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县蒲公英绿色生产技术

2021-12-06 14:51毛丽娟贺献林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涉县草木灰蒲公英

丁 丽 毛丽娟 贺献林

(1 涉县擎阳种业有限公司 河北 涉县 056400;2 涉县桃晟堂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河北 涉县 056400;3 涉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河北 涉县 056400)

蒲公英是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全草可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的功效。除药用外,蒲公英嫩苗及嫩叶可生食、凉拌、炒食、做汤、腌渍咸菜等。具有较高的药用、食用和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人们绿色保健意识的提高,深受城乡人民青睐。但因野生蒲公英资源连年枯竭,发展人工栽培势在必行。

蒲公英适应性强,喜光、耐寒、耐热、耐瘠,抗病能力很强,很少发生病虫害,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可栽培。涉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深山区,是华北道地药材主产区,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及科学合理的绿色生产技术,所产蒲公英质量上乘,据检测菊苣酸含量可达1.28%,是2020 版药典规定的2.8 倍,且各项农残检测合格。

1 繁育优良种子

1.1 采集原种。自然采收的蒲公英种子一是成熟度不一致,发芽率不稳定,一般只有30%~40%,难于直接用于生产;二是由于蒲公英是异花授粉植物,自然采收的种子种植后分离严重,田间会出现锯齿状、紫叶脉、宽叶状等不同类型,而一般生产上需要叶片宽、叶柄粗壮的类型。因此要大面积规模生产需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有种植历史的农户或企业,可于每年4月初从不同地方选择确定至少3 个以上的长势旺、无病虫害的蒲公英地块,到5月中旬进行采种。没有种植历史的农户和企业则可在5月下旬~6月上旬,到山沟荒坡、地头路边从至少3 个不同的地方采集成熟的野生种子,或于9~11月挖取野生的种根,还可以到市场购置野生种根,翌年进行种子生产。

1.2 繁育良种。将上述从不同地方选种田采集的蒲公英种子或从不同地方采集的野生种子,进行混合种植,到第二年的5月从混合种植的蒲公英田间采收优良种子,用于生产。混合种植的蒲公英繁种田可以连续3年采种,用于生产。

2 选地整地及施肥

蒲公英抗寒抗旱,对土地要求不高,但是对土层有要求,因其根茎扎根需要30 cm 左右。每亩地要施底肥75 kg 左右,均匀撒在地上,选用氮磷钾(15-15-15)综合含量超过45%的复合肥,如果用有机肥需完全腐熟,然后旋耕机旋耕20 cm 左右,如果是荒地需要年前粉碎杂草,过完年旋耕至少2 次为宜,然后搂成3 m 左右的灌溉畦。平整完土地浇底墒水,底墒水要求浇透。

3 播种

3.1 种子处理。第一步,将从繁种田采收来的蒲公英种子,先用风车除去杂质,过漏筛去除干瘪、小粒秕种子,然后除利用种子色选机,选出色泽光丽、健康的种子;第二步,将色选后的蒲公英种子和草木灰混拌均匀,边拌边向草木灰上喷水,草木灰∶种子∶水的比例按1∶4∶1.5 配比,即一般每份草木灰拌4 份蒲公英种子,在其上喷洒1.5 份的水,然后堆放3~5 d,堆放期间要每天翻堆1~2 次,防止高温发芽,掌握环境温度不高于18℃,堆温不高于15 ℃。然后将种子筛出来晒干,以备播种。

3.2 播种。春、夏、秋均可播种。大的地块采用拖拉机带播种机机械播种,亩用种2~3 kg,播种深度为1 cm 左右;或采用人工手推车播种,也可采用人工手撒播种,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5 cm 开浅沟,种子播下后,覆土0.5~1 cm,播种完需要轻度镇压,然后浇水。亩需用种1.5~2 kg。

4 田间管理

4.1 间苗、定苗。蒲公英出苗一般在4~7 d,10 d 出苗率100%,以收叶为主,所以无需间苗,已收根为主的,一般在出苗后10 d 左右进行间苗,株距2~3 cm,在幼苗高10 cm 或3~4 叶时进行定苗,行距25 cm,株距5 cm。

4.2 中耕除草。种子直播地块,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浅锄,以后每10~15 d 中耕除草1 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杂草可人工拔草,保持田间土壤疏松无杂草。

4.3 水肥管理。当苗长到10 cm 左右追肥,亩追尿素10~15 kg,追肥后及时浇水。一般播种后70 d 左右,蒲公英长到40 cm 左右收获第一茬蒲公英叶子,不同地区及不同地理条件,收获的次数可能不一样,一般无霜期在230 d 以上,全年可收4~5 次,第一次收获结束后,夏秋季温度较高时,基本一个月可收获1次。

5 病虫害防治

蒲公英适应性强,抗病能力很强,较少发生病虫害,人工栽植后由于改变了其生态环境,偶有叶枯病、白粉病、褐斑病发生。

蒲公英一般在3月中下旬,气温达到18℃左右播种,第一茬叶子一般在5月中下旬收获,蒲公英的主要病害叶枯病、白粉病、褐斑病主要发生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此时正是蒲公英第二茬旺盛生长时期,一般此时蒲公英第二茬叶子达到20 左右,由于气温快速升高,导致病菌萌发危害叶片。田间管理发现点片发生时,及时割除发病田地上部,破坏病菌发生的环境条件,并及时大水浇灌,促进下茬快速生长,通过调节收获时期和实施农业措施,可有效抑制病害发生。达到控害目的,实现绿色生产。

蒲公英的主要害虫是蚜虫,一般采取黄板诱蚜,可有效控制蚜虫发生,一般每亩需要黄板25~30 张。

6 收获与加工

6.1 采收。以叶片作药用的,当蒲公英长到40 cm 左右收获,采用人工收割或者机器收割,以地块大小为标准,收割时地上部分留1 cm 为宜。

6.2 加工。采收后的蒲公英叶子,摊薄层放在晾晒场晾晒或者直接烘干,烘干温度不能高于65℃。经过加工的蒲公英呈皱缩卷曲的团块。叶色绿褐色或暗灰绿色,叶片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呈倒披针形,先端尖或钝,边缘浅裂或羽状分裂,基部渐狭,下延呈柄状,下表面主脉明显。花茎1 至数条,每条顶生头状花序,总苞片多层,内面一层较长,花冠黄褐色或淡黄白色。有的可见多数具白色冠毛的长椭圆形瘦果。气微,味微苦。按2020年药典规定,水分不得过13.0%(通则0832 第二法)。按干燥品计算,含菊苣酸(C22H18O12)不得少于0.45%。

猜你喜欢
涉县草木灰蒲公英
蒲公英
蒲公英
涉县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展现状研究
草木灰
涉县“差评被拘”是法治中国的反面典型
草木灰防治病虫害的方法
草木灰的功用及施用技巧
可以吃的蒲公英
蒲公英的梦
涉县花椒常见几种虫害及防控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