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史的启示

2021-12-06 06:51刘智景刘文俊
法制与经济 2021年11期
关键词:双循环经济发展

刘智景,刘文俊

一、引言:问题之提出

地区之间的经济循环在人类开展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之后即已经出现。中外经济交往的历史非常悠久。各种资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的丝绸已是亚欧大陆的畅销商品[1]。到了汉代,随着丝绸业的极大发展与中外交通路线的开辟,丝绸之路形成,丝绸成为带动国际贸易的动力和杠杆。汉代输出的产品有丝织品、棉织品、麻织品、铁器、铜器、玉器、竹器、漆器、陶器等,丝绸则是最受崇尚和欢迎的商品,对丝绸的渴求是古代各个国家和民族与汉王朝开展贸易及交往的重要动力之一。在输出物质文明的同时,汉人也获得了大量域外文明成果[2]。汉代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国内商贸繁荣是一个方面,与国外广泛的经济交流也是重要原因。

由于长期分裂和战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活动受到抑制,市场割裂,用现在的话语来说就是国内循环受阻,与域外的商贸自然不受重视。隋唐时期,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特别是唐代,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吸引域外各国各民族前来学习交流,唐代统治者也积极学习、借鉴域外文化。唐代中后期,由于造船技术和航海水平的提高,开始利用海上交通与域外广泛交往。

在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却在城门内侧特意画了一个税务所,向过往商人征收商税。画家这样画的动机,可能要传达两层意思:宋代武备松弛;东京城高度开放,商品经济发达,政府重视征收商品税,商品税是财政支柱。《清明上河图》中的商业广告也随处可见,据统计达数十个,让人领略到扑面而来的市井繁华气息。《清明上河图》体现了宋代经济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商品经济的发达程度和市场竞争程度。种植业、丝织业、制瓷业、印刷业、造纸业、采矿业获得很大发展,造船技术进步、航海水平提高,使得宋代有条件开拓海外市场。山东的登州,江苏的南京、张家港,浙江的宁波,福建的福州、泉州,广东的广州、海口,从北到南,沿海有二十个左右的港口从事海外贸易。根据推算,在这些港口里从事海外贸易的中国商人有五六万人到七八万人,外国商人有一两万人到两三万人[3]。为了安置外国商人,有的港口专门设有“番坊”。宋代统治者依法保护外商的私有财产和住所,并且每年都举办宴会慰劳在华外商,对因遭遇风暴受难的外商提供帮助,以此鼓励外商来华经商。从沿海港口输出的多为附加值高的手工业制品,包括瓷器、丝绸、铁器等,输入的主要是香料、水果、木材等初级产品。海外贸易的范围较前代扩大了,不再局限于东洋、南洋,远达非洲东岸(被称为“西洋贸易”)。设于各港口的市舶司通过经营对外贸易获得了巨额利润,成为朝廷支付庞大军政开支的收入来源。不论是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生活水平,还是从政治文明发展程度、文化发达程度来看,宋代可谓处于华夏历史的高峰,开启了世界最早的“近代化”[4]。可惜宋代在国防建设方面出现重大政策失误,安全困扰长期存在,难以集中资源发展工商业,在工商业领域萌芽的资本主义幼苗无法茁壮成长[5]。

经过多年征战的元代统治者虽然打通了欧亚交通,但他们不重视种植业、手工业、采矿业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元代的灭亡,实行民族歧视、民族压迫政策是重要原因,没有找到一条正确的经济发展道路也是原因。源于游牧民族的统治者一度想把耕地变成牧地,国内贸易相较于宋代明显衰落,丝绸之路上商贸萧条,这样的政权,如何能长期维持?

