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民俗文化认同与特色小镇协同建设路径研究

2021-12-06 09:28平顶山学院郑来宋红豫
河南农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中原河南省小镇

平顶山学院 郑来 宋红豫

中原特色小镇项目是文化创意产业与本地中原文化的融合与升华,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促进河南乡村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现代文化共同发展,开发新形式新创意,延长产业链,探索出现代化发展新形式,从而能够达到保护和宣传传统文化的效果,为文化传承做出贡献。另一方面,中原特色小镇项目能让中原传统文化再一次渗入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带来精神的愉悦和感动,感受到文化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对个人的精神进行提升,对个人气质、人格和思想都有很重要的启蒙作用,同时还可以带动文化旅游,增加区域经济效益。

2016 年7 月21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联合发出了《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 年争取培育1000 个特色小镇。当下,小镇建设如火如荼,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目前,各级财政资金、政策措施开始向“特色小镇”倾斜,一大批建设规划也开始出台,各种特色小镇林立,不少城市都致力于特色小镇的开发。但在大力发展建设特色小镇的同时,必须要避免一些误区,避免盲目建设、跟风建设。特色小镇要有真正的河南文化特色,有生命力,有长久的吸引力。本文以中原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例,探究如何把中原文化的宝藏作为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助力要素,如何开发保护河南乡村的特色民俗文化资源,如何用具有中原本土文化特质的乡土文化来建设美丽乡村,助力乡村振兴。

一、中原特色小镇现状

在多元文化交流频繁的宽松文化环境当中,中原特色文化作为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战略地位,也具有世界性,是我们今天发展中原文化产业的宝藏。将这些特色文化融入中原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形成区域色彩鲜明的中原特色文化产业,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我们通过采用SWOT 分析法,来分析河南特色小镇建设的优势、劣势、机会以及潜在的威胁,为特色小镇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SWOT 分析法属于定性分析方法的一种,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提供重要依据。

一方面,河南省地处中原腹地、中华文明的腹地,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使得中原文化在民间拥有广大的群众基础,其中不乏古丝绸之路历史遗迹链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农耕文化、佛教文化、工艺文化、汝瓷钧瓷、魔术表演、戏剧戏曲等众多文化元素多元并存。中原多元文化交流往往碰撞出创意的火花,有利于打造文化荟萃的舞台,推动文化传承发展,激发“文化+旅游”的效益叠加,拉动经济增长。这些都是中原特色小镇建设发展建设的宝贵文化支持和资源。另一方面,近年中原特色文化小镇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重视,也打造了一些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小镇,如伊川“青铜小镇”等,但是当前河南产业发展阶段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产业起步较晚,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成熟运作的文化项目案例较少,成熟可靠的运作经验也较少。河南文化产业面临着文化凝聚力薄弱、文化传播力较低、文化创新力滞后等问题,从而难以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历史优势。同时,河南省居民文化消费能力总体偏低,观念相对滞后,受区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的文化消费占家庭日常支出比重较低,文化消费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中原特色小镇发展之路探究

河南特色文化内容形式多样,具体包括政治文化、饮食文化、姓氏文化、居住文化、戏剧、宗教文化、民俗和语言文化。将这些特色文化融入河南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形成区域色彩鲜明的特色文化产业,有着鲜明的现实意义。

