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进展及其学术反思

2021-12-06 10:53
毛泽东研究 2021年4期
关键词:工业化道路思想

徐 坤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毛泽东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一直以来备受学界关注。就当前国内外对该领域的研究来看,所得成果数量繁多、涉及面广、影响力强。通过对当前现存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总结,可以发现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既涉及宏观层面经典问题的研究,也包含微观层面现实问题的探讨。宏观层面经典问题的研究聚焦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内涵、理论渊源、思想脉络、价值诉求、比较研究、历史评价等方面;微观层面现实问题的探讨则是深入讨论了毛泽东如何正确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创新工业管理制度、重工业优先发展的工业化模式以及平衡工业布局等内容。尽管相关研究已经相对系统化,但进一步深化拓展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依然具备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利于拓宽学术视野,丰富现有成果。

一、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宏观层面经典问题的研究

国内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许涤新在《关于中国以何立国的问题》一文中提出,毛泽东为中国工业化的开展提供了基本的设想,这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两半”社会的属性,从而为规避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提供基础性前提(1)许涤新:《关于中国以何立国的问题》,《新华日报》1940年6月4日。。后来在《中国经济的道路》一书中,许涤新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从中可以看出毛泽东的《论联合政府》直接影响了许涤新对工业政策的主张和观点(2)许涤新:《中国经济的道路》,生活书店1946年版,第2—8页。。尽管这一时期内有关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与严谨且系统的学术性探讨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距离,但这些研究也在另一个维度阐明了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思想的基本特征,即将完成政治和社会制度层面的革命、改变中国社会基本属性作为开展工业化实践的前提。而学界从学术上真正系统关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些研究开始集中聚焦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重要论述,并集中分析这一思想的理论内涵、本质特征、现实意义等方面的内容。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工业化实践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重新思考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重要性也更加凸显。大量以毛泽东工业化为主题的论文和著作不断发表,学者们在继承20世纪80年代相关研究内容的基础之上对这些内容进行了进一步深化和拓展研究。

(一)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内涵研究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工业化是绝大多数国家通往现代化的途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近代中国作为一个封建落后的农业大国亦是如此。因此,近代中国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主题就是找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业化道路。有学者从制度和路径两个维度出发,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逻辑内涵展开了解读,这种观点认为,毛泽东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推进中国工业化,在路径上尤为侧重对农、轻、重关系的恰当处理(3)沙健孙:《毛泽东与新中国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1页。,在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毛泽东以我国的具体国情作为出发点,明确提出农业的现代化是发展工业和建设工业国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关于工业化问题的独到见解(4)王骏:《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70页。。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进程中,曾设想走一条独特的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5)温小雁:《毛泽东新民主主义工业化思想初探》,《历史教学》2001年第7期。,他对新民主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突破性探索,虽然有些主张只是初步的甚至只是轮廓性的设想,但其为中国未来工业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的借鉴(6)高伯文:《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不难发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发展逻辑贯穿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整个时期,并且对后来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具体路径之间会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在本质上都具有很大的逻辑继承性与相似性(7)陈文福:《从毛泽东到江泽民: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探索》,《毛泽东思想研究》2003年第1期。。

(二)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渊源研究

任何一种思想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理论来源,这一点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而言也是如此。目前学界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来源问题,主要存在“两个来源说”和“三个来源说”两种不同的观点。“两个来源说”认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一方面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业化的论述以及苏联工业化的具体实践,另一方面源于中国本土工业化的探索性实践经验(8)武力:《试论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伟大贡献》,《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在这种观点看来,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之处,即在速度上强调综合平衡、稳步前进,在重点上强调正确处理农、轻、重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方针上强调并举共同发展(大中小企业和城乡工业)(9)武力、高伯文:《试论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的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研究》2003年第4期。。而“三个来源说”则认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有三大理论渊源,一是近代中国工业化探索的思想结晶,二是孙中山关于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三是斯大林关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相关思想。而且,在上述三者的比重问题上,斯大林的相关思想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影响最大(10)曹顺霞:《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理论来源初探》,《社会主义研究》2005年第2期。。可以看出,学界对于苏联及斯大林工业化思想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这一观点基本上是没有异议的,但是究竟是哪些具体方面或因素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产生了影响,这种影响和作用的具体路径、机制又究竟如何,影响的程度大小如何等问题仍然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思考。