由中国历代经济盛衰史不难看出,在积极发展国内工商业的同时加强对外经济交流,既重视国内循环,也重视国际循环并使之相互促进,既积极培育国内市场,也大力拓展域外市场,内外市场相互影响、相互带动,经济活力才会源源不断地迸发,实现国强民富。

如何处理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的关系?什么时候以国内循环为主、什么时候以国际循环为主?这要根据国内外形势确定。美国在19世纪上半期曾经长期实施出口导向战略,产品销售市场高度依赖欧洲。南北战争结束后,发展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障碍消除,“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格局逐步形成。经过数十年实施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美国不仅迅速成为世界第一工农业强国,国内区域经济和工业布局也发生了积极的、重大的变化,东北部各州仍是重要工业基地,中西部各州的工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6]。1850—1890年,美国的制造业中心和人口中心向西大幅度移动[7]。1840年,美国西部地区创造的收入在全国占比还不到20%,至1920年占比则超过了50%[8]。美国是通过国内经济大循环战略成为世界一流强国的典型代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依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时代发展的需要,2020年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时强调提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战略,标志着我国将放弃长期实行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转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战略,这是一个重大转变,很有可能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分水岭。在新的发展战略指导下,如何与原先制定实施的各种战略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结合起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现实命题。在实施“双循环”战略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践行新的发展理念,即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但具体而言,则需要明确侧重点和指向性。

学术界对新常态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行动路径、保障措施等已有多方面研究,对“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的内涵、时代意义、政策措施等也展开了探讨①代表性论著有:贾根良的《国内大循环:经济发展新战略与政策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郭晴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与实现路径》(《求索》2020年第6期);何雄伟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选择》(《企业经济》2020年第11期);贾根良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与中西部大开发》(《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第6期)。,但关于经济史的经验教训对双循环背景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借鉴意义却鲜有研究,本文试作粗浅尝试。

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注重践行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和共享发展理念

支撑中国经济数十年高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是坚持扩大出口、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但2008年发生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经济出现“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变化,我国的外部需求发生常态性萎缩,外部需求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减弱。经济放缓引发了贸易保护主义倾向,部分发达国家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2018年3月以来,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并有长期化趋势;可以预见,以拜登为总统的美国新一届政府乃至以后若干年内的多届政府在贸易、市场、知识产权转让等方面仍会对中国设置诸多障碍。提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外部因素,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国际上一些力量抓住我国经济发展依赖国外投资、市场、科技的弱点,肆意采取打压、封锁、限制政策,给我国造成了诸多困难,尤其是部分外向型企业举步维艰;从内部因素看,经过多年发展,国内需求旺盛,我国已具有较好的经济、科技条件,有必要、有能力从“国际大循环”发展格局转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强调“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注重利用国内资源发展产业、提高科技水平、增强经济实力,在培元固本的基础上与国外其他经济体竞争、交流。在双循环背景下,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一)要采取创新行动

养蚕缫丝是一项复杂的生产工艺,但智慧的中国古人两千多年前就掌握了这项技术。中国古人烧制陶器的历史更为悠久,到唐代,经过千百次试验、探索,民间匠人掌握了高温烧瓷技术。中国古人首先发现了茶叶的功效,并发展出独特的茶叶加工技术。丝绸、瓷器、茶叶是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海上丝绸之路”有时候也可称为“海上瓷路”),它们是古代世界的高科技产品,畅销世界市场。对造纸、造船、航海、火药等技术的掌握,中国古人也一度处于领先地位。

但在15世纪以后,由于长期固步自封,与世界工业革命发展大潮脱节,中国的生产、技术就逐渐落后了。到了19世纪下半叶,日本、意大利两国利用工厂生产形式、采用机器生产方式发展缫丝业,产量大幅度增加,迅速抢占了中国生丝的世界市场份额。1870年,当日本丝业起步的时候,其生丝出口只有6800担,约为中国生丝出口量的七分之一。1903年,日本出口生丝75,650担,超过中国的出口量。20世纪20年代,日本生丝出口到美国的份额占美国进口生丝的90%,中国对美出口占比不到10%[9]。受不平等条约保护的外商肆意以低价收购中国生丝。1917年上半年,《大公报》报道:上海生丝产量少、价格高,外商纷纷到丝厂订货,约定4个月后取货,“不料定丝时之市价高于交丝时之市价,洋商遂从事检查品定甲乙;就使丝质与订货时之条件丝毫无误,亦以此时市价低廉,必多方检查其种种不合之处,以为不附条件抑勒价格之举,两方几至涉讼”。外商为什么能任意挑剔、压价呢?“无如我国未设有证明丝质之信用机关,而洋行内反设有生丝检查器械,以检查各厂家所缫之丝质,自别优劣,以定价格”[10]。中国茶叶在世界市场的遭遇与此类似。19世纪前期和中期,中国茶叶占据了国际大部分市场份额,但随着印度及锡兰(当时均是英国殖民地,锡兰即今斯里兰卡)、日本茶叶出口量的增加,19世纪80年代后中国茶叶在国际市场受到排挤。印度、锡兰、日本的茶园面积大,中国的茶叶种植者多为小农户,生产规模小,劳动效率低,并且加工制作技艺也落后了。印度在19世纪70年代初就采用了茶叶压卷机,取代手工操作,不久在茶叶的焙炒技术方面又用热气焙炒取代了原先的炭炉焙炒,此外在茶叶的干燥、筛选、包装等方面都不断采用新工艺,以降低成本。进入20世纪以后,日本的出口茶叶大部分使用机器生产。在茶叶的运销方面,中国茶农一般是用背篓、扁担背着或挑着送到市镇上售卖给中间商,从产地到市场可能要多次交税,出口时还要受到外国洋行压价的盘剥;印度、日本的茶叶通过铁路、轮船运输,交税很少。

