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困境及其突破*
——基于互构性治理的视角

2021-12-05 04:54熊耀林禹旭才
关键词: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熊耀林,禹旭才

(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目标,标志着国家治理迈入了新时代。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基础性单元,高校理应顺应时代潮流与历史趋势,不断推进中心工作在治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以激发其蕴含的治理效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二者是高校育人共同体遵循一定规律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特殊治理活动,是高校治理现代化实践客观存在的两个重要维度。将二者协同联动、深度融合,既是高校实现治理现代化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纵深发展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现实需要。

“互构性治理源自互构思想的启示,强调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同源、同构、共生、共变关系。”[1]这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提供了一个创新性视角。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性治理,是以激发治理效能为旨归,通过理念、制度、主体与平台等要素的系统整合构建协同联动、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形成逐渐紧密且相互涉入的关系,从而打破彼此间的区隔与破碎的现状,达到互补共赢的最佳效果。

一、同质关联: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互构的逻辑起点

“同质关联”这一概念最初被用于经济学相关问题的研究,意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因在性能、质量与营销手段等方面具有趋同性而进行有效关联。近年来,高等教育研究者对这一概念进行了重新解释。综合相关定义,“同质关联”可以界定为某个领域中不同类型的事物由于具有相似的结构、内容、形式,且具有一致的目标与任务,因此可以采取相似的策略与行为模式进行有效链接。恩格斯指出,“我们所接触到的整个自然界构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处于某种联系之中,这就包含了这样的意思: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而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运动”[2]。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具有特定属性和功能的系统,同处于高校这个组织场域中,同属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范畴,二者在结构构成或结构属性上具有某种程度的相同性,在理念、原则、目标与方法上具有契合性,在理论自洽、价值契合、实践互动上具有相通性,这是二者能够进行逻辑互构的基本依据。

(一)指导思想的一致性是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互构的前提

“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3]这决定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取向、核心使命一定要与所处的时代共舞,与国家的前进同行,与社会的发展同向。二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凝心铸魂;中心任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固本培元、补钙壮骨,更好地“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汇聚起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磅礴伟力;根本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价值理性的共通性是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互构的基础

价值理性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客体精神质量的批判和建构,从而真正体现人的本质。[4]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理性的共通性可以从目的理性、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批判理性与建构理性四个方面来审视。目的理性表现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人的合理性需求为目的,把提升人的价值与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从而培育精神和身体、个体与整体和谐共生的人。以主体为中心的理性主要表现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把人作为主体和目的,把人作为教育的本质而不是单纯的教育结果,二者在教育过程中都注重激发主体的能动性,维护主体的利益,促进主体知、情、意、信、行的发展。批判理性表现在二者都注重反思与自我革命,通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三阶段推动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在批判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发展。建构理性体现为二者都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并都注重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构,支撑、引领学生用精神动能去改造现实世界。

(三)实践过程的共生性是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逻辑互构的关键

“‘共生’是指不同种属按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或者相互抑制的关系。”[5]共生性始终强调系统演化要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共生于同一场域,共生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落实的过程中,二者具有融合互促、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是实践要求具有相似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6]他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党委要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加强领导和指导,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3]可见,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要求上都强调上下贯通形成一盘棋,左右联通拧成一股绳,旨在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学生工作、宣传、共青团、党校、教务、人事等部门协同配合,院(系)党组织负责实施的全方位工作格局。这一带有战略性、系统性与全局性的重要理念,为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协同发力提供了根本遵循。二是实践方法具有相通性。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八个相统一”的总要求,这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指引。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要摒弃强制性、灌输式的单向教育方式,既要注重落实中央文件的统一要求,又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既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既要通过理论灌输引导大学生政治化进程,又要注重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既要发挥显性教育手段的作用,也要挖掘隐性教育资源。三是实践模式具有相容性。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过程中既强调全方位用劲,也要求重点发力。二者都要以“理论学习课堂—校园文化课堂—社会实践课堂—网络育人平台”四位一体贯通式教育载体为抓手,把教育内容、实践活动、教育环境等要素聚合形成 “文化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都要求建设政治站位高、专业本领强、工作作风正、人文情怀深的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实现多元化知识、资源与能力等要素的集成;都要推动教育主体进课堂、进宿舍、进活动、进网络“四进”工作;都要以“规划—执行—督查”管理体系去实现全过程培养、多层次管控、多元化评价,从而不断优化育人过程。

二、隐性区隔: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互构的实然困境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衔接在显性层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党组织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与战斗堡垒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升了党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基层党组织力量的夯实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对积极因素挖掘的同时,高校也必须充分考量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状况,以免陷入“良性互构的乌托邦”。目前,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构过程中的协同机制不完善、教育力量较分散,使育人过程出现了重复、冲突、转嫁、低效等问题,影响了整体育人格局的形成与治理效能的提升。

