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视觉语言对比研究

2021-12-02 18:07喻佳琪张智艳
纺织报告 2021年9期
关键词:芦笙侗族湘西

喻佳琪,张智艳

(湖南科技大学,湖南 湘潭 411201)

湘西侗族主要居住在湖南省通道、新晃、会同、靖州、芷江等县。侗族是由中国古代百越民族繁衍而来的。侗族的历史、语言没有文字记载,侗族人民主要通过侗歌及服饰的纹样等载体来记录自己的传统民族文化。苗族是一个极其古老的民族,湖南省苗族主要聚居在湘西等地区。湘西苗族服饰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记录湘西苗族文化、历史、宗教、信仰以及氏族回忆的“活字典”。本研究运用了设计比较学、文献研究法、图像分析法、阐释学等研究方法,对二者的男性盛装服饰进行了比较,分析其在造型、色彩、纹样上的异同。

1 湘西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造型比较

《越绝书》载:“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吴越春秋》也直言:“禹崩之后……使百鸟还,为民田。”《博物志·异鸟》载:“越地深山有鸟如鸠,青色,名曰冶鸟……越人谓此鸟为越祝之祖。”[1]芦笙衣又有百鸟衣之称。芦笙衣在以前是只有侗族男性可以在节日或者祭典时所穿的盛装,现在多在庆典及芦笙节表演时穿着。根据地区差异,侗族芦笙服上衣有左衽式、右衽式、对襟式、连裙式等款式,又有无袖式、长袖式、半袖式等袖型[2]。以湖南通道地区的芦笙服为例,侗族男性在节庆日吹奏芦笙时,头戴羽毛,上衣造型是以亮布为主的一片式刺绣长袖对襟上衣;下身是刺绣羽毛帘裙,由多片绣布拼接而成。羽毛装饰的芦笙衣是古代百越人鸟文化的遗存,侗族人有着“敬鸟如神、爱鸟如命”的传统。侗族男性芦笙衣的整体造型简洁大气。“凤凰县牛栏山村龙法胜祖传文本则唱道:老君赐吾一领衣,此衣不是非凡衣,正是三根桥头皇母大血衣,要得穿来不敢穿,敢怕红火朝身穿,要得背来不敢背,只怕红火朝身飞,今日有事坛前来穿起,诸邪百鬼化灰尘。”[3]苗族的原始宗教信仰更多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苗巫文化中。苗族的男性盛装为苗族老司法衣,主要在傩祭等重大祭祀时穿着。衣服为开放的一片式长袍,对襟、无领、袖长且宽大,衣服前后都有独特的装饰纹样(图1~2)。

1.1 相同点

相对于日常男子穿着的便装,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不方便劳作,所以是在盛大节日才会穿着的服饰,结构都是对襟式,服装两侧都有明显的开衩装饰,都有民族图案点缀在服装上。

1.2 不同点

侗族男性芦笙衣整体造型简洁大方,与日常服饰相比较为华丽。苗族老司法衣造型华丽神秘,较日常服饰更加神圣庄严。侗族男性芦笙衣在造型上区别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男性盛装,具有独特的羽毛装饰和绣片帘裙;苗族老司法衣在造型上区别于周边其他民族的男性盛装,具有特别的象征性图案纹样加以点缀。

2 湘西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色彩比较

服饰色彩是服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服饰审美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色彩是给人最直观、视觉冲击力较强的一个要素。通过对湘西侗族与苗族男性盛装色彩的比较,可以直观地看出两个民族在色彩倾向上的差别。湘西侗族男性芦笙服上衣以紫色亮布为主要色彩,加以蓝、白、黄、红等颜色的刺绣纹样作为点缀;下装帘裙为拼接绣布,有多种颜色点缀。紫色亮布是侗族自产自用的布料,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整体色彩氛围低调,由颜色饱和度高的色彩作为点缀,使服装色彩整体的丰富度有所提升,与侗族节日的欢乐气氛相互烘托。湘西苗族老司法衣以大面积的黑色、红色为主体色调,黄、紫、红等图案色作为点缀,红色与黑色的大面积色块为苗族老司法衣奠定了神秘、庄重的色彩基调,符合祭祀的节日调性,高明度的点缀图案使服饰整体色彩不会过于沉重,在神秘的色彩中增添了民族的特色。

2.1 相同点

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整体的色彩与其民族的整体调性相符,地域性特色明显,色彩较为多样,都是在深色的底布上点缀彩色的纹样。

2.2 不同点

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在色彩氛围上的体现大有不同,侗族芦笙衣的色彩氛围轻松欢乐,而苗族老司法衣的色彩氛围庄严肃穆,这是因为他们的节日民俗、民族信仰等不同所造成的差异。芦笙衣是湘西侗族男性在芦笙节等盛大节日所着的服饰,节日气氛欢乐,人们着盛装,吹芦笙,欢聚一堂。颜色较日常的衣物更加多样化,体现出民族节日的盛大和侗族人民的热情。在低明度的底色上点缀高饱和度的色彩装饰,形成较为强烈的色彩对比。上衣彩色部分是侗族特色的刺绣纹样,这种对比凸显了刺绣拼布纹样在服饰上的主体地位;下装有彩色拼布、串珠以及羽毛的装饰,装饰性较强。苗族老司法衣是湘西苗族人在祭祀时所着的服装,苗族服饰最为醒目的就是色彩,苗族人民好五色,而黑色、蓝色、红色在服饰中运用较多,红色是他们最喜欢的颜色。苗族老司法衣的色彩是大面积的黑色加上红色,主色调充分体现了苗族的特点,为了避免颜色过于沉重,又要符合祭祀的场景,通常用纯度较低的黄色、紫色、红色等图案装饰服装,立体中又有层次感。苗族服饰在色彩运用上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对比鲜明、用色大胆,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3 湘西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纹样比较

