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促进现代教与学的分析探讨

2021-12-03 12:35谢蓉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分析探讨教与学信息技术

谢蓉

摘要: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提升了生活品质。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教育行业正在从传统模式向新模式转型,提升教学质量和教育成果。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是教育教学转型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与学;分析探讨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教育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逐渐实现教育的全面普及,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53.01万所各级各类学校,2.82亿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732.03万专任教师。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个阶段的教育教学已实现基本普及。尤为显著的是,全国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数已达到4002万人,毛入学率突破了50%,考虑到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能取得这样的成就确实难能可贵。

一、信息技术对现代教与学的作用

(一)体验式学习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形象直观、内容丰富、动态化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丰富的形式可以对学生产生外部刺激。在现阶段的中小学中,很多学生对纯理论的、文字性的知识一般比较排斥,如果能通过动画等多媒体形式将这些枯燥的知识展现出来,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从而在他们的头脑中产生深刻的印像。比如《望庐山瀑布》这一小节,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庐山瀑布的壮阔场景,则可以吸引学生的视觉,一方面加深学生听课的集中度,另一方面让学生身临其境加深了对这首诗的印像。

(二)协作式学习

以往传统教学中,学生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只能通过询问教师解决,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与老师之间不能及时地沟通,容易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可以让学生在线交流、分享自己的困惑。这种交流方式具有非常大的灵活性,可以让学生在没有范围限制的地方进行合作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精神。

(三)改良教学结构

传统的教学课程以教师讲授知识点为主,配合学生课上课下的练习,受教育的场所较为单一,特殊人群很难接受正常的教育。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将线上课堂的教学结构转到课堂上。让无法正常上课的学生可以打破时间空间的局限,随时随地可以通过计算机或者手机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在互联网上为学生进行教学辅导、在线答疑等,不仅扩大了学习空间,也是教育公平的一种体现形式。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发布一个学习计划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完成清单上的任务。遇到问题时,可以带着问题听讲,由教师答疑解惑,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习的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

(一)改进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后,教师、学生等各类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积极互动、密切协作的状态,彻底变革了传统教与学的基本形态,逐步形成了符合学习者认知规律和个性发展的新型教与学模式。近年来多地市推行的信息化教学改革试验,在校园内建设信息化教改试点班中,采用信息化手段对日常班级所涉及教学和管理活动进行深度改造,紧紧围绕学生打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实现课堂内外师生以及校园内外教师和家长之间的高度互动,有效提升了学生所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整合平台服务

现阶段我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着重关注教育资源的公共服务功能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体系的搭建,这里面包含着大量有效的数据信息,管理平台主要存储静态数据,而资源平台主要存储动态数据,我们一直未能实现其有效整合。在后期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将致力于促进资源平台中动态数据和管理平台中静态数据的有效融合,在融合的基础上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其进行实时的数据采集和过程评价。例如:我们已经实现了学生各阶段学籍的统一管理,可以很方便地对其进行学籍异动等操作,极大地提升了学籍相关问题的处理效率。但我们还未完全建立属于学生个人的终身电子学档,目前多是以应试结果对学生的阶段学习进行考核,缺少过程评价的客观性。

(三)创新管理机制

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是长期的、持续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提前规划,设计融合方案,才能保证融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实现为课程教学提质增效的目的。在管理机制方面,需要提升先进性,提高教学综合性,拓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学校可以成立调研小组,将市场需求与学生特点综合分析,为学生规划出适合他们发展的路径。将信息技术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使人才培养符合时代特征。另外,建立信息化教学考评机制,激励教师进行信息化教学。将结合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案纳入课程标准,提升信息化教学的普及性。只有创新管理机制,才能为深度融合提供体制支持,才能为信息化教学提供良好环境,降低阻力,促进二者融合。

结束語

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推动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这在很长时间内都将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主题。我们要保持敏锐的视角,密切关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相关专业课程的规律特点,从多视角、多维度探索课程改革;同时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度依赖于信息技术,以防走入“纯技术化”的误区;注重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充分体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王彬彬.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问题探析[J].中小学实验与装备,2020,30(03):52-54.

[2]李虎军.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的有效融合[J].学周刊,2019(33):135.

[3]宋加文.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J].华夏教师,2018(25):18.

猜你喜欢
分析探讨教与学信息技术
楷书的教与学
AR技术支持下部编版教材的教与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物理建模在教与学实践中的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让“预习单”成为撬动教与学的支点
高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探讨
核电厂交流不间断供电系统分析及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