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2-03 10:59
农技服务 2021年3期
关键词:关区桑园蚕桑

周 云

(毕节市七星关区农业农村局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 贵州 毕节 551700)

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一个传统优势产业,是典型的经济作物种植和养殖业相结合的高效产业[1],为推进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蚕桑产业具有投资少、见效快、产业链条长、市场前景好、价格相对稳定和收益丰厚等特点[2],是贵州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贵州是国家东桑西移后期工程的最佳承接地,贵州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发展蚕桑产业。毕节市七星关区栽桑养蚕已有近300年的历史,因其特殊的自然资源和气候条件,所生产蚕茧具有个头大、光泽度好、净度高、茧层厚、丝长、解舒率高等特点,是缫4A级以上优质丝的好原料,深受各地厂商的青睐,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七星关区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现将其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介绍如下。

1七星关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蚕桑产业是七星关区的主要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发展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从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开始,七星关区群众一直都有栽桑养蚕习惯,并有传统蚕丝加工业,成为当地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区内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高涨,有效促进了桑蚕产业的稳定发展,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初,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于有扶贫款支持,兴起第一次高潮;90年代中期,由于有以工代赈项目支持,兴起第二次高潮;2000-2003年,由于有退耕还林项目支持,兴起第三次高潮。通过3次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使蚕桑产业持续稳步发展,栽桑和养蚕数量逐步增加。截止2010年底,全区共有32个乡镇,其中桑园主要分布在小吉场、层台、阿市、普宜、大屯、龙场营、田坎、清水铺、大河、生机、林口、团结、燕子口、亮岩、对坡、放珠、小坝、海子街等18个镇乡。桑园面积达3 666.67 hm2(主要为退耕还林坡地),其中矮化密植桑园2 333.33 hm2,实际投产桑园1 666.67 hm2,饲养蚕种1.5万张,鲜茧总产量525 t,产值1 900万元。

近年来,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劳动力大幅下降,导致桑园失管桑树老化,并出现挖桑弃用现象,面积大幅减少,七星关区蚕桑生产呈萎缩态势。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桑园实际存在面积不到333.33 hm2,养蚕数量逐年下滑,到2017年实际放养蚕种2 000张,鲜蚕茧总产量80 t,鲜茧平均价格46元/kg,鲜茧总产值368万元。综合各方面因素看,目前七星关区蚕桑生产虽然呈萎缩态势,但是蚕桑生产是七星关区主要传统特色农业产业之一,桑蚕生产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经营规模小,养蚕基础设施差

蚕桑生产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由于贵州蚕桑规模不大,一般每户仅有434~800 m2桑园,蚕茧收入在家庭中不起主导作用,不能形成支柱产业,只能脱贫不能致富。由于七星关区农村经济落后以及区和镇乡财政困难,资金投入有限,相应的小蚕共育室、养蚕大棚、省力化蚕台、方格簇、烘茧设施及仓储设备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新技术推广和行业管理难度大,人蚕共室现象普遍存在,导致养蚕环境恶化,造成病害严重,经济效益低,同时影响蚕茧茧层率、解舒率、上车率和净度等质量控制指标。

2.2桑园管理不到位,经济效益极低

七星关区大部分桑园的肥水、病虫防治、摘心抹叉及整形修剪等管理不到位,让其自由生长,产叶量低且质量差,造成大量低产桑园,收效甚微。大部分地方农户一年就养一季蚕,只注重养春蚕,而忽略养夏、秋和晚秋蚕,造成大量桑叶浪费,桑叶利用率低,单位面积经济效益极低,产鲜茧仅17.5 kg/667m2,与发达地区产鲜茧200 kg/667m2相比,经济效益极低。

2.3农村劳动力紧缺,影响蚕桑业稳定发展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价格明显上涨,劳动力成本占整个蚕桑生产成本的比重显著增加,致使蚕桑生产的比较效益难以提高,降低了与其他种养业的竞争优势,尤其是近几年农村外出务工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员迅速增加,从事蚕桑生产的青壮年劳力越来越少,年龄结构趋向于老龄化、妇女化和少年化,难以承受繁重的栽桑养蚕体力劳动,弃桑不管、有桑不养蚕的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了七星关区蚕桑业的快速发展。

2.4对蚕桑产业发展认识不足,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

以前七星关区发展蚕桑生产主要是用以工代赈、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等指标来发展;而现在没有这些指标,区政府采取贴息办法并协调银行贷款支持农户发展蚕桑生产,但部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低,思想保守,对蚕桑产业的发展认识不足,不愿接受此种方式发展蚕桑生产,严重制约七星关区蚕桑产业的发展。同时,蚕桑业利益分配机制尚不健全,部分收购蚕茧企业不提供技术服务支撑和签订购销承诺协议,生产风险全部由农民承担,导致养蚕积极性不高。

