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布艺术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传承与推广研究

2021-12-05 20:12韩牧言
纺织报告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东北地区服饰少数民族

韩牧言

(齐齐哈尔大学 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1 拼布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拼布是一门传承千年的古老工艺手法,在历史上被称为“百纳”,世界服饰词典将其解释为“一种拼缝衣物的手工艺”[1]。我国拼布最早出现在《周礼》中,“刻绘为雉翟”就是剪下雉鸟图案,拼接缝制在皇后的衣服上,可见拼贴布艺在当时的上流社会很受欢迎[2]。出土于新疆且末县托格拉克勒克乡扎滚鲁克一号墓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裙衣,就是用规则的方形布块拼接而成的,制作工艺娴熟。在出土的楚国文物中,有一个木佣身穿雷纹和重菱纹拼接的曲裾袍。这说明我国拼布服饰历史久远。随着东汉时期佛教的传入,关于佛教僧侣的服饰,在《长阿含经》中提到“尊者迦叶着衲衣来诣佛所”。僧衣的另一名称是“衲衣”,“衲”是补缀的意思,所以僧衣是由多块碎布补缀而成。考古到魏晋时期的古墓,出土了不同颜色布块拼接的上衣、长裙、绢袍等,例如在新疆罗布泊出土的绢袍上有不同颜色的倒三角形图案连接的纹样,能够体现拼布的艺术特性。隋唐时期,拼布作品的图案不但有规则的几何图形,还有通过布块色彩拼接的不规则图形。在唐朝,拼布花纹形式多样,有连珠纹、团窠纹、对称纹、散花纹、几何纹等,这些花纹的肌理为拼布作品增添了一些装饰效果。宋朝时期,随着经济大繁荣,各行各业均有重大发展,在发达的丝织业,由于丝织物品种较多,绮、纱、罗、绉、绸、绢、绫等布料都被运用到拼布作品中,而且在拼接工艺上与刺绣相结合,作品更有层次感、更具艺术性。元朝时期,工艺美术中较有成就的是织金工艺。在河北隆化县博物馆中有个球路纹丝绸饰片,采用暖色调的织物做成相同大小的叶片,每个叶片首尾相连,组成四方连续纹样,形成封闭的球形,叶片外镶嵌不同色彩的织金,此纹样在古代被称为“球路纹”或者“毬露纹”。明朝时期的拼布作品图案规律,大多与刺绣工艺相结合,面料的选用以丝绸和织锦为主,体现了拼布作品的奢华。清朝时期的拼布作品受印染工艺影响,色彩艳丽,刺绣工艺具有地方特色,丰富了拼布作品的形式。民国时期,由于国内社会局势动荡,拼布作品受文化影响,在制作过程中更多地选取一些寓意吉祥康泰的装饰图案。

在国外,13~14世纪,寒流侵袭欧洲大陆,当时物资匮乏的人们为了抵御寒冷,将旧布料、旧衣服裁剪成布块并重新组合拼缝成棉被使用,这种保暖形式在英国最为盛行。后来,随着移民活动的兴起,拼布又流传到了美洲大陆,被人们普及并发展。接着传到了日本和韩国。韩国的拼布一开始就进入了机缝阶段,日本拼布是在1970年的大阪万国博览会上被推展并逐渐流行,之后从日本流传到了邻近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各美术流派在中国台湾交流学习,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台湾拼布艺术。到了 2002年,拼布进入上海,并吸引了国内手工爱好者的关注,他们将拼布作为毕生的爱好与事业。

国内外每年都有拼布展,美国的休斯顿拼布展目前是全世界最受拼布爱好者关注的展会,可以说是拼布爱好者及拼布作品集聚的盛会,展会规模、作品数量以及作品质量都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拼布艺术现已成为最时尚、最具生命力及应用广泛的手工艺术,各种与拼布艺术相结合的服饰、日用品已经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时期的拼布艺术反映了时人的审美追求、智慧和创造力,对美术、设计、民族民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简述

