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多元学术取向

2021-12-04 18:38
关键词:社会学共生心理学

葛 鲁 嘉

(吉林大学 哲学社会学院,吉林 长春 130012)

社会心理学从诞生为独立的学科门类和确立为特定的学科分支开始,就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资源和学术起源。因此,社会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注定了具有多元化和多学科的研究取向和学科性质,这也使得社会心理学很难被界定在单一的学科领域中和单一的研究方式里。可以说,社会心理学有着思想多元的和学科不同的偏向和侧重。在原有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传统的社会心理学的探索中,实际上是将社会心理学作为单一的学科分支和单一的学术定向;而在当代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多元化的取向和多学科的汇入成为了新社会心理学努力和探索的方向。

一、社会心理学的多元化研究取向

学科的研究取向是指在学科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支配性地位和决定性作用的思想基础、理论框架、方法原则与技术理念。心理学的研究可以有多元化的研究取向,当然,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和进程当中,单元化的研究取向有过支配性的地位。所谓单元化的研究取向不是指只有一元化的研究,而是指不同研究取向之间的相互排斥和彼此倾轧。那么,多元化研究取向的并存也就不是指拥有多元的研究取向,而是指不同的研究取向之间的相互并存和彼此互补。心理学有不同的研究分支,社会心理学是其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研究分支,并极其鲜明地持有多元的研究取向。当然,这体现在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思想基础、学科定位、考察视角、对象性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等一系列方面。

社会心理学由于其自身存在的特殊性质,而与相近的学科有着非常紧密的特殊关系,这就决定了社会心理学的探索可以有不同的、多元的、并行的研究取向。在关于社会心理学多元化的或多学科的研究取向的考察中,有的研究是将社会心理学定位于心理学的单一的研究取向[1];有的研究则是将社会心理学定位于社会学的和心理学的两种不同的研究取向[2],或者是两种不同的研究倾向[3],这也就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心理学[4];也有的研究是将社会心理学定位于社会学、心理学和人类学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的综合性探索[5],这被看成是社会心理学具有的三幅不同的面孔[6]。但是,这些研究的不同定位实际上还并没有完全容纳关于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多种不同的和实际可能的研究取向。社会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之中,有一系列的相关学科参与或引导了具体的研究。整合起来加以考察,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实际上是拥有六种不同研究取向的多学科或多元化的探索,对此加以探讨,可以极大地扩展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重新定位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地位。

社会心理学有自己诞生、演变和发展的进程,对这一进程研究者也有着不同的把握和理解。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关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基础、研究对象、研究方式、研究归属等都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涉及到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7],也涉及到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8];这包括了对中国社会心理学发展问题的认识[9],也关系到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思考[10]。在社会心理学诞生的初期,伴随着社会心理学的两个母体学科,有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中期,伴随着生物学和文化学的发展,又有生物学的社会心理学、人类学的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学的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发展的当代,伴随着学术共生的理念,则又有了共生学的社会心理学;另外,还有研究是从整合的视角来考察社会心理学[11]。不同的研究取向有不同的研究重心和研究中心,有不同的理论概念和理论学说,有不同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有不同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工具。那么,把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取向聚合起来进行考察,可以为社会心理学乃至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理解和定位。

有研究在涉及到社会心理学理论的手册中对不同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进行了归类和分析,将其划分为五个不同的分析水平,包括:生物的和进化的分析水平;认知的分析水平;动机的和情感的分析水平;人际的分析水平;群体的和文化的分析水平[12-13]。这实际上就至少涉及到了多元化的和多学科的社会心理学探索中的四个重要的取向,即生物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文化学的社会心理学。

正是因为社会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多元性质,也正是因为社会心理学学科属性的多元构成,所以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就具有了多元的视角。多元的研究视角包括生物的研究视角、个体的研究视角、种族的研究视角、社会的研究视角、文化的研究视角、共生的研究视角等。生物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生物学研究取向,个体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研究取向,种族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人类学研究取向,社会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研究取向,文化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学研究取向,共生的研究视角形成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二、社会心理学的生物学研究取向

