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于急诊治疗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

2021-12-08 18:08梁钰伟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关键词:胺碘酮急诊治疗效果

梁钰伟

摘要:目的:分析予以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胺碘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中选取本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收的20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胺碘酮治疗;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两组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1)治疗效果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血压及心率水平对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予以胺碘酮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并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关键词: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胺碘酮;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在临床急诊收治患者中,快速型心律失常为常见病症,其也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1]。故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确诊后需及时进行复律,在该治疗中,主要包含电复律、射频消融、安置心脏起搏器等,但上述治疗方案往往会增加患者精神压力及经济压力,故当下在该病症治疗中,仍以药物干预为主。胺碘酮为临床常见的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复律效果。对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治疗中予以胺碘酮用药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急诊接收的200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将其均分为2组,对照组男女比为54/46;年龄37-79岁,平均(54.43±7.42)岁;观察组男比为55/45;年龄39-79岁;平均(54.55±7.84)。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信息未见明确差异(P>0.05),可比。

纳入标准:①与《心血管疾病诊疗标准》[2]中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断标准相一致;②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等症状表现,且心率>100次/min;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④参与者知情,签署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肾功能不全;②对研究药物过敏;③窦房结功能异常;④低血压;⑤房室传导阻滞(Ⅱ度或Ⅲ度);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⑦甲状腺功能异常。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混合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国药准字H32021718;产自江苏鹏鹞药业;规格10ml:35mg)70mg+5%的葡萄糖注射液(国药准字H13022474;产自石家庄四药;规格250ml:12.5g) 20 ml,药液稀释后,在10 min内进行缓慢静脉推注,必要时可在10-20 min后重复给药一次。在静注发挥效果后,予以5%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静脉滴注,控制滴速0.5 mg/min,1次/d。此后用药剂量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调整,每日剂量根据患者症状调整,但需控制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用药总量≤210 mg/d。同时予以盐酸普罗帕酮片(国药准字H31020492;产自上海上药信谊药厂;规格50mg)口服治疗,单次用药100 mg,3次/d。

观察组予以胺碘酮(国药准字J20030022;产自Sanofi-Synthelabo France;规格3ml:0.15g)治疗,混合150mg盐酸胺碘酮注射液+5%的葡萄糖注射液30 ml,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在10 min注射结束;此后将盐酸胺碘酮注射液750 mg混合5%的葡萄糖注射液500 ml,予以静脉滴注维持,1次/d,控制用药滴注速度0.6 mg/min,在滴注0.5h后结合患者的实际心率变化情况对滴注速度进行调整;每日使用胺碘酮剂量要控制为≤1g/d。上述两组患者均持续用药7d。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生命体征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效果:①显效:症状完全消失,身体机能基本恢复;②有效:病症有改善,心律失常发生次数减少>50%;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1-无效率。

生命体征: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水平。

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两组低血压、静脉炎、心动过缓、消化道反应、心功能恶化等不良反应的概率。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 25.0软件处理纳入数据。计量数据()指代,计数数据-%指代;()、%数据校验应用t/X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可见,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生命体征

对比两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可见,治疗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可见,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快速型心律失常为急诊常见多发病症之一,该病症发生后主要表现为心房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3]。在人体中,心室担任着心脏泵血功能,一旦出现心律失常,则会直接影响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而导致其血流循环不稳定,进而增加心功能恶化风险,引发心力衰竭、血压低等症状,进一步加重患者心脏疾病程度;部分严重情况下,甚至可导致患者发生猝死。因而在该类病症治疗中,就需要对患者的心率水平以及血压水平进行严格控制。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症的治疗多以抗心律失常药物干预,而药物有效性则是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病发后有如下三种典型表现:①室性心动过速;②心房颤动;③室上性心动过速[4]。故其治疗关键主要在于消除或尽量减少室性早搏,从而改善预后,降低疾病猝死率。

胺碘酮是现阶段临床治疗心律失常的常见药物,其在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尤为适用。该药物的主要成分为碘苯丙呋喃,其多在皮肤组织、肝部组织以及肺部组织中分布。在胺碘酮进入机体后,其能够有效结合血浆中的乳清蛋白,从而发挥阻滞心肌细胞膜钾道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复极过程,从而促进心肌有效不应期的延长。此外,在胺碘酮进入血液中后,还能够起到阻滞钠钾通道,促进窦房结自律性降低,发挥降低自律性的效果。结合此次研究能夠看到,在予以两组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不同用药干预下,胺碘酮干预方案的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同时,该组患者心理及血压水平改善效果对比对照组也更具优势(P<0.05)。不仅如此,在胺碘酮干预下,观察组患者发生多种不良反应的概率对比对照组也有显著降低(P<0.05)。分析可见,若胺碘酮用药剂量过大、推注速度过快则可能导致患者出现低血压症状;而此次研究采取静脉推注干预,并控制推注时间为10min,则可在有效在控制药物注射时间的同时,促进药效发挥,并实现降低静脉炎、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的效果。此外,胺碘酮还能有效抑制窦房结及房室交界区内的自律性、清除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进而发挥降心率、降主动脉压力、扩张外周血管以及延长心室肌动作有效不应期的效果,达到保护心肌的治疗目的。

综上,在急诊速型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予以胺碘酮干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晓芹,黄苑利,梁彩倩,钟丽君,刘星奇.急诊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中应用胺碘酮治疗的效果及安全影响[J].世界复合医学,2019,5(8):172-174.

[2]聂文哲,王成. 胺碘酮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 中国基层医药,2019,26(5):556-559.

[3]张晓曦,孙雪莲,王国兴.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刊,2019,54(6):629-631.

[4]孙卓军.胺碘酮不同用药方法在快速型心律失常急救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健康医学,2020,32(1):32-34.

猜你喜欢
胺碘酮急诊治疗效果
心力衰竭伴快速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胺碘酮急诊抢救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冠心病心律不齐应用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
急性左心衰的急诊护理措施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