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发展史的逻辑生成与发展

2021-12-07 11:15魏振英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空想苏联科学

魏振英

(中共聊城市委党校,山东 聊城 252000)

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6 个时间节点,在500 多年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实现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历史性飞跃,通过历史的纵深感,用时间维度来把握历史逻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自信。

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

1.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三个阶段

作为社会主义原始状态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思想先声,空想社会主义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初期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社会思潮。在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经历了一个对外掠夺殖民地,对内压榨劳动人民的过程,有志之士发出了抗议的呼声,催生了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的诞生。

16、17 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以托马斯·莫尔、托马斯·闵采尔、托马斯·康帕内拉为主要代表,1516 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标志着空想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一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初期,是用文学语言和游记的形式对资本主义的弊端进行揭露;18 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已由简单协作发展到工场手工业,摆脱早期的虚构幻想而面向现实,主要代表人物有让·梅叶、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这一时期摆脱了游记的形式,而是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来批判黑暗,被恩格斯称为“直接共产主义的理论”,以理论为武器,对共产主义作出直接的理论论证,用细致的法律条文来规定理想社会,但带有绝对平均主义、禁欲主义、斯巴达式共产主义的倾向;19 世纪初的批判空想社会主义,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开始向机器大工业过渡,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更加尖锐,对资本主义的揭露批判更加深刻,同时理性地描绘了未来美好的理想社会,其中以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傅立叶的“法郎吉实验”和欧文的“新和谐公社”最为著名,使得空想社会主义获得顶峰发展。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价值

在世界社会主义500 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了330 年,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发展阶段,既有理论贡献也有历史局限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私有制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批判,对美好的将来社会提出了合理、天才的建议想法,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的微光”,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但由于受到时代的局限性,存在自身难以克服的缺陷,只是从道德层面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批判,而不是历史的批判,不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找不到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所以只能是空想。

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

科学社会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完成了从空想飞跃到科学的转变,它的诞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必然产物,既有客观历史条件,也有主观个人条件。第一,社会历史条件体现在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使生产力得到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充分暴露,两大阶级的斗争更加尖锐,19 世纪30、40 年代欧洲爆发了三大工人运动,使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而先后失败的教训表明无产阶级的斗争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第二,理论来源包括德国古典哲学中黑格尔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英国古典经济学中亚当斯密、李嘉图等人的理论研究。第三,思想前提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各自完成阶级立场和世界观的转变,即由资产阶级到共产主义、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

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1)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被誉为“两大发现”,为科学社会主义诞生创造了理论准备。《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5 年,马克思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揭示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哲学高度论证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资本论》第一卷写于1867 年,书中集中描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产生,揭示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在实践中极大启发了工人觉悟,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经济学论证。

(2)诞生标志:1848 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共产党宣言》于1848 年2 月发表,由马克思和恩格斯执笔完成,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宣言》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的第一次系统梳理,并与各国工人运动紧密结合,进行理论上的科学指引,为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发挥重要作用。《宣言》从科学的角度阐释了社会主义最终胜利和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是同样不可避免的,第一次系统论证无产阶级的建党学说,阐述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是全世界无产者为之奋斗的科学理论。

3.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后不断发展,并结合工人运动实践的推进及时进行新的总结,使科学理论更加丰富和发展。在《共产党宣言》发表的同时,1848 年爆发了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还亲自参加过战斗,革命失败后欧洲工人运动陷入低潮;1864 年9 月28 日,“国际工人协会”史称第一国际,有力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1871 年3 月巴黎公社宣告成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组织在世界上就此诞生,不久起义失败,其经验教训指出,无产阶级必须用暴力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新型国家政权;1889 年在恩格斯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了第二国际,随着形势的新变化,第二国际内部关于时代主题以及社会主义实现方式等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分成了左、中、右三派,右派以伯恩施坦为代表,主张阶级合作,放弃暴力革命,中派以考茨基为代表,立场左右摇摆,而左派以列宁、卢森堡为代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通过革命达到无产阶级专政。

三、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尝试

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俄国实践

1917 年十月革命爆发,推翻了沙俄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和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究竟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1918 年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国内外危机,为了保证战争的需要,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为短期内取得战争胜利、捍卫政权提供必要物质条件,但这种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做法,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挫伤农民积极性,甚至爆发农民暴乱,加上水兵叛乱,使得政权处于危急状态。列宁果断停止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而实行新经济政策,废除余粮收集制,实行粮食税,恢复商品货币关系,利用资本主义方式去发展社会主义等措施,在实践中成效明显,这种向共产主义迂回过渡的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恢复发展了国民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的水平。

