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2021-12-07 04:12张炜
河北农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审计工作

□文/张炜

农村财务审计是确保农村金融安全、助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对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农村财务审计是促进农村合作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实际工作中需理清工作关系,强化审计意识,确保审计工作顺利开展。

一、对农村财务审计所缺乏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要完善

如今,农村财务审计中所面临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农村审计手段不强、审计程序不规范、审计工作缺乏法律法规的支持等,这必将成为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大阻碍。

完善农村财务审计缺乏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是保障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和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与落实的有效法律依据,为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相关的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针对这一问题,我认为:国家立法部门和地方立法部门有必要将农村审计行为纳入到审计法中,尽快出台有关农村财务审计的相关的法律法规,如完善、健全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开支审批制度、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财产物资管理制度等,让相应的法律责任更明确化,有关的部门再加以重视,让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有法律法规的支持。而对以身试法,置法律于不顾,违反财务审计法律、法规的工作人员,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完善、健全农村审计规章制度,既可让农村财务审计人员的审计行为得以约束,切实维护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促进农村事务管理民主化,还能进一步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有效解决农村财务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随意性大、不严格的问题,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力度要增强

对农村财务相关人员的财务行为进行全面监督是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职责。而现如今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面临的问题是:农村部分地区的不规范的财务行为导致弱势群体与农民群众的利益得不到重视,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越演越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农村经济和农民的生活水平得以发展和提高,就要格外重视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工作的开展,狠抓落实。

对于农村财务审计部门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我们要不断重视和加强。县级审计、监察部门更要严查农村财务人员的工作行为,不管是普通职工还是干部,都应该一视同仁,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就应法不留情、严肃处理。村领导干部在离任之前,必须积极配合财务审计工作,如实进行离任审计,防止出现挪用村集体资产、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发生。

三、农村专业财务审计人员的综合素养要不断加强

农村财务审计是一项专业性超强的工作,新时代的到来,财务审计工作尤为重要。由于农村财务审计人员良莠不一,专业素养不足,缺乏专业人员,业务能力也不高,导致今后的审计工作可能会出现巨大的工作漏洞,这对于财务审计工作来说是得不偿失的。为此,国家推出相关鼓励政策,无论是体制机制、政策创新,还是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我们都要多下功夫,如:对乡镇专业财务审计人员要进行岗前培训、在岗定期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职业道德素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学习,让规范化的财务审计意识在他们的心中逐渐生根发芽、日益壮大,让他们实际的财务审计能力日新月异,得以不断提高。吸引专业技术人员投入到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为乡村振兴的顺利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农村财务审计管理方法要进一步改善

影响农村财务审计质量的关键所在是农村财务审计管理方法。适宜的农村财务审计管理方法对于约束农村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至关重要。倘若管理方法不得当,审计人员就难免会在工作开展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细节性问题,甚至最终的审计结果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因而,改进原来存在的农村财务审计管理方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必然的。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时俱进,结合实际不断改善农村财务审计管理办法。农村财务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对日常的任何一项财务事项了若指掌,严格做好记录工作,还要搜集相应的财务资料,制成档案,以备不时之需。一旦发现农村财务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符,应依照追溯机制,层层落实责任,追溯出问题产生的环节、根源所在。无论是谁,普通职员还是领导,在任还是离职,都应严肃处理,法不留情,绝无侥幸。

猜你喜欢
规章制度法律法规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劳动规章制度法律问题研究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中国民主促进会规章制度制定条例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最新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文件提要
“墙化”更需“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