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溶性维生素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2021-12-02 15:17姬红波林化成吕鑫刘剑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溶性饲粮机体

姬红波 林化成 吕鑫 刘剑

(江苏中煤长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21000)

脂溶性维生素在家禽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但在种鹅繁殖性能上的研究较少,主要原因是通常维生素试验相关的研究周期较长,研究所需要的经济成本较高。但在实际生产中,脂溶性维生素有少量多效的特点。因此,研究脂溶性维生素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 和维生素K 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及国内外对脂溶性维生素在种鹅繁殖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种鹅养殖生产中脂溶性维生素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维生素A 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动物性来源的维生素A1、A2和植物性来源的-胡萝卜素被摄入机体后可以在体内合成维生素A。维生素A 到达小肠后,经过胆汁酸盐和胰脂酶的水解作用形成视黄醇,随脂类物质被肠黏膜吸收。视黄醇在小肠黏膜中与长链脂肪酸重新合成视黄醇酯经淋巴循环进入血液,在骨髓、脾脏及肝脏被吸收[1]。肝脏中的视黄醇酯以脂蛋白形式储存在肝脏内,当机体需要维生素A 时,视黄醇软脂酸酯会在酯酶的作用下被水解为视黄醇。视黄醇与特异的转运蛋白—脱辅基视黄醇结合蛋白(apo-RBP) 结合成全视黄醇结合蛋白(holo-RBP),然后holo-RBP 再与血浆前清蛋白(PreA) 结合构成VA-RBP-PreA 复合体从肝脏中释放出来,最后经血液循环输送到靶组织[2]。摄入体内的维生素A 有20%左右不能被吸收,经1~2d 从粪便中排出体外,另外的20%~50%会被结合或氧化,经7d 左右以尿或粪便的形式排出体外,剩余的主要在肝脏内参与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

维生素A 具有广泛的生理作用,除了维持正常的视觉功能外,对维持动物正常的生长发育、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等也起到重要作用。代航等[3]在扬州鹅种鹅饲粮中添加了不同水平的维生素A,研究了不同水平维生素A 对种蛋蛋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扬州鹅种鹅饲粮中添加8000~12000IU/kg 维生素A可以提高种蛋品质。赵鑫等[4]在浙东白鹅饲粮中添加维生素A、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混合物,研究其对浙东白鹅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维生素A、维生素C 和维生素E 混合物可提高产蛋初期的平均蛋重和受精率,可提高浙东白鹅繁殖周期内血浆中FSH、HCG 样活和赖抱期、恢复期E2等激素浓度,并改变FSH 波动规律,下调生殖轴中PRLR mRNA 水平致使PRL 信号减弱,有利于缩短浙东白鹅产蛋周期内母鹅就巢时间,增加繁殖季节内产蛋窝数,改善产蛋性能。Liang 等[5]研究了在种鹅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 对子代雏鹅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种鹅饲粮中添加12000IU/kg 维生素A 可以提高子代雏鹅的生长性能、免疫和抗氧化性能。

2 维生素D 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D 主要有维生素D1、D2、D3、D4和D55 种化合物,其中维生素D2和D3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它们分别由来自植物的麦角固醇和来自动物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成。维生素D3在脂肪和胆汁酸盐的作用下,主要在十二指肠内被吸收,扩散进入肠细胞后,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6]。进入血液中的维生素D3与维生素D 结合蛋白(DBP)结合被转运到肝脏中。维生素D3在肝细胞微粒体和线粒体中25-羟化酶的作用下脱氢生成25-羟维生素D (25-OH-D3)[7]。25-OH-D3再与血液中的DBP 结合被运送到肾脏,再经肾小管细胞线粒体的1-a-羟化酶的催化转化1,25-(OH) -D3。1,25-(OH) -D3是维生素D 的最终活性形式,会根据机体的需要被转运到骨骼、肠道、肾脏等靶组织中发挥生理功能。其他未被吸收的维生素D及其代谢产物会在胆盐的作用下随粪便排出体外,随尿液排出的较少[8-9]。经查找未发现维生素D 在种鹅繁殖方面的相关研究。维生素D 具有提高机体钙磷代谢,促进生长和骨骼发育的作用,有研究发现,维生素D 能提高猪和奶牛的繁殖性能,由于维生素D 与钙磷代谢密切相关,所以极有可能会影响家禽的蛋品质等指标,维生素D 与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3 维生素E 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E 又称生育酚,是一种酚类生物活性物质。维生素E 有天然存在8 种异构体,即α、β、γ 和δ-生育酚及α、β、γ和δ-生育三烯酚,其大多存在于植物油中,也可以经人工合成[10-11]。天然维生素E 中的α-生育酚可以直接被小肠吸收,而人工合成的维生素E 需要水解后才能被吸收。维生素E 被小肠吸收后,先与乳糜微粒(CM) 结合,进入到乳糜管中,再经淋巴管进入血液,最后主要储存在肝脏内[12]。另外,动物肝脏中含有α-生育酚转运蛋白(α-TPP),α-TPP 可以将α-生育酚转移至脂蛋白,根据机体需要被运输到靶组织储存起来或发挥生理功能。而其他维生素E 类似物与α-TPP 结合的亲和力比α-生育酚低,肝脏中又缺乏相应的转运蛋白,故而大多会随尿液、胆汁等排出体外[13]。

维生素E 在肉品质、生长性能、脂类代谢、免疫和繁殖性能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Helena 等[14]研究了种鹅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维生素E 和维生素A 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鹅饲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能提高种蛋的受精率。Yin 等[15]研究了维生素E 对兴国灰鹅反季节育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10 和80mg/kg 维生素E可以提高产蛋率,添加80mg/kg 维生素E 可显著提高血清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 和雌二醇(E2) 的浓度,并显著增强FSHR、LHR 和ESR1 的mRNA 表达。周小乔等[16]研究了维生素E 对青农灰鹅血清生殖激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E 对育成期鹅血清中生殖激素含量有较大影响,最低需要量为20IU/kg。马兆臣[17]研究表明,不同水平维生素E 和硒对皖西白鹅的生殖免疫有显著影响,添加350mg/kg 维生素E 和0.6mg/kg 硒最佳。

4 维生素K 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维生素K 是2-甲基-1,4 萘醌的衍生物,包括维生素K1、K2、K3、K4等。维生素K1广泛存在与动植物中,是一种天然的维生素。维生素K2能通过机体肠道细菌合成,维生素K3和K4则可以通过人工合成[18]。维生素K 进入小肠后,在胆汁和胰脂酶的作用下,经小肠黏膜中的淋巴系统吸收进入血液。维生素K 被吸收入血后,先与乳糜微粒结合,再与血液中的β-脂蛋白结合被运送到到肝脏和其他组织中参与机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其它未被吸收的维生素K 主要由粪便排出体外[19-20]。维生素K 最主要的作用是凝血,未见维生素K 与种鹅繁殖方面相关研究。

5 小结

目前家禽养殖生产中,脂溶性维生素在家禽饲料中应用已较为广泛,维生素A、D、E 对种鹅机体的繁殖性能均有一定的作用。这些脂溶性维生素主要通过种鹅肠道进行消化吸收,再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通过与转运蛋白的结合,在种鹅机体器官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溶性饲粮机体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安宁市婴幼儿及儿童血清脂溶性维生素的水平
邓俊峰作品选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
凝胶法二氧化硅用于提高难溶性药物溶出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