生物的研究视角包含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生物学的研究、社会遗传学的研究,探索和揭示的是社会心理的生物性质和属性。人类习性学或社会遗传学在当代的体现就是社会生物学的创建。社会生物学家把所有的社会行为都还原到了基因的水平,并力图建构起关于所有的社会行为的遗传学的学说。极端的观点认为,有机体仅仅是遗传基因复制更多的遗传基因的工具,有机体生存的目的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基因能够长存下去,而有机体的社会行为像利他行为、攻击行为等都是基因为了复制自己所采取的策略,其目的是为了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14]。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基因与文化的关系、自然进化与社会进化的关系、基因变异与文化创造的关系,构成了解释和说明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生物学的基础。“共同进化”的理念就是社会生物学家所强调的一种共同的发展。例如,人类的社会亲和行为实际上就是生物亲和本能的体现,也是社会利他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社会生物学家试图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去说明人类的利他行为,但却不愿意采纳达尔文自然选择的学说。社会生物学家建立了群选择和亲选择理论,在群体和亲族的范围内解释了利他主义行为。索伯(E.Sober)等在《向着他人:非自私行为的进化论和心理学》一书中,从生物学和心理学上给出了一种新视角,即将群选择理论精致化,细分为群内选择和群间选择。根据这一进化模型,尽管在群内选择中利己主义占有优势,但在群间选择中利他主义占有优势[15],从全球的范围来看,利他主义将得到进化[16]。道金斯(R.Dawkins)却给出了与此相反的论述,他在《自私的基因》一书中提出,基因才是真正的选择单位。在整个生物界,个体和种类的最大利益就是繁殖后代,因此不论是利己主义还是相互利他主义,都不过是实现基因利己主义的手段,最终目的就是要更多地复制自身的后代,也就是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利益[17]。

有研究指出,到目前为止,对社会行为的生物学研究取向还只能被认为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认为有关生物学变量可以被用来测量社会变量,以及生物学变量能够影响到社会行为,并在这些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兴趣;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学的生物学取向被认为是还原主义的,对该领域的理论争议是少有贡献的。但是,近几年来,却可以看到已经开始有了许多理论上的、方法上的、实证上的突破,被称之为社会神经科学的分支已经有了大量的激动人心的研究成果。

研究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取向已经体现在一系列的不同学科分支之中,如社会的心理生理学、社会的神经心理学、社会的认知神经科学、社会的情感神经科学等,这些可以统称为社会神经科学。社会神经科学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领域,考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怎样卷入了社会文化过程的。社会神经科学对人的理解是非二元论的,也是非还原论的,而是强调脑与身是怎样影响到社会过程的,以及反过来社会过程又是怎样影响到大脑与身体的[18]。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强调从三个分析层面的交互作用上去理解心理现象:在社会层面,关心影响个体行为与经验的动机及社会因素;在认知层面,关心导致社会层面现象的信息加工机制;在神经层面,关心揭示认知过程的脑机制[19]。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是社会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旨在对社会心理现象在神经、认知和社会三个层面实现整合性研究。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刻板印象、态度与态度改变、他人知觉、自我认知以及情绪与认知交互作用等传统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上面,主要范式是运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社会心理学在这些范畴上的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并在某些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这一领域目前正在快速成长,同时也存在着广泛的发展空间。未来的研究采用整合性研究与分离性研究相结合、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研究思路将有助于建立心理学统一的研究范式[20]。

有研究指出,社会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是相互依赖的学科,因此,社会心理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就是社会心理学与进化心理学的整合。当下定向的观点很难说明当代的社会行为,因为产生这些社会行为的心理机制都是在过去长期的演进过程中形成的。进化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心智都是过去而不是现在或环境所设定的,种族的历史可以解释社会行为及其演变。如果没有考虑到进化的解释,那就无法对社会心理学所涉及的行为进行因果把握[21]。

正是因为生物学的兴起和兴盛,生物学的原则、理念、方式和方法也扩散在了许多不同学科的探索和研究之中,这也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和发展中得到了贯彻和体现,生物学的研究取向也就成为了理解、解说、把握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重要基础。社会心理学生物学研究取向是将人类、人群、社会按照生物的物种、种群、进化进行的阐释,曾经一度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非常盛行,这其中所体现的是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生物学相关的层面或侧面,也是对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生物学还原的把握和理解。正因为如此,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生物还原论一直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三、社会心理学的心理学研究取向

