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高建设”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2-02 18:07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服装设计校企服装

苑 敏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53)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为服装企业创造了巨大的市场。不管服装企业定位于国际品牌还是国内名牌,又或是地区品牌,都离不开服装设计,尤其是擅长流行趋势的复合型服装设计师[1]。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意识到原创设计对产品生命力的重要性,对拥有敏锐时尚嗅觉、深谙市场、能够抓住流行规律进行原创设计的服装设计师及相关人员求贤若渴。因此,有必要深入探究“双高建设”背景下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弊端

1.1 实训条件有限,课程严重脱节

高职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在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上,很难突破实训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的弊端。这是因为难以介入企业资源,服装设计知识如同纸上谈兵,难以发挥设计经验传递的优势[2]。与此同时,校方课程知识点结构远远落后于市场发展速度,造成更严重的课程脱节现象。如果教学体系无法适应市场变化,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也必然有所缺失,难以培养出更多当代服装企业所需的应用型人才。

1.2 校企合作不足,师资力量薄弱

校方实训条件有限,着力点必然是深化校企合作。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企业进驻高职院校的合作力度不够,即便是企业经验丰富的设计师,也不愿意脱离现有的工作岗位来校指导。如果企业经验无法移植和借鉴,单凭高职院校设计课程体系,基础知识体系再完善,也难以获得服装市场的动态发展信息,校企合作不足的问题因此显现[3]。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始终存在,主要是因为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教师的实践工作经验有限,而服装市场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持续发展。“双师型”骨干教师的短板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补齐,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就会受到严重限制。

2 “双高建设”背景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改进培养模式

2.1 “知识导向+双证书就业+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首先要围绕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知识导向”设计课程内容。面向服装制造业、贸易业和服务业等,培养从事服装成衣设计、样衣制作、营销和服装生产技术管理等一线岗位工作的技能型人才[4]。服装设计方面重点规划新产品开发、打版、制版等知识点,生产工艺管理方面重点组织工艺技术指导、生产组织、生产管理、产品营销等知识点,计算机应用方面重点纳入服装CAD等专业技术知识点。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还要进一步组织“双证书就业”的课程发展规划,主要是针对服装设计类岗位的服装设计师、服装设计管理人员、制版师等。服装工艺类岗位的服装工艺师、服装工艺管理人员、服装工艺指导人员、服装生产管理人员等,重点围绕服装设计师资格考试、服装设计定制工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时装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等,设计满足“双证书就业”条件的课程内容。

“顶岗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完成以知识导向和双证书就业为基础的人才培养计划之后,仍然要以实践岗位的反馈效果作为最重要的评价标准。在此基础上,开展“顶岗历练”也是为了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不断扩大企业岗位实践的覆盖面,对学生积累工作经验具有深远意义。

2.2 “自主学习+实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首先,“自主学习”是一名优秀服装设计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以往校企合作深入程度不足的情况下,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支持学生自学的条件也非常有限,主要是因为辅助学生完成自学的资料非常有限。加强校企合作之后,企业资源可以作为一种新型自学资料,而且企业订单直接对接服装市场,自学价值更高且更实用。

其次,“实境教学”是引导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重要学习体验过程。服装设计如果脱离了企业实践环节,就很难使学生熟悉真实的工作环境,这也是很多学生上岗后难以适应工作环境的主要原因。实境教学依托企业工作环境打造实习场地,在近似于真实的服装设计环境下模拟设计和工作任务,更接近服装设计的真实职业状态。因此,在“自主学习”上附加“实境教学”环境,更利于培养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环境适应能力。

最后,“工学结合”是融合校内外教学资源的有力支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开展工学一体化、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教活学,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综合素质。学生可以在服装设计的工作环境下理解设计理念与要素,也可以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工作经验反思设计不足与缺陷。所以,“工学结合”能有力支撑“自主学习”和“实境教学”的教学体系架构,是真正完成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化手段。

2.3 校企共建“平台+模块”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科学严谨地进行课程与专业设置,必须要加强校企共建课程体系的驱动力。“平台+模块”的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需要结合企业资源选择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并结合学生个人特点和设计风格设计教学模块。一方面,构建人才培养质量考核与评价反馈体系,将行业企业标准融入专业群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构建学院、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参与的多元质量评价模式。另一方面,需要对各个学习模块的重点知识进行整理,可以根据学生反馈的意见,尽量调整课程模块的适应度,不断提高课程的实用性,丰富教学资源,逐渐提升教学质量。

3 “双高建设”背景下师资队伍与实训基地的建设

3.1 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加强师资力量,是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前提。依托企业实践、国内外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建立健全学院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并通过引进具有国外留学经历的高端人才和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国内外访学进修等形式,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 持续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

在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中,持续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对深化校企合作具有深远意义。尤其是在校内实训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企业资源完善校内实训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教学资源补充以及企业服装设计订单规模的扩大等,均对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具有支持作用。在开发实训基地的过程中,应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为主,这主要是为了给学生日常学习活动创造便捷条件。校内实训基地逐步完善后,可以考虑开发校外实训基地。建议与周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输送顶岗实习生进驻企业实训基地,由企业老员工传授实践工作经验,发展现代师徒制,使校内外实训基地真正完成教学资源的有序调节。

4 结语

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专科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尤为明显,主要是实训条件有限、课程严重脱节、校企合作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建议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改进培养模式;建议高职院校发展“知识导向+双证书就业+顶岗历练”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自主学习+实境教学+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开发校企共建“平台+模块”服装设计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持续开发校内外实训基地,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猜你喜欢
服装设计校企服装
百万扩招下高职校企合作演化稳定性分析
几何思维在服装设计上的应用
服装设计中的“国潮”思维
基于服装设计要素的气质分析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段辉红服装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