针对这一目标,河南特色小镇的发展建设可以从功能集聚区和互动联系区的打造、科技引领现代服务中心的打造、文化提升发展区的打造、生态引导旅游观光区的打造等方面着手。

功能复合主要是指在特色小镇建设中,要先适应具体地域的发展规划,充分做到多功能发展规划,结合前期调研,进行功能定位和制定发展目标,打造功能集聚区和互动联系区,增强特色小镇所在地的活力。科技引领是指在建设特色小镇时,要充分发挥河南省相关小镇的优势文化资源和省内专业院校资源,在提供现代化服务的同时,将科技作为地区特色,以科技引领高素质人才和高端科技企业的进入。文化提升是指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一方面,注重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提炼提升;另一方面,在延续传统文化的同时,注入现代文化新元素,结合传统文化、科技文化和都市文化,塑造全新的人文特色区域。生态引导指的是在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要充分保护小镇现有优良生态景观资源和醇厚的人文资源,通过优美的生态环境和怡人的人文环境,吸引追求环境品质的企业和个人,打造高品质的特色小镇环境。因此,特色小镇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将中原文化与多元文化元素相融合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将中原文化与多元文化元素相融合,充分借力政府支持,走“以企业为主体,政府监督和社会广泛参与”的发展路线,采用保护和开发有机结合的方式进行有序地、充分开发地区文旅资源,解决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的问题。

(二)利用先手优势,及时掌握发展先机,占领消费者市场

利用先手优势,及时掌握发展先机,占领消费者市场,精准定位消费者群体,制定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第三产业发展拉动就业,优化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效提升地区经济GDP 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从而有助于引导居民进行文化消费,提升文化消费水平。

(三)充分发挥高新科技的作用以及交通区位的便利,创新旅游形式,扩大客源市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当前河南省乡村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机会和便捷的通道,悠久的乡村民俗文化也为河南省乡村发展和特色产业建设指出了一些有益的参考路径。但河南省乡村的特色小镇建设,仍缺乏科学有序的挖掘利用,还存在区域特色意识薄弱、文化认同感不强、民俗认同中的互动机制欠缺、本土传统重建不足等问题。因此,做好全面的战略规划,时刻关注市场信息并及时作出应对策略,不断创新寻求创意,才能有望在市场中站稳脚跟。

三、中原特色小镇建设应依据的原则

目前,河南省正面临着产业升级的困境。一方面,逐渐淘汰一些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日渐兴盛,特色小镇日益增多,诸多政策红利为河南省的供给侧改革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各种利好政策相继出台,同时各种特色小镇也层出不穷。因此,笔者认为,中原特色小镇的建设可以依据以下原则。

(一)政策解读,市场主导

充分解读各级政府关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及相关政策,并以市场作为河南省特色小镇规划及后续发展的主导因素,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园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现实,适度超前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按照规划目标,全面推进,科学发展,对于某些重点项目进行统筹规划,分步、分阶段落实。

(二)合理布局,良性发展

中原特色小镇可以考虑以“文化艺术”为核心主线,以文化科技和文化时尚为主题定位,以低碳、环保、轻资产而命名,以文化旅游业、节庆会展业、对外文化贸易业为主业。主要项目包括影视节广场、传媒高端论坛会址、风情街等,为影视首映式、影视节、高端论坛、对外贸易等提供全方位立体式服务。

(三)板块复合,多脉交融

规划时,要结合区域整体布局的要求,同时要结合地形设置、开发地块的情况,确定区域标识或功能核心,全方位服务消费者。注重板块复合和多脉交融。规划时要注重地块开发的灵活性。一方面,各功能分区条块分割,呈现高度聚集的模式,有利于入驻企业迅速形成聚合氛围。另一方面,注重功能的协调与配比,突出体现空间和功能多样性特征。同时,规划时,还要考虑以开放空间为主体,形成内部主要的休闲、生态和公共活动功能,以此发散出多条开放空间脉络,提升内部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和地块的景观均好性。以市场为主体,着力美化自然环境及完善生活配套设施,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融合。

中原特色小镇的建设,以区域文化为魂,以旅游为载体,以文脉传承为担当,力争做到有效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和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在“一带一路”战略利好之下,着力将中原特色文化小镇打造成为中原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区,从而有效推动河南省产业结构供给侧改革,为河南省文化产业发展增质添效,让中原特色小镇成为河南省的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猜你喜欢
中原河南省小镇
安安静静小镇
送伞
“CK小镇”的美好
沁园春·赞中原
熊的小镇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小镇(外一篇)
浓墨重彩 绘中原出彩画卷
追梦新时代 中原更出彩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