2.5蚕桑企业带动作用有限,产业效益难以明显提升

七星关区原有毕节市地源蚕业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市金柠农业科技工贸有限公司参与蚕桑产业发展,但在规模、资金、技术和加工等方面与大龙头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大型加工企业带动和支撑,蚕桑生产大多处于鲜蚕茧生产环节,产加销一条龙体系无法形成,产业链得不到拓展和延伸,产业效益难以明显提升。

3推进七星关区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

3.1建立稳定的蚕桑生产基地

由于蚕丝业主要依赖于国际市场这一特殊性,所以必须加强宏观调控,有计划地调整蚕桑产业布局,防止市场价格大起大落。

3.1.1 加强现有桑园的管理 由七星关区蚕桑办牵头,蚕桑企业、相关镇乡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抓好现有桑园的肥水、整形修剪、病虫防治等田间管理工作,确保现有桑园养蚕经济收入超4 000元/667m2,综合经济效益超1万元/667m2,以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3.1.2 建立蚕桑产业示范园区 长期以来,蚕桑生产一直被作为一种家庭副业来对待,很少有专门从事蚕桑产业的农户,有必要按照国家级蚕桑标准化示范园区的建设标准,在规划区内以各乡镇为单位统一建设催青室、小蚕共育室和烘茧房;创建以3.33 hm2为一个单元建设高标准桑园,在一个乡镇或村打造33.33~66.67 hm2现代优质蚕桑科技示范园区50~100个(即全区按3 333.33 hm2建设),配套建设机耕道、生产便道和水利设施,同时就近配套建设能利用3.33 hm2桑园的省力化养蚕房。以村或村民组创建蚕桑专业合作社,让农民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再转包给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5~10户农户实施,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种养结合)+农户”的特色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示范引导,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配方施肥、条桑育、省力化饲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提升标准化生产和科学化管理水平,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和企业的经济效益。

3.2强化扶持力度

蚕桑业发展投入大,要加大对蚕桑生产、加工的项目支持,制定和出台加快桑蚕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给予贷款扶持等优惠政策,以帮助解决劳动力及其他方面的现实困难,允许养蚕专业大户建造必要的生产用房,加快优良桑园建设,鼓励扩大养蚕规模等,促进产业升级。

3.3改革经营管理体制,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近年来,七星关区蚕桑生产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从桑园面积的发展、桑园管理、小蚕共育、蚕病防治和省力化蚕台及方格簇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蚕桑产业管理复杂,环节繁多,涉及相关部门多,难以集中到一个共同的目标,管理不畅阻碍了蚕桑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加以改革,尽快建立农工商贸一体化的新体制,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和订单农业,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运作机制,推进蚕桑产业化发展。

3.4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

以“稳定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生态环保”为主线,以科技兴蚕统揽全局,适度扩大经营规模,建立健全服务体系,为养蚕专业大户提供桑园管理、小蚕共育、蚕药供应、蚕病防治等统一技术服务。通过不断提高农技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更新知识,以更好地指导全区蚕桑生产,可以通过派出技术人员到外地学习,勇于大胆探索,开拓创新,摸索适合于七星关区的蚕桑生产发展新模式;同时,采用多种形式,强化对镇乡农技人员和村干部以及蚕桑科技示范户的技术培训,提高蚕桑专业管理技术水平,增强科技兴蚕力度;并做好到桑园进行技术指导和走村串户指导农民科学养蚕,改变农民只注重养一季春蚕的传统养蚕习惯,指导农民每年养3~4季蚕,提高农民栽桑养蚕技术水平,以达到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促进蚕桑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3.5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以重点龙头企业为主体,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的技术力量和实验设备设施,在继续研究新产品,提高蚕茧、丝织、印染等产品质量的同时,扎实推进蚕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充分开发桑枝、蚕沙、蚕蛹等副产物的价值,重点开发桑叶茶、桑葚汁、桑葚酒、桑叶蛋白粉、桑枝食用菌、蚕沙叶绿素系列产品、蚕蛹系列食品和保健品、蚕蛾酒、桑叶动物饲料等产业化生产技术,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商品附加值,拓展增收渠道,提高蚕桑生产的综合效益。结合蚕桑示范带园区建设,探索建立桑园养蚕、畜禽饲养、桑枝食用菌、生态休闲旅游等高效生态复合经营模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关区桑园蚕桑
重视桑园管理 强化养蚕基础
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助推高县蚕桑高质量发展
桑园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
浅谈现代高标准桑园建设与管理
浅谈种茧育夏伐桑园的冬季管理
南部县蚕桑多业态发展探索
仪陇蚕桑园区化发展思考
普格县蚕桑产业扶贫的实践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