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2021-12-05 20:37邹琴艳赵遵乐李庆亮张立华
中国果菜 2021年3期
关键词:枣庄枣庄市生鲜

张 岩,吴 帅,张 婷,邹琴艳,赵遵乐,李庆亮,张立华,谭 伟*

(1.枣庄学院食品科学与制药工程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2.枣庄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枣庄 277102;3.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枣庄 277160)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愈发关注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但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现象时常存在,各种食品安全事件,如“三鹿奶粉事件”“人造鲜榨果汁”“毒豇豆”“沈阳毒豆芽”“毒姜”等也时有发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也影响了社会稳定。为保障食品安全、给消费者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建立覆盖种植、收获、贮藏、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溯源系统,实现食品生产和销售可追溯,保障产品安全,且能在出现问题产品时根据相关数据进行产品召回,减少损失。目前,全世界有69%的国家制定了可追溯管理的法律法规[1]。自2000年起,欧盟、美国、日本逐渐建立起关于农产品的溯源系统[2-5],特别是日本在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的应用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不仅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而且在很多超市设立了可以查询产品溯源的设备,方便消费者查询。自2001年上海建立了初步的食品可追溯制度起[6],我国的食品追溯体系开始不断发展[7],并取得了一些成就,建立了冰糖橙[8]、苹果[9]、砀山梨[10]、马铃薯[11]和茶叶[12]等的溯源体系。但是目前,溯源体系推动难、食品安全监管难、智慧食安建设难、政府监管效率低仍是政府“三难一低”的管理痛点。

“源本生鲜”在食品流通溯源方面一直走在我国的前列。“源本生鲜”是基于交易的食品流通溯源平台,其食品安全防控系统已经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可,在全国主要城市推广,极大地助力了政府建立城市“智慧食安”大数据云平台的发展。本文以“源本生鲜”为对照实例,分析了山东枣庄地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促进枣庄农产品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源本生鲜”食品流通溯源平台实例分析

“源本生鲜”始于2014年,成立的初心是让食品产业链上的参与者自愿溯源、便捷溯源,由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并建立的,是基于交易的“源本生鲜”食品流通溯源平台[13],提供了一套针对食材采购商和供应商的管理工具。各采购商通过平台选择合适的供应商并向其购买食材,供应商收到订单后进行采买、分拣、来源管理、农药残留检测以及配送等工作,让采购商与供应商在平台上形成高频的业务往来,满足各自所需。平台的价值在于帮助各方参与者提升业务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收益,从而使参与者愿意使用,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完成食品流通溯源数据的采集;同时,溯源可以帮助企业建立品牌,企业通过溯源向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在信息公开的溯源链条中企业唯有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在整个交易链条上,通过食品流通溯源、食品检验检测、食品安全信息公开等方式,建立多维度的食品安全防控体系,使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体。消费者只需扫描溯源二维码就能查看食材的“前世今生”,若出现了食品安全问题,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其所产生的危害,实现“产品质量有保证、企业诚信可考量、问题责任可追究”[2]。以溯源为基础的海量数据,有效提升了政府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效率,促进了现代农业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实现了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2016年10月,全国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成都顺点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现场会的参观点之一,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及各省部级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源本提供的食品安全防控系统已经受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认可,并成为该行业的快速检测标准之一,在北京、昆明、青岛、德州、吉林、郑州、枣庄等16个城市推广使用。

2 枣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现状及存在问题

枣庄市位于山东省南部,农产品资源丰富,“源本生鲜”追溯体系在枣庄各区运行良好,有效助力了校园、政府等机构或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但是枣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 枣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2.1.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逐步完善

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枣庄市以“三区”建设为抓手,全市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14],基本形成了覆盖市、区、镇(街)三级的农产品质量监管网络体系,全市所有镇(街)设立镇级监管办公室,配备1~3名专(兼)职人员从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五区(市)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点,覆盖全市所有龙头企业和基地,实现了从生产到消费的全程监测和追溯管理;尤其是借助于“源本生鲜”追溯体系,为枣庄市很多学校食堂安装了实时影像传输设备、溯源显示屏等,使学校食品追溯管理平台实现全程追溯。

2.1.2 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加强农资经营管理

枣庄市每年定期开展农产品速测工作,对农产品安全风险的检测不少于4次。加强农业投入品管控体系建设,坚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全面实施农药经营许可制度、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及实名购买制度等。同时,积极开展关于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的宣传周活动[14]。对于造假销售伪劣产品的企业或个人予以严厉打击,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2 枣庄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 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职责分工不明确

