔬菜等新鲜青绿饲料;经常观察育肥猪群粪便,一旦发现湿热下痢及腹泻、大便燥结、粪便带血等异常症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3.4 药物保健

经近代生猪规模化养殖实践验证,合理使用某些保健型食药材参与四季常见病主动预防(治未病)对猪群保护性较好,笔者推荐本病适用保健预防程序为:针对发病猪场、发病猪群采取整群药物防治措施,伴便秘症状的猪群可采用胃肠活(兽药典,0.5%~1%湿拌料)拌料内服,早晚各喂1 剂,连喂3~5d;针对长期湿热下痢或轻度腹泻的猪群,推荐使用“糖、醋、蒜泥、木炭粉(各取适量,湿拌料)” 合剂内服,早晚各喂1 剂,连喂5~7d;针对严重腹泻的猪,推荐采用“盐酸环丙沙星口服液+补液盐或复方电解多维液” 混饮,连饮3~5d;针对出现全身症状(较严重继发感染)的猪,推荐使用复方抗病毒(含黄芪多糖、板蓝根、大青叶、鱼腥草提取物、氟苯尼考、多西环素、免疫增效因子)内服,早晚各喂1 剂,连喂5~7d。

3.5 合理劣汰

实践中,一些表现出不良遗传基因缺陷的子代猪群及老弱猪群往往是本病的高发群,因此,养殖过程非常有必要视具体情况合理淘汰群内的劣质个体。现代规模化猪场(含适度规模)需及时淘汰以下猪群:种猪(♂♀)杂交二代中连续2~3窝半数以上出现不良遗传显性遗传基因的,如“先天发育不良,畸形,高度过敏,易脱肛(含子宫脱垂、阴道脱垂)” 等,此情形必须对种猪采取果断淘汰处置;养殖过程中罹患某些严重繁殖障碍性疾病(非典型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曲霉菌素中毒病等)的种猪必须予以淘汰;养殖过程中对产仔5 年以上的能繁母猪原则上应予以淘汰,对配育率及产子率显著下降、习惯性性流产、产死弱胎及木乃伊胎的母猪也应采取淘汰处置。总之,自繁自养猪场坚持合理劣汰种猪及个别病残弱仔猪,力争培育整齐度和健康度良好的猪群,对预防各种常见病(包括本病)及发挥猪群最佳综合生产性能意义重大。

4 治疗

笔者结合长期兽医临床实践总结认为,本病治疗需经科学辩证,尤其是农牧区科技水平不算高的适度规模养殖户和散养户,若经临床“四诊” 检查,症见发病畜出现全身性严重继发感染,如明显神经症状(癫痫、过度惊厥、肌群抽搐、肢体僵直、呼吸抑制等)、大出血、脱垂直肠体暴露超过6h 以上且严重水肿充血及出血、脱垂直肠体多处穿孔等,属于“高危症(危象,不治)”,鉴于高昂的治疗费用及极大的手术治疗难度,原则上应放弃治疗,另作妥善处理。有治疗价值的病例判断依据为:病畜精神状态较好、尚有食欲,直肠体脱出时间尽量不超过6h,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脱垂体尽量不超过人的拳头大小为宜(过大时复位手术容易造成再损伤)。治疗方法:以头低臀高侧躺体位保定病猪,先以低倍生理盐水清洗干净脱出部分肠体,若发现有轻微创伤部可均匀撒布适量消炎粉;兽医(术者)术前修剪指甲并磨平,以润滑油(可用采油代替)涂抹施术手掌手背,一手掌托住脱垂体、一手轻柔推送脱垂体底部令其还纳进入腹腔内,感知复位到位后即可,轻症者复位后继续保定保持臀高头低体位20~30min,还纳复位的脱垂体温度接近正常体温后一般就不会再脱出;针对反复努责、直肠体容易再次脱出的病猪,复位后可采用结节缝合法暂时缝合肛门口沿2~3 针,保证末端直肠体不会再脱出,建议康复治疗期间饲喂少量流质食物3~5d,同时配合消炎消肿;复位手术后应立即配合肌注常规消炎针,适用处方推荐“氨苄西林钠或头孢菌素(0.1g/kg)+黄芪多糖注射液 (0.2ml/kg)+鱼腥草注射液(0.1ml/kg)”,1 剂/d、连注3d。治疗期间加强精细化饲喂管理至痊愈。

猜你喜欢
垂体种猪猪群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垂体影像学特征在无功能性垂体腺瘤术后内分泌功能评估中的作用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广东广垦广前种猪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