个体的视角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心理学取向,这是把个体作为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单元。周晓虹在考察现代社会心理学危机的时候,就考察过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个体主义,他指出,在分析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危机成因时,不应忽视这门学科体现出的明显的个体主义倾向,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除实证主义和实验主义之外的另一特征,是个体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后继发展中的积极意义。从理论研究上说,这有效地抵制了早期社会心理学家将“群体心理”视为超个体的精神实体的错误;从实际研究上说,这也使得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能够直接而便捷地获得数量资料,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定量化研究成为可能。从行动者个人的内心入手去寻找社会行为的原因,自然不能不导致整个现代社会心理学缺乏对宏观社会过程的理论解释,以及把现实中的个体置于广泛的社会生活中考察的社会性。这种社会心理学割断了人们的社会联系,自然也难以服务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个体主义的消极影响还不仅仅在于此,这实际上还导致了延续至今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分裂局面。社会心理学分为“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有其理论的原因,即人类行为受制于人格、社会及文化等因素,决定了其是可以从心理学、社会学及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入手研究边缘问题的。那么,除了理论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即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和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同时代分别出版了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教科书,分别被看成是社会心理学学科的确立和独立。但是,这种分裂的进一步加剧却与20世纪20年代以后社会心理学中的个体主义当道密切相关。要恢复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实现社会心理学中不同取向的综合,就必须纠正这种否认群体的现实存在与现实影响的极端个体主义倾向[22]。

有研究考察了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中,心理学取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占居了主导性的地位,其功绩首先在于使社会心理学彻底摆脱哲学思辨和经验描述的初级发展阶段,跨入精确化、定量化的高级发展阶段,使研究方法和理论完成从抽象到具体、从宏观到微观、从整体到部分的转变。但心理学取向也存在诸多缺陷,主要是割断了同社会的联系,从而使社会心理学的发展面临困境。1908年,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这是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跻身于众多学科之林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意味着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学科内部正式确立。

在20世纪中期,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进入鼎盛期,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经典实验研究的不断涌现。在20世纪20年代至60年代之间,一直就是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占主流。二是各种理论流派的纷呈林立。一般认为,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观点可以按其来源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精神分析学派,其中对社会心理学较有影响的理论有沙利文的人际关系说、霍妮的基本焦虑说、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说、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论;第二类是行为主义学派,行为主义对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为社会心理学走出麦独孤本能论的困境并从经验描述阶段进入实验分析阶段提供了契机、原则与方法,实验社会心理学产生的主要依据就是行为主义的方法论;第三类是认知主义学派,这主要体现为海德的平衡理论、纽科姆的沟通活动论、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奥斯古德与塔南鲍姆的一致性理论、琼斯与戴维斯的对应推论理论、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等。三是局部应用研究的应运而生。这包括工业领域中与提高劳动生产力有关的人的因素方面的研究,围绕信仰、偏见、舆论、宣传、说服以及态度改变等问题开展的大量应用研究,以及对社会风气、种族歧视、劳资争端、婚姻纠纷、群体领导等问题进行的诸多卓有成效的研究。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具有特殊的优势。首先,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尤其是实验社会心理学,加速了社会心理学彻底摆脱哲学思辨和经验描述的学科发展初级阶段而稳步跨入精确化、定量化的学科发展的高级历史进程。其次,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以个体变量为关注重点,主要表现为以个体特质作为解释社会行为的基本因素,而对个体特质的把握则是通过用实验方法考察个体的生物和生理因素、社会学习所获得的经验、环境因素的作用(主要是小群体中他人对个体的影响)等方面来实现的。因此,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能够提供微观的或个体的社会心理的精确知识,而这种知识正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宏观的或群体的社会心理所必需的基础与前提[1]。

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是与整个心理学学科的确立、理论的奠基、思想的原则、研究的预设等紧密相关的。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是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之上的,个体的现实存在、个体的心理行为是人的根基性的存在和原初性的心理。那么,所谓的社会心理行为不过是个体的集合,也不过是通过个体而体现出来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成为了心理学中的重要的分支学科,并通过个体主义的原则和理念而与其他的研究取向相互对立和彼此隔绝。

四、社会心理学的人类学研究取向

种族的视角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人类学的取向。玛格丽特·米德(Margaret Mead)是20世纪著名的人类学家,以对青春期、社会化、性别角色论和文化决定论等问题的研究而著称。她以人性、人格和文化变迁为主题,无论是对萨摩亚人的青春期研究、对马努斯儿童的成长和教育的观察、对新几内亚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关系的探查,还是对代沟问题的研究,都充分证实了文化多样性对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决定性作用,从而表明先前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的行为模式的描述与阐释并不具有全人类绝对普遍的意义。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对人格的决定作用,她的一系列“证伪实验”有力地否定了弗洛伊德的泛性论,并使20世纪前期颇为流行的生物决定论遭遇严重打击。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对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心理学都产生了深远影响。米德的文化决定论强调文化因素与个人因素(或由个人产生的心理事件)存在着密切联系,研究范围包括个体是如何不可避免地受到他所置身的社会或文化要素的影响,以及如何在所处文化范围内构筑自身的人格等[23]。