以上生丝、茶叶进入国际循环的遭遇说明:资本主义条件下的机器大生产较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的个体小生产,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对产业的扶持、保护与否,对经济发展有着显著影响;丝绸、瓷器、茶叶等曾经是优质产品,但时过境迁,进入工业化时代后,它们不再是市场的宠儿。可见,流传千年的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必须改革、创新。这启示我们:第一,必须适时开展制度创新;第二,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在产业、技术方面相应创新;第三,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采取适当政策保护、扶持民族产业,积极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与封建统治者的不思进取相反,在历次工业革命中,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既重视培育国内市场,也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在政府主导下,一方面投入巨资研发或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发展新业态,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各方面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同时提高行政效率,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在美国从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过程中,技术进步因素发挥了积极作用,先是蒸汽动力后是电力的使用,产品不断更新换代,提高了劳动生产率。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的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不断涌现,知识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产生推动美国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十分注重在引进、吸收先进国外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创新。20世纪90年代,即使经济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日本政府仍试图探索新型制造业体系创新的道路,并取得了一定效果[11]。1985年,美国、日本、德国的专利申请量占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的比例分别是35.71%、10.14%及13.23%,三国共占世界专利申请总量的59.08%。1994—2011年,美国、日本的研发强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由2.24%增长到2.77%,由2.79%增长到3.39%[12]。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提供了以下启示:一是要重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二是要建立鼓励创新与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三是政府要加大投入,为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当前,新的工业革命、科技革命浪潮正扑面而来,产业变革方兴未艾。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纷纷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美欧各国提出了“再工业化”“重生战略”等规划,力图结合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发展实体经济,夺取未来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13]。反观我国,由于长期采取粗放式发展方式,科技创新能力较弱,科技与产业的融合程度不高,很多产业缺乏竞争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些挑战客观上要求我国适当放慢发展速度,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创新通常包含五种形式,即产品创新、工艺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以及组织创新[14]。我国必须高度重视各方面创新对于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要在全力推进科技创新的同时,同步推进管理制度、组织结构、商业模式创新。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地域辽阔、有着14亿人口的庞大市场而言,如何满足广大民众的多样化需求,技术与制度、硬件与软件的创新都很重要。我国应建立完善的产权制度,完善市场体制机制,制定恰当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为社会收益较大而投入成本较高的研究、创新提供补偿机制,产生鼓励创新的内生动力[15-16]。在资源配置方面,国民经济的投入要素必须落实到发展壮大实体经济上,改变人力资源与实体经济的错配状况,特别是要把金融资源配置到有活力、有发展潜力的部门和企业中去,采取积极、稳健、灵活的金融政策,充分利用科技金融迅猛发展的有利条件[17],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升行业绩效,推动制造业快速发展、升级换代[18]。

双循环战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新能力,就难以培育壮大新动能、大市场,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和成长就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内循环”难以顺畅,“外循环”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发挥,可以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双循环战略的重要前提,这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最关键举措。我国应把自主研发的大量新技术与国内庞大的市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在国内建立价值链高端,并与原有价值链低端形成互为市场的国内大循环,促使技术加速变革,产业加快升级,市场不断发展壮大,以减少国际大循环中经常出现的不利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干扰、制约,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二)要采取绿色行动

