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关节肿胀病鉴别与防治

2021-12-02 15:17侯志英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猪丹毒猪链球菌猪群

侯志英

(辽宁省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泡子动监所 123100)

关节肿胀通常在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尤其是在一些管理条件不好的猪场发病率更高,如温度过低和湿度过大的猪舍及通风状态不好的猪舍发病率更高。猪群饲养密度过高也是引起本病发病率较高的因素之一。在临床上可以引起猪关节肿胀的因素主要有3 种,分别是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病和猪丹毒。

1 引起猪关节肿胀病因。

1.1 营养因素

主要是由于猪饲料中钙磷比例失调或者是钙、磷含量不足引起的。正常的钙磷比例为1.5~2:1[1]。当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失调时会出现营养性疾病,其中可能出现营养性关节肿胀。具体表现为关节肿胀变形,猪还表现弯腰和弓背状态。

1.2 遗传性因素

主要是由于先天性遗传造成的猪关节肿胀和跛行等状态。

1.3 外伤

外伤可以引起猪关节肿胀。如猪在饲养管理过程中出现外伤可引起关节肿胀,如扭伤和腐蹄病均有可能引起猪的关节肿胀和跛行。

1.4 风湿性关节炎

有的风湿可导致猪出现关节肿胀和跛行。

1.5 传染病因素

一些传染病可以引起猪的关节肿胀。最常见的有3 种:猪链球菌、猪丹毒和猪副猪嗜血杆菌病。

2 传染病引起关节肿胀具体表现

2.1 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性传染病。最近几年,本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发病病猪不仅表现为关节炎,还可见有典型的出血性脑膜炎和脑内膜炎。感染仔猪会出现下痢,如处于妊娠期的母猪感染会出现流产。近年来,引起猪链球菌病的病原主要是C 型和R 型猪链球菌。在临床上以R 型的致病力最强。本病的发生通常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但在天气较热的季节发病率稍高,如夏季和秋季。本病的传染源为健康携带病原菌的猪和康复后携带病原菌的猪及发病猪。本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消化道和受伤的皮肤。

关节炎型猪链球菌主要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关节疼痛和肿胀,猪不能站立或站立不稳。有的病猪发病严重,表现为瘫痪、卧地后不能站立。通过检查可见其有一条腿或几条腿都会出现关节肿胀的情况。对关节肿胀部位进行触摸会发现有波动感。有时还可见关节部位的皮肤增厚变硬,通常病程为2~3周。如果处于哺乳期的仔猪发生本病不利于吃奶,造成仔猪消瘦和死亡。剖检发病猪可见在关节部位的充血和肿胀,甚至会有关节,软骨等部位出现坏死,在关节周围出现多发性化脓情况。有的病猪关节周围皮下会有胶冻样水肿。上次关节软骨出现坏死,关节囊会有充血。关节液浑浊,并含有黄白色的块状物呈层奶酪样。

2.2 猪丹毒

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发病后病程多为急性猪丹毒病变,主要表现为肿块型,当其病程逐渐延长,转变为慢性的猪丹毒会出现关节炎型。本病主要是危害4~6 月龄的青年猪。患有慢性型猪丹毒的病猪表现为食欲下降和关节肿大、变形。病猪还可见疼痛和波形。甚至周身僵硬,不能站立和行走。病毒常见四肢收缩于腹部以下,呈现一种弓背姿势[2]。本病主要危害猪不同的关节,对病猪剖检可见。其滑膜肿胀,颜色变异,结缔组织出现增生和白细胞进入。病猪关节液增加,表现为红褐色。关节软骨可能出现侵蚀。关节边缘的骨骼出现增生,以至于关节不能正常弯曲。对于病变病程比较长的病猪可以从关节蔓延到韧带,甚至是关节周围的腱鞘中引起腱鞘炎。病猪关节处的淋巴结还出现明显肿胀。

