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高职劳动教育与课程教学思考

2021-12-02 10:18赵武欧阳雨禾付红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劳动高职课程

赵武 欧阳雨禾 付红

中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专业教育的现实意义,提出了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设想,并给出具体操作内容,与同行们探讨。

关键词: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思考

0引言

高职院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要求。”,劳动教育和德智体美一起,五育并举,同等重要。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20年3月出台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高职院校把劳动教育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开设了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并赋予了学分,固定了场地,集中教学班制教学。作为一门必修课,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并且在全体学生中展开。部分学校开在第一学期。

马克思认为,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过程。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形态也从人所从事的最初的动物似的本能的劳动形式逐渐发生变化,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科技劳动、经营管理、服务性劳动进入新形态。

当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信息化战争,极大地影响着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作为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学校的劳动教育要充分发挥劳动综合育人的功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有担当、有能力、有自信,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新一代的劳动者。

1劳动教育

1.1劳动教育的内涵高校劳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和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学校的劳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习惯、劳动思维、创新创业、劳动知识、劳动技能、职业素养等。劳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劳动创新能力,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劳动光荣,懒惰为耻的品质。

1.2 教育的必要性

1.2.1劳动是人类及其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中的人的体力劳动相对减少,越来越多的趋向于脑力劳动。机械化与人工智能的应用使以往重体力劳动越来越轻,互联网智能化机器越来越代替了人的工作。但是科技的发展只会改变人类劳动的形态,是无法取代人类所有的劳动的。否则人类和人类社会也就不复存在,所以只要有人类的劳动存在,劳动教育就必不可少。

1.2.2劳动教育是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1.2.3劳动教育是胜任工作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走入企业成为一名技术人员,合格的职业人必须具备基本的劳动能力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如果一个人这方面的素质较差,在职场中的工作就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如果一个不爱劳动,不难想象他的劳动表现是否出色,只有具备并不断地提高劳动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人,才能在职业生涯中谋求生存得到发展,因此实施劳动教育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就好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1.2.4劳动教育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要求,劳动教育中确立正确的劳动观和拥有积极的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德育属性;劳动教育中的劳动素养培养,包括一定的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以及创造性劳动能力的教育凸显了劳动教育的智育方面;人们通过体力劳动可以使身体强健动作协调,凸显了劳动教育的体育功能;人们在劳动实践中还能够不断地发现美和创造美突显了劳动教育的美育色彩,因此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功能,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之一。

1.2.4劳动教育是全面提高学生劳动素养的重要途径,对引导学生在劳动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的劳动者,使学生在社会职场中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1.3丰富的劳动教育形式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课堂,实践形式需要不断丰富。创新学习方法,使大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认识,了解劳动的基本知识,劳动精神。用真实的历史事件,震撼人心的人物故事来教育和打动学生,特别是大国工匠、劳动模范,英雄人物以及身边网络上发生的典型案例;同时开展与劳动教育相关的研学活动,提高劳动教育的趣味性,直观感,通过现场讲解直观观察交流研讨亲身体悟,促使大学生充分学习理解劳动内容,劳动精神和劳动观念。

2 劳动教育课程思考

2.1课程的设置课程教学是高职院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劳动教育课程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三年高职学生的培养全过程中在原有的劳动要素保持的基础上,专门设立劳动教育课程,凸显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提到了更高地位。

学校培养的大学生应满足社会的需求,多年来企业和学校曾通过多个侧面进行调研,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的满意度,各要素中回答都是首先看重思想品德、工作态度,而专业知识可以后续教。因此,学校将劳动教育课程固定下来,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积极的劳动精神和较强的劳动能力。

2.2劳动实践教育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课实施的重要部分,让学生在真实的劳动中体验劳动的乐趣。在项目的准备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高职院校的劳动教育实践不是单纯的体力劳动,适应劳动新形态,结合专业技术技能、职业素养、职场要求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