有研究讨论了人类学或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历史贡献。研究指出,除却社会学和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对社会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同样作出了不可低估的历史贡献。社会心理学是一只有着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这样三条坚足的金鼎。文化是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主题,而对人格以及受人格影响的人的行为的分析,则是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的主要兴趣所在。个体的人格、群体的心理和社会的行为都必须从种族的存在和文化的模式来理解,都必须从历史的、社会的、文化的,而不仅仅是从生物的、遗传的、心理的取向来理解。从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出发,不同的文化塑造了不同的人格特征,那么就不存在什么普遍的、永恒的、脱离社会的、超越文化的心理或人格。不考虑特定社会的规范,就没有人格的常态与变态之分。文化人类学家的研究充分证实了文化的多样性对人格和心理塑造的决定性意义,从而表明先前的社会心理学对人的社会行为模式的描述和阐释并不具有绝对普遍的意义。在社会心理学的短暂历史上,这是一次至今仍为人们所忽视但却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转折。如同麦独孤时代的心理学家使社会心理学向生物学让步,以“文化与人格学派”为主体的文化人类学家开始迫使社会心理学向人类学让步。自此之后,在社会心理学关于人类行为的解释中,本能论、普遍论让位于文化论和差别论。当然,“文化决定论”在阐释人类行为时,一开始就带有将社会文化因素和生物因素对立起来并且否认后者的倾向(如米德等人对青春期的研究)。这种偏颇使其未能正确、全面地了解人格及人类行为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24]。

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就是立足于人类学的研究立场和基本原则,将人的社会心理行为定位为人类种族行为的体现和表达。那么,所谓的社会心理行为也就是人类种族或族群的心理行为,这与人类种族的性质、构成和演变密切关联。人类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将人类学的学术思想、研究理念、考察方式、研究方法等都带入到了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之中,社会心理学也就从心理人类学的研究获得了重要的学术资源。

五、社会心理学的社会学研究取向

社会的视角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社会学的取向。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首先在不脱离其母体的前提下,被当成一种关于微观社会学的研究,社会学家通过对社会的微观理解,形成一套理解和把握微观社会的方法。由于社会学学科自身就具有在理论上进行探索的特征,因此社会学中的许多微观研究实际上都是理论性的探索,只是一旦要去关心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和证实这些理论研究就会遇到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社会学当中的符号互动论虽然不直接进行实证研究,且比较理论化,但为后来的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带来了无穷无尽的恩泽和灵感。米德的这些思想为后来的符号互动论、社会角色理论、戏剧理论、日常生活方法论和社会交换理论等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如果说心理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向文化方向迈进是一种权宜之计的话,那么社会学近来也在突破符号互动论和人格与社会结构视角,而直接向传统上属于心理学的领域进发,比较明显的是后来兴起的认知社会学(cognitive sociology)和情感社会学(sociology of emotion)[25]。有研究对认知社会学进行了探讨,重新考察了社会学之中的通行概念的运用和意义,这包括探讨了如“地位”“角色”“规范”“互动”等,从而提供了更为明晰的基础,去整合社会过程与日常生活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的特征。这实际上是将人的认知活动或过程放置在了一个把握社会学所涉及的基本内容的重要的位置上[26]。有研究认为,认知社会学提供了理解和把握社会心智的途径。原本的认知科学对人认知的研究,脱离了人的实际的背景或环境,也就是忽略了认知的社会文化的维度,这包括了人的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传统的、现实的背景或环境。然而,这正是文化心理学家、认知人类学家、发展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等最为关注的方面。因此,目前的认知科学家就应该对认知社会学更为开放地接纳,更为完整的心智科学就应该包含思维的社会学,特别是社会的心智[27]。有研究指出,情感社会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形成了非常鲜明的理论和研究的传统,这包括了四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一是涉及了构成情感社会学重要基础的基本过程,如情感的分类、有多少种情感、情感的维度等;二是涉及到各种不同的情感动力学的社会学理论,所形成的是不同的理论或研究的传统,如权力和地位对情感的唤起、文化对情感的影响等;三是回顾了社会学对于特定的一系列情感的探索,如积极的和消极的情感以及社会关系中的爱情、羡慕、嫉妒、同情、愤怒、悲痛、羞愧等[28]。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对于社会学来说,认识到情感对于社会生活的重要性已经是很晚的事情了。但是,相关的研究却在不断加速,这涉及到了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是关于情感的理论观点,二是关于情感的社会舞台。前者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理论传统,包括进化的理论、身份理论、情感控制理论、社会交换理论、期望状态理论、地位权力理论、仪式理论、文化理论、社会神经科学理论等;后者涉及到情感得到体验以及表达的宽广和多样的舞台,包括在经济活动和工作场所中以及在家庭生活、心理健康、犯罪活动、体育运动、科学研究、技术活动等所有的制度领域中[29]。