(一)组织机构协同不畅导致治理结构碎片化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主要是高校内部各权力(利)主体和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及权力配置模式。”[7]治理结构的碎片化主要表现为各个机构、各个政策与措施之间不系统,关联性不强。高校学生党建主要由“党委组织部—教学院系党总支—基层学生党支部”负责,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从思政课教学主渠道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两个维度展开,其中课程教学由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部负责,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由“校学工部、团委—教学院系学工办、团委—辅导员、班主任”负责。两项工作分属不同的组织机构,易导致力量分布碎片化、决策执行碎片化和制度体系碎片化,不利于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横向协同与立体合作。具体而言,在实际工作中,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大多按照“固有公式”履行职责,缺乏宏观视野上的整体性把控,工作难免出现条块分割、相互推诿、各行其是、多头管理等问题。在对教育对象的培育上,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重分工轻合作:党建组织系统侧重于培育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教育对象具有“特殊性”;思想政治教育注重覆盖全体学生,具有“普及性”。因教育对象的定位存在差异,组织结构会对自身工作职责进行了框定,不利于形成育人合力。在理论灌输时,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因缺乏协同管理,出现了党校培训与团学培训主题重复等现象,使教育对象在“似曾相识的简单重复”中产生倦怠感。

(二)教育主体融合不深导致治理资源离散化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都包含了学校党政干部和共青团干部、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具有一定的交叉性,但因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的意识不强、能力不足,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尚未充分发挥出互构治理的综合优势。思政课教师具有比较扎实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在理论阐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党政干部与辅导员、班主任等因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若能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整合,可以发挥出治理资源的最大优势。但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师上党课、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比例不高,党团干部因学历门槛的限制进思政课堂与校园系列讲坛的比例也很低。在社会实践中,党建实践活动缺乏深入的理论指导,思政课社会实践亦缺乏走入基层、服务社会的载体与平台,以至于社会实践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这主要源于党支部开展的社会实践、思政课实践教学与辅导员、班主任指导的班团实践活动分别从三条线铺开,实践活动看似丰富多彩,却因优质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出现活动数量多而精品少的困境,实践育人成效不够理想。

(三)治理手段联动不足导致治理过程粗放化

高校学生党建遵循的是行政的逻辑,在工作开展中要求严格遵循组织纪律、明确执行框架、凸显主体责任,但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改革内生变量不足,“依然存在‘上热、中温、下凉’,外加‘循环不畅’的现象,全面从严治党的压力传导存在逐级递减的问题”[8]。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粗放化具体表现为“三重三轻”:一是重文件学习,轻互动研讨。学生党建工作仍是以政策文件学习为主,教学手段停留在“听报告、念文件、谈感想”的阶段,教育内容生动性不够,教育方法灵活性不足,以至于理论学习民主气氛不浓、互动性不强。二是重线下学习,轻线上宣传。学生党建工作网络平台利用率不高,网络专栏内容不丰富,大多是信息的“嫁接移植”,正向激励不足。三是重发展结果,轻培育过程。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体系不健全,培养考察的力度不够,培养对象模范作用发挥不强。相比较而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注重守正创新,运用鲜活的教育素材、多元的教育平台、多样的教育方法去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但党建的龙头作用发挥不够。例如,少数辅导员政治素养不够高,工作导向本末倒置,使意识形态安全虚化、弱化;少数思政课教师旗帜不鲜明,态度不坚决,斗争精神缺乏;少数大学生理性信念缺失,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较重。因此,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充分借鉴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的形式载体与教育手段,以实现“器”的层面的现代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吸收全面从严治党的原则要求完善治理体制机制,以实现“道”的层面的现代化。只有将治理手段协同联动,二者才能在治理过程中实现精细化转向。

三、相互建塑: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互构的应然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明确提出:“高校党委要履行好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结合起来。”[9]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落实立德树人中心任务的基本途径,其中学生党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灵魂,发挥着主导与统领的性质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是党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途径,能促进学生党建的战斗堡垒进一步巩固。由此可见,二者具有形成“最大公约数”的逻辑和必然。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逻辑上具有结构一体化的交互影响和交融作用的特征,在治理过程中具有结构化螺旋式交互上升的行为表现。但是,二者如何进行系统集成并无先验的图式和特定化的模式。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加强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10]这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互构性治理提供了方法遵循。为促进二者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系统集成治理格局,我们需要探索二者互构性治理的实践进路。