2.3课程教学内容

2.3.1劳动价值观教育包括劳动观、劳动态度,劳动情感等三个方面的内容,劳动观是人们对生产劳动的看法,是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劳动观。劳动态度是人们从事劳动的动机及其在劳动中的行为价值,是劳动者对待劳动所持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劳动情感是劳动者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反映,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是社会崇尚的一种美德,

2.3.2劳动能力教育劳动能力包括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主要以消耗脑力为主,包括有科教、管理、设计、创作等能力。培养学生一般性设计计算,方案策划,反思管理,协调沟通创新思维等最基础的脑力劳动能力。体力劳动是消耗体力为主的劳动,其特点是以肌肉活动为主要形式的劳动,包括有清洁打扫、运输堆场、生产加工操作、手工制作。

2.3.3劳动习惯养成是人在长期劳动中形成一种身体本能,通过经常的劳动实践活动会有意识的劳动,经训练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劳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如按时参加劳动,爱护劳动工具,遵守劳动规程,提高工作效率,劳动后分类摆放、清洁现场等良好的劳动习惯。

2.3.4劳动基础知识教育,劳动基础知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劳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即有关劳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二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定的劳动法规基础知识,如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劳动报酬,劳动制度、劳动法等。

3新学期课程实践

3.1专门设置一门必修课放在新生第一学期,包括理论知识讲授8个学时,劳动实践项目实施16学时。理论知识讲授为主。形式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迎新生,刚入学还没有学专业知识,内容主要安排的是内涵、意义、价值观、基础知识。

劳动实践课程内容,根据学校的条件设定,校园劳动包括宿舍内务整理,实训室清洁、社区劳动;家庭劳动包括洗衣服,做饭,打扫卫生,志愿者服务;加入志愿者团队;利用学校现实场景进行体验式劳动;综合训练采用实践项目包括收集资料,准备原材料,制作方案,实物制作,图纸绘作。

考核安排包括日常考核、作业完成量、项目实施,按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定。另外实行旷课一票否决制,一定量直接进入重修。

成绩评定标准如下:合格,能够参与全程教学规定任务,六十分。良好,在合格的基础上,劳动态度积极,积极参与一项项目。优秀在合格的基础上,劳动态度积极认真,劳动效果良好,并且牵头完成一个项目。不合格,未参加劳动或未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综合成绩根据理论教学、日常表现、项目三项单项成绩对应的分数加权平均数。

3.2劳动教育评价方式,2020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在实践中劳动教育工作者要以课堂过程性评价为基本遵循,关注学生的勞动教育态度和表现,并且要注重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

劳动工作笔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辛苦劳动方可获得喜悦。每一位同学制定个人劳动工作日程表,记录劳动内容与劳动体会,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经验与知识的积累。在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当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转化,为以后步入工作岗位,做好职业初体验的经验积累记录。

基于社团开展探究式学习,由教师展开专业性指导,学生集体讨论后得出具体的研究课题,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小组研讨,通过课题研究实施,休验美好生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探究精神,逐渐养成良好的绿色生活习惯。让劳动美丽成为师生的自觉行动。

3.3 劳动教育课程实施的保障

劳动师资的保障,负责劳动教育教师,除了具备一般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还必须有企业(实践)经历,对劳动和劳动教育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掌握根据学校设定的劳动项目配备,能够胜任这些劳动项目教学的教师。可以聘请劳动模范来校进行个人事迹宣讲,让学生与劳模面对面零距离接触,感受劳模具备的优秀品质,用真人真事感动学生,发挥劳模的榜样作用。组织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和培训,提高教师对劳动及劳动教育的认识,让教师能够懂得劳动教育的意义,并掌握一定的劳动教育技能和方法,以提高劳动教育课程质量。

