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柑橘黄龙病

2021-12-05 07:56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湖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鼻子病树大苗

湖南省植保植检站

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中国作为柑橘发源地及全球柑橘重要产出地之一,栽种历史源远流长。柑橘已成为我国南方很多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然而柑橘黄龙病的出现,对柑橘产业造成巨大威胁。柑橘黄龙病,被称为柑橘的“癌症”,是柑橘的一种毁灭性病害。

一、染病症状

柑橘初感染黄龙病时,会因品种、树势的不同而出现长短不等的潜伏期和不同的表现症状。症状一:老叶斑驳黄化。正常已经转绿的老熟叶片,由于黄龙病病菌在叶片上的增殖引起叶脉堵塞,造成老叶从叶脉或叶缘开始出现褪绿的斑驳黄化。开始发生黄化的位置多在叶脉或者叶缘,并逐渐向叶肉扩散,黄化程度深浅不一,且黄色区域与正常的叶片组织之间没有清晰的边界。症状二:新梢均匀黄化。在病树树冠顶部或向阳的地方,往往有几个新梢不转绿,呈现一种亮黄色,黄叶与正常叶片对比很明显,从整树来看有明显边界,俗称“插金花”或“半边黄”。这种黄化多发生在秋冬季节的新梢处。症状三:缺素状黄化。以类似缺锌状或缺锰状黄化为主,一般不作为田间判断的主要症状。症状四:果实症状表现比较明显,具体表现为红鼻子果、青果、僵果、畸形果、果实变小等,不同品种柑橘表现不同。砂糖橘、椪柑等宽皮柑橘品种染病,多表现为红鼻子果症状,也会出现僵果、果实变小等。脐橙染病,除红鼻子果外,还会出现青果症状,即成熟期果子不转色,仍然保持青绿色。柚类包括沙田柚、琯溪蜜柚等品种的黄龙病树,既没有红鼻子果也没有青果症状,但是可以通过大小果、畸形果来识别。大小果即同一棵树上有的果子大,有的果子小。

二、传播

柑橘黄龙病主要靠带病的苗木、接穗、砧木等繁殖材料进行远距离人为传播。在大田则是通过柑橘木虱完成自然传播。柑橘木虱是自然界唯一传播黄龙病病原菌的虫媒,柑橘木虱在染病植株上取食后,再在其他植株上取食时,就会将柑橘黄龙病病菌传给其他健康植株,柑橘木虱一旦携带病菌,终身都有传病能力。所以有柑橘木虱的地方,黄龙病蔓延更加迅速,控制了田间的柑橘木虱虫量,就能大大延缓柑橘黄龙病的自然扩散速度。

三、综合防控

面对严峻形势,专家总结出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措施,主要是“检、防、铲、补”,即严格检疫种植无病毒苗,防控木虱,铲除病树,补种健康大苗。

1.严格检疫种植无病毒苗 把好检验检疫关,禁止在木虱发生区露天繁育柑橘苗木,广大橘农做到不生产、不调运、不购买、不使用未经检疫的柑橘苗木、接穗和砧木。

2.防控木虱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病性。通过实施统一控梢和种植防护林等措施,控制木虱发生代次,并将其相对隔离。重点做好冬季清园工作,压低越冬虫口密度。在药物防治上采取主治与兼治并举的策略,在木虱发生区的柑橘春梢、秋梢萌发等关键时期,按“五统一”施药原则主治柑橘木虱,即同一区域采取统一调查虫口基数、统一施药时间、统一药剂配方、统一施药器械、统一检查防治效果。在其他时期,结合柑橘其他病虫害的施药防治方法,加入具有持效性和内吸性、能够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药剂兼治柑橘木虱,并坚持轮换用药,防止木虱产生抗药性。

3.铲除病树 及时清除田间病源,做到先喷药再砍树,防止柑橘木虱在砍树过程中向周边逃散;残留的树桩应及时挖除或采用灭生性除草剂沤桩处理,防止其继续萌发新梢。

4.补种健康大苗 在柑橘果园边设立与之规模相适应的健康容器大苗繁育棚,培育无病大苗。清除病树后,及时用大苗进行补种,以保持果园的正常生产能力。

湘南的多个柑橘主产区,通过贯彻落实“检、防、铲、补”防控策略,已实现柑橘木虱密度和黄龙病病株率双下降。实践证明,柑橘黄龙病可防可控、不可治,但也不可怕。广大橘农要理性认识黄龙病,增强防控信心,自觉行动,主动配合农业农村主管部门开展防控行动,对违规使用柑橘苗木和木虱防控不力的现象进行监督、举报。

猜你喜欢
红鼻子病树大苗
更正
绝望与觉悟的隐喻
寓言故事三章
母亲“送礼”
橘殇
苹果树大苗移栽要“十改”
斩“病树”之根 迎庠序新象
达洋和吉坦 (八)
爱是世间始终你好
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