(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思想脉络研究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成熟与发展起来的。学界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思想脉络展开了系统的梳理与探讨。有学者从主体与任务的角度出发,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即1944—1949年的萌芽时期,1949—1956年的奠基时期,1956—1962年的形成时期以及1962—1976年的曲折发展时期(11)雷儒金:《毛泽东工业化道路思想的历史嬗变及当代价值》,《求索》2004年第7期。。也有学者从毛泽东在各个历史时期话语表达方式与重点的变化,来解释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对中国革命与建设实践的内在作用和影响。这种观点认为,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的讨论主要是围绕政治制度展开的,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讨论则主要是围绕辩证处理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变革社会生产关系展开的,十年建设探索时期的相关讨论主要是围绕推动工业化快速发展与群众路线两个主题加以展开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则主要围绕“抓革命、促生产”展开关于工业化建设的相关思考(12)朱佳木:《毛泽东与中国工业化》,《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3年第8期。。尽管上述观点从一定意义上展现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表现形式,也有助于揭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有意识地梳理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思想脉络,但这种划分更多的是一种粗线条的逻辑切分,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精细化处理,因此仍然值得进一步探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多变的动态发展过程,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问题指向和逻辑重心(13)王赟鹏:《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演变》,《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因此,这些以具体历史阶段为分析对象展开的具体式、个案化的思想脉络梳理,对于从局部和细节层面深化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解和把握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四)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价值诉求研究

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一个内在逻辑结构完整的科学体系,具有十分丰富的理论内涵,剖析这一思想的价值诉求是展开相关研究的重要内容。国内学界主要从价值目标、价值主体和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研究。首先,从价值目标来看,通过发展现代工业实现国富民强成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出发点(14)张文儒:《毛泽东与中国现代化》,当代中国出版社1993年版,第47—83页。。有学者曾指出:毛泽东终其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要把中国这样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15)朱佳木:《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的探求与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中共党史研究》2004年第2期。。其次,从价值主体来看,毛泽东在工业化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他坚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将人民群众视为推动中国工业发展的主力,认为发展现代工业的归宿不仅是为了发展生产力,更是为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毛泽东高度重视处理发展现代工业与改善民生之间的关系,即恰当处理好“大仁政”与“小仁政”的辩证关系(16)魏继昆:《国弱之忧:从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变看毛泽东的忧患意识》,《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最后,从价值取向来看,发展现代工业从根本上是为了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毛泽东一方面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来推动中国工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过发展现代工业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学者指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之所以高度重视发展工业,其根本目的在于服务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换言之,毛泽东之所以重视工业生产,实际上是想为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经济基础(17)欧阳军喜:《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构想及其影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6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经过艰辛探索创立了人类工业化史上的第四条工业化道路,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工业化思想的突破性发展。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系统设计为后来的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18)樊瑞平、车美平:《毛泽东对马列工业化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毛泽东思想研究》2000年第6期。。

(五)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相关比较研究

深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需要引入更加多元的参照系,将其置于不同的比较体系之中加以分析。因此,国内学界有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视角出发,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展开了讨论。