组建多种形式载体指导劳动社团开展以劳动为主题文艺作品创作展示,让学生自愿自发地开展有关劳动的各项活动。定期开展寝室卫生打扫评比,标准上墙,让寝室保持整洁有序。做好家务、卫生劳动汇报表,设计个性化的教室,寝室文化。将古今中外关于劳动的文章进行深度解读,让学生从文字中体味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同时体味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

强化课程管理劳动教育课作为一门公共基础课,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系统。明确课程的教学标准,教师依据教学标准进行教学设计,并写出教案,教学实施。课程管理规范化,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教学督导评价质量保障机制。在定期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不断地完善过程当中,提升每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课程物资准备因为劳动实践涉及到劳动工具和劳动,需要材料、场地、工具、安全环境等学校要有总体设计,根据设定的劳动项目,事先准备好。

3.4创新思路激发创新力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创新教育思路,推行情景式、启发式,浸润式、探究式、问题式、合作式教学等优质教学模式,再配合走班制教学组织,通过多学科融合有效促进专业与劳动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素质教育的高速发展。

在综合性活动中落实劳动技术及劳动职业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素养,在专业课程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有效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

以课堂教学为基础,深挖潜藏在教学体系当中的教学资源,转变传统教学模式,达到教育效果。高职院校可以组织社会公益类活动,增强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及文明意识,在劳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人类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到智能时代的发展过程,也是劳动工具的演变过程。劳动工具作为人体器官的衍生和延伸,增强了人们对外界环境的改造能力,改变了对使用者的技能和驱动力的依赖程度。

劳动工具对人部分器官和功能的替代,从简单工具、机器到人工智能的演变,伴随着劳动者从体力参与机械驱动到程序控制的发展,劳动工具在这一过程中对劳动者的技能依赖性不断降低,而生产效率却不断提高。新产业形态的产生以及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劳动者能力结构的调整。因此劳动教育还应加强和突出对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的培养,如合作技能、沟通技能、学习新技能的能力。

劳动者的适应性、批判思维等软能力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者素养至关重要。认识本身是探究者主动参与的过程,由机械化的被动到以美的方式进行劳动,创造感受劳动对象之美,体验劳动过程之美,创造劳动成果,赞美劳动生产中的喜悦,从自己的产品中看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那种喜悦,避免专门化和专业化的局限。激发学生多方面的艺术创造潜能,给学生提供全面展現和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当劳动不再以生存的逻辑,而是以美的规律,在开始劳动就升华为美的创造性活动,体验性过程和享有性感受,创造一种美学化的生存方式,提升劳动自身的审美。

4结语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指出,社会性进步和道德进步,取决于组成这个社会的人们如何看待劳动,把劳动看作什么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劳动。劳动教育课是对于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教育的践行,劳动理论和实践活动的实施,利用学生日常生活为课程设计理念,开展发现劳动生活,做一些小作品互相交换,设置比赛项目,提供技术文件,整理实训室等真实劳动,得到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从轻视劳动,转变为尊重劳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善学生刻意回避劳动,怕苦怕累怕脏,眼高手低,嫌弃体力劳动,摒弃只会考试,不会做事的弱势,增强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团结协作,创新等能力,今后能够更好的步入社会。为国家建设培养与时代相符,时代发展相符合的新型劳动人才。

在新时期背景下,劳动素养的是现代劳动人才的必备素质,应当成为终身教育的核心内容,在家庭层次,学校层次,社区层次,社会层次展开一体化教育,引导学生形成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劳动者,践行绿色生活的美好观念,使学生生成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开展劳动教育课程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突出重点明确,要求务实务求实效。

参考文献

1.熊杰等.立德树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实践研究。绿色科技2021(9)248-249

2.王惠颖人工智能时代劳动教育的三重转向与实施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21(10)156-162

3.韩天学高职院校劳动课程的研究与设计。职业教育2020(2)23-26

4.马洪波.高职院校“四体合一”劳动教育路径研究.高教学刊.2021(9)189-192

5.丁晓昌,顾建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21.5

猜你喜欢
劳动高职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热爱劳动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