广西东部的富川县、贺县(今贺州市)、钟山县矿产资源丰富。民国时期,桂系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平衡对外贸易逆差,利用官办、商办的形式大规模开采富、贺、钟一带的有色金属矿藏,把矿产品运至香港出口境外,换取了大量外汇收入,但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破坏,当地民众对此深感忧虑。地方志记载:“望高、栗头一带,近受锡矿影响,佃耕农民多数趋于采砂。虽有可耕之地,亦因人力有限,肥料不足,生产日减。更有膏腴之田,半为淘砂红水壅入,变为荒废,此又计目前之益而失百年之大利也。”[19]以上资料说明:当地农民因去矿山务工工价高,纷纷将农地抛荒;地方当局因缺乏环保意识,开矿活动损害了生态环境,致使农田荒废。这种为了开发本地资源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为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而遗祸长远、危害全局的经济开发活动在国外也曾广泛存在。例如,因发展工业,伦敦、匹兹堡、孟买等城市曾经空气污染严重,众多民众染上呼吸道疾病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的产品很多是高污染、高能耗的初级工业产品,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害。有研究显示:近年来,我国出口的不利影响已经远超进口的有利影响,资源环境方面形成了巨大逆差,加剧了资源短缺状况和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根源在于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制度失灵[20]。由于加大环保力度,人们环保意识增强,我国目前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也有一些地区的环境质量改善幅度不大,有的甚至呈现恶化的趋势,其中北京市、四川省、广东省、云南省的环境质量改善较好,山西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环境质量需要改善的空间还很大,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等省区的环境质量在全国排名呈下降趋势[21]。

实行“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意味着将出现更多的产业,将实施更多的开发活动,但如果缺乏环保意识,则意味着更多的污染、更大的环境破坏。国内外一些地方为发展经济破坏环境带来的教训启示我们:只有在发展经济的同时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采取坚决措施治理水体、空气、土壤污染问题[22],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取得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全胜,才能推动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才具有持续性,也才能使中国产品被贴上“绿色环保”的标签而顺利走出国门,以此促进“国际大循环”。

(三)要采取共享行动

历史上,一些国家重发展、轻分配,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例如,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随着工业化的推进,美国创造了大量财富,但财富和收入的不平等显著扩大。1870年,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全部财产的27.9%,1916年这一数据上升为41.9%。20世纪前20年,美国收入不平等达到高点,基尼系数超过0.5[23]49。财富分配的不公平致使社会矛盾突出,国内市场难以发展壮大。总结大萧条的教训,“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致力于改革分配制度,扩大中产阶层,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增加了民众收入,为工业产品开拓了销路,化解了产能过剩的矛盾。南美经济大国巴西在军政府统治时期,经济快速发展,但财富密集地流向富人。1972年,超过半数的巴西民众生活水平达不到当时的最低工资水平。1961—1975年,营养不良的人口增加了一倍。1970—1995年,巴西的基尼系数平均高于0.6。这样的分配结构难以为普通民众提供经济激励以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生活无着的民众占领土地、冲击政府机构、摧毁收费站,社会动荡不已,对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美国、巴西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实施双循环发展战略是有启示意义的。我国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生产能力已极大提升,经济的持续发展日益凸显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地位,这就要求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当前出现的各种内外经济不平衡都与居民收入水平和分配差距相关联,并且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还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共享发展理念,要求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战略要求扩大内需,形成广大的国内市场,因此必须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只有实现了发展成果的共享,才能培育、壮大国内市场,促使消费升级,增强发展的内部动力,“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发展才有可靠依托,才能实现内部的良性循环。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必须合理分配发展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4-25],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26-28],建立完善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将导致经济环境、社会生态的巨大变化,只有采取创新行动、绿色行动、开放行动,才能消除阻碍内部循环的不利因素,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激活国内市场的巨大潜能,支撑并带动外循环,有效利用国际循环的资源,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在重新考量“国际大循环”作用、地位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要践行开放发展理念

