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视觉形式与构成意义

2021-12-02 19:42马春萍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视觉构成传统文化

摘要: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作为一种视觉语言的艺术表现形式,图案的意象化构成将自然形态转化为具有特定寓意的装饰图形,传达一种美好的愿望,是传统文化对于客观世界的直观表达,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真实反映。结合装饰艺术和设计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不断地融入新的理念和表现构成形式,在其广泛应用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同时对当代继承传统文化及现代设计艺术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关键词:传统文化;装饰图案;视觉;构成

自史前至商周、战国时期中国传统装饰图案就已具有成熟的表现形式,形成了各个时期典型的时代特色,传统建筑、实用器具、服饰上的雕刻和装饰,也包括民间剪纸与年画、传统刺绣、器皿与家具等,都有其特有的装饰形式,这些传统装饰图案所涉及的内容广泛,举凡人物、动物、植物、自然现象等均涵盖其中,在装饰艺术表现上,则通过不同的装饰形式和手法、构成元素表达出喜怒哀乐、吉祥寓意、精神寄托,它是将自然形态与图案形式完美的结合转化为具有审美意义的装饰艺术造型。随着对传统文化艺术的挖掘与借鉴,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作为历史底蕴深厚、焕发装饰之美的艺术形式,深刻影响着当代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一、传统装饰图案由自然形态到视觉形式的转换

中国传统的装饰图案是在对自然形态不断的提炼过程中形成的,早期以史前半坡彩陶、马家窑彩陶为例,半坡彩陶图案中的三角形纹饰图形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经历了从写实鱼纹、双鱼纹向三角纹的过渡,逐渐又出现了弧边形三角纹的演变,[1]三角纹图形及其转变而来的三角纹主体纹样,以简洁的点、线、面构成,稳定均衡的形态传递出特有的视觉形式,由于变化多样,又可以形成极强的秩序美感,在形式繁多的装饰几何纹样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量运用密集重复的曲、弧线形成装饰图案是马家窑彩陶的主要特色,图案中的线形不仅密集而且粗细富于变化,动感而有力,规律而浑厚,是早期先民对水波的抽象化,旋动的涡纹纹样则是对黄河漩涡的形象化提炼,准确地表现了自然形态。[2]马家窑彩陶此类极富动感的纹样,往往配以规则的水平线,以静辅动,而且还常用大的圆点辅助线条,象征涌起的浪花,加强了线条的流动感和灵动感的效果,增加了纹样的节奏美,显得动中有静。从马家窑彩陶器皿上的线装饰构成我们可以看到,先民们通过抽象的点、线等元素组合成原始的几何图形,产生了变幻丰富的装饰效果,尽管图案纹样显得朴素古拙,但由此传承的用线的曲直表现动静,以线的方向变化表现旋转的图案视觉形式,成为中国各个时期传统装饰的显著特色。

春秋战国、两汉时期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从造型艺术中逐渐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表现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其装饰大量采用了以弧形状、斜形状的线面造型来描绘现实中的动物、植物、人物和生活画面,艺术造型风格上轻巧、活泼、优美,使人感到亲切舒展,对中国传统的装饰设计影响广泛而深远,特别是汉代装饰艺术,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及与丝绸之路的开拓交流,带动了手工业制作及裝饰艺术的发展,使这一时期的装饰艺术题材广阔,以画像砖和带有装饰纹样的汉瓦当为典型,既脱离了作为建筑装饰品的属性形成独特的装饰艺术形式,也脱离了表现具体直观形象,而更多地运用简略的几何线条描绘勾勒、简单重复,赋予了装饰图案一种新的生命力,其装饰艺术造型的结构形态、构成规律主要表现在:图案的单独式和连续式结构的合理安排;立体造型的静中含动、动中有静的节奏和韵律之美;画面中线条疏密的协调配置,体现了线面结合的合理运用,成为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法则。

二、装饰构成元素与象征意义的结合与关系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是对自然形态的关注与提炼,仰韶文化典型的人面鱼纹,大汶口文化日月山形纹,良渚文化的兽面纹,其形象首先来自于自然现实世界,进而引申出丰富的寓意内涵。以仰韶文化几何纹样为代表的图案不是单纯的对实物的模仿而是一种高度的抽象,也是艺术形式与象征意义的结合。史前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聚落的形成促成了图腾崇拜的产生,图腾中以各种直线、曲线以及不同几何形体等装饰元素构成规则或不规则的装饰纹样作为标识具有代表性,仰韶文化、红山文化、石家河文化中出现的太阳崇拜的太阳纹,其形象是以圆圈表示太阳,并以向各方发射的直线、曲线或虚线来表示其光芒,表明人们意识到所有生命过程都和太阳的运动有关,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是对自然形态的形象化,同样也是通过装饰构成元素对物体原形态强烈的意喻表现。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中的构成元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其象征意义非常突出,以商周青铜器为例,图案常以动物鸟类为主,主要有龙纹、云纹、凤鸟纹、饕餮纹等,这些装饰图案运用立体的浮雕手法,以平行、垂直、对称的构图以及运用重复、变异、特异等构成形式,组成了富有神秘之美的画面,造型形象上单纯夸张,不依赖任何背景和相互之间的联系,而完全依靠个体完整独立的装饰空间形态来显示内涵。以线为构成元素处理装饰图形是中国传统装饰图案表现审美及寓意的重要方式之一,商周青铜器的装饰图案大量的阴阳相间、直线密集形态规律而严整,表达出先民对先祖、神祇的崇拜,对“鬼神”的敬畏,是典型的通过装饰图案赋予感情色彩附加于动物身上,通过立体、半立体再到平面的过渡,从而在人们心中引起一种从现实、半现实再到超现实的幻想,加强了青铜器作为庙堂重器在国家政治、祭祀活动中的权力象征。[3]