一是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进行比较研究。这种观点的逻辑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几乎都是学习苏联模式(19)杨凤城:《关于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关系的思考》,《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4期。,对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而言更是如此。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推进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道路上,主要是照搬苏联工业化的具体做法,虽然这一过程也有探索性实践,但从根本上未能摆脱苏联工业化模式的窠臼(20)张文化:《毛泽东未能突破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原因分析》,《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6期。。当然,在这一问题上也有与“模仿说”不同的观点,例如,有学者认为,工业化虽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共同性和普遍性的经济现象,但是工业化的实现途径却是千姿百态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和整齐划一的道路(21)马泉山:《中国工业化的初战——新中国工业化回望录(1949—1957)》,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71页。。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过程的成就与不足,并以此为鉴,开始了独立自主地探索中国工业化建设的道路(22)李捷:《毛泽东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毛泽东思想研究》2016年第5期。。毛泽东对苏联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开辟了一条不同于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新的道路(23)徐俊忠:《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几个问题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还有学者具体分析了毛泽东对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批判性超越,认为毛泽东在汲取苏联经验的基础上,在工业化的具体路径、速度以及资金来源等方面实现了对苏联模式的超越(24)李丽:《论毛泽东对斯大林工业化模式的五大突破》,《学术交流》2007年第11期。。此外,部分成果重点从正确处理工业化进程中农、轻、重之间的关系问题出发,详细阐释了毛泽东所开创的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与苏联工业化模式的本质区别(25)王玲霄:《浅谈〈论十大关系〉对苏联经济模式突破的历史贡献》,《毛泽东思想研究》1997年第6期。。有学者明确指出,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关键原因在于其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实现了对苏联工业化实践教训的总结和反思(26)张旺清:《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中的苏联因素》,《理论月刊》2007年第5期。。

二是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其他工业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在比较研究方面,学界重点关注了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工业化问题上的差异。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主要强调农业的基础性作用和工业的主导性作用,而梁漱溟则强调通过振兴农业以发展工业,二者在侧重点与发展秩序上存在着重要的差异(27)郁建兴、朱旭红:《毛泽东与梁漱溟现代化思想之比较》,《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3期。。也有学者以毛泽东和梁漱溟关于工业化争论为分析对象,将这种争论进行了一种“跨时空”的对比——比较其与汉密尔顿和杰斐逊的制造业之争,认为毛泽东和汉密尔顿、梁漱溟和杰斐逊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即前二者更加强调从现实发展的趋势和国家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来看待工业化的必然性,而后二者从一种文化依恋的角度出发更强调农业的重要性(28)阮建平:《跨越时空的两场工业化之争:梁漱溟与毛泽东、杰斐逊与汉密尔顿》,《毛泽东思想研究》2010第5期。。实际上,毛泽东与梁漱溟对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性都存在相同的看法,对于批判反思西方和苏联工业化模式也有着一致的态度,只不过二者在实现现代化的操作路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了中国实现现代化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范式。

三是毛泽东工业化道路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新兴工业化国家道路的比较。工业化作为人类社会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共性和特性。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工业化和新兴工业化国家道路进行比较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基本上都是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工业化以后开始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特点。例如,大力发展工业生产、初期忽视农业、大量消耗资源等方面各个国家都大同小异,而在工业化的产业选择上、工业化推动和实现的机制上、工业化的资金来源和技术进步上都存在着差异,在工业化的时代背景与条件上、工业化的道路上、工业化的历程和结果上也都存在不同(29)简新华:《中国工业化与新型工业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0—224页。。

(六)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评价研究

不同学者从不同理论背景、情感偏好、现实经历等因素出发,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做出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判断。纵观目前学界的相关观点和结论,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评价大致可以分为“积极说”“消极说”和“辩证说”三种。

所谓“积极说”,就是充分肯定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与实践价值,特别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出发来证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价值与意义。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领导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并且积极探索建立了初步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具有巨大的开创性贡献(30)李捷:《国史静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34页。。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从工业门类来看,在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我国初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从工业布局来看,工业化的区域布局和内部的产业布局较新中国成立之前有了明显改善,并且在不断调整中逐步趋向合理;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来看,在稳步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从国防角度来看,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军事工业,巩固了我国的国防安全(31)吕政:《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蕴含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对于在新时代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32)宋建国:《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科学发展意蕴》,《学术前沿》2018年第5期。。

所谓“消极说”,就是无视毛泽东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所取得的实际成就,片面夸大中国工业化探索性实践的失误与曲折,全盘否定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不过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逻辑推演,所谓的“鞍钢宪法”等工业化实践,都是以其所熟悉的军事—政治思维来进行的哲学观念的推演(33)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东方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189页。。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毛泽东开始独立地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是其变成一个悲剧人物的开始(34)萧延中:《晚年毛泽东》,春秋出版社1989年版,第310页。。“消极说”无视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建设的贡献,无视中国工业化探索所取得的客观成绩,脱离具体历史语境,对毛泽东的工业化思想进行抽象的概念和逻辑推演。