单纯依靠内循环,一个经济体可能维持较长时间的繁荣,而只依靠内部市场的话,纯粹内循环驱动的经济很难长久维持繁荣与活力,且经济封闭的风险和副作用很大,容易错失机遇。明清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带来的后果能够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明代郑和利用当时最先进的航海技术七下西洋,由于指导思想的原因,没有带来大航海时代,也没有促进中外贸易的空前繁荣发展。不久,航海技术后来居上的欧洲人环球航行成功,标志着世界大航海时代和“地理大发现”时代的到来,揭开了全球化的序幕。海上交通的重要性日渐凸显,一些西方国家通过经略海洋、发展海外贸易逐渐强盛。郑和下西洋落下帷幕后,明清统治者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窒息了经济发展的活力;虽然明代有一段时期工场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由于政治腐败、中央政府政策失当及与国外的经济交流限于停顿,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进一步发展,封建经济并没有转型为资本主义经济。从1521年开始,葡萄牙、荷兰、俄罗斯先后派出使团,试图与清政府建立政治、经济交往关系,都遭到拒绝。1792年,英国的马嘎尔尼使团从广州登陆,北上前往热河见乾隆皇帝,西方人这才有机会亲眼看到封建统治下中华大地上人民的生活状况。英国人在日记中写道:“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29]当英国、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开启产业革命、科技突飞猛进时,清政府却仍沉迷于“天朝上国”的幻觉中,错失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好机遇,导致在鸦片战争时期被动挨打。

闭关锁国招致的国运衰败启示我们:关起门来不可能强大,必须开放,必须对外交流,必须学习境外一切先进的事物,充分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市场。

历史上的经济大国都积极对外开放。二战后,德国迅速从废墟中崛起,得益于实行开放自由的经济贸易政策。对外贸易是德国经济的引擎,其外贸增速明显高于国民经济的总体增速。1950年,联邦德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只有46亿美元,1970年增加到646亿美元,增加了14倍。1970年外汇储备增加到124.4亿美元,占资本主义世界的15.2%,超过美国跃居第一[30]。即便是在欧洲发生债务危机的情况下,德国外贸仍然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2010年出口依存度和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8%和34%,2012年贸易顺差约为1881亿欧元[23]61。德国对外贸易之所以长期强劲发展,灵活的外贸管理体系和外贸促进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德国还大力吸引外资,许多大型跨国企业都在德国有投资。积极发展外贸、利用外资使德国经济充满活力,长期扮演了欧盟的火车头角色和世界货物贸易大国角色。德国的经验说明:积极的政策、完善的贸易体制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推进工业化,但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长期封锁,我国与外界经济联系不多;尽管依靠“内循环”初步建立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但由于难以利用国际循环的积极因素,致使行业结构失衡,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特别是科技水平提升不够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国经济发展以外循环为主、内循环为辅,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过于依赖外部要素易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就使得我国长期实施的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的种种弊端得到暴露:我国生产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利润微薄,技术含量低,高端技术掌握在外国企业手里,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掌握核心技术面临种种障碍;过分重视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一定程度忽视培育和开发国内市场需求,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与内需不足互相强化,我国经济陷入结构性陷阱,国内市场发育速度不够快,产业转型升级遇到多方面制约;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引导人们追求贸易顺差,在国际商贸普遍以美元结算的情况下,客观上巩固了美元的霸权地位;国际大循环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区域发展水平严重失衡,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资金、人才、劳动力被虹吸到东南沿海省份,东部发展迅速,中西部发展较为迟缓。

尽管当前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已经不合时宜,但应该看到,一定程度依靠国际循环仍是必不可少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并非排斥国际循环,也不是说国际循环不重要。实际上,国际循环仍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是在国外诸多经济体对我国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实施技术封锁的状况下,国际循环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弱,我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国内循环;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流行在很大程度上阻断了供应链、产业链,促使更多经济体走内向式发展道路,我国自然也得改弦更张,重新考虑适合的发展道路。因此,在实施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贯彻开放发展理念,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着眼于发展的外部稳定性,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重大开放行动,包括:推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带动“中国制造”和“中国服务”走出去,加大西部、内陆和沿边开放力度,拓展经济合作新空间[31];加快自贸试验区建设和自贸港建设,要以深化自贸试验区、自贸港改革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幅放宽市场准入,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构筑全球竞争新优势;积极扩大进口,优化进口结构;改善对外营商环境,吸引国际投资,促进内外交流。

