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种角色建立和谐关系

2021-12-03 11:35符礼科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引领者和谐师生关系

符礼科

[摘    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从教师自身建设方面来说,教师需要进入三种角色,即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者,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精神领袖,运用恰当方法,引领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教师是学生知识上的传导者,由传授角色变为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从而促进师生关系全面走向和谐。

[关键词]和谐;师生关系;平等者;引领者;传导者

新时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针对教师个体而言,需要教师进入三种角色,即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者,教师是学生思想上的引领者,教师是学生知识上的传导者。

一、平等者:平等是互相尊重的基础

先说平等者。目前,有一些老师固执地认为,老师和学生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是一种上级和下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从维护纪律和秩序等方面看,这在某种意义上能说得过去。但是教师不是监管,视教育为管学生、管纪律管问题,用自己的情绪去数落学生,那样容易走到学生的对立面,要么彻底地孤立自己,要么彻底地孤立学生。师道尊严、“黄荆棍下出好人”……中国的一些传统教育思想对教师影响甚深,尤其是对前者,教师稍不留意便被迷惑,从而陷入师生关系不平等的泥淖。

然而,对于师生关系,究其本质,从人格上看,双方应当建立相互平等的关系。这有法律层面的规定:《教师法》第七条第四点指出,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说得更具体,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也指出: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教师所有的教育教学行为都应当以法律法规为底线,以师德师风为准绳。

有的教师自认为责任心很强的“我是为了你好”的做法未必正确,比如对实在不听话的学生,动手打一下,虽然教师把握好了分寸,不大可能打出什么问题,但这就表现出师生间人格上的不平等。它还暗藏了师生发生冲突的因素,谁能保证教师次次不失手?谁能保证学生哪次不冲动?教师要谨记,教师打学生是教育不当的行为,这是教育的“无奈”体现,所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教师都不要体罚学生。

在很多事情上,如果教师没有师生平等意识,很可能付出越多越没有“意义”,越没有“价值”,相反,还很可能对学生伤害越深,而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比如教师频繁地向家长报忧不报喜,令学生和家人丧失信心。比如教师在爱的名义下过度地数落学生,让学生感到自己一无是处。

教育的本质是讲人性、以人为本、尊重人权,教师懂得了尊重学生才懂得欣赏学生。学生只能成为他自己,教师的存在是为了他们发展的,不是和他们对立对抗,或者是为了战胜他们。在新时期,师生平等关系的观念应该深入人心,且外化为教师尊重学生的行为,从而形成师生互相尊重的局面。

二、引领者:引领要先躬身示范

再说引领者。从思想上看,学生的思想是其成长的内因,良好的思想也是学生成长的强大动力。因此,作为教育者,教师应当是学生的人生导师和精神领袖,引领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但是如果问教师:你是教什么的?一般来说,根据习惯,不少教师会回答,我是教语文的、我是教数学的、我是教外语的……其实更恰当的答案是“我是教学生的”。

有的教师承认思想教育的重要性,还经常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但其一方面只指向于或围绕着学习成绩,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另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流于表面,讲大道理或喊空口号,这些道理学生很早就听过,也听懂了,听多次了就听烦了听腻了,导致教育效果不理想。因而,教师不要只把思想教育挂在嘴边,而要把它落实到行动中,落实到细节上。比如李老师曾给我讲述,有一个学生性格内向,学习不好,经常迟到,老师每次和他谈话他基本上都当听众,回去后没有什么改变,他最大的优点就是羽毛球打得好……笔者给李老师建议,在课间寻找机会去和他打羽毛球,打的次数多了,思想沟通就能到位了。没多久,李老师向我报喜:在打了几次羽毛球后,果然这孩子主动开口说了很多话。这些话中包含了一些珍贵的教育信息,针对他的具体情况,李老师对症下药,让他改正了迟到的毛病,渐渐地爱上了学习。

对学生思想引领,还应注意方法得当。有一个优秀班主任曾举了一个例子说明:班上男女生谈恋爱,假如班主任用“挑拨离间”法,分别单独做工作,说他(她)不爱你……虽然成功地让他们分手,但假如在多年后,这一对学生仍然单身,并且对异性充满了恨,这肯定是教师当年引领失当,方法运用的错误。

阅读教育类书籍,一些优秀教师的做法非常值得学习:比如钟杰老师在读完杨聪老师的著作《插班生林可树》后写道:读完,我深深地被杨聪老师的爱心、耐心,以及锲而不舍地去寻找抵达“问题学生”心灵之路的精神所感动。从中可以看出杨聪老师对问题学生思想引领做出了巨大努力。

如果说林可树之类的问题学生容易引起老师们的关注,那么,一些优秀的学生,其思想教育容易被老师们所忽略,因为他们学习好表现好,但梁卫星老师的《一个教师和三个学生的战争:凌月,樊强,郁青青》中的郁青青,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却有自杀的倾向,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这让人们警醒。从辩证的角度看,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等生,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认识和知识结构都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需要教师精心培育。

三、传导者:传导是启智育人的根本

最后说传导者。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是平等者、引领者、传导者,这三种角色本来应该并重,但很多教师把重心放在第三位,忽视了前两种角色,这就导致了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没有平等意识,缺乏思想引领,恰恰不能更好地引导学习。有的教师骄傲的是:我的班级学生平均分数比别的班级学生多考了几分,学生升学数量比别人多考了几个,出了几个尖子生,考了几个重点大学;我教某某学科多年,现在上课可以不要教科书……这些恰恰反映了教师在认知上的缺陷和浅薄:只为了升学率而教,只为了个人名利而教,只会教知识。

只注重知识传导的教师,即使取得了较好的考试成绩,也往往是在教学中灌输多、用时多、作业多和考试多。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就算成绩好,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创新精神、不会关爱他人、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烈等。重知识教育轻思想教育的做法不一定能取得好成绩,很有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厌学,进而不喜欢教师,甚至逐渐产生抵触情绪,在行为上表现出不听老师的话、不认真听讲、不做作业等。

真正优秀的教师注重课堂教学艺术、注重学生能力和素养的培养和提高,他们教学成绩的优劣是在学生喜欢的程度基础上。即使少数学生成绩不好,他们也很少抱怨和责备,而是寻找方法去激励去唤醒。有这样一个案例,一个老师布置了一道题目:7+8=?一个小学生的答案是13。老师热情地表扬:你第一个起来回答问题,真勇敢;你是越加越多,不是越加越少,真聪明;你离标准答案也就相差两个了,真了不起。那个答错的学生满脸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反之,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这个小学生就会成为责备的对象。再如,做五道简单的题目,学生做错一道,教师的第一句话说什么?有的教师:你怎么错了一道?有的教师:你真不简单,五道题做对了四道。很显然,前者没有后者高明。

在课堂教学中,优秀教师作为传导者,不仅要重视了“传”即传授,更重视了“导”,从角色转变的角度看,即由传授角色变为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服务者,这才是高效课堂的根本保证。在这些老师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忙着思考、忙着探索、忙着合作,哪里会和老师发生什么冲突?反过来看,课堂教学中重视“导”,也能助推老师走向优秀,成为多数学生喜欢和敬佩的人。

总之,只要教师进入这三种角色,必然会给师生和谐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要强调的是,以上是从教师自身建设的方面来阐述。要让师生关系全面走向和谐,还应科学推进教育体制改革,还需要家庭、社会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责任编辑:姜波)

猜你喜欢
引领者和谐师生关系
中国力争成为生物多样性引领者
梦心龙/5G黄金引领者
孩子,该当家庭的引领者了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西部耐磨堆焊服务引领者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