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应做到知行与共

2021-12-02 19:12王安军
江苏教育 2021年5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育人德育

李 芳 王安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教育教学的第一要务是育人,立德树人的成效是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小学阶段的德育尤为重要。由此,道德教育必须渗透到学科教学活动中去。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怎样有效地渗透德育呢?结合自己多年的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只要师生知行与共,德育渗透就一定能获得实效。

1.渗透德育,教师要知行与共。

目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普遍存在着两种误区,一种是忽略育人的根本,只注重强调数学知识的获取和数学技能的培育,而忽视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另一种是不结合数学学科的特征,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生拉硬套或蜻蜓点水式地进行道德教育。笔者也曾简单地借助相关数学史料,带着学生了解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的杰出贡献,认为这样学生就是在接受爱国主义教育,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就增强了。事实上,德育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能不能得到有效渗透,取决于教师能否正确地认知德育。从根本出发,上好每一节数学课,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段,以美感陶冶学生,以责任感让学生敬佩,教师自己也会成为学生的榜样。

新课改已经深入课堂教学多年,教师可能都在有意无意地渗透理性精神培养和严谨思维训练。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其实这就是德育。在计算、推理、论证等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会得到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也将得以增强。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交流和探究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领略数学的精髓。例如,教学“圆”,在学生知道圆的半径、直径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关系后,教师设计“井盖为什么设计成圆的”“人们围观时为什么总会自然围成圆形”等问题。学生经过交流探索,对圆的认知和理解会更加深刻。这样,学生既能有效突破教学难点,思维也会得到训练,德育渗透水到渠成。

2.渗透德育,学生须知行与共。

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德育渗透要想取得实效,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至关重要。如教学面积单位时,可以将课本封面与课桌表面、学校占地面积与洪泽湖的面积、江苏省有多大与中国有多大等作为教学内容。如此,既能使学生顺利理解面积单位,又能使他们感受到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德育在数学教学中得到自然而贴切的渗透。

在数学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遵守数学的科学规范,使他们明白数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逐步形成严谨认真的做事风格,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品质。例如,在计算教学中,学生抄错或漏抄数字的现象时有发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运算顺序背得滚瓜烂熟,但错得想当然;不管能否简算,计算时想凑整就凑整,哪两个数乘简单就相乘,完全脱离运算定律。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坚定地践行数学的相关规定或法则,使其真正做到知情意行统一,完善德育品质。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主动知与行,结合实际,相机渗透,将有助于学生知行统一,使德育与智育双落实。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