乾隆皇帝把闭关锁国当作制度创新,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狭窄视野,而德国在发展外贸、壮大国内经济过程中创造的先进制度、完善体制无疑值得我国借鉴。首先,要建立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建立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需要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督管理方式,健全产权保护制度、信用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并通过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强互利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发展需要在对外开放中赢得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的主动权,在扩大开放中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其次,要建立适应国际规则的体制。为了适应各项通行的国际规则,要更加主动地改革我国原有的制度和规则,适应国际规则的新变化,全面推进外贸、外资等领域管理体制的便利化建设,通过创新体制、机制以获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权[32]。再次,推进自贸区、自贸港、“一带一路”的发展不断获得新的开放合作新经验,探索建立具有创新性的开放机制,形成制度、政策,在更大范围复制、推广,促使经济结构和外贸结构转型升级。

双循环新格局的构想是主要依托国内要素发展经济,在畅通国内循环的基础上高水平对外开放,以内循环带动外循环,使外循环不断为内循环注入发展动力,这就要求我国采取更加积极的开放战略,打通外循环,更好地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践行开放理念要坚持双向开放,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促进国内国际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及市场深度融合,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的良性互动,达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四、“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背景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尤其要践行协调发展理念

历史上,有识之士曾积极在中国偏远落后的地方尝试发展工商业,改变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但效果不理想。例如,鉴于传统纺织业的衰退,洋务派官员左宗棠于1877年在兰州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毛纺厂,但由于原料采购困难、本地缺乏销路、产品外运成本高昂,勉强经营四年即被迫歇业。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三线建设改变了全国的工业格局,使原来比较落后的西南、西北等地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在规划、布局方面有缺陷,有些项目缺乏前期论证,未开展资源环境的调查就匆忙动工,结果中途下马或无法投产;有的现代化企业远离城市,按“靠山、分散、进洞”的原则建设在山沟里,工厂分散,难以发挥集聚效应[33]。西部开发的经验教训对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启发意义,要求我国畅通内部循环时践行协调发展理念。

第一,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推动实施“四大板块”战略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积极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使生产要素在更广大的区域内有序流动,构建不同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要加快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应通过政策倾斜和制度安排,使生产要素优先配置到西部地区,改变西部在资金、技术、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落后状况[34-35]。中部是构建统一大市场的支撑区和整合区,要立足“三基地、一枢纽”的定位,积极融入和借势新的“三大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增强经济实力。东北地区要通过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推进重点领域的改革和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多元化发展。东部地区在新时代要坚持改革领先、创新领先、开放领先,通过全面创新提升国际竞争力。要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网络,形成东西协调、南北互动的发展格局;同时运用互助机制,发达地区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改变“胡焕庸线”以西的落后状况[36]。应通过深化大范围、跨区域的经济合作和协同发展,打破地区封锁和行政藩篱,促进区域之间互联互通,建成消费能力强、效率高的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持续完善区域分工、优化空间布局、强化优势互补,通过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释放潜能,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37]。

第二,加快实现“四化”协调发展。在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方面,要把智能制造业作为“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积极推动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培育和发展创新、高效率的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在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方面,重点是将新型城镇的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

第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要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提升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水平,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有效衔接内部循环中的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环节。

在打通经济体系中的堵点、畅通内部循环的基础上,“国内大循环”要与“国际大循环”相互促进。两个循环如何促进?如何配合?这也存在一个协调问题。

明治维新后,日本政府积极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技术,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拓展海外市场,经济迅速腾飞。二战后,在美国的扶持下,日本经济从废墟中恢复,通过“技术立国”“贸易立国”等发展战略,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引起了美国的疑虑、警觉和打压。1985年9月20日,美国逼迫日本签订《广场协议》,要求日本政府改变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实施金融改革,日元对美元升值,把产业要素从发展经济引导到资产投机和信用扩张上面。《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急剧升值,企业经营成本上升、利润下降。为了降低成本,出口产业将零配件供应链转移到海外,导致电子、汽车等产业的产业链断裂,出口产业不再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日本经济航船迷失在经济衰退的漩涡里,至今难以走出来。过分依赖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市场经济和全球化的这种痴迷,是造成日本经济长期衰退的主要原因”[38]。不重视扩大内需、畅通国内循环,使日本国内市场难以发展壮大,经济结构不完整,经济发展易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日本在国际循环的构建上较为成功,许多企业获得了国际化发展,跨国企业集团数量多、实力强;但国内循环的建设是失败的,没有建设和形成国内大市场、积极提升国民的额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这虽然有国土面积狭小、内部市场有限的客观原因,但日本政府实施一系列不恰当的经济政策阻碍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导致国内市场难以扩大等也是重要原因。日本未妥善处理内循环与外循环的关系、致使经济发展遭受挫折值得中国吸取教训,在畅通国际大循环方面给我们以启示:

第一,做好宣传、解释和增信释疑工作。随着中国经济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进步、与其他经济体的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国际上一些势力产生许多疑虑、误解甚至敌意,“中国威胁论”“中国掠夺论”“中国制造债务陷阱论”等混淆视听,我国涉外部门、媒体界应积极主动确立对外传播中的话语主导权,避免一些国际舆论将我国开展的正常经贸活动、国际经济合作行为贴上政治性、战略性、军事性的标签,强调其和平共赢性质,大力宣扬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长期性、继承性和一致性。

第二,尊重合作方的利益诉求,寻找各方利益的契合点和共同点,扩大合作面,但也不回避分歧和竞争面,形成良性互动的氛围。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与我国开展经济合作的国外经济体,倾听和考虑合作国家企业、社会及民众的诉求和利益,甚至必要时可以适当让利。我国应提高与经济合作国家非能源资源领域合作的比重,积极开展涉及民生、文化、教育等领域惠及普通民众、提升中国软实力及塑造良好形象的互利合作项目。

第三,妥善处理国际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敏感问题、争议问题。产生争议、出现矛盾是难免的,但不能因此妨碍交流合作。例如,尽管我国与部分东盟国家在南海的划界、专属经济区等方面存在争议,但由于我国政府强调与邻为善、合作共赢,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有关争议得到管控,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基础得到巩固,合作的领域有所扩大,东盟已经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合作方。

第四,推动全球治理体制变革。一方面,要在原有体制的基础上,推动治理结构的完善、增强治理规则的规范力和强制力,加强治理过程的监督,提升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改变全球治理体制中的不合理安排,使全球治理体制能反映多数国家的意愿和利益。另一方面,我国在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要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方案,在全球治理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在畅通两个大循环的同时,要按照正确的原则,通过适当的政策、措施,让彼此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打通内外循环,重塑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好国内大循环是基础,如果没有发展好国内大循环,内循环就难以带动外循环,内外循环难以开展有效的交流合作,彼此的促进作用也难以发挥;通过我国的主动作为,国际大循环发展好了,对于国内大循环的进一步发展将发挥推动作用。连接内循环与外循环的重要纽带是产业链和供应链,因此必须提高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科技创新是双循环的动力源,要把创新链作为耦合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关键环节,通过耦合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此提升我国在国际价值链中的地位。如何使两个循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发挥二者的合力,这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危机四伏,意识形态领域兴起了“商战”思潮,一些封建官员发起洋务运动,试图在不改变腐朽没落的封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制度的情况下,通过购买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机器设备实现自强和求富的目标,维持清政府的封建统治,结果遭到失败。民国时期,南京国民政府也曾积极开发国内资源,发展出口贸易,走西方资本主义式发展道路,但由于政治不统一、国家主权不完整、发展战略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战乱频繁等种种制约因素,无法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当今中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技术支撑,已经具备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条件。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是一个全新的顶层设计,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挖掘内部潜力,有利于改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以国际大循环为主体所造成的“内循环”与“外循环”一定程度的割裂及分离状况。利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开放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时,要适应双循环发展战略的需要,力争使其取得显著成效;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时,要发挥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作用,利用新科技驱动双循环,发展新经济延伸双循环,开展新基建拉动双循环,建立新机制激活双循环,促使生产力大发展[39]。2020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以扩大内需增强经济驱动力,以创新为支撑,进一步向世界开放,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既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思想的体现。该建议在理论上、制度上、实践上都有新的突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纲领性文件,是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建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线图,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猜你喜欢
双循环经济发展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深化中俄经贸合作的新内涵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亨通集团:畅通“双循环”,引领推动高质量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张明:如何系统地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李奇霖:“双循环”下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向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