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进展

2021-12-05 17:22赵倩煜李楠楠刘云霞田文扬郭冰玉陈志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16期
关键词:太溪脑区受试者

赵倩煜,李楠楠,刘云霞,田文扬,郭冰玉,薛 静,陈志刚

(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 100078;3.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

普通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不能显示联动的功能图像,无法用来研究大脑的活动过程。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出现为获得脑功能的活动信息及早期诊断提供了技术支持。最常见的分析方法是基于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ation level dependent,BOLD)的功能磁共振技术,脑内的神经元活动可影响相应脑区局部血流中氧合及脱氧血红蛋白的相对浓度,从而可反映出静息状态下神经元的功能活动[1]。当大脑受到刺激或执行任务时引起的相关脑区功能变化也能通过BOLD技术做出准确且可靠的检测,因此大多数fMRI研究使用BOLD变化值来观察受试者大脑的活动情况,被广泛应用于视、听、思、说等大脑活动的研究。因该技术客观化、可视化、可重复率高等特点,对于针刺机制的研究具有其独特优势。1998年Cho等[2]首次利用fMRI技术研究针刺引起的对应脑区功能的改变,随后麻省总医院的Hui教授等[3]提出针刺效应机制假说为大脑边缘系统负激活理论。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内外研究着眼于此,在SCI收录的关于针刺研究的文献70%以上与fMRI技术相关。

太溪穴(KI3)作为足少阴肾经的元气起源,具有补肾气、填肾精的作用。肾为先天之本,主一身元阴元阳,故古代医家称太溪为“回阳九穴之一”[4],可治疗一切虚损性疾病[5]。近年来以太溪穴为主,多用于治疗头晕头痛、高血压、内分泌紊乱、更年期综合征、认知功能障碍、二便异常、性功能障碍等[6],以补肾填精、温肾助阳为法。检索Pubmed、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以“Acupuncture,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Neuroimaging Studies,Taixi acupoint,KI3,Taixi”作为英文检索词、“针刺,功能磁共振,脑功能成像,太溪穴,太溪”作为中文检索词,分析国内外关于fMRI技术下针刺太溪穴的研究,发现主要集中于对生理或病理状态下针刺太溪穴的穴位机制研究、原络配穴、临近配穴、针刺配伍等脑成像研究,不同针刺设计方案、刺激方式对穴位机制的影响,不同受试人群刺激脑区的差异性、针刺时效性等方面。现将各类研究进行归纳总结。

1 健康受试者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1.1太溪穴重复刺激一致性 李乃选等[7]探究针刺引起的脑功能区活动是否具有一致性,对10名健康志愿者重复性针刺太溪穴或非穴点,并先后行4次完全相同的功能磁共振扫描,每次扫描时间均间隔2周以上,以观察针刺穴位、非穴、重复针刺引起的脑功能活动变化,结果针刺穴位点在双侧中央后回、对侧丘脑,中央旁小叶等脑区可见正激活,双侧前额叶眶回、扣带回、海马复合体等处可见负激活。非穴位点针刺虽然也可以引起某些脑功能区活动,但活动范围及数量相对针刺点较少,且不具有特异性。同一个体多次扫描后重复刺激的脑功能区活动区存在差异性,因此为精确获得针刺某一穴位受试者的脑功能活动情况,多次相同的试验设计不可缺少。