东北地区指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以及内蒙古东四盟构成的区域,属温带季风气候,由于纬度高,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夏季温热、多雨、短促。这种气候特点决定了世代居住在这片肥沃土地上的各少数民族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历史条件下,为求得生存,创造出具有显著地域特征、独特文化品格、适应气候的少数民族服饰。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不仅反映出自然环境特点,还能映射出各少数民族的精神风貌,既包括民情民俗的归真,又契合文化的内涵。

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朝鲜族等,这些少数民族的服饰各具特点。满族服饰受满清王朝“八旗制度”的影响,流行“旗装”,主要可以归纳为“袍、褂、袄、衫、裤”五大类。其中,比较有特色的是“马蹄袖”袍褂,能暖手、暖身和防冻,且着装方便活动,非常适合人们冬天外出狩猎及进行其他户外活动。“马蹄袖”袍褂后来逐渐成为满族男女独特的服装,就是流传至今的“旗袍”。蒙古族服饰受历史沿革的影响,种类繁多,例如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乌珠穆沁、苏尼特等部落的服饰,都有浓郁的草原风,但各具特色,基本形制为衣身长袍、下摆两侧或中间开衩、袖口呈马蹄形。达斡尔族服饰受满族、蒙古族的影响,身穿“哈日密”,节日或喜庆时外套“奥勒情”,脚穿“奇卡米”“斡洛奇”或“靰鞡”。这种穿搭轻巧、保暖、防滑,便于在寒冷的冬季狩猎和放牧。鄂温克族服饰受居住地域及狩猎的影响,男性服饰多以兽皮(狍皮、鹿皮、羊皮等)制造,女性服饰多为布制。这与东北地区气候寒冷的特点相关,日常穿大毛上衣,款式为斜对襟,衣袖肥大,腰间束长带。鄂伦春族服饰受民族动荡的生活方式和狩猎的影响,服饰以狍皮为主,款式为宽肥大袍,女性在领口、袖口、襟边、大袍开衩处均有刺绣、补花等装饰,工艺细密、美观结实。赫哲族服饰受特定的自然生存环境影响,以鱼皮和兽皮缝制,女装款式与满族的旗袍相似,但装饰品多样,尤其在服饰领边、袖口、衣边处染制各色皮条云纹和动物花样,在衣摆处缝制贝壳、铜铃、缨络珠、疏绣穗之类的装饰品,服饰防水、轻便、耐磨、美观别致。朝鲜族服饰受传统观念影响,男性服饰款式休闲,上穿“则高利”、下穿“巴基”,防寒保暖、易于劳作;女性服饰款式宽松,上穿“则高利”、下穿“契玛”,在制作工艺上缝巧纳精,种类繁多,色彩丰富,服饰雅致又不失活泼[3]。

3 拼布艺术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传承与推广

因少数民族居住地域的不同,拼布艺术的运用呈现出不同地域少数民族特色。研究并整理传统的少数民族拼布艺术活态化传承是一个全新的学术视角,可为现代拼布艺术的发展提供独特的民族元素,保护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丰厚的文化艺术财富。拼布艺术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中的传承与推广,不仅对弘扬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还对当代拼布艺术创作有重要参考价值。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拼布艺术融入当代文旅事业,具有极大的市场开发价值。在市场浪潮的推动和政府的支持下,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拼布艺术将实现代代流传,同时促进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

4 结语

本研究以拼布艺术为基础,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为载体,探讨其传承与推广。通过梳理,为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承与保护提供参考,在研究中增强拼布艺术与少数民族服饰保护意识;分析东北地区各少数民族服饰的相同w与不同之处,结合拼布艺术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应用,融合少数民族服饰文化元素,在传承的同时引起人们对传统工艺与民族服饰的重视,有助于弘扬中国多民族服饰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实现文化输出,展现中国文化的魅力。

猜你喜欢
东北地区服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动物“闯”入服饰界
东北地区高校越野滑雪体育课程的开设
为什么人参喜欢长在我国东北地区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少数民族的服装
从《长安十二时辰》看唐代服饰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Brand Value: Excavating and Management of Tourism in the Rural and Village Region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