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鲁氏菌病诊断与防治措施

2021-12-02 15:17赵春雨韩庆余张鸿云路伟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1期
关键词:布鲁布鲁氏菌氏杆菌

赵春雨 韩庆余 张鸿云 路伟

(河北省石家庄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050011)

随着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羊肉的需求越来越高,而且相关建议防控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患有此类疫病的羊已经禁止流入社会。

1 疾病概述

1.1 致病机理

羊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引发,布鲁氏杆菌主要从羊消化系统混进羊身体内,之后伴随淋巴液的流动渗入羊的淋巴结内,尽管很多布鲁氏杆菌会遭到巨噬细胞的吞噬,但依然有一些布鲁氏杆菌会在细胞里繁殖。在布鲁氏病菌超过潜伏期后,会渗入血液循环内,逐步构成菌血病,并会逐渐变成败血症[1]。

1.2 传染源

羊是布鲁氏菌病的主要传染源。通常孕期的羊在被传染上布鲁氏杆菌后,早期极有可能发生流产情况,甚至是产下死胎,而且母牛和母羊阴道的分泌物内也存在很多病菌,它们有很严重的传染性。此外,患病羊的脏器、乳汁等也存在很多病菌。

1.3 传染途径

在接产时很可能传染羊布鲁氏病菌,同时对已患布鲁氏菌病的羊挤奶、剪毛等工作同样容易患羊布鲁氏病菌[2]。另外,布鲁氏杆菌还会利用消化道黏膜渗入人体内,造成人体被布鲁氏杆菌传染。

2 发病原因

2.1 对该病缺乏了解

部分羊饲养人员并不了解该病菌会对人畜造成何种程度的危害,同时也未掌握合理的防治技术,进而购入很多具有布鲁氏菌病的羊,构成菌病传染源。而由于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导致该病的传染源也逐渐扩大。

2.2 自我防护意识薄弱

在羊产犊、产羔时,没有采用合理的方式处理胎水,再由于生产畜产品时,相关工作者也没有使用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布鲁氏菌经过各种媒介传染其他动物及人体内,进而导致人畜患该病。

2.3 流通渠道不正规

在家畜跨地区流通中,很有可能导致布鲁氏病菌扩散。这主要是因为当地没有重视检疫监测,甚至还取消了该项工作,进而造成跨省、跨州期间布鲁氏菌病的传染[3]。

3 存在的问题分析

3.1 羊布鲁氏菌病存在长期性

根据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性和相关专家长期观察和实践论证可以得出,对羊布鲁氏菌病的治疗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在羊布鲁氏菌病的防治上有了很大进步,使布鲁氏病的发病概率与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羊免疫问题进行探析得出,如果长时间使用药物对羊进行治疗和防疫,羊体内的布鲁氏病菌会产生一定的适应性,一旦疫情再次爆发会反弹的更严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养殖人员要从病情的源头注意,加强对布鲁氏病菌的检测,降低病情爆发率。

3.2 病菌扑杀补偿机制缺乏完善性

对于一些检测结果呈现阳性的羊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我国有许多个体养殖户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支持,导致他们处理一些羊疫病的能力欠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果阳性羊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会大大降低整体的治疗效果,扩大羊布鲁氏菌病的传播范围。因此,相关畜牧部门应加强对个体养殖户的联系和管理,派遣专业的技术人员去养殖场对个体养殖户进行相关养殖技术的培训。不仅如此,当地政府还要加大对羊养殖的资金投入,帮助养殖场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治机构,使养殖场在面对疫病的情况下能及时有效的做出一些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损失。

4 羊布鲁氏菌病综合防治技术

4.1 提升检疫时效性,大规模提升检测力度

为了防止羊布鲁氏菌病在羊群中传播,相关的养殖人员首先应注意病源,防止其他渠道导致病源的产生。尽量不要购买外来羊,最好做到自行繁衍,如果购买羊的话,也应按照正规的操作进行检测检疫。经过正规的检测后也不能掉以轻心,先把外购的羊单独放在一个地方观察,观察1 个月左右无异常时再对其进行一次身体检测,如果还无异常才可放到羊群中共同养殖。其次,如果养殖人员发现羊群中出现患有布鲁氏菌病的羊,应立即将患病羊隔离,避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羊。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每天检测两次羊的身体,并及时清理圈舍。在日常饲喂时要注意营养供给,因为羊体内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才能保证自身免疫力,从而抵抗病菌的侵入,如果羊身体因营养成分供给不足而导致免疫力下降,给一些病菌入侵的机会,从而患病。

4.2 充分发挥消毒操作时效性

要想有效防止羊布鲁氏菌病的产生,消毒工作十分重要,因为恶劣的生存环境十分有利于病菌生存。因此,养殖人员应重视消毒工作,在日常养殖管理中最好每天消毒一次,确保羊生存环境的卫生与整洁。清洁最好用药物清洁,若有患病的羊出现,有针对性的彻底消毒,尤其是羊妊娠前后或是羊崽出生后两个月内,这一时期更要注意圈舍的消毒。现阶段我国对羊消毒最常见的药物是来苏儿溶液和氢氧化钠消毒液,也可以用火焰、熏蒸消毒。在对妊娠羊和羊崽消毒时要选用绿色、无害的消毒方式,从而降低羊布鲁氏菌病散播的可能。

4.3 提升疫情监测质量,重视完善档案

疫情监测和建立完善的档案不仅能降低羊患病的概率,而且也能根据对羊日常表现来观察羊患有布鲁氏菌病的情况,从而制定出合理的治疗措施。因此,饲养员在进行日常喂养时,要加强羊布鲁氏病的检测力度,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疾病传播。不仅如此,根据对羊疫情监测和档案记录,养殖人员可以及时地将散病源头切断,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养殖人员需要整理羊布鲁氏菌病档案,对日后研究有一定的借鉴。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羊肉质量也有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羊养殖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发展起来的。但在养殖过程中,由于一些原因导致布鲁氏菌病在羊养殖过程中逐渐泛滥,给养殖人员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养殖人员应在日常管理中做好消毒、清洁、通风、检测工作,不给疾病爆发的机会,并且当地政府也应支持养殖,并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支持,从而促进养殖事业的稳步发展。

猜你喜欢
布鲁布鲁氏菌氏杆菌
鸭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简述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巴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
多杀性巴氏杆菌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的筛选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布鲁笑了
影子布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