1.2太溪穴提插捻转刺激及后效应研究 陈尚杰等[8]同样选取健康青年志愿者,采用均匀提插捻转太溪穴或假穴的方法,观察脑内激活区。结果针刺太溪穴被激活脑区为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额中回(BA46)、左右顶叶的中央后回(BA2、BA3)等,而假穴未被激活。从而得出太溪穴与假穴的激活区域不同, 针刺后脑内激活区域与经络、脏腑密切相关。于国强等[9]针刺8例健康受试者右侧太溪穴,均匀提插捻转,发现主要脑激活区为右侧颞上中下回、楔前叶等,该区域多负责听觉、高级认知功能。欧阳怀亮[10]同样选取针刺健康志愿者太溪穴和非穴各15例,发现针刺后主要激活脑区有右侧小脑后叶、左侧大脑额中回、颞叶梭状回,右侧大脑额内侧回,这些脑区与精神认知、运动情感等相关,这与临床上太溪穴可治疗认知功能障碍、运动障碍类疾病相符。从上述研究可看出,针刺太溪穴引起的脑功能信号改变与针刺非穴点明显不同,说明穴位点确实具有一定的神经机制和经穴特异性。生理状态下,针刺太溪穴可特异性地激活与其临床功用相关的脑区,主要激活区为脑颞上回和额顶叶。颞叶作为人体听觉语言中枢,被激活可能与“肾开窍于耳”“肾经挟舌本”“肾主骨生髓,通于脑”相关;额顶叶普遍认为与人体认知功能水平相关,而肾脑的关系不仅体现在体表经络上的沟通联系,精髓化生上的相互资助,也体现在一升一降、阴阳相因的呼应和神气功能的相互协调等多方面,因此针刺肾经原穴可以激活认知相关脑功能区。而非穴的针刺也能引起脑功能成像相应的变化,这可能与其单纯的针刺机械刺激引发的痛觉相关,为避免此类影响,今后的研究可使用激光等非侵入性措施实现非穴的针刺。针刺非穴为何会激活相应的脑区,其复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由于大部分的试验研究留针时间都在10 min以内,Zhu等[11]为研究针刺刺激后是否存在延迟反应,将针刺后的时间延长至30 min。30例健康青年志愿者随机接受太溪穴与非穴刺激,并分别在针刺前后行功能磁共振成像。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局部一致性(ReHo)值和低频振动波幅(ALFF)值。通过比较发现针刺太溪穴对Brodmann分区7(BA7)的脑功能影响相对较强,对BA6、BA7、BA10、BA20及小脑后叶的作用相对集中。皮质区域是已知的与运动计划和执行有着密切关系的大脑区域,前额叶主要参与感官信息的集成,小脑后叶主规划和协调运动,包括运动强度的确定、方向和范围等。因此,针刺太溪穴后,与视觉和听觉感知、身体运动和联想相关的大脑区域被选择性激活,fMRI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与针刺太溪穴的临床应用相符,例如治疗耳聋,耳鸣,失眠,阳痿、头痛、牙痛和认知障碍等。

1.3太溪穴不同刺激方式及针刺深度 大多数fMRI在静息态的扫描时仍有一定的留针得气后效应,对脑激活区域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排除这种针刺留针后的得气效应,程华军等[12]探索捻转和非捻转刺激太溪穴观察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结果发现捻转刺激太溪穴主要激活区域同陈尚杰试验结果,为右侧颞上回、左侧额中回、左右顶叶的中央后回等,而非捻转刺激则没有激活相应脑区。朱芬等[13]为评测针刺太溪穴不同针感对fMRI成像的影响,通过针刺不同角度的变化,采用VAS量表评价,使12例健康青年志愿者分别获得胀感或麻感,以确定在fMRI技术下进行试验探究时,获得何种针感能最大程度避免试验误差。结果出现胀感的受试者未见肢体运动,而麻感的受试者有9例出现肢体运动,导致图像上出现伪影,产生假阳性结果。因此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应避免麻感,以胀感为主。但本试验并未说明针刺产生胀感或麻感的具体操作,使试验验证不具有可重复性。

除了研究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也有部分学者研究推拿手法对太溪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彭旭明等[14]采用一指禅推太溪穴,发现可激活初级听觉皮质和听觉联合皮质,与中医“肾开窍于耳”理论相合。此外,刺激使丘脑、基底节、小脑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激活,三者起到调节随意运动和肌张力,稳定肢体平衡,控制姿势和步态的作用。陈尚杰等[15]比较了针刺与推拿同侧太溪穴的脑功能区激活变化,各选取12名健康青年受试者,分别采用捻转行针法和一指禅推法。结果针刺激活脑区主要为右侧颞上回(BA22)、左侧额中回(BA46)和额下回(BA45)、左右顶叶中央后回(BA2)、右顶叶(BA3)、左顶叶(BA40)。而一指禅推法激活脑区范围更广,除了皮质感觉区(BA2、BA3)、颞上回BA22等,还包括右边缘叶海马旁回、钩回(BA28)等,这可能与一指禅推法作用范围更广有关。但无论哪种刺激方法,作用于单侧穴都可激活双侧大脑脑区。而不论是皮质感觉区的激活还是颞上回BA22的激活,都说明了两种刺激方式均通过感觉传导实现,对听觉语言中枢的激活可能与肾开窍于耳、肾经挟舌本连舌咽相关。此外,两者都以额顶叶激活为主,与认知功能相关性大,这也是大部分试验研究太溪穴与轻度认知障碍关系的原因所在。

