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的培养、分离和计数》

2021-12-03 08:43管金凤
现代科教论丛 2021年8期
关键词:划线酵母菌菌落

管金凤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于(2019)选修性必修3《生物技术与工程》第一章第2节微生物的培养技术与应用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接种和分离的两种方法

难点: 微生物计数方法

三、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温故知新、问题驱动法、直观法、比较法、逻辑推理法、讲练结合法。

四、实验优化

(一)确定课题

通过设计一节实验课,让学生基本掌握微生物培养的相关实验操作,由于课上时间有限,安排了倒平板、平板划线、稀释涂布、血球计数、活菌计数等操作,而培养基的制备和灭菌,样品的取样和梯度稀释,都在课前由兴趣小组的同学来完成,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呈现。

通过预实验来确定研究的课题。

(二)实验流程

倒平板、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无菌技术、微生物计数

(三)材料器具

高压蒸汽灭菌锅、水浴锅、酒精灯、火柴、电炉、电子秤、称量纸、报纸、锥形瓶、培养皿、大烧杯、玻璃棒、试管、移液枪、接种环、涂布器、封口膜、橡皮筋、恒温培养箱、离心机、ep管、恒温振荡器、超凈工作台、一次性手套、距地表3至8厘米土壤、酵母菌种、革兰氏染色试剂盒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准备

1.知识储备:完成了培养基制备,无菌技术、接种方法等理论学习,写完学案预习部分。

2.材料准备:兴趣小组两名同学挖土,制备土壤悬液,用摇床充分摇匀,再用离心机离心。两名同学负责制备酵母菌悬液,两名同学负责配置培养基,并学会用高压蒸汽灭菌锅,另外两名同学在超净工作台,梯度稀释土壤悬液和酵母菌悬液。

(二)课堂教学环节

1.小组汇报,引出课题。

用学生课下展开讨论感兴趣的课题导入,让兴趣小组同学汇报他们预实验的成果。

2、分组合作,完成课题。

把学生分成4组,前两组做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后两组做酵母菌的培养。这样可以在有限的一堂课上,完成两个课题,提高效率,共享实验结果。学生能够切实动手实验,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操作、得出结论。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采用问题引领的方法,用课件展示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保证无菌的措施和平板划线接种的要领。

(4)结果分析:

由于菌落长出来需要较长时间,所以用上一个班培养出的菌落直接进行观察。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目的的观察菌落。

①如何确定平板是否有杂菌污染?

②如何判断哪些平板上是酵母菌菌落?哪些平板是土壤微生物形成的菌落?根据菌落的哪些特征来区分不同特征的微生物?

③划线接种的平板上都长出单菌落了吗?分析原因。

根据学生发言的情况给予评价。拿出已经长出菌落的平板,演示挑取划线再纯化培养,思考;划线分离法能用于计数吗?

④为什么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计数?选择什么样的平板进行计数?如何确定稀释倍数是不是合适?

⑤对于统计出来的数据怎么样处理?怎样估算1毫升菌液中的酵母菌数量?

⑥估算结果与真实值相比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通过问题驱动,学生主动得出计数的原则和计算公式,采用观察法、练习法,学生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实科学探究的核心素养。

3.探究深化,链接高考。

微生物计数是本节课的难点,温故知新,联系必修内容,生物计数的方法,样方法,标准重捕法,血细胞计数法等,讨论应用,联系必修三,种群的数量变动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数学模型构建。

①回顾旧知:利用血细胞计数法计数,使用显微镜和平板电脑观察计数。

②用表格形式比较平板划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显微计数法异同。

③链接高考:真题训练,加强巩固。

设计意图:任务驱动法、实验操作法: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观察并分析实验结果,使课堂更加高效和有趣。最后归纳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教学方法是归纳法。

4.课题延伸,发散思维。

(1)课后作业:

①比较同一稀释倍数下两种微生物计数方法得到的数据,分析原因。

②实验现象及数据记录(菌落的数量,大小,形态)每天用平板拍照。查阅资料,比对图片,初步判断土壤中的微生物菌种类型。撰写实验报告。

(2)课题延伸:

安排了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使用免洗手消毒凝胶前后,手上细菌数量的变化。手机壳上的细菌有多少?趵突泉水里有多少微生物?发动学生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商讨实验课题,设计实验方案,并形成文字稿,明确本小组的研究方向。

六、创新与反思

【创新】

1.合理优化授课内容:源于课本又不依赖课本,按课程标准对教材内容重组,把微生物实验中基本技能的操作流程浓缩到一节课45分钟完成。通过设计环环相扣,把不连续的微生物实验,在一节课中尽量完成,利用上个班做实验的结果来计数,既高效完成了教学内容,又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同时体现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

2.实验操作辅助手段的创新

剪裁好和培养基一样大小的圆纸片,在纸上画上5个区域的平行线,辅助学生首次划线分离接种,降低难度,节约时间。通过辅助的纸片,基本解决了学生划线时区域分配不合理,划不直、用时长等问题。

3.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便携式数据终端平板等,课上播放兴趣小组同学的准备工作视频,帮助同学回忆培养基制备、灭菌等上节课教学内容,又可以指导本节课稀释过程,非常高效。

【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操作环节较多,学生容易忘记操作要领,耗时较多,状况频出,平板正放于培养箱,划线时还在稀释菌液,涂布时,从高浓度到低浓度时,不换枪头,这时,不急于纠错,可以出结果时,让学生自己来错误分析原因。微生物实验的失败率很高,组织学生分析失败的实验反而更有价值。

实验效果与评价

1.学生通过本节实验课,基本掌握了微生物实验室设备的使用,学会配置培养基,倒平板,平板划线接种,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间接计数法统计活菌数量以及显微计数法统计酵母菌。

2.通过综合实验的训练,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操作、得出结论。从而形成一定的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3.平板电脑辅助教学是本节课的一大特色,丰富了本节课的课堂容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4.注重教材的重塑,实现知识的承前启后,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实验内容安排合理,教师讲解示范简明、准确,板书规范。

猜你喜欢
划线酵母菌菌落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Parents and Kids
Ambition
牛粪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碳源代谢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酵母菌感染,怎样才能不误诊?
“菌落总数”详解
北京8 款桶装水因菌落总数超标被下架
生活饮用水病菌检验研究
新目标七年级下期末句型转换专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