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改中创新思维的培养策略探究

2021-12-02 19:31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寄宿制小学边玉玲
家长 2021年27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小学生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六坝镇寄宿制小学 边玉玲

小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促进创新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握关键时机,从小学抓起,积极地探索和研究如何培养小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创新能力,不断地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引导,让学生能够意识到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他们提升学习效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所带来的益处,甚至于对未来数学的发展都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不足、教师欠缺适合的教学方法等等问题,造成在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方面存在瓶颈,不利于数学课堂的顺利开展。本文将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所面临的问题、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重要性以及在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发展方面的多元化途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所面临的问题

(一)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首先,小学生年龄都比较小,性格活泼,对于学习没有很强的专注力,只有他们十分感兴趣的事情,才能引起他们的高度注意。再者,小学生由幼儿教育刚刚步入小学教育,小学数学不再是幼儿园数学简单的加减法知识的运算,不再像幼儿数学那样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在内容和难度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加深,对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有了进一步考察。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没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数学学习的效果和成绩往往是差强人意,久而久之,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就会出现懈怠和排斥心理,甚至影响数学能力的培养。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新意

首先,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下,教师习惯于在黑板上记录下密密麻麻的计算公式、推导公式、解题方法等等。僵化的教学模式、枯燥的理论知识根本无法提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无法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严重降低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在展开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并做好引导工作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再者,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许多同学因为自身数学成绩差,从而出现自卑和畏惧心理,在数学课堂中的表现不够积极踊跃,教师也因为基于急切想要提升学生成绩的想法,对于学生严加管教,导致数学课堂氛围紧张,更加不利于数学课堂的开展,并且严重限制了小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举一反三,提高课堂效率

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总结概论能力还没有得到系统地锻炼,所以他们在解题上是能力比较欠缺,常常会出现同一类型的题,只要稍微改变一下数字或者是解题思路,学生就会对这些题目完全陌生起来,即使是教师刚刚讲过。如果在课堂上教师重复地讲解同一类型的题目,难免会浪费时间,拖延教学进度。而且,班级里每个同学的学习能力各不相同,对于有些同学来说,很简单的题目一直重复讲解,就会降低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逆向思维能力,让学生对于同一类题目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达到提升课堂效率的目的。

(二)对未来数学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会注重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升会进一步促进理科科目的学习和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能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解题过程中学生为了到达快、准、稳的学习效果,就会不断地自主思考、提升自我发现的能力,将自己的学习潜能激发到最大化。长此以往地锻炼,会对学生以后数学知识的学习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即使以后得学习难度加深,也不会对学生造成很大的阻碍。

三、促进学生数学创新思维发展的多元化途径

(一)改进教学方法,充分挖掘课本的创造性知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活力源泉,培养良好的创新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积极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不高,学习能力比较弱,对很多不擅长学科的学习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这是由于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所导致的。学生对于教师传授的知识只懂得复制粘贴,不懂得自主思考,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所以学习能力弱也是必然现象。所以,教师应改进教学方法,对课本知识的内容进行创新性讲述,提高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自我创新能力,发散创新思维。

举个例子:在学习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时,传统教学方法就是按部就班地讲述课本内容,但是枯燥的讲述很容易使学生厌倦。单纯地用理论知识讲述根本提不起小学生的兴趣,因为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差,所以教师需要转换思维,利用创造性思维创新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教师可以准备教辅工具,例如准备四到五个正方体模型,在课堂上,面向学生展示若干个图形,让学生们画出这个图形,并让学生猜测这个图形是有几个模型组成的,有没有隐藏起来的模型,然后让学生自由组成小组,拿模型拼凑出几个不一样的图形并绘制出来,再向同学展示自己拼凑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有几个模型被隐藏了。通过这个方法,也可以告诉同学眼见的不一定为实,只有自己通过动手实践才能知道的道理。

(二)问题设疑,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

问题设疑的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自己的能力,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产生不同的观点,有利于进一步活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举个例子,当教师进行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乘法运算”教学,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当一个乘法运算中包含有加法时,应该先算哪一个。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营造符合教学主题的情景,加深学生对于题目的理解力。比如,当一个女孩要去商店买3个黄瓜和2个鸡蛋,黄瓜的标价是1 元1 个,鸡蛋是2 元1 个,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女孩一共要花多少钱?怎么进行计算?除了加法运算,大家有没有别的算法?很多学生会直接写出1+1+1+2+2 的算法,最后得出结果7,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看有什么别的算法,让学生把想到的写在黑板上,最后教师可以公布自己的算法1×3+2×2=7,接着问学生怎么来算,可以鼓励学生小组讨论分析,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大家共同验证谁的想法正确,教师可以对学生随机进行提问,先算乘法还是加法,最后教师可以把两种算法都演示一下,来解答学生的疑惑。

(三)鼓励学生发问,有效活跃学生思维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为了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往往省去了课堂发问环节,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思维方式,严重限制了学生数学习能力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对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首先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提问,利用提问的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展问题的能力。再者,教师应该积极地向学生灌输积极发问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性,并且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多发问,长此以往,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也能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四、结语

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数学素养的提升以及数学学习能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影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为学习能力打下重要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在日常课堂的开展过程中不断探究和总结好的授课方式。例如通过从课本入手,挖掘具有创造性的价值、问题设疑、鼓励学生发问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小学生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