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诱发因素及防控措施

2021-12-06 14:51芦亚娟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火源生产性林区

芦亚娟

(小陇山林业调查规划院 甘肃 天水 741020)

小陇山林区是我国天保工程的重点实施区,跨越了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林区面积很广,小陇山林业实验局的管辖面积高达1 243.05 万亩,其中有林地790.70 万亩,灌木林地150.47 万亩,疏林地42.42 万亩,未成林造林地26.13 万亩,苗圃地0.2 万亩,宜林地108.84 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63.6%。林区地形复杂,不同地域的社会发展水平不同,人们的防火意识程度不同,但防火减灾的形势严峻。各级领导要强化宣传和管控,严禁发生火灾。本文根据小陇山防灾减灾情况,对引起森林火灾的诱发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防控措施。

1 诱发森林火灾的因素

1.1 自然因素。引起火灾的自然火源多为雷击火,雷击是诱发森林火灾的因素之一。当空中带电的云块进入林区上空后,如果发生雷暴或落雷现象,就会把林区的树木和杂草打燃引起火灾。干旱季节,地面的腐殖质经阳光强烈照射就会出现高热,发生自燃,引起森林火灾。山上自燃滚落的岩石产生撞击引起火花也有可能诱发森林火灾。

1.2 人为因素

1.2.1 生产性用火。人们在林区从事农牧生产、林副业、工矿交通运输业等生产性活动过程中有时要用到火,如果用后没有及时灭火或者灭火不彻底引起复燃,都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2.2 非生产性用火。人们生活和其他非生产中也会用火,虽然这类的火源少,但也非常普遍,要引起重视。据统计,全国已查明火因的森林火灾中,99.4%是由人为火源引起的,其中31.6%的火灾是由生产性用火引起的,烧垦、烧荒引起的森林火灾次数较多;其余为非生产性用火引起,野外吸烟、烧火做饭、上坟烧纸是最常见3 种火源。

1.2.3 故意纵火。故意纵火的行为非常少见,但也要重视,故意纵火的原因很多,如由于林木、林地影响了自身利益而放火或者因某种目的纵火,这些行为非常恶劣,要坚决杜绝。如果抓到实施行为人,要根据情节的严重性给予惩处,构成刑事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1.3 防控不利引起火灾。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防火宣传力度不够,尤其是领导不重视,没有严格控制火源,用火制度不严格;防火投入资金不足,防火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都会导致森林火灾的蔓延。2004年,发生于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的“6·22”重大森林火灾,就是对夏季雷击火灾不够重视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引起的。

2 防控森林火灾的措施

2.1 加强宣传,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森林防火是一项群众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防火工作涉及千家万户,只有提高全民全社会的防火防灾意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要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让群众了解森林防火的重要性,普及防火、灭火知识。要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人群采用不同的宣传形式,如可以在林区的中小学开展森林防火知识讲座;在林区群众中可以召开会议,发传单、小册子、宣传画,还可以放映防火的小电影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在火灾高发地段,可以张贴宣传标语、树立宣传牌等,形成浓厚的防火氛围。宣传工作重点在基层,宣传要有新意,内容要及时更新[1]。

2.2 做好火源的控制。森林火灾的发生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由于用火不当诱发火灾,因此,控制好火源是防止火灾的关键。生产性用火要有组织有领导的进行,确保不引起火灾;在非生产性用火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严禁在林区吸烟,严禁林区农户家火外引(如烟囱不冒火、小孩不玩火等),对于带进林区的汽油、易燃化学品等易燃性物质要严格检查,杜绝火种进入林区;对于自然火源,如夏季雷雨天,要做好巡护瞭望,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扑灭。另外,在干旱、高温、多风天气,要做好巡护检查,做好防火戒严措施。

2.3 完善护林防火措施。目前,对于森林火灾还没有有效的扑灭措施,主要是以预防为主,要利用山脉、公路网、河流等屏障,加强防火线和营造防火林带的建设,这样可以将林区分割成小片,防止大火的蔓延。建设防火林带,要选择合适的树种,不仅要抗火性强,还要适应本地生长[2]。在容易发生雷击的区域,可以在百年以上的老龄树木上安装避雷设备,避免发生雷击火。

猜你喜欢
火源生产性林区
祁连山青海云杉林分布对土壤交换性盐基组成及比例的影响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紧急时刻还能灭火的花瓶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黑龙江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浅谈大兴安岭林区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效率的影响
张学勤:我为林区建设“鼓与呼”
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的互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