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为支撑推进“深度自主思维”课堂建设

2021-12-03 04:33胡立厚姜雪燕
中小学校长 2021年9期
关键词:教研深度思维

□胡立厚 姜雪燕

山东省龙口市明德学校以提升学生自我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深度思维能力为目标,以“深度自主思维”课堂模式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长远发展,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出一条课改的成功之路。

一、课题引领让课堂建设焕发生机

2015 年8 月,龙口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指导学校数学教师开展了省级实验课题“初中数学思维律动课堂建设研究”的实践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教师教学内容从知识教学转向思维教学,学生在学习思维、逻辑表达、概括能力等方面有明显提升,这让学校教研团队看到了教学改革的曙光。于是,学校决定将数学思维课堂在各学科中尝试推广,探索将自主合作课堂和思维课堂相结合,“深度自主思维”课堂的研究和实践应运而生。

二、“深度自主思维”为课堂建设指明方向

何谓“深度自主思维”课堂?就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为主线,构建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发展、思维路径可视化的课堂教学。其核心是以“理解学生,理解学科,理解教育,理解自我”为研究基点,立足课堂教学,从思维导图制作,思维导图与课堂融合,思维导图学习法三个角度,探寻思维规律,让思维引导学生课堂活动,形成“深度自主思维”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设置和教学情境的创设,关注课中生成、双边活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师引领探究、随堂检测、总结评价,对基础知识进行直观再现、分析讲解、归纳提炼,达到使学生思维得以“梳理、构建、碰撞、拓展、巩固、升华”的教学效果。

(一)理念引领与任务驱动式的校本培训

为了引领教师践行先进教育理念,学校从提升教师职业幸福入手,邀请专家做关于教师职业幸福的专题辅导报告,引领教师丰盈内心世界,感知职业幸福,从而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各级课题的研究。

同时,为了把数学学科丰硕的研究成果辐射到所有课堂,学校印发了“明德学校 ‘深度自主思维’课堂教学达标验收实施方案”“明德学校 ‘深度自主思维’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明德学校 ‘深度自主思维’ 课堂验收活动具体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对照“深度自主思维”教学模式,组织集体研读,领会“深度自主思维”课堂的内涵并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践行。

(二)扎根课堂主阵地,提升专业实践能力

活动一:课堂验收,研磨同步。

从2016 年秋季学期开始,学校组织了历时一年的“深度自主思维课堂”教学验收活动,包括“自主报名”和“指定验收”两个阶段。在验收阶段,对验收不达标者,需进行二次验收,达标教师可被优先推选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各级各类优质课。同时,将验收活动与每周定期组织的教研活动相结合,采取现场观课、及时议课、当堂教研的形式。听课前,组长针对听课任务进行分工;课堂上,学生的自主表现及教师如何评价学生是评课教师关注的重点;议课中,教师直言不讳、各抒己见,谈收获、议困惑,增添了教研氛围,体现了“见贤思齐、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

活动二:课堂展示,主题研讨。

2018 年春季学期,学校开展了为期两周的“深度自主思维”课堂展示活动。活动前,凝聚共识,召开教研工作会议,落实活动规范。活动后,结合课堂展示活动进行主题教研。教研组长带领教师进一步解读“深度自主思维”课堂规范,并针对听评课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开展讨论,运用新的理念、新的观点来诠释课堂,力争真正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深度思维落实到课堂。

活动三:“互联网+”应用赛课。

2018 年3 月,学校开展“互联网+课堂”赛课活动,有20 名青年教师参加本次赛课活动。参赛教师努力尝试将“互联网+”的授课模式与“深度自主思维”课堂教学相融合。比赛结束后,评委和教师在教学方法、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积极性以及小组合作的有效性等方面展开新一轮的研讨,专家教师共同探讨互联网环境下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困惑,分享教学实践经验,竞技中的磨砺有效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三)立足主题教研,以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目前,学校每学年组织两次的小课题研究已经成为教研常规活动。校级小课题的主题包括:一是结合本校教育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普遍现象,提出校级教研主题,从而确定为校级小课题。二是各教研组结合本学科的特点,按照“发现问题—确定课题—分散研讨—总结成果—尝试应用”的步骤,捕捉本学科的学科问题,进行本学科的专题课题研究。例如,“提高学生课堂主动性的策略研究”“如何培养特长生”“怎样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有效思考”等,都是学校校级小课题的研究内容。

三、双重坚守为课堂建设保驾护航

近几年来,学校“坚守以人为本,坚守校本教研”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课题的深入研究,为课堂建设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

(一)坚守校本教研之路

1.加强教学过程规范化管理

学校推行“研、备、查、听、评”周工作五环节工作机制,教学过程落实“五化”:集体备课定期化、个人备课个性化、课堂教学艺术化、课外作业多元化、质量分析制度化。

2.加强“备讲研磨”常态教研

实行“制度导行、集体研磨、个性修改、评价跟进”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认真组织好集体备课、观课、研课、辩课等系列活动。强调“四定、五议、六统一”,特别强调同一学科统一进度、目标、重难点、作业、训练和活动、单元检测。组织教师学习课程标准,积极钻研教材和教法,让课堂教学回归文本。

3.探索真实高效的常态课范式

通过教研组开展集体教研做好课前预设,将学生的习惯培养、知识建构、能力提升、思维体系的完善作为课堂建设的基本出发点,关注课中生成。倡导优质问题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领探究、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形式,以任务为载体激活学生思维品质,提升课堂思维含量。

4.完善评价机制确保课堂建设的全面落实

一是评活动,促反思。针对每一次主题教学活动,学校教研室都会及时印发“教研简报”,及时捕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关注每一个教师团队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合作研究,是否共享了优秀的教学策略,是否提出了可操作性建议,体现了“创新求真”的教学理念。二是评团队,促合作。学校采取备课组、级部捆绑评价的形式对每一个教师团队进行评价,从而促进教师以研究学习的态度参与教研,实现同伴互助,凝聚团队的力量。三是评个人,促成长。学校赋分记录教师的公开课,将赋分记录作为评选各级优课的基本依据。另外,每一位教师在参加课堂教学各项活动中,都要进行课后反思,学校对反思进行评选,并给予表扬和奖励。

(二)坚守以人为本教育思想

1.关注教师队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重点谋划和推动了“阳光师德”“名师培养”两项工程,从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两个方面入手,积极引领教师树牢“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提高综合素质。一是压“担子”。将学校年度教师培养培训计划,细化分解至各级部、各学科和各教师。设计好时间表,规划好路线图,落实好责任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管理格局和“层层有人抓、人人有分工”的工作机制。二是搭“梯子”。邀请专家到校讲座,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建立工作团队,强化“合作竞争,共同进步”。打造了一支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勇于进取、富有激情的优秀教师团队。

2.推进生本教育,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教学中教师注重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情感,培养学生求新立异的思想,鼓励与众不同、激励独立思维,努力践行“尊重个性、挖掘潜能,让每一个孩子都走向成功”的核心育人理念,从而创设自我发展的空间,让学生体验探索的艰难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习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几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多个国家、省、市实验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开阔眼界,丰厚底蕴,提升职业幸福感,将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而实现科研强校的目标。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作真人”。行走在教研的道路上,学校全体师生充分感受到了教研的魅力,以及教研带给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未来,学校将继续坚守以教研为支撑,推进“深度自主思维”课堂建设,用协同发展的旋律奏响龙口市明德学校课堂教学最美的乐章!

猜你喜欢
教研深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思维跳跳糖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
关注教研活动提升教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