有研究指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学学科的贡献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形成了颇具体系性的理论流派。在社会学取向的发展中,美国社会学家米德(G.H.Mead)创立的符号互动论直接孕育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大多数理论,主要有萨宾(T.Sarbin)的社会角色理论、海曼(H.Hyman)的参照群体理论、戈夫曼(E.Goffman)的戏剧理论以及勒默特(E.Lemert)的标签理论。此外,在符号互动论传统之外,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G.C.Homans)创始的交换理论极大地丰富了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二是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区生活和社会流动心理方面的调查,对因经济萧条和社会动荡所引起的公众舆论、恐慌状态、流言传播等方面的分析,以及对国家普选活动中民意状况的测验,进一步发展和扩充了社会心理学研究宏观社会心理层面的方法与技术。一般而论,社会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的突出特征,是以群体变量为研究基点,以社会互动和社会关系为主要的研究内容,多采用能在较大范围内实施的研究方法,如观察法、问卷法、跨文化比较研究法等,因而其优势是利于把握宏观的社会心理层面,敏于反映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动态,研究成果干预社会实际领域的能力较强。所以,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研究无疑是促使社会心理学把关注点更多地朝向社会的合理策略。针对心理学取向长期在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中居优势地位的状况及其存在的种种局限性,为克服社会心理学远离现实社会生活的弊端,必须加强社会学取向的研究,这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社会心理学家的共识,而且正在逐渐变成晚近时期世界范围内在学科上较有代表性的一些国家的社会心理学发展的现实[2]。

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决定了社会心理学也是社会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所突出的是人的社会心理行为的社会性质、社会构成、社会起源、社会变迁和社会表达。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自认为能够克服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的弱点,能够在更为宏观的层面上去把握和解说社会心理行为,这也就是将社会形态、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社会运行等更宏观的、大规模的、大尺度的社会存在和社会生活纳入到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中。

六、社会心理学的文化学研究取向

文化的视角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文化学的取向。可将文化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人的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一门具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所谓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指人在一定的语境中具有的对一定的文化刺激所作出的该文化所规定的反应,即特定文化中的人内在固有的对刺激的解释和以此为基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或方式。所谓文化刺激,是指某一种群或种族在其进化和发展中,根据自己的需要或一定的目的而赋予一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即对该种群或种族的人具有特定意义或价值的刺激。换言之,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是个体依据赋予刺激的特定意义或价值所表现出的心理或行为。对种群、种族和文化中的个人来说,文化心理或文化行为的形成过程即刺激的价值或意义的取得过程,是心理与文化的相互构建过程。由于刺激的意义或价值对于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的人来说都是特殊的或者是有差异的,因此,对其的研究应在具体的文化语境中体验、认识、解释与探究。再由于文化心理学具有交叉和边缘性质,因此其研究方法或方法论是多元的,需要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这包括有实证的方法,也有解释的方法;有量化的方法,也有质化的方法;有客位的研究策略,也有主位的研究策略[30]。

文化向度一旦被纳入社会行为的考察范围,立即就使社会心理学关于社会行为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广阔的领域。借助于文化研究,社会心理学走进了一个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甚至是“千奇百怪”的人类行为的大世界。文化是社会行为的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无论是社会群体中的相互作用还是个体对于一定社会事物的反应,都是受制于某种特定的文化的。因此,由于文化的不同,在不同的社会里便存在着不同的行为模式。同样,一个社会中由于拥有某种共同的文化(如习俗),其成员便对某类特定的事物作出相对一致(不是共同)的反应。这种结论对于社会心理学来说至少有以下两方面的启发意义:第一,在某一特定社会中所获得的关于社会行为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及到整个人类社会;第二,社会心理学必须将建立在文化模式基础上的社会行为模式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既是正确把握社会行为本质的需要,更是建立完整的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需要。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已经意识到了文化在社会行为中的决定作用,自觉地反省实验主义给社会心理学带来的局限,不仅力图恢复社会心理学的欧洲人文主义传统,而且也正在通过对文化科学成果的吸纳,使以社会行为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不断地得到完善和发展。可以肯定地说,没有对文化的研究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心理学[31]。