所谓“辩证说”,就是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待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从现实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加以辩证的、全面的、科学的、历史的分析,既充分看到毛泽东领导中国工业化实践所取得的显著成就,同时也不回避问题,从历史与时代发展的具体条件出发认识毛泽东工业化实践的失误和曲折。有学者认为,尽管毛泽东探索出了一条既不同于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也不同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中国式工业化道路,但其晚年在推进相关实践的过程中却走向了失误与挫折(35)李君如:《毛泽东与当代中国》,福建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17页。。

评价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不能简单地以正确或错误加以切分,而必须要充分认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复杂性,需要从客观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从理论与实践、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加以综合分析与思考,进而全面准确地认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所具有的历史价值。从理论维度而言,需要以历史动态的眼光为指导,充分认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发展的动态变化,认识这一思想的探索性与发展性;从实践维度而言,需要采取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范式,不能超越历史发展的客观阶段性,从历史发展的具体语境出发正确认识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化建设过程中的阶段性偏差与根本性失误的关系。

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微观层面现实问题的探讨

通过对当前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近些年来的研究重点呈现出逐渐由宏观层面的论述向微观层面研究转变的趋势,并且不断涌现出新的研究焦点。当前学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微观层面现实问题的探讨集中在毛泽东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研究、毛泽东创新工业管理制度的研究、毛泽东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研究、毛泽东平衡工业布局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一)关于毛泽东处理工业与农业关系的研究

工业和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的关系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推动工业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否定农业发展,因为高度发达的农业可以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资金准备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因此,想要推动工业化,首要前提就是要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的关系。对于如何处理工业和农业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做了大量曲折艰辛的探索。在新中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毛泽东曾设想效法苏联的工业化发展模式,苏联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以军事工业为代表的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却也造成了经济社会片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的问题。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苏联模式的过程中,逐步发现这一道路并不具备可持续性。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便把目光从社会革命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在历史经验与现实思考的双重冲击之下,“以苏为鉴”的理性认识在毛泽东的心中慢慢形成。辩证处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之间的关系,是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一个重要主题。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明确提出“农业就是工业”的重要判断,不仅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形成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且也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36)马泉山:《独特的视角:农业就是工业》,《中国工业经济研究》1993年第12期。。也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工业化的过程中也在时刻关注着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问题,他在晚年想要建立一个既公平又理想的社会。在毛泽东眼中,真正能够改变城乡差距的有效途径就是发展乡村工业和实现农村工业化(37)徐俊忠、苏晓云:《“去工业化”与人民公社的困境》,《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还有学者提出,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中国工业化发展的显著特点就是推动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在强调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也注重对农业、轻工业的按比例协调发展,这是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显著特征,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开创性探索(38)顾海良:《〈论十大关系〉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纪念毛泽东〈论十大关系〉发表60周年》,《教学与研究》2016年第4期。。

(二)关于毛泽东创新工业管理制度的研究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历史原因与时代条件的限制,我国相对比较缺乏工业生产的组织管理经验,因此在这方面只能将苏联经验作为模板,几乎复制了苏联的工业管理制度。苏联在工业管理制度上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一长制”起决定作用,这一点在苏联“马钢宪法”(即苏联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冶金联合工厂经验)中得到鲜明体现。“马钢宪法”认为,苏联的工业化的管理体制应该采取厂长“一长制”管理,提倡物质利益刺激,依靠专家意见和一整套烦琐的规章制度运行。虽然苏联的工业管理制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经济快速恢复生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苏联工业管理制度中所存在的弊端也在日益显现(39)胡新民:《毛泽东与“鞍钢宪法”》,《党史博采》2019年第6期(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影响了生产效率的提升,并最终对工业化建设的效果和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毛泽东领导推动了关于中国工业管理制度的改革,并在实践中形成了诸多原创性举措,为中国的工业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最为重要的代表就是“鞍钢宪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参一改三结合”,即“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三结合”。“鞍钢宪法”的颁布对我国的企业管理和技术革新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它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制度,对推动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作出了理论贡献(40)崔之元:《鞍钢宪法与后福特主义》,《读书》1996年第3期。。此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各行各业发展速度相对比较缓慢,想要加快经济发展和提高国家整体实力,必须采取集中力量统一管理的方式,那么创建托拉斯便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试办托拉斯,不仅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现了大踏步的前进,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为改革开放时期的工业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重要的经验(41)贺全胜:《论毛泽东试办托拉斯经济思想》,《毛泽东思想研究》2006年第2期。。

