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

2021-12-04 03:14魏舒欣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就业观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

摘要:近年来,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就业秩序,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压力。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是高校就业工作的重难点。新形势下高校就业工作的开展要紧跟就业形势,着眼学生需求,调整工作策略,切实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

关键词:新形势  就业问题  就业观  大学生创业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中的弊端

(一)毕业生数量增加

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高校招生人数增加,高校毕业生数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加之各高校硕士和博士学位点的增设,每年从象牙塔里走向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状态。高等教育平民化使得大学毕业生已经由以往的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待就业人数远多于空缺岗位人数,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日趋增加。

(二)专业设置与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开设的课程需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培养方案的制定和修改是关系到高校培养人才的大事,一般不会出现学生在读期间培养方案更改的现象,因此培养方案相对固定,无法及时根据社会现状、就业形势和产业结构更新调整。高校培养方案的制定立足于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专业特色、师资情况等,对就业环境和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考虑较少,没有经过对就业形势的深度调查研究,课程内容设置容易产生与社会用人单位需求不匹配的情况。

高校培养方案中虽然设置了大学生见习和实习的环节,但因为见习和实习时间短,且以修学分、完培养方案设置的课程为目的,见习实习质量难以保证。在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环境下,毕业生往往缺乏专业岗位的实践经验,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

二、大学生在就业择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我定位不准确

高校学生在就业择业过程中存在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缺乏较为明晰、准确的自我定位。这源于高校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没有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认真的思考和清晰规划,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很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较为模糊,对自己的性格、能力认识不到位,容易产生好高骛远的心理,往往眼高手低,容易在就业择业时产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在虚荣心和攀比心的促使下,一味追求“有面子”的职业,看不起基层岗位,一直找不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部分毕业生的求职意向不明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容易“随大流”,跟着别人择业,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认为只要有工作就行,甚至在不了解工作性质和岗位要求的情况下盲目投递简历,这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的行为。

(二)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和吃苦精神,一直生活在象牙塔中,没有接触社会的机会,对社会大环境和就业形势仍抱有天真的想法。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过于理想化,非常不切实际,往往期望着一毕业就找到工资待遇好、社会地位高、清闲不劳累的工作,认为只有这样的工作才能和自己的学历学位相匹配。在这种不理性的就业观的影响下,毕业生很难接受现实的打击,从而给自己的择业与就业增加了难度。

还有部分学生在父母长辈的影响下,在择业中倾向于选择稳定的工作,想要进入体制内,热衷于报考公务员、事业编制、国企、银行等岗位,对于其他的企业一概不考虑,更不会考虑大学生自主创业。这就使得毕业生将自己的择业范围大幅度缩小,加上受到所学专业的制约,能够供毕业生选择和报考的职位少之又少,就业成功率自然会大幅度降低。

(三)受心理因素的干扰

毕业季是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的高发时期,严重的会影响到毕业生的毕业和就业。毕业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来源于毕业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毕业论文的撰写和求职备考的冲突让毕业生很难平衡,容易导致论文写不好,也无法专心备考工作。对于本科毕业生而言,是就业还是考研这是一个难以抉择的问题,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两者都去尝试,但由于精力有限,很难做到两者都兼顾。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和压力使得部分毕业生的心理出现了变化,这无疑会给就业求职带来负面影响。

考研失败或求职碰壁带来的挫败感极易让毕业生失去自信心,甚至会出现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什么都做不好,对未来失去希望,不敢进行下一次求职的尝试,或者在下一次的求职中越来越紧张,越紧张越容易发挥失常,失败率也随之增加,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求职就业的正常进行。

三、改善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调整教育模式,紧跟就业形势

高等学校是教育和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场所,对在校生的培养中要着眼于当前的就业形势,考虑到用人单位的需求。高等学校应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和特点,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布局,调整专业设置,灵活培养模式,调整培养方案,增设提升学生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选修课程,打破专业和院系间的壁垒,鼓励学生多方面、全方位学习,增加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求职就业中增强核心竞争力。

