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鉴别与综合防治

2021-12-06 01:44孙克年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7期
关键词:全池对虾亚硝酸盐

○孙克年

本文中笔者将南美白对虾“红体病”的临床鉴别及综合治疗浅述如下。

一、病因及临床表现

1.应激性红体病。病因是水质污染恶化、水体中含亚硝酸盐增多、因暴风雨或大雨引起虾池中含盐度下降、忽然更换饵料、长时间惊吓或强烈震动、气候突变、水体中忽然含有高浓度化学类药品等强烈应激因素引起虾体产生应激反应。病虾一般表现为觅食频率降低、减食或拒食、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出现虾体肤色变橙红色或红黄色,虾无目的急游。有的病虾焦躁不安,会跳出水面,也有的游动迟缓或沉于水底池壁。死亡率不高,随着应激因素消除,死亡率随之减少至恢复正常。

2.亚硝酸盐中毒。池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是本病病因。当水体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0.3mg/L时,虾体出现亚硝酸盐中毒症状。对虾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游动时快时慢、摄食量明显减少、虾体皮肤呈红色,中后期对虾容易在蜕壳时患软壳症而死亡,不易察觉,故有些地方称之为“偷死病”。

3.弧菌性红体(红腿病)。该病病原主要是副溶血弧菌或单气胞菌中的一些种类,在通常情况下,水体和对虾体外均存在少量弧菌和单气胞菌。一般来讲少量菌对虾体不会造成危害,但当水环境条件恶化或对虾营养不良时,虾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时,弧菌和单气胞菌大量繁殖,导致疫病发生。临床可见病虾附肢变红,特别是游泳足变红,头胸甲鳃区呈黄色,头胸甲易剥离,甲壳有溃疡性斑点,鳃部肿胀变白或变黑,眼球干瘪、脱落,身体明显弯曲、摄食量减少、厌食或拒食;常在浅水处或池边缓慢独游,虾体脱壳困难。

4.桃拉病毒病,又称桃拉(TAURA)综合征。病原是桃拉病毒,为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病。病毒潜伏于水体或对虾体内,当养殖的水体环境变差时,对虾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下降,对虾可患本病。其症状是:病虾减食或不摄食,在池边迅游,严重者于水面漫游,无力,反应迟钝,虾体绝大部分变为红色、虾颈、尾部特别是尾扇顶端变成茶红色或灰红色,病虾壳软,胃肠空虚无食物,肝胰腺体肿大或糜烂。随着病情加重,出现少量病虾死亡,病虾在脱皮期间或蜕皮后死亡数量增加,带毒成活虾为本病传染源。

5.子虾红线病。本病多发在育苗子虾阶段,其病原尚无定论。其症状是:患病子虾早期就出现红线症状,首先病虾腹部淋巴系统变红,形成一条纵贯腹部的红线,产生明显的红线病症状,随着时间延长,红线病虾数量越来越多,体色由晶莹透明变为红色。病虾摄食减少,体瘦活力减弱,变态时间延长。病虾基本不发生大量死亡,当病虾被正常虾吃掉,则正常虾也会感染红线病。

二、临床鉴别诊断

(1)应激性红体病:本病有急性应激反应史,病虾在水体中急速游动甚至跳出水面。病虾体表肤色的红色一般比较均匀普遍,无特殊症状,剖检肉眼见不到明显病理变化。而其他几种“红体病”的病虾在水中游动缓慢,而且体表红色不均,分别在某些部位,红色不普遍。

(2)亚硝酸盐性中毒红体病:虾塘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超过0.3mg/L,病虾有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骚动不安等中毒神经性症状,病虾尾扇和胸甲变红明显,此状与众不同可作鉴别。