(三)关于毛泽东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的研究

众所周知,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物质生产力条件基础上的理论设想不同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开始的。为了尽快摆脱这种落后的状况,摆脱“被开除球籍”的危机感与压力感,必须要将推进工业化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践主题,特别是要坚持推进以原材料工业为主的重工业优先发展。可以说,新中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是国内外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和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认识共同作用的结果(42)唐浩:《新中国工业化思想简论》,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55页。。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考虑国家工业化战略问题时,曾有过先发展轻工业和农业,等资金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再着重发展重工业的主张(43)张化:《毛泽东与新中国工业化的奠基》,《北京党史》2014年第4期。。但是,出于保证国家的安全和增强国防力量的考虑,毛泽东最终还是把建设的重点放在了重工业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就成了毛泽东在工业化建设的过程中所采取的重大战略步骤。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曾明确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的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这是已经定了的。”(44)《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页。然而,学界对毛泽东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模式褒贬不一。有学者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违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因为过分强调重工业不仅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还会对农业和轻工业的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也有学者认为重工业优先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通过优先重工业发展战略,中国在某些方面有效地缩小了与世界工业强国的差距(45)肖翔、武力:《中国工业赶超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2期。,是优先解决国家安全问题的保障,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之下为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的正确抉择(46)向国成、谌亭颖、刘晶晶:《基于“两个不能否定”深化对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认识》,《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实际上,回答这一问题必须要回到当时的具体历史条件,不能忽略当时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具体历史条件,特别是新生政权所面临的外部威胁来讨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问题,毛泽东所采取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模式对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政权安全和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四)关于毛泽东平衡工业布局的研究

产业布局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不同地区根据各自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状况,会采取不同的工业产业布局,这是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所必须要考虑到的一个重要问题。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一个疆域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差异很大,所拥有的资源优势也不尽相同。特别是沿海地区有着比较好的工业发展传统优势,而内陆地区的工业化发展步伐相对比较缓慢。因此,中国作为一个后发的农业大国,在发展工业化的过程中,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毛泽东在推动中国工业化建设的布局过程中,十分注重恰当处理工业发展的区域平衡问题,不仅鼓励沿海工业的发展,而且提出要充分运用沿海工业的相对优势以支持内地工业的发展。他明确提出,不能因为战争等方面因素而人为忽略沿海工业的发展,必须要充分用好沿海工业的历史传统和比较优势,同时也需要注意到新的工业必须要首先放在内地发展,使工业布局逐步得到平衡,这是有利于战备的考量(4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6页。。有学者认为,毛泽东提出的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同时并举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成为毛泽东关于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的重要部分,具有重大深远的战略意义(48)李吉:《论毛泽东中国工业区域建设思想的主干及其价值》,《毛泽东思想研究》2013年第6期。。还有学者以“三线建设”为例,集中讨论了毛泽东时代中国工业化产业布局的问题。这种观点认为,“三线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布局,在西部建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城市,加强了战备和国防力量,培育了建设时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从一定意义上说还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安全保障和物质条件。实践已经证明,将工业化布局与我国国防军事安全充分考虑起来统筹规划的战略,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49)张全景:《毛泽东与三线建设——一个伟大的战略决策》,《世界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1期。。

三、对深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的思考

综上所述,经过前人的精耕细作,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理论成果,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已经得到廓清,诸如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发展过程以及价值意义等;一些初步的理论共识已经逐渐达成,例如,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现代主义定性等等。通过梳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不难发现,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复杂理论命题,在充分吸收现有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如何透视这一思想的逻辑框架与理论内涵,仍存在进一步突破的空间。