除了刺激手法的不同,也有学者致力于研究针刺深浅对脑功能连接的影响。王单等[16-17]选取12例健康老年人针刺太溪穴,根据中医皆虚致衰的观点及太溪穴为治疗皆虚的要穴,探究太溪穴可否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将入针效应、留针后效应均考虑在内,采用了新的试验模式,不仅比较了常规针刺与浅刺老年人太溪穴的大脑激活情况,也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比较了不同针刺深度效应网络连接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常规针刺与浅刺比较,明显增加了颞叶、额顶叶内部核团连接的复杂度。常规针刺后引起的针感更为强烈,执行同一任务的功能脑区内部连接更为紧密,大脑网络与高级认知相关脑区的专属性进一步加强,具有同一性,引起脑区内更复杂的信息交互,并调节与衰老相关的脑网络连接。因此可推测出,临床操作中,当针刺达到合适的深度刺激时,才能发挥出最佳的治疗效应。

1.4原络配穴、临近配穴的研究 随着科技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拓思路,不仅着眼于单穴的研究。张帆等[18]探讨针刺足少阴肾经原络配穴(大钟、太溪)的脑激活区与单独针刺两穴位的区别,共招募14名健康志愿者采集针刺信息,结果2组都可引起双侧额叶、左侧海马回(BA17)、右侧岛叶(BA13)的激活,而针刺配穴在右侧丘脑、中脑、边缘叶等处存在特异性激活,提示原络配穴引起的脑激活区不仅仅是两单穴激活脑区的叠加,配穴能引起更广泛的脑区激活。《千金方》云:“大钟、太溪,主烦心满呕。”而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体现在月经周期的改变和五心烦躁、潮热不安。因此临床上针刺大钟、太溪配穴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可能与丘脑区被正向激活,通过调节下丘脑的功能相关。而边缘叶作为人体情绪调节和控制内脏活动的重要中枢,负向激活可引起持久的镇痛效果,因此针刺大钟穴和太溪穴可缓解运动系统疼痛,这可能与针刺调节了疼痛矩阵和正向激活中脑脑区活动有关。也提示了针刺腧穴可以特异性引起边缘系统的负激活和皮质感觉区的正激活,为针刺腧穴的特异性提供证据。杨晶晶[19]采用针刺健康志愿者足少阴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经原络穴太溪与飞扬,观察两者激活区与单穴激活区的差异性,结果发现配伍针刺两穴的脑激活区不是单穴激活区的简单叠加,其激活范围更广、程度更强。主要激活区为左侧小脑后叶、右侧颞上回、额中回,而这些脑区激活强度均高于单穴,同时表里经原络配穴也特异性激活了其他脑区,例如左侧额内侧回、中央旁小叶及右侧顶下小叶。这些脑功能区与太溪穴、飞扬穴临床主治认知功能、躯体运动、疼痛调节相关的疾病存在相关性。

Zhong等[20]为探究临近配穴对脑成像的影响及针刺后效应现象,分别对1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针刺丘墟、太溪穴。对fMRI静息态和任务态数据进行独立成分分析(ICA),应用多变量格兰杰因果分析(mGCA)评估被检测到的记忆、执行能力、听觉和运动等脑网络之间的有效连接。结果显示针刺丘墟穴后,颞上回(STG)与岛叶前部的因果连接强度增强,而针刺太溪穴后,STG与中央后回的连接强度增强。说明针刺不同穴位对大脑静息态网络(RSNs)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而这些效果在针刺结束后还可以持续较长一段时间,说明针刺效应是可持续性的。并且可根据不同穴位的差异性调节相对应的大脑网络连接,这有助于帮助理解针刺的特异性和潜在的神经生理学机制。钟治平等[21]同样选择针刺丘墟和太溪穴,分别在12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右侧太溪穴、丘墟穴捻转行针至有得气感为止。针刺激活的脑区同样主要分布于额颞顶叶,这些脑功能区与听觉、智能、认知水平功能等息息相关。同时针刺不同腧穴在脑部激活的主要区域不尽相同,与本经的循行、属络脏腑密切相关,也为针刺临床疗效的特异性提供了客观依据。