更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转变教学理念,改变“满堂灌”的填鸭式教学,在理论授课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做到课上有思考,课后有见解,以理论指导实践;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基础上,通过见习、實习、校企合作就业实习基地等途径增加社会实践,完善见习和实习课程,真正发挥指导教师的带领指导作用,深入实地观摩学习,亲身感受工作性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工作岗位的要求,对未来的职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实践中查找差距,弥补不足,为就业做好充足准备。

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加大扶持力度。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要紧跟社会发展趋势,培养有思考、有能力、有技术的创新型人才。用好“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等全国性创新创业大赛,选配有经验的优质师资队伍指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学习;创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普及讲解国家和学校对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切实做好大学生创业的指导、扶持工作,引导大学生积极进行创新创业尝试。

(二)加强就业指导,做好心理疏导

高等学校需将就业指导教育贯穿学生求学生涯的始终。通过开设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定位自我,树立职业理想,找准职业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会和社团等学生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开展一些锻炼求职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的活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主题班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不一味追求“铁饭碗”,进行多种形式就业;通过政策宣讲、专题报告、树立典型等形式,大力宣传基层就业,传达优惠政策,邀请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校友回校做专题报告,利用朋辈榜样的先进事迹鼓励学生到西部、到边疆、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动员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服务边疆,奉献西部,投身祖国建设。

积极关注毕业生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变化,做好心理疏导。在毕业季这个关键时期,辅导员老师要进行毕业生普遍谈心谈话工作,做到毕业生谈心谈话全覆盖,了解每一名毕业生的目前状态和求职就业进展,从谈心谈话中发现问题,对毕业生的压力、焦虑、选择困难等不良情绪进行有针对性地疏导和排解,必要时可以转接学校的心理健康中心,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共同守护毕业生的心理健康。

(三)畅通就业渠道,做到“精准就业”

基于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接收相对闭塞,了解就业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的现状,高校就业部门应积极做好就业信息发布工作,畅通就业渠道。邀请相关专家来学校开设专题讲座,对我国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和就业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帮助毕业生认清形势,找准目标,正确定位;充分发挥校园的育人功能,积极组织线上线下的招聘会,为毕业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就业平台;引入优秀的企事业单位来学校进行宣讲,让学生在充分了解用人单位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岗位,帮助学生解决没有就业渠道的难题。

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给高校就业工作带来了便利。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依托QQ、微信、微博、抖音等多媒体社交平台,利用好学生班级群和学院学校微信公众号,针对不同年级和专业学生需求精准推送信息定期推送一些招聘信息;为学生推荐一些可靠、正规的发布招聘信息的网络平台,做到就业信息畅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先了解清楚学生的就业意向,包括意向的工作类型、意向工作城市、意向薪资待遇等,需要辅导员老师进行逐一摸排,并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有针对性地为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用人单位保持联系,根据用人单位的特点和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意向,主动向用人单位推荐合适的毕业生人选,大大提高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使高校就业工作更加系统化、精准化,努力做到就业工作“一人一策”,将 “精准就业”工作落实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陈雪皎.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J].作家天地,118-119.

[2]张晗.新时代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1(07):144-145.

[3]朱孟斐.高校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产业创新研究,2020(07):180-181.

[4]麦尔哈巴·帕尔哈特.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指导教学优化对策[J].就业与保障,2020(08):58-59.

[5]冯璐.大学生就业過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就业与保障,2020(02):45-46.

[6]杨乾振.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毕业生精准化就业指导路径探究[J].智库时代,2020(02):43-44.

[7]马晓倩,田文婷,向杰.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J].产业创新研究,2019(12):275-276.

作者简介:姓名:魏舒欣,山东枣庄人,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就业观就业问题大学生创业
以就业为导向在中职化妆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探究
中医药院校学生就业观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研究
关于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
新疆高校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
关于职业学院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高校辅导员的自我定位及学生管理工作的探讨
“互联网+”促进大学生创业途径的思考
大学生开设特产专卖的社会意义
试论当代大学生择业观与就业观的形成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