(一)贯彻“共建共治”的治理理念,提升互构性治理的统摄力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发展理念指导下完成的。马克思曾经论述:“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1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2],这一思想内蕴着实体上共同建设、行动上共同治理的逻辑理路。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分别承载着全面从严治党与全方位育人的使命。只有让“共建共治”理念深入人心、落于行动,才能推动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实践在目标定位、理论构建、方法运用、系统运行等层面的现代化与精细化。一是通过理论阐释、教育宣传与实践演进等路径教育主体形成对“共建共治”理念的广泛认同、认可,并在行动中自觉遵循。二是明确“共建共治”的具体要求,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统领作用,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并以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为载体,增强学生党建的生命力与吸引力。三是通过宏观体系规划搭建组织协调机构、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形成工作交流机制、互为学习机制,实现问题联治、工作联动,增强治理结构的协同性、整体性与治理发展的有序性、精准性,为高校以全局理念协调二者的治理行动提供根本遵循。

(二)构建同向同行的治理制度,增强互构性治理的保障力

“制度密码”与“治理效能”密切相关,前者作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学界频用的新词,意谓“制度之于治理效能的奥秘所在,或谓‘治’之‘密码’在于‘制’”[13]。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进行,其互构性治理体系就是一系列规章制度的集成与总和。二者要发挥治理效能,需在制度构想、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制度评价上下功夫,构建一个具有“科学性、整体性、有序性、反馈性”的刚性制度体系,把互构治理的形式、内容、作用、评估等方面的软指标化为硬要求加以约束,以制度化与程序化来健全明责、履责、考责、问责的常态化长效化工作机制,为实现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统一治理提供制度支撑,确保工作责任在制度细化中得到有效落实。一是建立校、院(系)两级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联系指导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明确各级主体的主责主业,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链条,促进各个工作块面与各项工作流程有效运行。二是健全工作交流与日常事务沟通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存在的问题,并集思广益,规划发展路径。三是完善检查与考核制度,落实好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部门考核与实施主体个人考核工作,将考核结果与部门评优、职称职务评审、岗位聘任等挂钩,实现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共生。

(三)培育专兼互融的治理队伍,加强互构性治理的执行力

高校要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队伍的引导力、支配力与推动力。一是建设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业务素质精良的专职主力军,形成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政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辅导员和班主任等多元主体合作共治、全面覆盖的治理格局。二是推动党建工作队伍与学生工作队伍、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深度融合。目前,高校在着力强化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设,这有利于教师党务工作与业务工作“双促进”“双提高”,为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治理队伍建设提供了参照。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需要将政治素质高、理论功底深、教学能力强的思政课骨干教师选聘为学生党支部书记,通过经常给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讲授党课弥补学生党建工作理论储备不足。思政课也要聘请实战经验丰富的党建部门负责人和学生工作队伍人员以兼职教师身份承担部分课程教学工作或对学生进行理论宣讲,营造理论学习的良好文化氛围。三是强化队伍的培养培训,提高队伍的治理能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把提高治理能力作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重大任务。通过加强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推动广大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履行职责、行使权力、开展工作。”[10]高校要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学习交流培训,让他们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工作方法,提升治理能力。同时,要培育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理论功底扎实、示范引领作用凸显的优秀学生党员,发挥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朋辈引领作用,形成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治理共同体。这些有利于推进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

(四)打造协同联动的治理平台,提高互构性治理的支撑力

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构离不开对话互动服务的实践平台,这有利于增强治理队伍的交流频繁度,提高互构性治理的融合度。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解决桥和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14]可见,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良性互构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实现。一是创建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互构的网络平台。针对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治理能力不足、运转不畅、建设滞后、功能受限等问题,二者要打破壁垒,依托“三微一端一网”新媒体平台进行信息挖掘、分析与共享,增强综合治理能力。如在工作网站上设立理论园地、典范引领、党员培养、活动展示、互动交流等栏目,突破时空限制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回应和解决学生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搭建学生公寓区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平台。例如,在学生公寓区设置党团活动室,建立党员公寓责任区制度,形成“公寓区党支部—公寓楼党小组—楼层负责党员—寝室蹲点党员”全覆盖工作模式,把学生社区建设成为融“思想引领、行为指导、管理服务、道德实践”等功能为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三是建设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校园文化平台。这一平台既注重蕴含育人功能的物质环境建设,也要推动党团干部、学生党员与思政课教师等进班级、进社团、进宿舍,深入指导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形成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文化等系统联动共生的校园文化生态。四是拓展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平台,携手共建社会实践教育基地,通过“志愿服务工程”将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系的“势能”转化为推动社会治理的“效能”,并在社会实践的现实土壤中引领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锤炼品德修为,担当时代责任。

猜你喜欢
高校学生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疫情防控对高校学生管理体系完善的启示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提高东北高校学生冬季运动兴趣的路径研究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