Zhang等[22]应用fMRI技术记录了15名青年健康志愿者在针刺太冲和太溪穴前后大脑活动的变化。受试者分别于针灸前15 min进行了脑静息功能磁共振成像,采用钉压针插入法,保证针刺深度一致。留针30 min,取针后15 min再次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观察低频振幅(ALFF)值,结果ALFF主要在大脑枕叶枕中回(BA 18/19)、枕下回(BA18)和楔叶(BA18)增加,在额叶额直回(BA11)、额下回(BA44)和小脑后叶减少。说明针刺太冲、太溪穴能激活和促进与视觉、情绪和认知相关的脑区血流,抑制与情绪、注意力、语音和语义处理、记忆相关的脑区活动。BA18属于高级视觉皮质,也与情绪活动的调节有关,太冲属于足厥阴肝经原穴,激活区与中国传统理论相符,说明调节情绪的波动可通过调节肝气实现。而肝开窍于目,针刺太冲和太溪也可促进与视觉相关的大脑区域血液流动。小脑多负责调节身体对已知刺激或新环境进行适应,针刺两穴引起小脑后叶ALFF值的降低,反映了小脑对高级认知功能、睡眠等的调节作用,因此临床针刺两穴对头痛、头晕、失眠、多梦有效。从上述研究可看出,无论是本经原络配穴、表里经原络配穴或邻近配穴,配伍应用都可激活更广的脑区活动,引起相关脑功能区的重组,形成更为复杂的脑改变。而这一影响可能是腧穴临床配伍协同增效的体现,为针刺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基于fMRI技术的针刺太溪穴临床研究多集中于健康状态下的相关研究,占到近一半以上,而临床疾病研究相对较少,且病种较单一,主要集中于对原发性高血压病(EH)、轻度认知障碍(MCI)、阿尔兹海默症(AD)的研究,其中以MCI为主。以健康志愿者为研究对象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对腧穴特异性研究、针感相关、不同刺激方式、针刺时效性相关研究等方面。通过对不同穴位、非穴激活脑区的观察分析,表明不同经脉的穴位之间、同一经脉的不同穴位之间、穴位与非穴之间均存在特异性,不同的刺激方式、有无得气或针感也存在差异性。在针刺时效相关研究中,证实了针刺即刻效应和针刺后效应的存在,也发现了在不同时间针刺同一穴位可产生不同的脑激活区域,一定程度上提示了时间对针刺效应的影响,为临床探讨针刺作用可持续时间、针刺最佳疗效时间提供参考。但因为临床操作中多数为患者就诊而非健康人群,因此研究病理状态下的针刺脑成像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2 病理人群针刺太溪穴的脑功能成像研究

2.1针刺太溪穴的降压机制研究 曹丹娜等[23]选取16例老年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针刺右侧太溪穴,结果可见双侧岛叶(BA13)、中部扣带回(BA32、BA24)、左侧脑干、丘脑区的正激活,这些区域都具有调节血压的功能,可看出针刺太溪穴具有中枢降压效应。但该试验样本量较少,并未对高血压病进行分级,针刺太溪穴治疗不同分级高血压激活脑区是否一致,有待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此外,张继苹[24]模拟针刺临床治疗,对1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每周针刺5次太溪穴,治疗2周共10次,并维持原降压药治疗的针药结合设计方案,疗程前后均进行血压测量及fMRI扫描,比较血压差值与全脑功能连接分析的相关性。得出血压升高与脑区活动相关的结论,针刺的中枢降压效应可能是建立在针刺调节额上回、脑岛、豆状核、扣带回、丘脑与其他脑区功能连接的基础上。而太冲穴配伍太溪穴为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常用配穴之一。王艳杰[25]为探讨腧穴配伍是否会产生优于单穴和非穴配伍的治疗效应,通过比较太冲配太溪穴、太冲单穴及太冲配非穴对阴虚阳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共纳入43例受试者。结果显示两穴配伍激活的脑功能区数量上显著多于太冲单穴和太冲配非穴。两穴配伍的协同增效作用可能与对躯体运动和感觉相关的脑区影响相关,如右侧延髓、左侧岛叶等。延髓是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调节中枢,岛叶为内脏调节的中枢之一,与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相关。这些靶向脑区的激活可能是针刺太溪配伍太冲辅助降压的中枢机制。