文化学取向的社会心理学是将文化的存在、文化的构成、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演变、文化的决定以及文化的现实,放在了理解人的社会心理或社会行为的最为重要的和决定性质的位置上。这最终决定了人的存在的性质、人的心理的性质、人的发展的性质。在人的社会构成和社会生活之中,文化的存在和文化的濡染,就成为了核心的和根本的方面。在人的心理构成和社会行为中,文化的人格、文化的心理、文化的情感、文化的行为则都是本质的和基础的存在,文化论的或多元文化论的思潮也就广泛地影响到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的基础、探索的方式和具体的研究。

七、社会心理学的生态学研究取向

生态学研究取向的核心是共生的理念,因此,生态学的研究取向也可以称之为共生的视角,所谓共生的视角被认为是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后现代的研究取向。“共生”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所谓“共生”的概念最先是指不同种属生活在一起的状态。在现代生物学中,“共生”则被认为是一种相互性的活体营养性联系。在此,“共生”就是指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他人之间的彼此依赖、互利互惠、和谐发展的生存状态和生存模式。所谓的“生”不仅仅是指存在和生存,并且是指吸收了新的性质、新的内涵、新的要素,从而有着改进、提高、优化、发展的含义。那么,所谓的“共生”也就是共存、共在、共荣、共利。“共生”的特征可以表现或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共生”是复杂的、多层次的和开放性的。“共生”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简单的存在现象,这包括生态系统的共生、社会系统的共生以及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和谐共生。第二,“共生”具有最大可能的包容性。构成共生体的基本单元不仅有同质的,也包括异质的,是异质的多样性融合。第三,“共生”是各种关系之间的良性循环与发展,互利则共生,互损则俱灭。第四,“共生”是弱势力量的天然追求[32]。共生的概念进入心理学,可以为心理学的研究带来根本性的变化或转换。生态学的研究视角就是指从共生的方面来考察、认识和理解环境、生物、社会、人类、生活、心理、行为等,所否定的则是割裂的、片面的、分离的和孤立的认识和理解,而所强调的就是联系的、系统的、动态的、发展的认识和理解。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和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所表明的是生态学的方法论对于人和人的生活来说既可以是考察的方式和方法,也可以是解说的方式和方法,还可以是干预的方式和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生态学的方法论所提供的是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层次观、进化观、同生观、共生观、互惠观、普惠观等一系列重要的思路、思想和思考。

在科学研究中、在心理学研究中、在对人的心理行为的研究中,分析、分离、分解、分割常常占有着重要的支配位置,这就把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对象进行了分门别类的细致的考察和研究。但是,问题就在于,把分析的方法转换成为一种研究原则,会导致对研究对象的扭曲和歪曲。为了克服这样的研究缺失,共生主义的原则应运而生,这是把原本为一个整体的存在但被人为分割成不同的部分又重新组合和整合为共同存在和共同成长的整体,这就是共生主义的研究原则。正如有研究所指出的,共生主义的新范式对心物和心身关系提出或提供了新的理解[33]。这被认为提供了关于认知科学整体的共生范式,成为了认知科学非常重要的研究框架或理论范式,在认知科学的研究中,也被称之为“4E”的认知,即“embodied”“embeddied”“extendied”“enactive”,这也就是所谓“具体化的”“嵌入式的”“扩展型的”“共生性的”[34]。因此,有必要去考察和推进心理学研究中的共生主义,包括其起源、含义、原则、影响等。这种演变进程就与心理学研究中的整合性的、系统化的、非还原的等的思想演变和理论趋势是相呼应的,这必然会带来心理学研究根本性的或革命性的改变。

在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中,人类已经开始意识到了,现实世界之中没有单一方面的任意发展、没有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没有消灭对手的成长机会、没有互不往来的现实生活,与之正相反,有的是互惠互利的彼此支撑、有的是共同繁荣的生存发展、有的是恩惠对手的成长资源、有的是互通有无的现实社会。其实,在科学的研究中,无论是研究自然的、研究生物的、研究植物的、研究动物的、研究人类的,都要面对着各种不同对象之间的关联性。

猜你喜欢
社会学共生心理学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意外遇见社会学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