(3)弧菌性红体病:本病与其他红体病明显区别之处是虾附肢变红,游泳足更加明显,头胸甲的鳃区呈黄色。

(4)桃拉病毒性红体病:本病与其他病鉴别之处是虾体绝大部分变红色,虾颈尾部特别是尾扇顶端变成茶红色或灰红色,虾体壳变软。

(5)子虾红线病:与其他红体病显著区别之处,一是本病在育苗期子虾会患此病;二是病虾明显症状是虾体有一条纵贯腹部的红线,且病态时间延长。

三、防治

1.应激性红体病防治:①如系水体忽然恶劣应激,可使用沸石粉适量全池泼洒,然后再泼洒“益池保”(含芽孢杆菌)或全池泼洒“鱼安”、光合细菌、EM菌来调节水质、解毒,消除应激因素;如系饵料质量引起的,应立即更换饵料,饲料添加适量“应激灵”(含VC)及 VA、VE和0.8mg/L硬壳素。②取中药黄芪、刺五加、柏仁、远志按 3∶3∶2∶2比例混合制成药饵,按虾饵料5-8g/kg添加投饲,一天2次,连喂2-3天。

2.亚硝酸盐中毒防治:①立即停食,开增氧机增氧,全池泼洒微生态制剂改善水质;有条件的池塘可结合排水、换水。对虾集中蜕壳期间全池泼洒1.0-1.2mg/L硬壳素可减少软壳病虾死亡。②取中药绿豆、赤石脂、茶叶、甘草以3∶2∶2∶3比例混合,按虾饵料10-15g/kg添加拌匀投喂,2次/天,连喂3-4天。

3.弧菌性红体病防治:①虾苗放养前必须彻底清塘消毒,在高温季节定期泼洒光合细菌或沸石粉,用量分别为2-5mg/L及10mg/L。②全池泼洒0.3-0.5mg/L溴氯海因或全池泼洒0.4-0.6mg/L的二氯化氧,与此同时内服“虾毒灵”或“迪芬克利”,其添加量分别为1%与2%。③取中药金银花、黄连、生地、甘草各等份,共制成药饵,按虾饵料5g/kg拌匀投喂,2次/天,连服3-4天。④按每公斤体重投喂“红体散”1.5-2.0g。

4桃拉病毒性红体病防治:治疗本病无有效的防治药物,主要是控制措施:①彻底清塘,保持水质清洁可定期泼洒光合细菌微生态制剂,合理放养。②发病后捞出所有漫游在水面的病虾、死虾,全池泼洒0.2-0.4mg/L的二溴海因复合消毒剂(或二氧化氯、碘制剂)。③在50kg虾饲料中添加“人参皂甙”及免疫多糖各100g,以海藻粉粘合剂加水拌匀投喂1次/天,连用4天。④取金银花、黄芪、连翘、甘草各等份,共制成药饵,按虾饲料10-15g/kg拌匀投饲,每天喂2次,连喂4-5天可控制病情。

5.子虾红线病防治:①池中水体用药杀灭病菌、病毒和真菌,主要用日本产的“上野黄药”、聚维酮碘、含氯消毒剂等,使用浓度为1×10-6和高锰酸钾为0.5×10-6混合使用,每8小时一次,连用3-4次,可有效治疗。②用金银花、黄芪、茵陈、黄芩、黄柏、紫草、神曲按2∶1∶2∶1∶2∶2比例,按虾饲料5g/kg,加水煎煮20分钟后,取药液拌入虾饲料中投喂,每天喂2次,连喂3-4天,疗效理想。

(通联:222231,江苏省灌云县下车动物防检站 手机:15050915807)

猜你喜欢
全池对虾亚硝酸盐
对虾养殖弱势群体的管理
对虾吃料慢的原因分析和处理
腌菜中亚硝酸盐的值何时最低
对虾常见环境性疾病的防治
吃剩饭剩菜真的会致癌吗?
可爱的对虾
反复烧开的水不能喝?
中草药在鱼病防治中的施用方法与配方
自配绿色渔药防治鱼病
淡水鱼暴发性流行病综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