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自然材料激发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

2021-12-02 22:28福建省武平县文山幼儿园
青年心理 2021年22期
关键词:美术创作材料

福建省武平县文山幼儿园 林 凌

自然材料以其绿色环保的特点与时代要求不谋而合,教师需要对自然材料进行合理开发与利用,以使其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美术活动的创新。

一、自然材料与幼儿美术的相关概念

自然材料指的是生长于自然界中的美术材料,例如,树叶与花朵、羽毛、石头等,此类来源于自然的、非人为的、未曾经过加工整理的原始素材,都属于自然材料。

幼儿美术活动是一项实践活动,此类活动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为主要目标。幼儿在美术活动过程中,能够对身边的客观事物形成自身独特的感受与态度,并最终形成个性化情感。在幼儿各类创造性活动中,美术活动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美术活动中,幼儿需要提升大脑与手、眼的配合度,并在手、眼、脑的配合过程中激发自身创造潜能,使自身创新思维与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对美术材料进行合理选择与利用是相对重要的一点,材料的选择与利用也直接对幼儿美术活动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教师保证美术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就是应当恰当选择美术材料,并将其合理应用到幼儿美术活动中。

二、自然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应用价值

在素质教育理念的支持下,现阶段的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已越来越意识到幼儿美术课程资源开发与建设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将课程资源范围扩大,使生活与自然空间中的材料都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得到了有效应用。与此同时,幼儿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了与自然界的密切接触。在与自然的沟通互动中,幼儿逐渐学会了对各类自然材料进行合理运用,此类新型的幼儿美术活动不仅深化了自然教育与生活教育,也对自然材料是最佳美术教学资源这一观点予以有力证明。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以自然材料作为美术材料,使自然界与美术活动有机结合,能够有效丰富幼儿美术课程资源,也使其发散性思维得到了充分激发,并能够有效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使其受益终生。

三、自然材料应用于幼儿美术活动的创意表现

(一)自然材料帮助幼儿掌握美术色彩

进行美术色彩教育时,教师需要意识到应用自然材料的必要性,以自然材料为途径,寻找其与美术色彩的重合点,能够培养幼儿对自然色与美术色的正确认知。在自然界中有绚丽多彩的颜色,其中无论何种颜色都可以在美术中实现基准色的变化。

基于此,教师可考虑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组织自然染色活动,使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体会到自然界的美感,并发掘其中蕴含的颜色。例如,教师可带领幼儿对树叶与花瓣、树枝等自然材料进行收集,并在后续活动中采取画、浸、染等各类方法进行色彩创作。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可以利用树叶的绿色汁液画草坪,利用红色的花瓣画太阳,这一创作过程既能使幼儿感悟自然界独具特色的魅力,也能从客观上提升幼儿对色彩的认知程度。在进行绘画的同时,教师为使幼儿熟练使用色彩,可进一步在美术活动中引入石头这一自然材料,幼儿可使用水彩笔与蜡笔等绘画工具在石头上进行绘制,从而将其变为创意石头,以此形式让幼儿的创新能力与动手能力得到有效体现,在制作创意石头的过程中,提升对色彩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收获搭配色彩的能力。

(二)自然材料帮助幼儿掌握美术构图

对幼儿进行美术构图的引导能使幼儿创作出质量更高的美术作品,最终达到提升美术感知力与创造力的目标,并使幼儿审美意识与鉴赏能力都得到有效增强,在此基础上获得更为广阔的美术创造空间。在自然材料中,美术构图也随处可见,并与自然材料紧密相连。在幼儿美术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对各类自然材料的引入使幼儿具备美术构图意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美术创作。例如,教师可选取自然材料中的花朵与树枝,引导幼儿发挥自身奇思妙想,将花朵与树枝等自然材料进行重新组合,创作出各类贴画,以此促进幼儿对美术构图进行思考。在创意过程中,幼儿可将花瓣拼贴成脸谱,或用树叶拼贴成小猫等。在拼贴的同时,教师也可引入幼儿普遍喜爱的沙子,并引导幼儿进行沙画创作。在创作沙画前,教师可先为幼儿播放沙画创作视频,使其感悟沙画的同时也能够形成对作品进行主动创作的意识,以提升其创作能力。在完成沙画创作后,教师应当对幼儿及时予以鼓励,对其构思加以肯定,以使其保持美术活动中的创意意识。

(三)自然材料帮助幼儿掌握美术造型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组织美术造型活动也是常用的方式之一。在使用自然材料引导幼儿进行美术造型时,能够拓宽幼儿对于美术造型的视野,也能够增强其实践创新能力,在无形中提升综合性美术技能。

为培养幼儿对美术造型的意识,教师可利用较为常见的自然材料使幼儿对造型有一定认知,例如,可选取蔬菜瓜果的造型,在美术活动开始前先为幼儿提供苹果、土豆等各类创作素材,并提供创作工具,使幼儿能够在蔬菜原有的造型上进行二次创作。在此过程中,幼儿可能利用土豆做成了足球与篮球等各类造型。为完成此类造型任务,幼儿需要对各种不同创作方法同时进行运用,并在运用过程中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因此造型过程也是幼儿将想象力转化为实物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幼儿手脑并用,从而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除此之外,教师也可引入幼儿普遍喜爱的泥塑造型活动,引导幼儿使用泥土与树叶、树枝等简单的自然材料完成各类泥塑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幼儿大脑内也会相应形成美术造型意识,并能够逐步提升自身造型能力。例如,在创造泥人时,幼儿可使用泥土对泥人身体进行塑造,并使用树枝作为泥人的四肢,用花瓣作为泥人的裙子等。这一过程能够使幼儿发挥自身充分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使自然材料在幼儿美术活动中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四)自然材料帮助幼儿提升多元能力

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用自然材料,能够有效锻炼幼儿美术素质之余,也能起到对幼儿多元能力的提升效果。这既是自然材料自身所具备的独特魅力,也是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原因。在对幼儿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时,教师可向幼儿展示利用玉米与瓜子等不同自然材料创造出的美术作品,使幼儿在对比中找出作品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从而提升其观察能力。在对幼儿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时,教师也可提供各不相同的自然材料,并鼓励幼儿利用各类自然材料进行美术创造,将其制作成为各不相同的美术作品,从而引导幼儿进行多角度思考与创作,使其有效锻炼发散性思维。在进行联想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可选择播放音乐或展示画面,使幼儿以自然材料为工具进行联想与创作,从而发挥想象力完成美术作品。在运用自然材料提升幼儿各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并为其提供充足的创新空间,与此同时,教师也应具备足够的耐心,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与合作,使师生间互动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幼儿美术教育是一项极为考验爱心与耐心的工作,教师务必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爱心与耐心,即使幼儿一时难以创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教师也应当对其进行鼓励,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美术创作,在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完成对自然界的感知,从而提升自身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自然材料存在于大自然中,因而具备蓬勃生机,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也是教师应当考虑的首选材料。教师在幼儿美术活动过程中带领幼儿寻找自然材料并将其有效运用于美术活动中,不仅能使幼儿更具美术创作动力,也能够树立幼儿在生活中进行学习的意识。对幼儿美术教育工作者而言,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当坚持从实际出发,引导幼儿领略开发使用自然材料的乐趣,并引导幼儿在开发材料的过程中思考运用自然材料创造出美术作品的新途径,在此过程中有效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与创造力,使幼儿美术活动真正服务于幼儿。

猜你喜欢
美术创作材料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美术篇
《一墙之隔》创作谈
材料
创作随笔
摇摇鹅
赠送折纸材料
创作心得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