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1-12-08 19:52杨涛刘少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3期
关键词:住院时间并发症

杨涛 刘少平

摘要:目的:分析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取骨科损伤控制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患者78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骨科损伤控制,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74.36%(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显著低于对照组30.77%(P<0.05)。结论:骨科损伤控制应用于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可有效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严重骨盆骨折;并发症;骨科损伤控制;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1

在全身骨折中,骨盆骨折的占比高达3%,为常见外伤中比较严重的一种。有资料表示[1],骨盆骨折常常是因为高能外伤而导致的,高达50%的患者发生多发性损伤或合并性症状,其具有超过59%的致残率,最严重的为盆腔脏器合并损伤和创伤性失血性休克,若救治方式不合理极有可能发生致死的风险,其存在高达10%的致死率。该病的典型症状为压痛、皮下及会阴淤血、骨盆畸形,腹胀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存在直接威脅。所以,本研究对39例该类患者实施骨科损伤控制,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78例严重骨盆骨折患者(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44.87±2.14)岁;对照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平均年龄(43.58±1.58)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骨科损伤控制,包括:①第一阶段。在手术室环境内,主治医生全面综合的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损伤情况进行判断,积极控制患者的创伤、出血以及感染等,利用抗休克药物、外支架固定、腹腔填塞止血、放射介入栓塞止血、等较多方式对患者损伤情况进行改善,对于出血严重者可采取输血的方式治疗,旨在缓解创伤,如有需要可实施微创手术治疗而对其病情进展情况有效控制。②第二阶段。在ICU环境内,主治医生进一步对严重骨盆骨折患者的生理指标进行纠正,观察、评估并记录患者因为骨折而导致的生命体征异常、凝血功能紊乱等,对其调整人体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同时进行保暖等多种治疗措施,有效控制其生理指标,保证其生命状态满足下一阶段的治疗需求。③第三阶段。手术室环境内主治医生对患者采取决定性的手术治疗,取出盆腔填塞物,恢复治疗患者外伤性损伤,去除外固定支架,同时结合其恢复状况而实施切开复位前后路联合微创固定治疗、微创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等多项手术,确保其良好的固定骨折,恢复骨盆环结构。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

②并发症:切口感染、胸腔积液、患肢功能障碍、静脉血栓以及坐骨神经损伤。

③治疗效果[2]:显效:骨折良好愈合、各项生命体征基本稳定;有效:各项生命体征趋向于稳定,同时骨折愈合良好;无效:体征以及骨折情况均未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分析数据,P<0.05统计学成立。

2 结果

2.1临床指标

组间对比(P<0.05)。见表1。

2.2 并发症

组间对比(P<0.05)。见表2。

2.3 治疗效果

组间对比(P<0.05)。见表3。

3 讨论

在临床中,骨盆骨折为重症创伤中比较多见的一种,常常因为高处坠落、交通意外等原因导致,因为该病存在很多并发症,乃至出现多器官衰竭,对患者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所以,应积极治疗骨盆骨折患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挽救其生命[3]。

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证实骨科损伤控制效果良好,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分析原因:常规治疗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控制患者情况不佳,治疗后易发生坐骨神经损伤、胸腔积液、静脉栓塞等并发症。而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是现阶段治疗制度类型中比较广泛的一项[4]。其要求主治医生通过积极的外科手术操作来有效缓解和控制患者的损伤,如早期的出血,可利用放射介入栓塞止血、腹腔填塞止血或者输血等方式进行治疗;休克可合理应用扩充血容量、血管活性药物、纠正乳酸中毒等方式联合治疗;肠穿孔可采取维持酸碱平衡、电解质平衡、胃肠道外营养支持、应用抗生素等多种方式治疗。同时在不实施早期固定修复骨折治疗状态下对其采取临时固定治疗,在稳定其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合并损伤后再实施决定性的骨折内固定治疗。同常规骨科治疗方法相比,骨科损伤控制可临时利用外固定支架而实现控制外伤性出血、生理指标改善、降低炎性反应等临床效果,让患者以完备、良好的生理状态进行决定性的骨折内固定治疗,进而提升治疗效果。同时在术后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预防切口感染的发生,对于可能出现的胸腔积液可利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患肢功能障碍则是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遵医嘱并结合自身恢复状态进行锻炼,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确保患肢功能改善;静脉血栓需在身体状态允许下尽早下床活动,利于血液循环,防止静脉血栓,同时在卧床过程中定时翻身并按摩肢体、气压泵治疗等从而有效预防静脉血栓;坐骨神经损伤可通过避免长时间坐卧位、重视休息、不可过度劳累等方式对此预防,通过以上措施来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研究表示,常规骨折手术方式治疗同骨科损伤控制制度相比,其存在防止术后二次损伤的优势。

总之,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采取骨科损伤控制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喜财,黄海,元占玺,等.严重骨盆骨折的分型急救与个体化治疗经验[J].实用骨科杂志,2019,25(8):743-745.

[2]尹英超,侯志勇,朱燕宾,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创伤骨科患者处理要点[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20,22(2):119-122.

猜你喜欢
住院时间并发症
优质护理模式在脑积水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浅析美军战斗精神的致命并发症
肥胖的流行病学现状及相关并发症的综述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舒适护理模式对疼痛感的控制效果
膝关节镜联合透明质酸钠治疗老年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可吸收螺钉治疗34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并发骨质疏松的效果及其对疼痛和并发症的影响
腹腔镜与胃镜结合用于胃间质瘤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瓣膜置换并同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大叶性肺炎39例治疗分析