太溪穴为足少阴肾经经穴,具有阴阳俱补的功效,既温肾阳又滋肾阴,而大部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医辨证分型为阴虚阳亢型,以上研究纳入的受试者也均为阴虚阳亢型。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致肝阳上亢,故可见头晕、头痛、血压升高等症状。因此临床上针刺太溪穴可滋养肾阴,补益肾气,起到滋水涵木、平肝潜阳的作用。

2.2刺激太溪穴对轻度认知障碍(MCI)、阿尔兹海默症(AD)患者的脑功能成像影响 Jia等[26]选取23个受试者,其中8例MCI患者,15例老年健康受试者,针刺太溪穴只捻转不提插。发现针刺可使MCI患者左侧海马旁回、扣带回ALFF值升高,楔前叶ALFF值减少。因此针灸可以增强神经元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大脑区域活动如海马旁回,抑制代偿颞叶区活动的增加如楔前叶。而在老年健康受试者中,针刺并没有显著改变神经元的内在活动,可能由于健康受试者的神经活动在不同脑区的稳态维护相对良好。此外,该试验认为针刺对AD患者的脑神经元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可能因为大脑相关区域神经元的大量损失与认知功能的显著下降削弱了针灸的作用,这些数据也提示了早期针刺治疗可能是预防AD的“机会之窗”,做到早期干预治疗可防止痴呆的恶化。

Chen等[27]纳入12例MCI患者和12例老年健康对照组,针刺太溪穴观察2组脑功能区域激活的差异,结果显示与健康的老年对照组相比,针刺太溪穴能更好地激活MCI患者的认知相关脑区,如双侧大脑前扣带回(BA32、BA24)、右侧颞上回(BA38)、左侧内侧额叶皮质(BA9、BA10、BA11)等。肝开窍于眼,而肝阴由“肾”滋养,因此太溪与视觉有关,针刺可激活相应的视觉功能区。边缘系统和扣带回主要参与内脏器官的调节和情绪表达,边缘叶以扣带回为中心,调节内脏器官的活动,又称大脑皮质的第三关联区。BA 32和24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包括情感、疼痛等各种生理功能。BA9、BA10、BA11是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的额叶区域,与认知和心理功能密切相关。这一研究表明,针刺太溪在不同的认知水平状态下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在病理状态下作用更为明显。

蒋垂刚等[28]纳入MCI患者和健康老年人各12名,针刺捻转右侧太溪穴,结果显示MCI患者激活脑区主要集中于左侧额内侧回(BA6)、右侧颞上回(BA22)等。额内侧回(BA6)涉及记忆、注意力、语言、学习模仿等功能相关,这一激活可能与肾为作强之官,伎巧出焉有关。颞上回(BA22)在多个有关太溪穴的研究中被提出,与听觉、语言功能相关。MCI主要病变脑区同针刺激活区,针刺具有靶向作用,可整体调节脑区功能。此外,蒋垂刚等[29]还比较了24例MCI患者刺激太溪穴和非穴时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结果针刺太溪穴可特异性激活双侧额内侧回(BA6)、右侧扣带回(BA24)、左侧中央后回(BA3)。而针刺非穴激活区无特异性。因此针刺太溪穴能靶向性激活与认知、记忆、情感、内脏器官功能调节相关的扣带回和额内侧回。而非穴的激活区并无靶向性及规律性,只激活了主管运动协调功能的相关脑区。也从侧面印证了经穴与脑区活动的相对特异性。为研究配穴对MCI患者脑功能成像的影响,蒋垂刚[30]选择均匀提插捻转行针法,针刺太溪及人中穴。结果显示针刺能特异性提高额顶叶、颞叶和边缘叶的血氧代谢,相当于激活了MCI患者病变的相应脑区。认为针刺太溪激活脑区以额顶叶为主,作为主管认知功能的相关脑区,与中医“脑神”息息相关。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精化气,气生神,三者相互作用,共同滋长。而人中作为督脉经穴,与太溪配伍产生的脑区激活,和本经及他经循行属络、脏腑联系密切相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证了“经穴特异性-脑相关学说”。

