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泓文化引领下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2021-12-02 22:28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阳小学
青年心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七彩名人校本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阳小学 张 泳 黄 杰

一、文化问源

南通市海门区三阳镇有一条神奇的河流——黑沙泓。数百年前,当三阳镇还没成陆时,它是一条港汊,因底下冒出的黑沙,便有了黑沙泓之称。黑沙泓风光旖旎,清澈甘甜,孕育出了众多的杰出乡贤,他们有的胸怀大志,投身报国;有的追寻理想,著作等身;有的献身科学,屡创奇迹;有的乐于奉献,反哺家乡……

黑沙泓人以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形成了“会感恩、担责任、追梦想”的品质素养。学校对这些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元素进行提炼,形成了黑沙泓特色文化,简称沙泓文化。

二、课程架构

(一)提炼课程核心

沙泓文化的核心是“会感恩、担责任、追梦想”,学校站在文化视角,依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形成了校本化的核心素养表达。

会感恩:心怀感恩、乐于奉献,让社会因你的付出而温馨和谐。

担责任:主动担责、明理自律,让生活因你的担当而幸福美好。

追梦想:追寻梦想、朝向未来,让生命因你的执着而绚丽精彩。

(二)构建课程图谱

课程结构直接决定学生的素养结构,学校围绕黑沙泓校本化核心素养,通过有效拓展、融合建构,形成了富有沙泓地域文化特色的“三维”校本特色课程图谱。

感恩微课程:涵盖“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伙伴、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六个维度。每个维度根据年级的差异,形成六个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三十六个微课程组成感恩微课程群。

名人榜样课程:学校通过主题阅读、主题实践、主题展示、主题反思等策略,研发了七个系列的名人榜样课程。具体包括一身正气季方爷爷、文坛双子星、邱竹师讲故事、泥土中的铝、薛爷爷的传奇人生、“神九”九天揽月、神奇的彩虹鱼。

七彩梦想课程:七彩梦想课程是社团选修课程,指向于核心素养培养,包括橙色“运动与梦想”、紫色“艺术与梦想”、蓝色“阅读与梦想”、金色“创造与梦想”、绿色“生活与梦想”、粉色“交际与梦想”、青色“戏剧与梦想”七个系列的课程。

三、课程实施

学校以学生为本位,以课程基地为阵地,以“沙泓好学生”多元评价为突破口,探索课程落地的行动路径,努力激发学生生命潜能,滋养良善品格,开阔文化视野,伸展创造智慧,健全自由人格,最终成就“会感恩、担责任、追梦想”的“沙泓好学生”。

(一)创建课程基地

依据“三维”课程图谱,学校建立了与感恩微课程、名人榜样课程、七彩梦想课程相对应的感恩文化园、沙泓名人馆和七彩梦想中心三大课程基地,形成全域学习生态系统的校园空间,努力为学生搭建互动学习的新平台、开启自主探索的新方向、开辟实践创新的新路径。

1.感恩文化园

学校创建了感恩六景:舐犊情、思源碑、银杏林、清溪亭、慈竹园、感恩墙,讲述学生身边的感恩故事。

舐犊情是校友管定畏教授回馈母校设计制作的。雕塑以老牛轻舔着小牛为意象,提醒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形象思维、直观思维发展期,这样的雕塑物像能让他们知其形、达其意、会其情。

思源碑是学校为感谢乡贤薛伯辉先生捐资助学的义举而建,一来赞美感怀他饮水思源、不忘家乡的感恩情怀;二来也寄寓于所有的阳小学子,喝水不忘挖井人,见其碑、思其人、感其行、明其理。

银杏林由乡贤、老校友薛永菁先生亲手所栽,诉说着薛氏兄妹四人捐资助学的公益情怀,他们用自身的奉献与情怀启迪孩子们明白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伟大。

清溪亭寓意“做人做事清澈如溪,上善若水”,是老教师宋凤芝老先生一生爱教乐教品质的象征。孩子们课间在这里小憩,在享受前人奉献的同时,在心里悄悄地埋下感恩的种子,更激发孩子们发愤图强、回报乡梓。