2.3 副猪嗜血杆菌病

本病主要是引起2 月龄以内的猪发病。发病后的病猪主要表现为关节炎和呼吸道症状。尤其是对1~2 月龄之间的仔猪感染力最强。此外,公猪和母猪也可感染,但多呈隐性感染或表现为跛行状态。本病的传播途径是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消化道传播。当饲养管理条件不良,如天气变化过于剧烈、运输和猪群密度过大及猪舍内环境过于潮湿等均是本病的诱发因素。通常猪场在接触病原后几天就可以发病。病猪表现为体温升高,不能站立或站立时出现疼痛而发出尖叫声。有的猪还出现颤抖和共济失调等症状。通常病猪是四肢关节均出现肿大,有时可见病猪的可视黏膜发绀,病猪常会在侧卧时死亡。有些病猪在发病同时还表现出脑膜炎的症状,进而出现肌肉震颤,麻痹和惊厥等症状。剖检发病猪可见其主要是在心包膜、关节滑膜及胸腹等处出现化脓性炎症或者是渗出。将发病关节切开表现为关节周围出现水肿和发炎,其中关节液增多。病猪发生脑膜炎时也可见有化脓性渗出,导致脊髓液浑浊。病猪还可以表现为肺脏、肝脏和肾脏等器官出现出血和肿胀。病猪体内部分淋巴结出现肿胀。在病猪腹膜和腹腔脏器之间出现粘连。

3 防治措施

3.1 治疗措施

当猪出现关节肿胀性疾病时,治疗的总原则是在诊断基础上对症施治才能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针对营养性因素引起的猪关节肿胀,应注重调节饲料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注重钙,磷比例的摄入,使得钙磷达到正常比例,同时要关注猪舍光照,并给猪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其是VA和VD。补充剂量可以根据猪发病情况来确定具体添加量。如果猪是由于遗传因素引起的,那么这种猪没有治疗价值,可以直接淘汰处理。如果是由于外伤引起的,可以用消毒药物处理伤口,并对猪进行消炎处理,伤口通常使用过氧化氢或碘附消毒。还应在处理伤口的同时使用青霉素等广谱抗生素防止继发感染,同时使用地塞米松等抑制炎性反应的强度。对于风湿型病猪,需要改善养殖环境,尤其要对猪舍进行防寒保暖处理。在天气炎热的季节做好通风换气和降温处理。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做好保暖工作。同时要避免猪舍内过于潮湿,及时清理猪舍内的粪便和污染物,对于传染性因素导致的猪关节肿胀,应根据具体的发病病源进行对症、对因治疗。猪链球菌引起的发病可以对猪链球菌进行分离培养,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对猪链球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通过药物敏感试验筛选最佳用药。通常对猪链球菌较为敏感的药物有金链霉素、头孢噻呋、阿莫西林、磺胺类药物及氟苯尼考等。由于在治疗过程中病原菌容易产生耐药性,在治疗时剂量要充足。还可以采取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的方式。对于猪丹毒引起的关节肿胀可以采用青霉素来治疗。或者采用四环素来治疗。在治疗中,磺胺类药物中的磺胺嘧啶钠或者是泰乐菌素等药物均可起到较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副猪嗜血杆菌所引起的株关节肿胀可以采用氨苄西林或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此外,头孢菌素类、四环素类及磺胺类药物也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将几种药联合使用,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3.2 预防措施

在饲养过程中需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确保猪群不会出现由于饲养管理的问题导致关节肿胀的情况。还应定期对猪舍进行清扫和消毒工作,及时清理舍内的有害物质,消灭舍内病原体。针对疾病要做好免疫接种工作,积极防控传染性因素导致的猪关节肿胀。防控疾病还要避免引进病猪,采取自繁自养的方式养殖[3]。在饲养过程中提升猪群自身免疫力对预防本病具有积极效果。

猜你喜欢
猪丹毒猪链球菌猪群
如何做好猪免疫前的评估工作
浅析猪链球菌病的诊治与防控措施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猪链球菌的诊断与防控
猪链球菌病的诊断与治疗分析
猪丹毒的鉴定与防治
猪丹毒病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