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斗门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路径探索

2021-12-06 00:24高俊晗林可晨
魅力中国 2021年50期
关键词:本区红色旅游红色

高俊晗 林可晨

(珠海科技学院,广东 珠海 519041)

引文

红色资源作为一个地区的重要资源,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红色旅游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具有助推作用,乡村振兴对于红色旅游也具有指导作用,二者能够相辅相成、相得益彰[1]。珠海红色资源开发和红色旅游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对区域辐射力和影响力不足。因此,探索符合珠海地方特色的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对宣传珠海红色故事,打造独具珠海特色的红色全域旅游品牌至关重要[2]。斗门区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作为珠海市的生态区,本区深耕乡村振兴缩影,自然风光独特,农业资源丰富且厚植红色基因。斗门区在红色文化资源整合过程中应紧密结合本地特色,着力打造宜居、宜学、宜游的魅力乡村旅游品牌,实现“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目标,推进本区“生态美、形态美、神态美、业态美、社态美、心态美”六个美建设。

一、红色文化资源及其旅游价值

红色文化资源是带有红色印记的文化资源,具体指党和群众在革命各阶段形成的宝贵文化,既有可以触摸的文化遗迹,也有内化后的精神品质,属于特殊的文化存在体。了解红色文化资源,可以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的历程,感受到中华儿女为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所做出的努力[3]。

红色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主要有:重要会议会址、各级重要机构所在旧址、革命战争或重大事件遗址、杰出人物故居、革命列士陵园、纪念馆等[4]。《2018 年全国旅游工作报告》显示,近三年来,全国红色旅游接待游客累计达34.78 亿人次,综合收入达9295 亿元。发展红色旅游,是一条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社会财富,最终造福于社会的良性循环之路。

斗门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据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网站、珠海市斗门区博物馆官网、《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公开数据汇总,如表1 所示,斗门区拥有大王宫工丈摩崖石刻、荔山村黄氏宗祠建筑群、菉猗堂及建筑群这样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 处;财星阁等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5 处;莲花山古井等斗门区文

表1 斗门区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及著名红色文化遗址一览表

物保护单位5 处。斗门区有着光荣革命传统,青山绿水间写满了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斗门区拥有: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中共网山地下党支部旧址、月坑革命老区纪念亭、月坑五圣宫——中共中山八区抗日游击大队队部旧址、健民小学旧址、中共南门乡党支部旧址、邝任生烈士故居、斗门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众多红色文化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斗门区红色文化资源蕴藏丰富,发挥其优势是关键,通过科学整合本区红色旅游资源,努力实现本区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有效突破红色旅游市场中以参观学习为主的传统模式,以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为契机促进全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不断提高旅游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助推作用既适逢其时,又势在必行。

二、斗门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经济持续发展,旅游收入逐年增加

“十三五”时期斗门地区生产总值较“十二五”末增长近51%;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9%。朴实无华的数字,内涵却极为丰富,概括、展示了斗门区日新月异的阶段性成就:经济发展速度和质量显著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5]。经济持续发展助推本区旅游业持续繁荣,据新浪财经数据,斗门区2019 年实现接待游客922.1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3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5%、8.8%。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本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保护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持续快速增长。为推动党史学习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2021 年斗门区拟投入5000万元对小濠冲党史教育基地提升改造,将其建设为斗门区党史馆,打造爱国教育基地。

(二)绿色旅游兴起,红色旅游潜力待发

以旅兴农,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斗门区101 个行政村共同齐飞,呈现出产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良好态势,且涌现了一大批网红打卡村、田园综合体、生态田园成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点。乡村游、休闲游、生态游发展态势良好,目前斗门莲洲镇、白蕉镇、斗门镇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十里莲江农业观光园、斗门镇南门村、白蕉镇南澳村、十亿人火龙果庄园、瓜田观光生态园等获评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莲洲镇和上洲村获评广东省文明村镇。但是审视当下,斗门区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充分,本区红色文化资源与其他优势旅游资源融合不紧密,尚未形成合力,红色旅游品牌和知名度欠缺。发挥本区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全面推进红色旅游发展,势在必行。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不仅满足群众与日俱增的精神文化需要,还可将精神财富转化为物质财富。

