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换药护理中的应用

2021-12-04 17:34闫春燕何玉红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2021年3期
关键词:换药皮损创面

杨 甜,闫春燕,何玉红

作者单位:830001乌鲁木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新疆病研究重点实验室(XJYS1707)(杨甜,闫春燕,何玉红)

天疱疮是表皮棘层细胞间抗体沉积引起的以棘层细胞松解、表皮内水疱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1,2]。寻常性天疱疮是天疱疮中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型。寻常性天疱疮由于疱壁薄、易破裂而产生大片的糜烂面继发感染,如果疮面不及时处理,患者可因继发败血症、脓毒血症、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3,4]。集束化护理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证基础的治疗及护理措施,使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5]。本研究在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换药护理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寻常性天疱疮患者48例为对照组,其中男26例,女2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1.4±10.6)岁,实施常规换药护理;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寻常性天疱疮患者48例为试验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其中,男25例,女23例,年龄18~76岁,平均年龄(52.6±11.3)岁。纳入标准:①根据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诊断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寻常性天疱疮诊断标准,创面>体表总面积的20%;②年龄18~80岁;③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有严重复合伤者;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dficiency virus,HIV)感染者;有免疫系统疾病者;其他疾病及肿瘤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清洁创面—凡士林贴敷—绷带固定的常规换药方法换药。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①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设立组长1名,组员4名。组员均为笔者医院皮肤科有10年工作经验的专科护士,全权负责寻常性天疱疮患者创面的护理工作。护理小组全体成员分析寻常性天疱疮换药程序,结合以往换药方法共同制定集束化护理措施,并形成一套天疱疮创面换药护理的流程与方法,由组长对组员进行培训考核。②培训换药方法,评估皮损面积大小,根据患者皮肤糜烂面积、渗出情况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创面处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根据皮损大小裁剪油纱布并采用地图式贴敷贴于皮损处,待油纱布自然脱落使创面形成保护膜。③制定皮损护理记录表,对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患者进行记录,具体包括患者的一般资料,创面愈合的时间,换药的具体时间以及创面微生物检测报告等。④由专门的床管护理责任人对护理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通过检测两组患者的疗效、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满意度评价,探究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⑤对相关资料进行全面的统计,双人双机录入,并进行全面的分析。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疗效,痊愈:全身水疱全部干涸,糜烂面全部愈合;显效:皮损消退>60%;有效:皮损消退30%~60%;无效:皮损消退<30%;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治疗总例数]×100%[6]。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创面多重耐药菌阳性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士换药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率进行描述,采用χ2检验进行推断,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痊愈22例,显效20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试验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创面分泌物送检次数为48次,3次分泌物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阳性率为6.25%,对照组创面分泌物送检次数为38次,10次分泌物培养出多重耐药菌,多重耐药菌阳性率为26.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士皮肤换药满意有26例,较满意19例,不满意3例,满意度为93.75%,对照组48例患者护理干预后,患者对护士皮肤换药满意有16例,较满意18例,不满意14例,满意度为70.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创面愈合时间为(5.42±1.21)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为为(7.43±1.3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住院天数为(6.67±1.02)d,对照组住院天数为(8.89±1.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寻常性天疱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皮肤黏膜大疱病,其病程长,易复发,是皮肤科常见的重症疾病之一[1]。由于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黏膜损害严重,因此给予合理、规范的皮肤护理显得尤为重要[7]。本研究对寻常性天疱疮患者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进行皮肤换药,有效促进了创面的愈合,提高了疗效,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取得了满意效果。

集束化护理是指一组有循证基础的护理干预措施,每项措施均经临床证实能改善患者结局,它们共同实施的效果优于单个措施[8]。本研究将集束化护理的理念运用在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换药中,包括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培训规范的换药方法,制定皮损护理记录表,专人检查监督护理措施的落实。研究结果显示,经过集束化护理干预试验组疗效、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创面多重耐药菌阳性率明显降低,说明在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换药中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效果更佳,这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9]。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由于皮肤创面大、蛋白质丢失多、进食差,容易形成低蛋白血症,致使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进而导致创面感染的危险因素增加,降低治疗效果[10]。应用集束化护理措施护理寻常性天疱疮患者创面,可以全面评估患者创面问题,及时给予针对性换药方法,从而提高患者创面护理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另外,寻常性天疱疮患者入院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可能带入大量的病原菌[11],而患者入院后通过病房环境的消毒管理、保护性隔离措施、针对性的皮肤换药、护理措施的专人监管等集束化护理措施的落实,大大降低了患者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率。通过集束化护理措施的落实,患者生理、心理均达到了较为舒服的状态,加之患者疗效提高,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另外,患者疗效提高后,会缩短创面愈合时间,进而缩短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在寻常性天疱疮患者皮肤换药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疗效和患者满意度,降低创面多重耐药菌感染率,加快愈合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换药皮损创面
30%浓过氧化氢溶液外涂治疗脂溢性角化病的半边皮损自身对照临床观察和机制研究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清痘颗粒治疗痤疮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129例湿疹患者皮损部位细菌培养及耐药性分析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舒适护理在外科门诊换药患者应用效果体会
银屑病的冬季护理
浅谈换药室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