图案纹样在服装上不仅起到装饰性作用,还有一定的内涵寓意。侗族芦笙衣因帘裙底摆上饰有羽毛而又称“白鸟卉衣”[4]。在芦笙节上,人们吹着芦笙起舞,衣饰上的羽毛随着动作摇曳,构成美妙的画面。通道侗族男性芦笙衣图案由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几何形构成大的、拼接的色块;色块上绣有侗族纹样。服饰上多绣有植物纹样,与侗族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息息相关。服饰上的纹样既有象形纹样,又有抽象纹样。除了有刺绣纹样的芦笙衣,还有用织锦制作的芦笙衣,服饰上绣有绵密精致的彩锦小花纹样,沿着袖口、披肩处有踩堂歌纹样的花边。芦笙衣上的太阳纹寓意驱灾化吉,侗族人民崇拜太阳神,认为太阳是保护神,因此在侗族童装服饰上也经常看到太阳纹。芦笙衣的纹样排列采用的是二方连续的方式,有规律地向左右或上下方向无限循环,构成带状的纹样形式,重复连续又具有条理,富有节奏,与串珠、羽毛相互映衬。湘西苗族传说,人是由龙演化而来的,把龙当作保护神,因此,东部方言区的苗族会举行声势浩大的接龙仪式祈求龙的赐福。同时,苗族人民也会通过仪式来驱走歹龙以保平安,苗族巫师念的驱魔龙咒中对魔龙的表达是:“此龙打牌,此龙赌博。此是懒龙,此是病龙。原住南方,回南方去。原住北方,回北方去……”[5]现在,苗族地区还举行“接龙”的祭祀活动。举行接龙仪式时,家家户户灯火辉煌,踏着鼓乐的节奏,环绕堂屋之龙穴翩翩起舞,唱接龙歌,气氛热闹,全村欢腾。湘西苗族老司法衣前后纹样都为对称纹样,前半部分有象形的龙、鱼纹以及人的纹样;后半部分是祭祀的场景,由佛神像、象形龙纹等纹样组成,画面较神秘。苗族老司法衣是在举行祭祀时所穿的服装,以祭祀祈祷祖先神灵的保佑,驱邪避灾。服饰上的龙纹样体现了苗族人民对保护神的信仰,也从侧面反映了苗族多神崇拜的观念。

3.1 相同性

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上的纹样都带有民族特色,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源于民族的崇拜信仰,都是通过纹样装饰来表达一些民族特有的寓意,让人从服饰纹样上也能感受到苗侗民族的风情。

3.2 不同性

不同性体现在纹样的表现形式,侗族芦笙衣的纹样主要以几何、自然、植物的纹理为表现形式,较为抽象,这与他们日常的稻耕习俗密不可分。他们崇尚自然,对自然具有美好的希冀,所以也在纹样上寄托了美好的愿望。苗族老司法衣纹样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象形的动物、人等,较为具象。湘西苗族山寨保留了“接龙”的习俗。接龙时所穿的接龙衣,衣领及胸前背后都刺缀着成对的龙。服饰上的鱼纹样可以作为整套衣裙的主体纹样使用,也可以和其他图案单元拼合成复合纹样进行装饰,还可以作为服饰纹样中填补空白的陪衬纹样使用。

4 结语

本研究对比分析了湘西侗族芦笙衣与苗族老司法衣男性盛装,两者既有民族地域性的视觉语言特征,又有民族的文化特征,起到了“文字史书”的作用。湘西侗族男性盛装造型简洁大方,风格朴素;湘西苗族男性盛装造型华丽神秘,庄严肃穆,两者在色彩的表达上都具有强烈的色彩对比,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对男性盛装纹样的对比中可以发现,两者同样有祖先崇拜、自然崇拜等特点。湘西侗族男性芦笙衣更加崇尚自然,服饰上植物纹样较多;湘西苗族老司法衣更加崇尚动物,服饰上的动物纹样较多。希望通过侗族芦笙衣和苗族老司法衣的视觉语言形象上的不同能够了解到两个民族审美倾向上的差别,为现代创新提供参考,在多民族发展的方向上共生共荣。

猜你喜欢
芦笙侗族湘西
唱支侗族大歌献给党
湖南省通道自治县侗族大歌的传承和发展
岜沙芦笙节
从山东到湘西,跨越千里的精准“滴灌”
侗族生境模塑下的侗族大歌
你好,芦笙
九寨侗族斗牛赛事管理模式的分析
湘西 国画
芦笙恋歌
苗族芦笙制作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