(三)宣传质效不高,加强红色文化推广

目前斗门区红色旅游景点宣传质效不高,红色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例如今年6月斗门区委宣传部主管的“今日斗门”公众号发起名为“斗门最红打卡点”活动,近20 个本区红色文化遗址以线上展览+线下参观“双线”打卡学习的形式开启红色地标打卡之旅。其中位列首位,被称为“斗门最红打卡点”的中共小濠涌党史教育基地,打卡人数仅335 人次,受众参与度较低,本区红色旅游资源未能有效推广。本区应在红色文化宣传上下功夫,特别是新媒体时代的红色文化宣传。始终当好红色文化的传播者。深挖红色精神的时代内涵和精神特质,切实讲好陈中坚游击大队开展抗日锄奸救亡活动、邝任生开展抗日救亡运动,追求真理、坚贞不屈、英勇牺牲的革命故事等红色故事,大力开展红色宣传和爱国主义教育,支持红色文艺和文创产品创新。在宣传理念上紧跟新时代、借助新工具、把握新需求,提升本区红色文化资源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四)精品线路缺乏,全域时空整合不足

斗门区城镇、乡村、道路和红色资源的梳理和串联不充分,红色资源要素没有进行“全域时空”的整合,尚未形成合力,旅游精品线路不够。本区不同线路上的景区衔接性较弱,游客需重复游览路线,旅游效率较低。产品单一,红色旅游产品带给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不强,多为以实现思想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播功能为主要目标,以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为主的参观游览项目[6]。从旅游季节性特点看,斗门区红色旅游景点淡季游客少,而旺季人数增加过多,资源紧张。具体表现为劳动节、建党节、国庆节和春节假期游客多,平日少。为补充旺季所需要的旅游资源,景点往往增加旅游接待设施数量,导致资源利用率较低。从全天看,本区红色旅游景点存在白昼熙熙攘攘,黑夜门可罗雀的不平衡情况。根据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政府公开数据显示,2019 年全年全区实现接待游客922.1 万人次,其中,接待过夜游客196 万人次,占比21.26%,夜间旅游经济未充分激活。

三、斗门区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旅游开发路径

(一)科学规划,完善设施强化培训促发展

斗门区应充分论证,科学制定本区红色旅游中长期规划,进一步完善红色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始终当好红色热土的建设者。本区继续加强革命遗址、革命文物的修缮、保护和利用,建设红色文化资源大数据库,完善红色文物名录体系。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打造本区红色文化公园,加快推动红色旅游与“研学、康养、生态、文体”深度融合,充分展现“红与绿”交相辉映的独特魅力,将红色资源变成致富资源。利用好珠海机场快线开通斗门旧街、金台寺、十里莲江等旅游快线和斗门香海大桥、鹤港高速、上横大桥等重点项目建设带来的交通优势,为本区旅游业注入新活力、群众“宜居宜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完善本区红色旅游配套设施的同时,还应提高本区旅游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加强红色人才队伍建设。本区旅游政主管部门和红色旅游景点主体要建立健全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制度,不断优化培训流程,将旅游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化、常态化。充分利用珠海本地高校的智力资源优势,与各高校在人员技能培训,红色文化学习,旅游产品创新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提升本区旅游服务质量。

(二)春夏秋冬,实现红色旅游全季全时游

“十三五”期间,斗门区依托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为抓手,营造“春看花、夏采摘、秋收获、冬精品”,逐步构建村景交融、村景合一、处处是景、处处可游的斗门全域旅游格局[5]。接下来斗门区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应紧密结合本区四季不同的自然风光和时令特点,推出本区“红色旅游日历”,让红色旅游和本地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融合,按照季节的不同进行整合。春季,春游踏青,金花娇艳,畅游乾务新村浪漫油菜花海,追逐岭南大地花美果甜;夏季,夏季玩水,夏季纵情黄杨河畔赛龙舟,十里莲江赏荷花,乾务水库徒步游;秋季“渔船回港”,全面“开渔”,白藤头水产批发市场“鲜气十足”,漫步尖山峰公园,百花争艳、沁人心脾;冬季,养生进补,乐享温泉,温暖斗门。白天踏着晨露,赏江上日出,看黄杨河上云雾缥缈,五彩缤纷的鲜花灿烂夺目,大饱眼福。邂逅完浪漫晚霞,夜里来到大信新都汇,繁华的另一张面孔,灯火通明,人来人往。由“单季游、白天游”向“全时全季”发展,开启本区全季全时红色旅游新模式。

