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2021-12-08 22:23韩春妮
现代园艺 2021年19期
关键词:园林规划设计思政植物

韩春妮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高职教育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简称,1999 年6 月13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课程思政明确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则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长期以来,职业院校的教学主要是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思政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单独开设,思政课的教学不能深入地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专业知识的教学和思政是分开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1]”

“园林规划设计”是园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对城市绿地进行合理设计的能力,本次教学设计选取“居住区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环节,教学时长2 课时。本课程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做到坚定文化自信,力争培养时代新人。

1 课程思政融入整个教学设计

本次课程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形式,采用“讲”“析”“评”“改”的教学过程,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的教学中。

课前,教师通过云课堂智慧职教平台发布“居住区绿化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部分的教学内容,并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完成老师下达的任务:将已经设计好硬质景观的居住区进行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整个课程的教学活动如下。

1.1 “讲”

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任务分小组进行讲解,其他同学对该组的植物配置方案进行提问,由该组全体成员进行解答。通过本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沟通、交流能力。

1.2 “析”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对方案进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植物品种的选择、合理配置及“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 个方面展开。

1.2.1 对植物品种选择的分析。首先通过观赏《昆明市确定45 种造林绿化推荐树种》《创建森林城市,让乡土树种在连云港城扎根》《园林也有风水,不同植物代表不同的寓意,可带来好运!》3 个小视频(共计5min11s),让学生明白居住区植物选择的主要原则: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注重植物情感的表达。此时引出问题:居住区绿地中植物的选择为什么要以乡土树种为主?教师引导学生从生态、美观等方面进行讨论。通过本环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在讨论中,教师对我国植物的品种进行介绍。中国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据相关统计证明我国高等植物约3 万种[2]。这些丰富的植物资源正是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的写照,同时丰富多彩的植物也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一笔珍贵财富,通过这样的讲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作为当代中国青年一代,担负着建设祖国的重任,我们要为祖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应为绚丽多彩的植物所描绘的锦绣河山而感到无比光荣[2]。

在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同时,紧接着通过乡土树种的优先选择再将生态的观念引入教学中。通过对阳澄湖、西湖等水体水面水葫芦泛滥成灾的讲述和分析,告诉学生外来植物的引入一定要慎重,因为在绿化中随意地引进一个看似珍贵的外来树种,可能会引发很多的问题,例如外来种不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长势差,不能发挥它应有的生态效应及观赏效益;不能融入当地的生物链,缺少天敌,从而导致其横生蔓延,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威胁其他物种的安全,造成当地环境及生态失衡,甚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发展乡土树种从根本上避免了引种的这些弊端。每个地区的生物经过长时间的进化都已形成生态平衡,盲目引进外来物种会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外来植物重新建立一个新的平衡系统所需时间漫长,有的甚至在重建平衡过程中还会使当地原有的一些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乡土树种由于适应当地的环境,形成了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和完整的生物链,因此不易发生大面积的病虫害,避免大量使用农药,这也是对脆弱的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生态保护的角度考虑,大树移栽也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下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大树移栽和外来树种的引进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1.2.2 对植物合理配置的分析。自古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家——“儒、释、道”都谈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道家的《道德经》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简言之,道的运作是以宇宙本来自然的规律为规律。中国古典园林最早生成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殷周时期,主要以苑囿的形式出现,所谓苑囿,就是将一块地圈起来,任动植物自然生成,供帝王游玩、打猎的场所。由此可见,中国最早的园林形式就是尊重、模仿自然的形式。中国古典园林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设计都力求做到“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种思想在植物种植设计中主要表现为植物的自然式栽植,尊重植物生长特性,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以反映自然界植物群落自然之美,这与现在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不谋而合。

1.2.3 对“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分析。景观设计中要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及其历史延续性。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居住区景观设计逐渐体现出崇尚传统历史文化的特点,这也是居住区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3]。其次,居住区绿化设计的宗旨是为居民营造舒适的休闲环境,那么植物的选择就应该满足居民休闲活动的需求,例如在座凳等休息区域可以种植落叶大乔木进行遮阴,而在儿童活动场周围禁忌选用有飞毛飞絮、带刺等植物,运动场中间则不能种植乔灌木等等。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总结分析,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3 “评”

主要是学生通过老师以上的分析对自己的方案进行小组讨论自评和组内讨论互评,然后老师进行总结。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能够客观地认识到自己设计中的优缺点,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同时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通过讨论大家发现自己方案中的不足,这是“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态度和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与人相处的一个重要原则。

1.4 “改”

主要是学生对自己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通过“讲”“析”“评”3 个环节,学生已经对自己的方案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再针对方案中的不足,组员之间相互配合进行方案的修改,并将最终的修改方案提交给教师。通过本环节,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得到了增强,在改的过程中要严谨、耐心、专注、坚持、专业、精益求精,而这些精神正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

2 教学评价

课程思政的设计思路主要从学生分析、内容选择、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形成[4]。整个教学设计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导,项目驱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全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主动学习及探究的精神。课堂设计以典型工作流程为导向,课堂设计层次清晰,能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启迪学生思维,将课程思政无声地融入到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并且能够解决疑难问题,消化重点内容,突出难点知识。总之,整个课程设计比较合理,结合学习内容,一法为主,多法配合,优化组合;通过教学活动,让同学对居住区绿地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有了自己的认识和见解,基本达到教学目的。

3 教学反思

高职学生的特点理论学习能力较差,但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本课程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仅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学生都能积极、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教师能及时发现同学学习中存着的问题,课堂效果较好。整个课程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教师采用讲授法、提问法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和知识引导,学生之间采用全班讨论、小组讨论、小组设计、头脑风暴等形式进行方案的设计与修改,整个教学方法形式多样,目的一致。教师能将课程思政的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到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正是因为思政内容的融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有血有肉,具有了活力。本次课程的缺点是思政的内容教师还是讲得有点多,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思政元素,并且让学生自主讲解。

4 结语

课程思政不是一门或一类特定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理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课程思政不是要把专业课当作思政课程,而是在润物细无声的专业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应该将知识的灌输与渗透相结合,将传统文化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将知识的显性教育和认知的潜移默化相结合。课程思政应该以润物细无声、滴水穿石的方式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的。“有德有才为圣人,无德无才为愚人,有德无才为君子,有才无德为小人”,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为祖国的建设培养更多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园林规划设计思政植物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高职院校《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新思路
高职《园林规划设计》示范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