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畜牧养殖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建言

2021-12-05 20:47山东省诸城市农机农经发展中心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年11期
关键词:奶牛场猪舍畜牧业

山东省诸城市农机农经发展中心

□ 赵大庆

肥城久亿机械有限公司

□ 武连兵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 毕 武

山东省农业机械技术推广站

□ 王冬梅 邱韶峰

现代畜牧业发展离不开机械化支撑,机械化是畜牧业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畜牧业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养殖转型升级、做大做强,加快畜牧业机械化日益迫切。农业农村部《关于加快畜牧业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畜牧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转型升级,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现代化步伐提供有力支撑。

一、现阶段发展水平

1.肉鸡、蛋鸡养殖机械化

山东省规模化肉鸡、蛋鸡养殖场几乎全部采用立体笼养模式,使用层叠式笼养成套设备,肉鸡一般为3—4层,单栋鸡舍养殖量3万—4万只;蛋鸡一般为4层,少数有6层或8层,单栋鸡舍养殖量5万—10万只。笼养成套设备配置挎斗式或播种机式喂料机和带式清粪机,能实现自动饲喂和自动清粪。鸡舍配有风机、水帘、锅炉或热泵,在环控器控制下运行,实现环境通风、夏季降温和冬季供暖的自动化,为鸡舍提供适宜生长环境。在饲喂、清粪和环控环节,已经全部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在捡蛋环节,一直是蛋鸡养殖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随着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近二、三年来新建蛋鸡养殖场80%以上都配置了集蛋机,不少还配置了中央输蛋线和蛋品分级包装设备,捡蛋环节机械化率迅速提升。

在出鸡环节,一直是肉鸡养殖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目前尚无成熟模式及相关机械,人工抓鸡工作条件差,养殖场一般外包给专业出鸡队,每只鸡0.15至0.2元。

山东省规模养鸡场还实现了机械化、信息化融合,中、大规模鸡场都配备了养鸡场管理软件,实现了单机工作向系统组网的转型升级,可以用电脑、手机进行远程管理。

2.奶牛规模养殖机械化

目前,山东省奶牛养殖场无论规模大小,在饲料配制、饲喂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配置青贮饲料取料机(或铲车)取料,采用牵引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或固定式全混合日粮制备机加撒料车进行饲料制备及投喂。

规模奶牛场挤奶环节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均采用奶厅集中挤奶方式,与传统人工挤奶相比,机械化挤奶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鲜奶卫生质量。存栏在1000头以下的奶牛场,挤奶机以鱼骨式和并列式为主,转盘式挤奶机主要应用于存栏1000头以上牧场。在大、中规模奶牛场,鱼骨式、并列式和转盘式挤奶机的配置率约为35%、40%及20%。随着近期一批大型奶牛场建成投入使用,转盘式挤奶机保有量及配置率将显著提升。

大、中规模奶牛场的清粪环节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60%以上的奶牛场采用了自走式清粪机清粪或铲车清理,35%左右使用刮粪板式清粪机,5%左右使用循环水冲粪。

随着奶牛规模化、精细化养殖进程不断推进,对奶牛饲养、管理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靠人工观察对奶牛进行体征监测的传统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化奶业发展需求,必须依靠信息技术提升奶牛养殖的科学管理水平。

目前,山东省在用挤奶机有20%左右配有流量、pH计、电导率等传感器,能精准地记录每头牛的产奶量、奶pH值、电导率及脂蛋白等指标,及早发现奶牛消化疾病、乳房炎、酮病等疾病,配合分群门及电子项圈或计步器使用,可以对发情奶牛及早期疾病奶牛进行识别并隔离,提高了牧场生产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3.生猪养殖机械化

在社会资本推动下,山东省大规模、超大规模的猪场不断涌现,同时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促进了生猪养殖机械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

大中规模生猪养殖场普遍采用封闭式猪舍,采用全漏粪地板或半漏粪地板,配置饲料塔、塞盘链式喂料机或螺旋弹簧喂料机,环境控制系统配备风机、水帘进行通风和夏季降温,分娩舍和保育舍还配热风炉、锅炉或空气能热泵进行冬季供暖;部分规模养殖场和种猪场还配备了空气过滤系统和猪舍废气净化系统;刮板式清粪机能将猪舍粪污收集,通过清粪管道输送至环保区域实现集中处理。目前,大、中规模生猪养殖场均实现了饲喂、环控和清粪环节的自动化。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生猪养殖模式,主要有多层楼房养猪、聚落化新型养殖小区等。以青岛即墨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第一分场为例,该项目占地86亩,建设2栋6层猪舍,每年可出栏商品猪10万头,比平铺式猪舍节约60%以上土地。猪舍从饲料高温灭菌、管链密闭输送、饮水消毒、新风高效过滤、出风灭菌除臭到智能装备应用,实现了对猪群全方位管控。该项目不仅实现了生猪养殖全程机械化、自动化,还使用了巡检机器人进行猪群健康诊断以及猪只头数的盘点,赶猪、捡猪和刷圈,都用上了机器人等智能养猪机械装备,提高了生产效率,每个饲养员年可饲养管理育肥猪1万头。