虽然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网络体系基本健全,但需要监管的对象较多,如源本体系中的农产品生产者、食材供应者、配送者等,每镇(街)配备的人员满足不了现实监管的需求。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过程中,有些是由种植者直接运送到市场上进行销售,有些是经过贮藏、加工处理后由企业运输等,在实际执行中,处于运输环节的农产品常常是监管的盲区。而且自产自销的产品流通过程很难实现监管,所以容易出现纰漏。

2.2.2 追溯体系未能实现农产品全覆盖

源本提供的溯源宝是一款针对农副产品集中交易市场溯源体系中进行来源填报的APP,用户可以通过它快速完成来源填报工作,监管部门也可以通过溯源宝查询、监管来源信息。但是,在枣庄市并未实现农产品的全覆盖,原因在于以下方面。一是基地生产的农产品基本上是从田间便完成交易,且一般不会经过包装销售,其源头无法追溯。二是从枣庄市种植业来看,散户种植占比较大,农户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及专业人员指导,按经验进行施肥、喷药,且对其监管有较大困难,使农产品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三是虽然建立了溯源体系,且追溯点配有监管人员,但公司、企业等溯源意识不强,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率不高。

2.2.3 农资经营户安全意识较低

农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生产资料,如肥料、农药、种子等。由于农资经营准入门槛低,从事这些农资经营的行业人员数量多、文化素质不高,特别是缺乏规范经营的意识,违规售卖假货、禁药等,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和控制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另外,售卖的种子、农药有些并没有规范表明它们的用途和来源,使得在追溯过程中很难找到源头,因此也无法对其进行监管。

2.2.4 农业执法体质机制运行不畅

一是部门责任分配不明确,致使工作对接不流畅。二是执法能力建设不足,缺乏专业的执法人员,执法力度不够,水平不高,执法装备不统一[15],缺乏震慑力。三是流动商贩多,他们大多缺乏专业知识,法律意识淡薄,很难管理。四是执法不严,容易使违法者不会改正其行为。

3 枣庄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建议

3.1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

继续推进以服务质量安全监管为目标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16]。在农产品生产基地等生产地建立生产档案,推行农产品批发市场索证索票制度[17],一旦农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时,方便调查每一环节,快速找出问题环节,而消费者也可以查询该农产品信息,另一方面也促使每一环节都注重质量。建立农资管理追溯体系,依法建立进货查验、质量追溯、自律检测和召回等制度[18]。与企业项目扶持相关联,让生产经营主体主动加入追溯系统,每个企业甚至到个人都自觉履行职责,为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推广贡献一份力量。

3.2 健全法律法规,加强监管

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根据枣庄市出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18],效仿北京市、广东省等[19]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规范追溯流程,健全管理规则,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得到保障。集中规范监管,效仿北京市采取相关措施,相关负责人员应多次赴基层监管一线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市政府与各区政府、各区政府与各街乡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对落实不到位的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参考“源本生鲜”平台的基于交易、溯源、快检、专业检测以及评价的信用体系,每年定期对企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查,并对企业违法等不良现象建立“黑名单”,定期将“黑名单”公布到网上,对表现好的企业进行嘉奖,让守信企业一路绿灯,失信企业信用综合评分较低,这样使违规企业步履维艰,倒逼食品产业链参与者共治食品安全。

3.3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宣传,科学引导安全消费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创建工作离不开社会共同的努力,平时要做好宣传,科学引导安全消费。广泛利用电视、网络、报纸等多渠道多角度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积极了解溯源系统,同时可以学习“源本生鲜”将食品安全数据及时整合和分析形成报告并向社会公示的做法,使全社会对于追溯及食品安全监督工作都有一定的了解,以此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应用的培训力度[20],让更多人能够应用此溯源系统,解决用户对食品安全的担忧,促进形成食品市场、食品工业与农业原料基地的产业链。

3.4 政府引导,推广农产品追溯体系

政府通过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培养企业的质量安全追溯意识,自觉主动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企业可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种销售模式,减少中间环节,增加利润,提高企业运行效率[21]。从而能精准的连接生产基地,形成订单农业[22],并建立产品全程可溯源的线下超市。通过有效的管理与监控手段,可使消费者通过扫描产品的二维码获取该商品的“前世今生”。

猜你喜欢
枣庄枣庄市生鲜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生鲜灯的奥秘
《绿洲》读者见面会在山东枣庄、临沂举办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The grand Chinese ritual
意料之外
宫“保”鸡丁
中国生鲜消费趋势
森林里来了“多眼怪”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