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阳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建议

2021-12-06 00:23陈仕学戴唐恒马江龙
畜牧业环境 2021年4期
关键词:昭阳区粪污资源化

陈仕学,戴唐恒,马江龙

(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云南昭通 657000)

1 基本情况

1.1 昭阳区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昭阳区是昭通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辖20个乡(镇)办事处,152个村民委员会(社区)。2020年底,全区生猪存栏35.85万头,其中能繁母猪3.1万头,出栏肥猪46.22万头;存栏牛5.67万头,出栏2.77万头;存栏山绵羊9.3万只,出栏5.77万只;家禽存栏98.27万只,出栏96.64万只,全年产生畜禽粪污约13.5万t。

1.2 粪污资源化利用情况

2020年末,昭阳区共有畜禽适度规模养殖场91个,其中:生猪适度规模养殖场48个,存栏21 950头,年出栏35 840头;肉牛适度规模养殖场25个,存栏2 120头,年出栏1 850头;山绵羊适度规模养殖场5个,存栏山绵羊3 400只,年出栏2 720只;肉鸡及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场13个,存栏肉鸡15万羽,年出栏28万羽。畜禽粪污产生的总量为3.71万t。91个适度规模养殖场全部建有粪污处理设施,但有部分畜禽规模养殖场未达到设计养殖规模的配套标准,粪污资源化利用未达标,其粪污的生产处理方式主要是:干清粪发酵处理、沼气池发酵处理、沉淀池处理等几种方式,粪污通过发酵后供给种植大户及农户种植苹果、蔬菜及粮食作物,部分干清粪供给有机肥厂,生产优质有机肥供应种植户作为蔬菜、果园及花卉的种植。

1.3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及相关的会议文件精神,昭阳区多部门协作,修建了大量的沼气池,三级沉淀池、堆粪棚、雨污和粪污输送管道等设施,畜禽粪污通过发酵后生产有机肥作为资源化利用,供给周边农户果园及农作物生产的有机肥,大大减少了化肥的利用,减缓了土壤板结的进度,提高了土壤中的有机质。2020年,通过农业资源及生态保护补助资金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新建三级沉淀池3 950m3、堆粪棚7 500m2、雨污分离管道8 200m、粪污输送管道5 100m;购置污水泵25台;固液分离机17台;安装清粪系统2套;购置沼液运输车1辆;安装饮水瓢200套;对养殖企业和合作社等进行各种养殖技术及基础设施建设培训350人次。通过项目建设,有效提高了规模养殖场(户)的畜禽粪污处理能力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75%以上。

1.4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向

近年来,随着畜禽粪污和其他废弃物的不断增加,我区环保压力逐年增大,各级政府部门对于养殖污染问题的管控力度也随之加强。国家相继出台粪污资源化利用相关政策,加大资金力度,相关环保法律体系逐步建立与完善,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势在必行。从我区实际情况来看,未来一段时间里“种养结合”仍将是我区主推的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以种养结合循环发展为重点,合理规划建设养殖场,引导农民使用农家有机肥,是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主推方向。同时根据各养殖场(户)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探索投入成本低、治理效果好、经济效益高的种养循环模式。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讲,未来粪污资源化发展重点在于打通粪污资源化利用产业链,着力破解养殖和种植不匹配的难题,是提高产品附加值,真正做到将粪污变废为宝,实现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产业发展、养殖场(户)增收和环境保护目标兼顾的运行机制,是我们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

2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问题

2.1 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较少

昭阳区由于养殖场(户)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价值还存在一些消极的观念,重视程度不高、技术支撑不足、政策引导不够等问题,阻碍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推广和应用。大部分的养殖业主受利益的驱动,片面追求养殖规模,粪污资源化利用意识淡薄,把有限的资金全部投入到养殖生产中,对粪污处理设施的投入较少,给养殖污染治理带来困难。现在市场上有的发酵机器,价格昂贵,处理成本高,养殖场无力承担。

2.2 技术力量薄弱

因受地方事业编制名额的限制,已有很多年没有输入“新鲜血液”,昭阳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断层”问题十分严重,加之昭阳区属于高寒山区,冬天气候严寒,工作条件较差,生活待遇低,很多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来,考入的工作一段时间又重新考走,根本留不住优秀专业人才;乡(镇)办事处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更是稀缺,个别乡(镇)根本没有专业技术人员。况且粪污资源化利用是一个新技术,现有的技术推广人员及推广技术难于胜任新时期的粪污处理设施的建设。

