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弱仔形成原因分析及防治

2021-12-02 15:17张晓强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助产乳头猪场

张晓强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心 723000)

生猪良种化的更新和普及,促使母猪窝产仔猪数不断增多,随之过多的弱仔产出已成为影响猪场产能和效益的主要因素,那么及早防治和降低弱仔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弱仔对猪场的危害

1.1 影响猪场产能

弱仔其本身存在个体小、瘦弱、体质差或身体缺陷等问题,致使生存能力减弱、健康体征不明显、成活率低或个别难以成活,从而给饲养管理上增加难度,也造成了母猪繁殖资源和饲料资源浪费,严重影响生产指标和养殖效益。

1.2 引发疫病流行

弱仔体质脆弱、生长缓慢、抗病能力差,容易感染疫病。多年实践证明,圆环、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多出自弱仔,特别是在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的环境条件下,本来与猪群处于稳态的病原微生物,直击体质较弱的个体(弱仔)引发内源性感染,呈现致病性,致病微生物通过活体发病继代,毒力更是增强,容易打破猪群的稳态,引发疫病的流行。

2 弱仔产生成因分析

2.1 药物催情

使用药物催情易导致母猪超数排卵,提高了受精卵的形成。母猪的子宫容积有限,尤其第一胎母猪的子宫狭小,胎儿多于12h,就会因子宫容积和营养供给不足造成胎儿过小或身体缺陷。

2.2 妊娠前期母猪投料过多

妊娠前期(30 日龄前)主要是胚胎形成阶段,胚胎发育一般过程缓慢,母猪机体不需要过多能量,若给母猪投料过多,会引发母猪营养过剩而导致乳腺组织及周围脂肪沉积,影响乳腺发育,导致分娩后母猪乳少,仔猪吃乳不足,引起仔猪营养缺乏、生长发育受阻、体质差。

2.3 妊娠后期投料过少

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发育迅速,这个阶段是胎儿体能储备的关键时期,出生仔猪体重的65%就是在妊娠后期发育生长的。因此,从母猪妊娠第11 周开始至分娩前投料要逐步分阶段增加到3.5~4kg,母猪料的热量不能低于3500kcal,若此期投料不足均会使新生儿个体小、体质弱。

2.4 超龄母猪使用

母猪随着胎龄的增长,子宫和形成胎盘功能减弱,导致妊娠期胎儿营养供给不足,易引发先天性弱仔和死胎。同时,母猪在第6 胎以后泌乳能力逐渐下降,逐步满足不了产后仔猪乳汁供给,加之管理稍有不当,后天性弱仔会增多。

2.5 母源感染

母猪没有定期实施和加强主要疫病免疫,妊娠期感染了圆环、伪狂犬、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等疫病,使病源通过母体感染胎儿,形成弱仔或死胎。

2.6 母猪自身因素

母猪在第一胎产仔猪较少,致使母猪乳头过剩,未能吸吮的乳头乳腺不能充分发育,导致后期胎次有效乳腺过少,乳头分配不够,仔猪吸乳不均衡,形成生长发育不均衡。同时,个体大的母猪长期侧卧哺乳,上排乳腺与乳头会形成上翘,个别仔猪嘴唇够不着乳头;其次,产床设计长度和宽度不标准,个体较大的母猪躺卧时身体不能完全伸开,使下排乳头隐藏在产床上,不能全部暴露,影响仔猪吸乳,从而使吃不上乳的仔猪发育不良、生长缓慢。

2.7 助产和管理不当

因母猪滞产,在人工助产时损伤了仔猪肢蹄、眼部、口鼻等身体部位,使后期活动、寻食等生存能力下降,成为后天身体缺陷。同时,哺乳期没有及早饲喂教槽料,加之21~28 日龄断奶管理粗放,营养缺乏造成体质减弱或疾病等。

2.8 保健措施不到位

仔猪保育期未能及时驱虫,以及饲喂发霉变质饲料,引发猪体消瘦或形成免疫抑制等,促成隐性弱仔出现。

3 弱仔防治措施

3.1 增加母猪基础营养

妊娠11 周至分娩前是胎儿生长最快的时段,需给母猪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蛋白,以供胎儿营养需求,促使快速健康生长。其次,适当在妊娠后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饲料中添加脂肪(如食用油),增加初生仔猪的体脂储备,提高母猪奶水中的乳脂含量,保证出生仔猪良好体质。

3.2 补充母猪抗病营养

胎盘效率一般在第6 胎开始减弱,为此,对于第一胎母猪和6 胎以上母猪应补充生殖营养,有效促进胎盘生长,延缓胎盘功能弱化。

3.3 做好母猪的分娩与助产

在助产时尽量不要使用缩宫素,科学助产应结合增强母猪体力、促进子宫收缩,增加羊水。在母猪出现滞产、难产迹象时,可用宫炎净灌注母猪子宫;若母猪表现体弱时,需及时输液增加母猪体力,具体方法:第一瓶:氧佛沙星、甲硝唑+VC+生理盐水滴注;第二瓶:免疫增强剂+复合多维+葡萄糖滴注。两项用药可起到增加羊水、增强体力和镇痛,以及促进子宫收缩、抗菌消炎的作用,有助于胎儿产出和防止产后感染。

3.4 加强仔猪的饲养管理

仔猪出生后第一时间吃上初乳,保证仔猪起早获得抗病力;3d 内给仔猪固定乳头,确保吸乳均衡;做好初生仔猪保温工作,1~7 日龄最佳温度控制在28~35℃。同时,初生仔猪在3d 内补铁、补硒,增强体质。

3.5 轻症弱仔治疗

对腹泻引起的弱仔补充氨基酸(谷氨酰胶)和用益生菌来康复受损肠绒毛,调理胃肠吸收,促进体能恢复。

3.6 做好母猪疫病免疫

定期对母猪开展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和圆环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等疫苗接种,防止内源感染致病,影响胎儿发育。定期抽查60 日龄仔猪的血清,当免疫病抗体合格率低于90%时要考虑再次加强免疫,并查明原因,长期远离隐性弱仔。

3.7 防范霉菌毒素感染

禁止饲喂、使用发霉变质饲料,在饲料中常规添加足量的霉菌毒素吸附剂,以免霉菌毒素引起免疫抑制,形成隐形弱仔。

3.8 淘汰超龄母猪和无治疗价值的弱仔

及时淘汰6 胎以上的母猪,避免因繁殖能力下降而引发猪群弱仔增多。同时,及时淘汰身体缺陷和治疗无望的弱仔,防止贻害猪群,增加成本。

4 小结

弱仔是衡量一个猪场的重要生产指标,弱仔率决定猪的成活率、出栏率及猪场产能和效益。因此,针对弱仔成因把控好各个环节是培育健康猪群、提高窝产仔猪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提前做好防治可有效发挥母猪繁殖资源、促进猪场效益最大化。

猜你喜欢
助产乳头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宿主免疫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