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啼笑皆非》的翻译研究

2021-12-06 19:59李翠翠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4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林语堂

李翠翠

摘要: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林语堂的《啼笑皆非》的翻译进行研究,主要从语言维、文化维以及交际维三个方面,结合具体实例对译文中的翻译进行分析,有助于读者更深入的理解生态翻译学,同时也为翻译实践者提供翻译方法上的启示。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啼笑皆非》、林语堂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生态语言学的兴起,生态翻译学研究在国内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生态翻译学理论自2001年提出以来经历了三个阶段。2001-2010年是生态翻译理论框架构建和拓展时期。2010-2015是理论加强和深化拓展时期。2016-2018年生态翻译学在国内持续迅猛地发展起来。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基础的翻译研究层出不穷,一时间成为翻译研究的热点。《啼笑皆非》[3]是林语堂1943 年的英文著作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1] 的汉译本,此书由林语堂与徐诚斌先生合译,是一部影响深远的翻译佳作。前人对《啼笑皆非》的研究视角主要包括自译、阐释学、性别主义角度[2]。从研究内容上来说,学者们主要关注不同译者的翻译风格、作者的创作与翻译动机[5]。通过文献检索与整理,笔者发现,从生态翻译学角度对于《啼笑皆非》的翻译研究几无所见,而从三维转换角度对这部作品的翻译研究既有利于丰富生态翻译学的应用研究文献,又有利于拓宽《啼笑皆非》的研究范围。

二、理论基础

生态翻译学是生态学与翻译学相结合的学科,为翻译研究提供了生态理性的分析视角。生态翻译学理论主要包括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论、译者中心论和三维转换。翻译生态环境即语言、 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它是译者和译文生存状态的总体环境。因此,它既是制约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的集合,又是译者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前提和依据。[4] 翻译适应选择论认为,对于译者来说,既要适应,又要选择。适应中有选择,即适应性选择;选择中有适应,即选择性适应。译者中心论强调译者是一个独立主体,翻譯活动自始至终必须通过译者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才能完成。译者处于不同语言和不同文化间各种力量交互作用的交互点上,既是翻译过程的主体,又是译事得以进行的基础。[4] 所谓“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相对地集中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三、实例分析

1. 语言维

所谓“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这种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在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上进行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最先需要关注的是语言层面的转换,包括语音、词汇、句法、风格等。

例1. 原文: But if we take the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d view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events ......and the economic school of historians tend to ignore because they cannot make head or tail of it.

译文: 我们便遇到一种难题,这是历史科学所无法解决而历史经济观一派所常欲避免的,因为这一派辨不出他是牛是马。

cannot make head or tail of sth”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六版解释为: “to be unable to understand sth 不能理解某事,茫无头绪。”“head”和“tail”直译为“头”和“尾巴”,那么“cannot make head or tail of sth”从字面上来理解,即为“分不清头尾”,而林语堂在译文用“马”和“牛”来替代“头”和“尾巴”,翻译为“辨不出他是牛是马”实现了词汇层面的适应性转换,不仅非常形象具体,而且两者达到的效果对等。

2. 文化维

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这种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在于关注源语文化和译语文化在性质和内容上存在的差异。[4] 简而言之,文化维主要指翻译中将不同的文化内涵清楚地表达和呈现,便于译入语读者理解。

例2. 原文:He remembered having read somewhere a Chinese proverb, “A gentleman never steps outside his threshold and knows all that is happening under heaven,” and appreciated its obvious truth.

译文:他记起在那儿看到的一句中国古语:“秀才不出户,能知天下事”,深深领会其中意义。

原文中的“gentleman”指的是“君子、绅士、先生”,原文可直译为“绅士/先生不出他的家门就能了解天下的事”。而此处,译者将“gentleman”译为“秀才”,充分体现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中国,“先生”多指教书先生,显然与原文的意思不符。“秀才”在汉语中多指读书人,源于我国的科举制度,那些通过了县试、府试和院试的人统称为“秀才”。译者结合前文所提到的中国古语,将其译为“秀才”既符合原文的意思,又体现了中国文化特色。此处体现了译者在文化维的适应与选择。

3. 交际维

所谓“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 交际维重视翻译的交际意图、关注语言背景下的文化内涵传达和交际的顺利。这种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要求译者的翻译既要反映源语作者的交际意图,又要把源语中的语言、文化形式和文化内涵传递给读者。

例3. 原文: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there is antimony and tungsten, but at least there is a price for it.

译文:俗语固然说:“闪烁未必尽黄金”,因为还有锑,还有钨,然而至少锑钨有个价格可谈。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出自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指绚丽的文采、文章未必是有价值的。源语读者对于“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背后的文化内涵并不陌生,而对于译语读者来说却有些陌生,甚至有些不知所云。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增加了“俗语”二字,这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译语读者的理解负担,达到了良好的交际效果。此处体现了译者在交际维的适应与转换。

四、结语

翻译理论是翻译实践的基础,翻译实践是翻译理论的体现。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必然适用于各种翻译理论的分析。前人从目的论、翻译伦理学、互文性理论、译者主体性等角度对《啼笑皆非》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对其翻译进行研究,通过对文中具体实例的仔细分析,我们发现了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研究《啼笑皆非》的翻译的可行性。同时,这也体现了《啼笑皆非》丰富的学术价值。因此,《啼笑皆非》的翻译也是林语堂翻译事业中一次充满挑战但却非常成功的实践。

参考文獻:

[1] Lin Yutang. Between Tears and Laughter[M]. New York: The John Day Company, 1943.

[2] 黎昌抱. 性别主义视域下宋碧云《啼笑皆非》汉译研究[J]. 外语教学, 2019(4):93-98.

[3] 林语堂. 啼笑皆非[M]. 北京:群言出版社, 2009.

[4]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 中国翻译, 2011(2): 7-8.

[5] 王显辉. 林语堂《啼笑皆非》创作与翻译动机研究[J]. 铜仁学院学报, 2014(2): 44-46.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林语堂
林语堂的“半场演讲”
林语堂的演讲时间
林语堂更衣见老友
林语堂妙论“好丈夫”
Lin Yutang’s Aesthetic Orientation and his Translation Thematization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景区公示语现状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