集团公司和大型养猪场应用物联网技术,普遍采用猪场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智慧养猪云平台,一个系统平台能监控多个养殖场,能实时在线监控猪场内所有栋舍的环境参数和设备运行状况,还能统计每栋猪舍每天饲料、水及电等投入品的消耗量、猪死亡量等数据,并将数据上传至公司信息中心,及时汇总、分析发出预警提示,不仅节省了人工,还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环节机械化

长期以来,畜禽粪污处理始终是畜牧养殖全程机械化的薄弱环节,随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实施以及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堆肥膜等机械装备列入农机补贴,粪污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环节机械化率有了明显提升,规模养殖企业基本配备了相应机械装备。但受设备价格及运行费用因素影响,小养殖户的购买意愿不高,设备配置率仍然较低,甚至存在设备闲置弃用的现象。

二、存在的问题

1.前期设备投入成本高。规模化养殖场在建设之初,需要建设标准化圈舍,配备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的设备,前期整体投入成本较高。

2.自主品牌畜牧装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如挤奶设备国内市场主要被外资品牌垄断,自主品牌设备在计量传感器精度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关键部件的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国外企业手中,大型牧业企业倾向于选择外资品牌。

自主品牌生产企业普遍对软件开发重视不足,缺乏数据积累,制约了智能畜牧装备发展。软件是装备大脑,算法很重要,软件可以让数据转化为科学决策。以挤奶机、奶牛行为监控设备软件为例,由于自主品牌开发时间短,用户数量少,缺乏大样本数据支撑,对牛只发情及疾病揭发不准,用户使用经济效益差,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基伊埃、利拉伐、阿菲金等国外软件开发早、客户多、有大数据支撑,通过多次算法迭代,发情揭发率、瘤胃酸中毒、酮病和蹄病等疾病揭发率都达到98%以上,已经牢固占领了市场。

3.专业技术人才缺乏带来的困境。我国畜牧机械基础研究不足。长期以来缺乏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掌握养殖工艺和智能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较少。在畜牧业机械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机遇面前,暴露出畜牧养殖业生产管理人才缺乏的困境。

三、发展建议

1.加大智能畜牧装备研发投入及推广力度。国家要引导一些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畜牧机械基础研究,结合动物模型和仿生学原理,优化现有畜牧机械,更好地为畜牧业发展服务。为了顺应传统畜牧业向智慧畜牧业转型升级步伐,国家应加大对智能化养殖装备研发投入,大力推广智能化畜牧装备,引导养殖业向高质量发展。

2.大力推进养殖机械化标准体系建设。在硬件方面,畜牧装备(如猪栏、食槽、鸡笼和笼架等)尺寸缺乏统一规范和标准,建议尽快制定行业标准,统一为几大系列,几个固有品种即可。在软件方面,随着畜牧机械由单机向系统组网转型升级,软件接口缺乏统一标准,数据不能兼容共享问题日益突出。如奶牛场采用进口品牌挤奶设备和挤奶管理软件,但牧场管理软件采用自主品牌,由于没有兼容协议,挤奶管理软件的产奶量数据无法直接导入牧场管理软件,只能靠人工手动输入。

第三,畜禽圈舍设计缺乏标准和规范,牧机与牧艺结合不紧密,圈舍宜机性差,也制约了畜牧养殖机械化发展。

3.加强智能养殖机械化人才培养。

高校、职业学院和科研机构要实施智能畜牧装备人才培养计划,完善人才教育制度和课程设置,培养智能养殖复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奶牛场猪舍畜牧业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江苏楼房猪舍臭气处理模式
夏季环境湿度对生猪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2021中国(重庆)畜牧业博览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阳光猪舍的夏季管理
阳光猪舍健康养殖技术助力冬季养猪量价齐飞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健康传播在畜牧业领域的实践分析
真绅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