(三)产业融合,打造红色旅游全业全域游

珠海市于2018 年8 月颁布《珠海市加快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实施方案》,以打造滨海国际休闲旅游目的地为目标,推动全域旅游发展。结合资源和产业发展优势,已推出主题公园、海洋海岛、温泉养生、品牌盛事、休闲运动、乡村生态、会议会展、工业科教、历史人文、美食购物十大休闲旅游产品体系[7]。当下,在大众旅游时代,游客已不满足简单的游山玩水,而是赏山赏水品文化,让游客在游览间扩宽视野,丰富知识,提升文化,满足游客精神文化需要。2020 年斗门区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斗门区应抓住机遇,依托自然风光、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富民强区的新动力,在“旅游+”多业态融合等方面积极创新,通过文旅融合增添活力,推动红色文化和全域旅游融合发展,让旅游增添魅力,为文化插上翅膀。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实现多产业融合和乡村振兴目标。

(四)创新模式,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

斗门区红色旅游景点应突破常规,勇于创新,关注新需求,借助新技术,开发新模式。井冈山上的“小红军宣讲团”义务宣讲井冈山精神等已成为井冈山红色旅游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溧水区当地围绕溧水红色李巷打造“红色矩阵”,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发专题课、微党课,前来欣赏学习的党员群众络绎不绝。

本区红色景点应加强与周边景点的合作,将红色景点与周边著名景区串联,设计本区精品红色文化旅游线路,保持地区优势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借助珠海打造国际会展中心城市契机,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会展”线路;充分发挥大湾区高校云集优势,开发“寻访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红色主题研学旅游线路;利用本区温泉养生优势,开发红色休闲旅游线路等等。通过设计丰富多样的精品旅游线路,满足不同受众需要的旅游产品,提升游客体验感和满意度。在为旅游线路提供公共交通服务方面,可借鉴上海公交红色专线71 路成功经验,在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上打造公交红色车厢,运用公交服务载体讲好“红色故事”,展示党的光辉历程与斗门的蓬勃发展,用红色车厢,传播好红色文化,公交乘务员也是红色文化讲解员,乘坐一次红色公交,更是学习一堂微党课。

(五)创新宣传,提高本区红色名片知晓度

新媒体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受众对象要精准分类,而对受众群体进行大数据分析是利用新媒体进行传播的关键点。要关注受众需求,精准分类推送。开启“线下”+“线上”宣传模式,在线下斗门区在全市率先将党史学习课堂搬进新冠疫苗接种点,截至2021 年9 月,已累计覆盖接种人群近90 万人次,应继续强化此种宣传广泛的红色文化传播渠道,让更多人感受到红色文化就在身边。在线上可将“群众提”和“主动找”相结合。建立链接融通12345 市民热线、“今日斗门”微信公众号、云上斗门APP 等各类网络平台,建立健全“多渠道收集,一平台处理”游客需求征集新模式。宣传要走入群众,更要深入人心。充分挖掘红色文化的内涵,用心展示红色文化,传承好红色基因。宣传推广斗门区融媒体中心“口述红色故事、感受厚重斗门”系列报道。通过积极走访亲历当年革命斗争的老战士、老党员及革命亲属,挖掘更多百姓身边的红色故事,努力全社会营造学党史、敬英雄的良好舆论氛围。

结语

乡游至美,幸福斗门。斗门生态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红色文化底蕴深厚,拓展“旅游+”战略,将本区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与山水风光、休闲农业、温泉养生、民俗文化等优势资源深入融合,实现全域旅游新格局。通过科学整合,优化旅游环境,促进红色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让红色旅游带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猜你喜欢
本区红色旅游红色
Red tourism sees boom 红色旅游正“青春”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老区遂昌 风景正好
红色在哪里?
追忆红色浪漫
关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及发展方向
“撒哈拉以南非洲”教学解读(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