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生态化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2021-12-02 05:58于成华张智慧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5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于成华 张智慧

摘要:产业转型升级是大多数国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发力点,本文在对莒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基于产业生态化角度提出了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实施低碳生产、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科技创新四个方面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产业生态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和国际环境的日趋复杂,莒县以塑料、农副食品加工、建材为主导的三大传统产业面临产业竞争优势逐步弱化、发展后劲相对不足等问题。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推莒县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全面实现“一强三名”奋斗目标,加快建设更高质量的富强美丽幸福新莒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莒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协同效益不足

尽管莒县产业发展在空间上已初步形成一定的聚集性,但企业“聚”而不“群”的现象仍旧突出,产业协同聚集效应不甚明显。一是莒县各传统优势产业自身产业链条较短,产业发展缺乏龙头带动,企业之间业务关联性配套不足,技术协同性创新效应未能发挥,没有形成抱团发展的氛围和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生产体系,致使产业链上下游产品衔接度不高。二是莒县传统产业之间关联性不强,如化工、塑料产业未能实现炼化一体、废塑料再生循环发展,装备制造未能与其他产业形成配套,亟需结合各产业优势领域,推动产业之间深度融合、相互渗透、协同壮大。

(二)产业配套体系不够健全

一是生活配套服务不够完善。目前,莒县各工业园区均没有一个完备的能够满足员工和企业需要的生活、商务配套设施,这也给企业留人用人、吸引高层次人才带来了诸多不便;二是生产性配套设施有待加强。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莒县各园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滞后,个别园区在道路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科研支撑相对薄弱

多年来,莒县在传统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对科技创新的足够重视,对科创要素的吸引效果不明显,制约了各类创新平台的构建、科技型企业的孵化与成长以及创新人才的培育与引进,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莒县传统产业企业多以小规模、配套加工型企业为主,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核心关键技术不足,工艺技术落后、产品低端等问题较为普遍。此外,莒县产业发展所需的技术人才严重短缺,高端科技型人才引进困难。

(四)要素制约不断加剧

莒县传统产业多以资源消耗型企业为主,伴随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思想的逐步深入人心,土地、資源、环境、资金等制约因素日益凸显。尤其是石材、矿砂等由于之前粗放型的开采方式,致使资源消耗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加上节能技术不到位,煤、水、电等耗费较大,在转型升级过程中不仅面临资源短缺,还有治理成本高、治理难度大等问题。

二、基于产业生态化的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产业分工合作,实现产业组织方式生态化

1、调整产业内企业组织方式

一是通过优化产业内部生态环境,细化分工与合作,延伸“上游一中游一下游”产业传递轨道,避免同一产业链内企业的恶性竞争。二是整合产业内部各企业主体职能,保持各企业主体分工科学合理,运转协调高效,形成若干相互联系的中间产品市场和最终产品市场。三是支持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重点培育产业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核心企业作为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再通过业务外包等形式发展一批中小企业为其提供配套生产与服务,形成“大而强”的大企业和“小而专”的中小企业相互协作、相得益彰的纵向一体化组织模式。

2、优化产业间企业组织方式

一方面,引导产业间企业之间形成多种形式的利益共同体,通过基础设施、生产设备、营销网络等生产要素共享达成规模经济,从而减少企业的沉没成本和交易成本,实现各企业生产效益的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助力企业间形成各种技术创新联盟,通过整合各自核心技术,合理分配利益,从而使产业间企业形成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横向并联耦合组织模式。

(二)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生态承载力

1、完善产业政策保障

传统产业在向生态化发展过程中,要依靠地方政府发挥强大的政策导向作用,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领导,应当根据当地的县情,运用生态学相关理论 ,研究出一系列有利于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升级的财税、投资、土地、信贷、价格等各种经济扶持鼓励政策,形成有利于促进传统产业生态化发展的体制条件和政策环境。

2、落实生产要素保障

研究解决重点产业项目建设在土地、规划、环保、能耗、资金等要素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指导帮助项目企业对上争取项目地方专项债券资金和扶持资金,落实项目在审批、土地、环保、规划、建设、电力、安全等方面的问题。抓好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挖潜,加大土地增减挂钩、土地连片综合整治力度,创新“全域土地整治+产业导入”模式。努力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提高要素配置效率。

3、创新体制机制保障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供给侧改革,探索建立精简高效、充满活力的市场化运行体制机制。建立产业发展动态评价和反馈机制,加强对产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及时调整和完善产业政策,适时进行规划修编,保持产业规划的连贯性、动态性和前瞻性。完善产业发展考核评估机制,将产业发展指标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指标体系,将完成情况作为各部门工作考核重要内容。实施社会监督评议机制,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产业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4、加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构建适应未来产业发展、有利于产业要素集聚的基础设施体系。首先,不断完善产业园区配套设施。通过推进园区道路建设,加快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建立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库,按规划合理推进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同时,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下一代互联网规模化部署和全网赋能的工业互联网集群布局,带动企业上云上平台。其次,完善产业园区公共服务平台。结合重点产业园区空间,规划建设一批公共服务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信息资源等有利条件,搭建创新创业有效载体。

(三)加强科技创新,形成产业发展驱动力

一是大力构建科技创新孵化平台。深化实施“一企一平台”战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行业技术升级。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合作,联合搭建公共科技研发平台。二是加快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快构建以需求为导向、市场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衔接,提升传统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三是加强科技型人才培育与引进。强化“内培外引”两手并抓,全面优化人才发展环境。依托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等本地孵化平台,大力开展专业培训,加快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青年技术骨干。四是加快落实人才引进政策和服务机制,发挥“毋忘在莒”人才绿卡制度优势,提升人才住房补贴、医疗保障等方面配套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吴晋.产业生态化视角下加快余杭工业转型升级的实践与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4,(10).

[2]陈晓峰.产业生态化视角下传统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研究——以江苏苏中地区为例[J].生态经济,2010,(04).

[3]杨艳琳,欧阳瑾娟.传统产业生态化转型和发展模式[J].宏观经济管理2014,(10).

作者简介:于成华 莒县县委党校教师;张智慧 莒县县委党校教师;邮政编码276500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未来5G:颠覆行业 改变生活
“互联网+”时代下传统产业升级问题分析
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径探析
浅析“互联网+”新常态下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动能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乡村传统财会工作转型升级的思考
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转型升级路径的思考
房地产开发模式转型升级路径
地面电视频道“新闻立台”的一次转型升级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