2.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思考

1922 年12 月至1923 年3 月,重病的列宁在病榻上口授、有秘书记录整理形成8 篇文章和书信,被称为“政治遗嘱”,是留给布尔什维克党宝贵的思想财富。在他的晚年思考中,包含了对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未来规划,比如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效率,为此要实现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方面的重心转移;在过渡阶段要学会利用商品经济的基本思想,遵循价值规律的基本原则,用市场来为社会主义服务;进行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等。

四、苏联模式的兴衰

1.苏联模式的形成

列宁逝世后,苏联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帝国主义加强对苏联的经济封锁和军事围堵,国内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和恢复经济的任务还很艰巨,在严峻的形势下,斯大林领导苏联加快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在大力推进国家工业化的同时,推进农业集体化,1936 年随着苏联宪法颁布使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起来。这些为苏联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

2.苏联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获胜的物质基础,引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思潮的发展,为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提供成功范本。在其影响下欧洲、亚洲等一大批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实现了从一国向多国的发展,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来抗衡资本主义阵营,使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出现高潮。苏联模式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其弊端体现在: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以重工业为重点的外延式粗放增长,片面强调阶级斗争而忽视民主,政治上权力高度集中,党政不分。使苏联模式逐步僵化和固化,为苏联解体埋下了伏笔。

3.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尝试

东欧国家在照搬照抄苏联模式的过程中出现了“水土不服”情况,各国纷纷进行较大程度的调整和改革,比如南斯拉夫自治式经济体制改革、匈牙利的改革尝试、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之春。总的来讲,东欧国家的改革虽取得一定成绩,但由于国内政治势力的抵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的干扰,加上苏联强行出兵干预的大国沙文主义,都没能在改变苏联模式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使得改革举步维艰,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对执政党失去信心,由此引发社会矛盾激化和政治动荡。东欧剧变先于苏联解体,但实际源头还在于苏联的改革,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尝试,但由于错误的改革路线,使改革成了改向。1991 年12 月苏联解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不复存在,落得亡党亡国的下场,教训是极为深刻的,既有西方和平演变的外因,更重要的原因出在苏共内部,放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和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放弃共产党领导地位,腐败堕落,势必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

五、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实践探寻

近代中国为摆脱民族危机,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等各阶层进行艰辛探索,都以失败而告终,没有结束中国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悲惨命运,直到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找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独具中国特色的正确革命道路,形成毛泽东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随着1956 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确立,如何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是我们党必须要回答的时代课题。

1.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没有经验,照抄照搬苏联模式,在实践中出现许多问题,特别是1956年苏共二十大的召开,使我们开始破除对于苏联模式的迷信,从以俄为师到以苏为鉴的转变,说明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始走上了独立自主的探索道路。1956 年《论十大关系》的发表,新生政权对如何调动国内外积极因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10 个重要关系的梳理;在中共八大上升为理论,并且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做了正确界定,实质为先进社会制度与落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1957 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报告中,严格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这些是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的良好开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但是由于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缺乏经验,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产生巨大曲折,出现反右派斗争扩大化、“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最终酿成“文化大革命”的严重灾难。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形成的认识成果

我们党不断积累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使之升华为理论认识,逐步形成了一些十分重要的成果。体现在: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发展生产力是根本任务,社会主义社会要发展商品生产,走一条有别于苏联模式的中国工业化道路,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不能超越阶段,反对平均主义,坚持民主集中制,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在文化方面推行双百方针,这些正确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积累了理论储备和物质准备。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和发展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面对“文革”结束后社会主义往何处发展的历史抉择,邓小平同志成功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从思想路线的纠正开始的。对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由《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始,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进行改革开放伟大战略转折,成为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邓小平同志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内涵,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作出科学阐释,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辩证关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捍卫

20 世纪80 年代末90 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发生剧变,1989 年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和空前的压力与挑战面前,我们党从容应对,经受住了重大考验,成功地捍卫了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作出科学回答,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入21 世纪,面对发展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时代拷问,在实践中创立科学发展观,使社会主义发展方式和理念实现新发展。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发展

新时代回答新课题,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8 个明确和14 个坚持的基本内涵和基本方略,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历史性的指引,为社会主义重振树立历史性的界碑,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 世纪焕发出蓬勃生机,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展作出新典范。

总之,社会主义500 多年的发展中既有时间的错落,也有空间的交叉,这是一个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的历史进程,从中我们更加明白资本主义必然会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在开拓中前进,从而更加坚定信仰、信念、信心,走好自己的路。

猜你喜欢
空想苏联科学
规划人生
老照片:苏联儿童的冬季娱乐活动
警惕“空想”
点击科学
小老虎种花
科学大爆炸
警惕“空想”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科学拔牙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