将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审美情趣融入到装饰图案在隋、唐时期的佛教装饰艺术中十分突出,大量的植物花卉、动物图形完美地融入建筑以及自然景观装饰之中的同时,形必有意,如莲花形池塘、鸳鸯戏水建筑装饰、团花牡丹服饰纹样等,典型例子如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三兔回旋”图案,设计者安排了三只奔跑的兔子,巧妙地将三只兔耳连接,相互借用,使得单独看其中任意一只兔子都具有完整的双耳,这种相互借用动物器官的装饰图案运用回旋的构成手法,形成了活泼流动的气势和自由的情感抒发,表现了一种视觉上的运动感和空间上的进深感,既是自然形态向视觉形式转换的成功范例,也符合佛教宣扬的“轮回”之说,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三、中国传统装饰图案予现代艺术设计的交融与启示

装饰图案构成形式是现代艺术设计富于变化的部分,尤其是在企业、产品形象标志设计上作用突出,中国传统文化及装饰艺术底蕴深厚,以特殊图案表现内容的形式十分丰富,如以吉祥图案、文字等内容为主的秦砖汉瓦装饰,秦砖上的太阳纹、米格纹、小方格纹、平行线纹等构成元素,汉瓦中利用线面相互组合描绘各种祥禽瑞兽和人物场景的活动场面等不同构成手法,构图简练、形象生动、线条劲键,具有突出的视觉形象。现代艺术设计中的标志设计特别注重对此类设计的借鉴,如一些企业标志图案借鉴了汉代文字瓦当以适合纹样的方式构成,也采用单双界格线把画面分为四个象限,将文字重新整合变化,将简约的文字结构形象做了重复构成,既行云流水又装饰概括,由于形式上具对称与运动的韵律之美,艺术风格简约之美,又实用与装饰为一体便于识读,图案挺拔而健劲,富于力度,层次鲜明,形成了古朴中宏大浑厚、雄深雅健的装饰美感。

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和文化空前发展的时期,传统装饰图案对植物、动物内容的表现尤为突出,装饰构成的手法多变,装饰元素的使用成熟,对装饰主体的提炼特点更加成熟,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艺术兴盛,以浮雕及彩绘的形式构成的具有代表性的莲花图案和富有西域风格的忍冬图案,运用立体的骨骼线由渐变的波纹形做渐层推进,形成自由多变的叶瓣和丰富多样的组合,视觉效果生动,具有极强的视觉秩序感。而五代宋元时期的装饰设计则在写实中带有适当的夸张概括,注重形式与内容和谐统一及寓意的表达与视觉的突出,设计自然巧妙,是这一时期装饰设计显著的时代特色。

现代艺术设计中简单的图案视觉冲击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标志设计还是形象设计,均要满足两个重要的条件,即设计的快速记忆和准确表达企业文化、产品内涵,五代宋元时期的中国传统装饰设计可以作为学习的范例,这一时期的装饰图案人为有意识的设计空间和自然结合的的造型变化,将情节与场景相结合后转化为图案,以不同的视觉角度表达立体装饰形态,体现了变化与统一的构成规律,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和愿望,同时它通过线与面造型的起伏流动,使实体形态的形象加强了意想空间的深度,利用图形之间排列技巧产生了视错觉,构成空间平面,加之重复、渐变的节奏在变化和统一中所起的美学作用,从而达到精丽、典雅、含蓄地传达意蕴内涵。

历史久远的吉祥寓意图案兴盛于汉代和南北朝时期,流行于唐宋,明清时期代表大富大贵、喜气洋洋、和气生财等内容,以变形的蝙蝠葡萄、装饰绘制的喜鹊登梅、牡丹芍药组成的图案,流传更加广泛,设计者善于在图案中融合绘画,在有限的空间里,同时发挥诗歌、书法、纹饰的效能,在设计中创造丰富耐看的内容,创造超时空文化氛围的意境,逐渐使视线走出了构图形态之外,此种化整为零的分割空间,从一个空间流动到另一个空间,扩大了空间装饰形式,暗合了现代立体构成中空间与形态的基本理论。中国传统古老的装饰图案,多彩而具有生气,在现代艺术设计中,这些高度提炼并总结的装饰设计理念依然独具魅力,常常可以使我们从充满现代主观、个性的设计中解放出来,广泛运用到企业形象、服装、商品广告等平面设计和立体形态设计中,在视觉上形成了独特的效果,为大众喜闻乐见。

中国传统装饰博大精深,在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过程中,其既具有装饰艺术的基本规律,又与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历史的发展,现代艺术和现代艺术设计也在吸收外来艺术的同时兼收并蓄,特别是在欧美现代艺术设计思想影響下,对传统的继承吸收尤为重要。在当代语境下不断地分析传统的形成、发展,进而梳理传统装饰文化,并融入符合现代审美意趣是当代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只有吸收消化才能弘扬传统,将传统装饰文化基础做大做强,使传统与当代相融合,同时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地体现时代审美意识的巨大的历史性变化。

注释

[1]李永良.河陇文化[M].商务印书馆,1999:46

[2]巩启明.仰韶文化[M].文物出版社,2002:201

[3]张耀.商周青铜器雕塑[M].中央编译出版社,2020:91

作者简介

马春萍,女,职称:讲师,单位:西安科技大学艺术学院,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视觉构成传统文化
齿轮油的构成和分类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亨利摩尔雕塑的外在视觉意义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