慈竹园里是一片葱茏的慈孝竹。竹子密结在一起,高低相倚,宛如一位慈爱的母亲搂着一群孩子。青青慈竹,送清凉于炎夏,息酷暑于随风,是学生休憩读书的好地方,更是他们幽中思悟,感恩慈母情怀、懂得关爱家人的一个好去处。

感恩墙立于感恩园外,展示在校学子感恩课程的学习成果。3 月,我们用小报、小诗、水彩画感恩自然;5 月,通过实践活动的印记,用照片、贺卡、祝福、手工感恩父母,;10 月,我们用歌声和画笔感恩祖国……

2.沙泓名人馆

学校依托黑沙泓畔丰富的名人资源和校友资源,建成课程基地,让名人事迹、名人精神在学生中传承。在校友崔维成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建成了深海科学创客基地,包括“神奇的彩虹鱼”课程馆、VR海洋馆、深海科学探究馆、深海科学实验室。

沙泓名人画廊里使用的文本和插图都是由师生共同创作完成的,通过图文的形式,生动地向大家介绍了八个家乡名人的事迹,这些故事如细雨般滋润了师生的心田,激励师生成为“会感恩、担责任、追梦想”的新一代沙泓人。

3.七彩梦想中心

为帮助每个孩子成就自己的人生梦想,我们建成了童画E 工坊、风雅笛韵坊、“编”幻无穷工坊、快乐泥塑工坊等十多个课程吧。每个课程吧的结构、布置均各有特色,且都是由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完成:国学馆以中式风格为主,给孩子们一种庄重底蕴之感,配以蓝印花布有一种文艺风;快乐泥塑工坊,以大条桌工作台为中心,四周是学生作品的陈列架,完全是一间工作室……

为了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校还新建了七彩梦想广场。广场以海、鱼为主造型,寄寓着孩子们像一条快乐的鱼,在梦想的海洋里畅游。四周的立柱组成一串连廊,每周一主题的个人艺术秀在这里上演,这里是孩子们走向梦想的舞台。

(二)形成课程样本

为落实课程图谱规划,学校依托课程基地,研发课程案例,编制了感恩文化课程纲要、名人榜样课程实施纲要以及七彩梦想课程纲要,研制了感恩微课程群、七彩梦想课程群、名人榜样课程群共六十多个子课程,每个课程群做到自成体系、课程目标明确、课程框架清晰、课程内容具体、课程评价到位。

(三)建立研学平台

学校依托校本名品课程,探索建立了深海科学创客中心等网络研学平台,助力学生菜单式地自主学习,课程工作室及时设计、上传、积累课程学习资源,使师生和家长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交流、分享,以此撬动学习方式的变革,从而深度推进校本名品课程实施。

(四)研发课程证书

学校构建了涵盖课程生活、引领个性发展的“沙泓好学生”校本化核心素养激励评价体系,设计了“集赞,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沙泓好学生”成长手册》,成长手册围绕“会感恩、担责任、追梦想”三个维度展开,充分凸显了核心素养的统领功能,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力和实践力、学习成果方面的发展水平。

每年6 月的“伙伴节”和12 月的“感恩节”,组织学生对一学期来的课程成果进行回顾,使全体师生共同穿越一年来课程学习的历程。学生自主选择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展版宣传、汇报演出等形式进行展示和分享。每年一次的深海科学嘉年华是对深海科学课程实施情况的大检阅,精心策划的“炫彩开幕式”“大咖面对面”“魔幻科学秀”“创客梦工坊”“深潜器大PK”“梦想闭幕式”等品牌项目已经会成为孩子们一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地域文化是学校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我们愿借“沙泓文化”的无形力量,创课程育人之优,让每个生命都有最美好的遇见!

猜你喜欢
七彩名人校本
“七彩”年
七彩屋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舔名人
名人摔跤后
七彩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你不可不知的中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