2.3 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不到位

部分养殖场只建设一些体积小的沼气池和沉淀池、堆粪场等处理设施,处理方式不标准,导致粪污不能及时处理和发酵时间不够等问题。

2.4 种植、养殖规模不匹配

近年来,随着交通、城市的不断发展,铁路、公路及配套设施的不断增加,原来有的养殖场就在公路、铁路附近,导致养殖场减少或没有配套的农田、果园等地块,又受农业设施用地的限制,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址,畜禽粪污利用能力有限,有的甚至无法消化;有的养殖场规模较小,储液池等容量不够,又满足不了当地的用肥需求。

2.5 养殖集约化程度不高

目前,由于农业设施用地的限制,昭阳区规模养殖场不多,主要是农户散养,农户堆粪设施不规范,环保意识不强,粪污资源化利用难度大。近年来,由于农村发展变化大大部分年轻劳动力都外出务工,家中老人饲养畜禽,没有种植土地,畜禽粪污没有进行资源化利用,就出现了农村到处是乱堆畜禽粪污,造成农村环境脏乱差的现象。

3 建议

结合目前畜禽生产实际,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坚持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可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健全补贴政策体系,出台土地支持政策,创新种养主体对接模式和市场化运行机制等措施,积极稳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工作。

3.1 强化政策支持和倾斜

政府引导,财政扶持是推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充要条件,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养殖场(户)补贴政策。况且粪污资源化利用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同时要推动政府出台支持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相关政策,完善有机肥、沼气等终端产品补贴政策,保障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养殖场配套粪污消纳地等用地需求。

3.2 做好畜牧业发展规划

积极做好昭阳区畜牧业发展规划,开展人畜分离集中饲养示范点建设。把现有的散养变为集中饲养,首先开展集中饲养示范点打造,逐步实现集中饲养点全覆盖,实现畜禽粪污入坑、畜禽粪污得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的自然村比例达到100%的要求,为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打赢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有力支撑。

3.3 加大技术力量支撑

粪污资源化有效利用离不开其先进的处理技术,目前我区处理设备陈旧、处理技术落后、处理成本高,且缺乏完整的培训体系,相关负责人员素质较低。因此,相关部门要积极开展机构改革,尽快理顺各部门的职能职责,以便及时招聘大中专毕业生,补充“新鲜血液”,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同时加养殖场(户)技术人员新技术、新技能的培训,采用最有效的方法,因地制宜的进行粪污资源化利用,用最小的投入产出最大的效益,力争到“十四五”规划中期,利用率达到100%。

3.4 加大招商引资项目,依靠专业化能源利用模式

加大引进专门的畜禽粪污处理公司建设,集中收集散养农户、无能力利用及消纳不完的规模养殖场粪便和污水,投资建设大型沼气池。通过沼气池进行高浓度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还可以发电上网或提纯生物天然气,发酵后的沼渣、沼液等又供给附近的农户种植农作物、蔬菜及苹果,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3.5 加强养殖场全链条信息管理

进一步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信息化监管,不断完善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对全区规模养殖场全覆盖监管。监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养殖量、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设施装备情况等,针对大型规模养殖场并逐步增加消纳用地、作物种植类型等信息,督促养殖场如实填报养殖信息。

3.6 加大科学养殖技术的宣传培训力度

采取集中培训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新闻媒体与宣传画册共应用的方法,把科学养殖技术的知识普及到每一个养殖场(户)之中。同时,加大县、乡农业技术人员的技能培训,力争每年脱产培训5~7d,不断更新养殖、防疫、粪污资源化利用等畜牧业新知识,确保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

3.7 强化对规模养殖场厩舍进行标准化建设和改造

对新建的规模养殖一定要按照标准化建设,老旧的规模养殖场进行改造,生活区、生产区、畜禽粪污处理区严格分开,养殖厩舍通风透光,雨水和污水管道分离,每个规模养殖场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利用方式,建设合格的“三防”堆粪场和沉淀池进行畜禽粪污处理。

4 结语

畜禽粪污只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何资源化利用成为养殖环保最重要的主题,畜禽粪污用则利、弃则害,利用好了它能成为有机肥、生物天然气;用不好,就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通过畜禽养殖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区域环境和保障公共安全。以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为核心,大力推进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的快速发展,为打造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提供有力保障。但是,针对昭阳区实际情况,应坚持能源化利用和肥料化利用相结合,以肥料化利用为基础,以能源化利用为补充,同步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

猜你喜欢
昭阳区粪污资源化
磷石膏资源化综合利用任重道远
人造石行业固废资源化处理及综合利用概述
昭阳区苹果园杂草种类及管理方式调查
猪场每天利用粪污发电1.8万度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昭阳区总工会:举办职工气排球周末联赛初赛
规模化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技术
污泥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
昭阳区创建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园林城市的途径和方法
秸秆资源化综合利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