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南区玉米桃蛀螟的发生与综合防治

2021-12-06 14:51梁艳青赵树旺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玉米螟果穗越冬

梁艳青 赵树旺

(唐山市丰南区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河北 丰南 063300)

唐山市丰南区玉米常年种植面积将近30 万亩,近年来桃蛀螟在丰南区玉米上为害呈现逐年加重的发生态势,成为了玉米抽雄、结穗期又一个主要害虫。据调查统计,寄主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向日葵、姜、棉花、桃、柿、核桃、无花果、松树等。

1 玉米虫害发生情况调查

据调查,严重地块雌穗被害率达83.3%,平均百株有虫239 头,最高436 头,其危害远远高于玉米螟。秋季玉米收获期虫情调查显示:玉米百株有钻蛀性害虫幼虫91.4 头,其中桃蛀螟占总数的45%,玉米螟占27.2%,棉铃虫占总数的27.8%;对西部塘坊镇、南孙庄乡、东田庄乡等玉米种植区个别玉米田块(特别是与桃树邻近的玉米种植田)进行田间调查统计,穗部桃蛀螟百株有虫342 头,占钻蛀性害虫的97.7%,而玉米螟仅8 头,占2.3%,其中在穗部的桃蛀螟占66.3%,蛀茎的占33.7%。

2 桃蛀螟在玉米作物上重发的原因

2.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为桃蛀螟提供了适宜的越冬环境,导致该虫的为害逐年快速加重,而且寄主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2.2 随着果树及适合桃蛀螟喜食的农作物种植种类的增多,为桃蛀螟提供了连续不断的适口性食物,由于食料丰富,使得桃蛀螟生长发育迅速,适生性增强。

2.3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夏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特别是甜玉米、粘玉米等特色玉米的种植面积增大,播种时期的推后和种植品种生育期延长,以及收获期推迟等原因,为不同世代桃蛀螟的发生为害提供了更为适宜的生存、繁殖条件。

3 桃蛀螟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3.1 为害特点。桃蛀螟近年来发展为杂食性害虫,主要寄主为果树和向日葵等,寄主植物多,发生世代复杂。为害玉米时,主要蛀食雌穗,取食玉米粒,并能引起严重穗腐,且可蛀茎,造成植株倒折。初孵幼虫从雌穗上部钻入后,蛀食或啃食籽粒和穗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钻蛀穗柄常导致果穗瘦小,籽粒不饱满。蛀孔口堆积颗粒状粪渣,一个果穗上常有多头桃蛀螟为害,有时还可与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混合为害玉米,严重时整个果穗被蛀食,减产很重或没有产量。

3.2 发生规律。桃蛀螟在丰南区1年发生3 代,均以老熟幼虫在玉米、向日葵等残株内结茧越冬。8月下旬~9月中旬进入为害夏播玉米的高峰期。特别是上茬栽种土豆,下茬是甜、糯玉米的地块受危害严重。

4 防治措施

桃蛀螟因寄主植物广,成虫产卵前期较短,幼虫,特别是3 龄以后的幼虫,常因隐蔽性很强、世代重叠严重等特性而难以防治。桃蛀螟对玉米的为害主要是在玉米抽雄后雌穗结实期。

4.1 物理防治

4.1.1 及早消灭越冬幼虫。幼虫一般在玉米秸秆内、风干的雌穗内等处越冬,在每年开春以后集中处理玉米秸秆,如做压块处理,打碎作添加饲料等,以减少越冬基数。

4.1.2 合理种植诱集带。在玉米种植田周围不提倡栽种果树、向日葵等寄主植物,以免加重对农作物的为害,可在地边种植桃蛀螟喜食的油葵等植物诱集行。

4.1.3 诱杀成虫。利用桃蛀螟具有很强的趋光性和趋化性的特性,在成虫刚刚开始羽化且尚未产卵前,在桃园内、玉米田、高粱田内,安装频振式测报灯、杀虫灯等,或用性诱剂捕捉器来诱杀成虫。

4.1.4 清洁田园。秋末冬初果实收获后及时清理桃园内的落果和有虫果,消灭果内幼虫。玉米秸秆要及时收割堆垛,或直接粉碎作秸秆还田处理。

4.2 生物防治。喷洒苏云金杆菌或青虫菌液防治。

4.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具有速效、简便和经济效益高的特点。在玉米抽穗始期进行卵与幼虫的田间调查,每3 d 调查1 次,当有虫(卵)株率达到20%以上,或百穗有虫20 头以上时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Bt 乳剂500 倍液、高效氯氟氰菊酯、阿维菌素、灭幼脲等。防治的重点部位为玉米果穗顶部或雌穗花丝上,防治效果较好。

猜你喜欢
玉米螟果穗越冬
罗氏沼虾越冬养殖试验
黑龙江玉米螟发生与绿色防控技术
奶牛安全越冬要抓好防寒保温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鱼类越冬综合症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玉米新品系合17-7016的组配及表现
水蛭越冬技术
论玉米螟防治措施
果穗拉长保果剂在夏黑上的应用效果初探
糯玉米保鲜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