崔韶阳[31]研究发现,针刺24例MCI患者右侧太溪穴或非穴,可看出针刺太溪穴特异性激活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如额顶颞叶、岛叶等。因此穴位对脑区的激活不仅仅局限于某一脑区,对疗效的改善往往是通过多个脑区的联合作用,属于脑网络连接的整体调节。Tan等[32]模拟临床治疗,选择32名MCI患者,分别针刺自拟的调神益智穴(包括四神聪、印堂、内关、太溪、丰隆、太冲)或假穴,连续进行4周,每周5次,观察针刺前后脑功能成像的变化,结果针刺调神益智穴前后,与认知相关的区域,如脑岛、背外侧前额叶皮质、海马、丘脑、下顶叶、前扣带皮质激活均增加。而假穴针刺组的大脑区域连接是分散的,治疗后认知功能没有改变。这些结果表明,针刺调神益智穴与假针刺相比可以激发更多的大脑连接,并且脑连接区域与认知的相关性更强,从而改善MCI患者的临床症状。Zhou等[33]探索了26例AD患者在接受神门、足三里、丰隆、太溪电针刺激前后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结果表明左右大脑半球激活区都集中于颞叶、海马回、脑岛、顶叶部分区域、小脑部分区域,这些激活区域与AD患者大脑受损区域一致,与认知功能(记忆、理性、语言、执行等)密切相关。该研究为针刺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针刺的作用机制。除了针刺太溪穴外,也有学者研究穴位埋线对脑功能成像的影响。周友龙等[34]探究穴位埋线治疗AD的作用机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穴位埋线通过激活额颞叶、边缘系统、小脑等与认知功能相关的脑区从而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

关于太溪穴病理状态下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上3个病种,病种数单一且纳入样本量较少,试验设计多采用单组块Block方法设计。虽然不同学者试验设计方案不尽相同,但同一病理状态下针刺后激活脑区基本一致,说明穴位确实具有与受损脑区相对应的特异性,可通过激活相对应的脑区达到治疗目的。

3 不足与展望

从试验设计的角度讲,研究者都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案,很少有两个相同的研究方案,使试验设计不具有重复性。而对同一方案进行重复研究,结果也具有差异性。因此可看出,针刺对各脑区BOLD信号的调节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一对应或正、负激活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使各脑区功能连接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并且在针刺结束后20~30 min内仍持续存在。但大部分试验扫描时间都在10 min以内,只能简单地显示出不同脑区的激活情况,无法显示脑区变化与时间的相关性。此外,多数试验误把针刺后留针状态当做静息态,忽略了针刺后效应的存在,选择基线数据时产生了偏倚,低估了大脑活动状态,导致伪影,从而影响最终试验结果。因此,试验设计应选择针刺前的时间作为静息状态的基线,以避免针刺的影响和针刺后的持续效应,才能有效评价针刺过程中的脑活动状态,并尽可能将针刺结束后扫描时间延长,以观察针刺结束后的时间效应,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从受试人群选择的角度讲,大部分试验研究对象为健康受试者,不论青年或老年,对病理状态下人群观察较少,且样本量均较少,循证医学强度较低。针刺作为通过双向调节机体以达到新平衡的治疗方法,对病理人群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因此日后应加大样本量及扩展其他病种研究。从针刺方法的角度讲,多数试验选择即刻针刺单穴、配穴等,然后进行功能磁共振的扫描,根据针刺后脑区的相应变化及脑区的实际功能,推断出针刺的作用效应。但临床上极少有只针刺1个或几个(小于5个)穴位的情况出现,不符合疾病治疗规律。这种研究方法虽然能直观的反映出针刺与脑功能区变化的对应关系,但因为单穴的针刺也可引起多个脑区活动激活,无法对功能信号进行定位。针刺-激活脑区-对应功能无法形成闭合环路,针刺究竟通过哪些传导通路起作用尚且未知,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而这种即刻效应的研究,既没有观察针刺结束后的综合效应,也没有对同一受试者进行长期针刺研究,比较疗前疗后脑功能成像区别。因此模拟临床治疗方式,采用动态多次治疗,规范针刺方案、刺激量及刺激时间,才能提高针刺治疗的标准化和可重复性。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太溪脑区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长期戒断海洛因成瘾者冲动性相关脑区的结构及功能特征*
疫情下普通患者应如何进行肺功能检查?
温暖手脚
再不动脑, 真的会傻
止咳药水滥用导致大脑结构异常
补肾的法宝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