一是进一步开阔研究视角,注重多学科的相互融合。目前学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大部分都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展开分析思考的,实际上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不仅是一个经济命题,更是一个重要的政治命题。因此,从政治的角度出发透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切入口,这种视角的转化可以突破单纯从经济维度出发来理解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所造成的视域窄化,从而更加凸显毛泽东领导中国工业化建设所具有的现实政治价值。此外,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工业化实践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巨大。因此,积极引入社会学研究的相关方法,尤其是社会史研究的相关分析范式来研究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特别是毛泽东关于工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思考对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单纯从经济维度出发的相关研究难以触及的重要学术生长点。从总体上来说,积极引入跨学科的研究视角,批判地引入多元研究方法,从不同学科背景的相互交融中综合定位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现代性意义,是当前深化相关研究的重要理论创新之处。

二是需要加强思想史的观照与透视。毛泽东研究与一般人物研究相比,具有非常鲜明的研究特征,因为毛泽东在中华民族历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社会主义运动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历史地位。对于当代中国研究而言,毛泽东研究是不可跨越的。因此,毛泽东研究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具有某种思想史研究的价值与意蕴,其不仅是透视中国以往历史的重要中介,也是观察当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参照,更是透视未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媒介。这一点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研究而言,更是如此。其原因在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一条核心主线就是实现现代化,而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就是推动工业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本身就是透视中国近代以来一百多年工业化探索的重要指针,其内在继承了近代中国工业化发展的主题与基本任务,同时也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对中国工业化道路做出了探索性贡献。毛泽东工业化思想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产生了重要影响,是透视未来中国工业化道路走向的重要窗口。目前学界关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研究,主要是就毛泽东而研究毛泽东,主要聚焦毛泽东不同时期关于工业化的思考,其研究视线相对比较窄化,需要将其拓展到近代以来中国工业化发展的宏大历史谱系、拓展到改革开放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的历史坐标中加以综合定位。

三是需要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深度。当前相关研究更多的是从宏大历史叙事的角度展开的分析与思考,深入到微观层面的细致探讨仍相对不足。例如,许多学者都关注了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问题,但对于缘何毛泽东会选择通过社会主义道路来推进中国工业化,其中思想转折的逻辑嬗变点在何处,促使这种转变的机制与路径又究竟是什么等微观问题,目前相关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此外,在研究方法上,传统历史叙事的研究方法一方面可以较为清楚全面地反映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历史与逻辑,但另一方面这种相对固化的研究方法也造成了研究的创新不足。能否突破传统的研究方法,引入更加多元的研究方法,例如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超越历史与时空的限制,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置于更加多元宽阔的坐标之中加以比较研究,从人类社会关于工业化道路探索的普遍意志出发,从工业化探索的一般性与特殊性的比较之中来透视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有助于激活新的研究生长空间。

四是需要深化对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现实意义的研究。毛泽东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特别是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探索的重要一环,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在推进中国工业化发展的长期实践中所形成的系统性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也成为指导新中国工业化实践并获得巨大历史性成就的理论基础。探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需要从更加宽广的历史视域出发,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价值与意义的作用域并非仅仅局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其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越了时空的界限而产生了重要的价值外溢,即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工业化建设也产生了重要影响,特别是为新时代工业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启示、宝贵的实践经验、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新时代,如何认识与理解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实践,构成了如何评价毛泽东的重要环节。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探索性实践是一笔宝贵而复杂的历史遗产,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如何总结、吸收与继承毛泽东工业化思想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议题。

五是进一步关注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之间的关系。工业化作为现代化最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与现代化之间存在着十分紧密的关联性。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5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4页。毛泽东工业化思想作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当前全面、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毛泽东领导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并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集中思索,经历了从“学习苏联”到“以苏为鉴”的模式转换。毛泽东总结苏联工业化进程中的深刻教训,明确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51)《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40页。问题。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新中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化了对于现代化道路的理解。与此同时,毛泽东关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与实践探索,不仅对于后发现代化国家探索自身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而且对于克服西式现代化内在弊病、摆脱西方社会现代化困境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工业化道路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思想与“剑”
前工业化的市场和市场行为:考古学视角
我们的道路更宽广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研究
一次骑行带来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